首页 / 正文

张莹后汉南记

本纪

和帝纪

00一 孝和皇帝讳肇〔一〕,章帝中子也。兄庆为皇太子,其母被谗死,庆为清河王〔二〕。帝年四岁,代为太子,而特亲庆,入则共室,出则同车。章帝以此更哀怜庆,衣服饮食与帝同也。──《初学记》卷一七

〔一〕 《说文》及《范书》均作“肈”。按肈系肇之本字,音赵。说见《说文·通训定声》。

〔二〕 马太后死,窦皇后宠盛,内恶庆母宋贵人,诬以蛊道祝诅。贵人姊妺俱饮药自杀,庆亦废为清河王。

安帝纪

00二 安帝见铜人,以问侍中张陵,对曰:“昔秦始皇时,有大人十二,身长五丈,履六尺,皆夷狄之服,见于临洮。此天将亡秦之证,而始皇误喜以为瑞,乃铸铜人以为像。”上曰:“何以知之?”对曰:“臣见传载,亦其人胸上有铭。”──《御览》卷八一三

列传

齊武王縯傳 子北海靖王興

00三 北海靖王兴,性敦笃仁厚,长有明略。兄弟少为光武所抚育,恩爱如子。──御览卷五一二

馬援傳

00四 马援奏曰:“武帝时,善相马者铸作铜马法献之〔一〕,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曰金马门。”──初学记卷二四 ○ 类林杂说卷一五

〔一〕 类林杂说卷一五所引,“铸”上有“以马骨相”四字。

郭丹傳

00五 郭丹绝迹弃军,缠节裹传,从武关出谒更始〔一〕。──初学记卷七

〔一〕 范书本传曰:“更始败,诸将悉归光武,并获封爵;丹独保平氏不下,为更始发丧,衰绖尽哀。建武二年,遂潜逃去,敝衣闲行,涉历险阻,求谒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据此则初学记所引“更始”下脱“妻子”二字。

樊重傳

00六 樊重家素富,田至三百顷,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梓漆鱼池,闭门成市。──御览卷五七

陰慶傳

00七 阴庆为鲖阳侯,其弟员及丹皆为郎。庆以明尚书脩儒术,推居第、园田、奴婢、钱,悉分与员、丹,庆但佩印绶而已,当代称之。──初学记卷一七 ○ 御览卷四一六 白帖卷一九

荀淑傳 子諝

00八 谞文章典籍无不涉〔一〕,时人谚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潜处笃志,征聘无所就。──世说新语言语注

〔一〕 谞,一名爽,字慈明,汉末官至司空。

陳蕃傳

00九 陈蕃等欲除诸黄门,谋泄,阍寺之党于宫中诈称惊云外有反者。蕃奔入宫,小黄门朱宇逆以戟刺蕃。──御览卷三五二

魏應傳

0一0 魏应字尹伯,任城人。明鲁诗,章帝重之,数进见论难于前,特受赏赐剑玦衣服也。──初学记卷二二 ○ 御览卷三四三

服虔傳

0一一 服虔字子慎,河南荥阳人。少行清苦,为诸生,尤明春秋左氏传,为作训解。举孝廉,为尚书郎,九江太守。──世说新语文学注

散句

0一二 蜀有阳平〔关〕〔一〕、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文选》卷四九《晋纪总论》注

〔一〕 据《天中记》卷一六引补。

0一三 句亶,今江陵也。──《史记·楚世家集解》 ○ 《续汉郡国志》注

0一四 赤精渐微〔一〕。──《书钞》卷四二

〔一〕 书钞引书名作“《汉南纪》序”。

0一五 居危御重。──《书钞》卷二三

0一六 石隆世业。──《书钞》卷一七

0一七 闺房之礼,任天下之重〔一〕。──《书钞》卷二三

〔一〕 又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引《太平御览》卷二六四陈宠任功曹王涣事,言出《汉南记》,误,实出张璠《汉纪》也。今删,附注于此。

