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论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满人可比。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关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的,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界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

嘉庆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当然不认识那个西方世界。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敢说我们完全了解西洋的文明。不过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才的。是故论人论地,中国本可大有作为。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像汽车与洋车的比赛。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而我们的祖先还在那里作八股文,讲阴阳五行。第二,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年起始用机械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所以在十九世纪初年,西洋的国家虽小,然团结有如铁石之固;我们的国家虽大,然如一盘散沙,毫无力量。总而言之,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化。而东方的世界则仍滞留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日本的原有土地不过中国的一省,原有的文化几乎全是隋唐以来自中国学去的。近四十余年以来,日本居然能在国际上作一个头等的国家,就是因为日本接受近代文化很快。我们也可以把俄国作个例子。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年,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司哥(即莫斯科,下同)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尼瓦河(即涅瓦河,下同)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两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塔林(即斯大林,下同)还推崇他。

土耳其的命运也足以表示近代文化左右国家富强力量之大。在十九世纪初年,土耳其帝国的土地跨欧、亚、非三洲,土耳其人也是英勇善战的。却是在十九世纪百年之内,别国的科学、机械和民族主义有一日千里的长进,土耳其则只知保守,因此土耳其遂受了欧洲列强的宰割。到了一八七八年以后,土耳其也有少数青年觉悟了非维新不可,但是他们遇着极大的阻力:第一,土耳其的国王,如我国的清朝一样,并无改革的诚意。第二,因为官场的腐败,创造新事业的经费都被官僚侵吞了,浪费了。国家没有受到新事业的益处,人民已加了许多的苛捐杂税,似乎国家愈改革就愈弱愈穷。关于这一点,土耳其的近代史也很像中国的近代史。第三,社会的守旧势力太大,以至有一个人提倡维新,就有十个人反对。总而言之,土耳其在十九世纪末年的维新是三心二意的,不彻底的,无整个计划的,其结果是在上次世界大战中的惨败,国家几致于灭亡。土耳其人经过那次大国难以后一致团结起来,拥护民族领袖基马尔,于是始得复兴。基马尔一心一意为国家服务,不知有他。他认识了时代的潮流,知道要救国非彻底接受近代的文化不可。他不但提倡科学、工业,他甚至改革了土耳其的文字,因为土耳其的旧文字太难,儿童费在文字上的时间和脑力太多,能费在实学上的必致减少。现在土耳其立国的基础算打稳了。

日本、俄国、土耳其的近代史大致是前面说的那个样子。这三国接受了近代的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于是复