猜你喜欢
  卷十三·岳珂
  第四十回 讨韦氏扫清宿秽 平谯王骈戮叛徒·蔡东藩
  ○崔李两总管四则·许指严
  ●海东逸史卷二·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提要·孔传
  七十七 曹寅李煦奏陈织造事宜六款摺·佚名
  卷五十五·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纪昀
  八九八 谕刘权之着借补侍讲祝堃免其散馆照例授职·佚名
  卷七十·傅恒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慕容宝传·房玄龄
  姚崇传·欧阳修
  卷二十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173_1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

  • 商挺·隋树森

    商挺,字孟卿,一作梦卿,晚年自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曲家商正叔之侄。金末曾北走依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交游。严实居东平,聘为诸子师,后辟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杨惟中宣抚关中,挺从为郎中

  • 巻上·危素

    凰之飞(为北庭安鲁丁县丞母譔)凰之飞兮,朝阳晖晖。彼凤高翔兮,将雏何之。畬田有禾饥不食兮,山有恶木夕不栖兮。西逝白日兮,东流沧波。嗟嗟安母兮,伤如之何。陇头水陇头之水向西流,莽莽寒云艹树秋。水中尚有秦时血,今古征人到此

  •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黄士衡

    话说楚汉两军在广武地方相拒数月,汉兵早得敖仓,粮食丰足。楚兵远道运粮,又不时被彭越引兵截击,以致军饷缺乏,项王几次搦战,汉兵坚守不出。项王心想:“我兵食少,利在速战,似此长日相持,如何是好?”正在寻思无策,忽然念起:“太公、吕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纪昀

    宋纪 【十五】度宗○度宗度宗皇帝讳禥父与芮嗣荣王理宗母弟也理宗在位岁久无子乃属意于帝初赐名孟启授贵州刺史厯庆远军节度使封益国公旋改 名孜进建安郡王宝佑元年立为皇子 【宋史作立为皇太子考理宗纪帝于宝佑元年

  • 第十章 结论·梁启超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第一,李鸿章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七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庙祀国初於阙左建四庙德祖庙居中懿祖东第一庙熙祖西第一庙仁祖东第二庙与主皆南向洪武元年定以四时孟月及岁除凡五享 二年重定时享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

  • 卷二百三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宁宗嘉定九年礼部侍郎兼侍读袁燮上疏曰臣闻用兵之道有难有易知其为难而求夫所谓易者斯无敌矣故兵法曰古之善战

  • 总论·蒋廷黻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

  • 今文孝经序·佚名

    唐宗皇帝撰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着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徳之本欤经曰昔者

  • 卷五·史浩

    <经部,书类,尚书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五      宋 史浩 撰夏书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禹治水于尧之朝叙其功勲列其贡赋为一代之大典不载之舜典之次而史系之夏书者禹所制故也九州之疆理昔先帝王立其城

  • 春秋谳义原序·王元杰

    圣人达天德而语王道春秋为万世立王法敦典庸礼命德讨罪本原於天其用则王者之事也周德既衰王者弗克若天人欲横流纲沦法斁乱亦极矣夫子生乎斯时慨圣人之不作虑斯道之将坠岂不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於是假鲁史以修春秋示褒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卯)五破诸有为相二。初征答破斥。二结申正义。(辰)今初。复如何知。诸有为相。异色心等有实自性。契经说故。如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此亦大乘征。而余乘答也。三有为。即下文所云定有法

  • 孝经注疏·邢昺

    又名《孝经正义》。宋邢昺疏。咸平二年(999)奉敕编撰、校定。唐玄宗曾于开元十年(722)取韦昭、王肃、虞翻、刘劭、刘炫、陆澄六家说及五经旨趣,注今文《孝经》颁天下及国子学,天宝二年(743)重注,亦颁天下。又诏元行冲(名

  • 书经直解·张居正

    十三卷。明张居正撰。居正字叔大,又字时大,号太岳,谥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明政治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撰。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居正代高拱为首辅。万历初,神宗年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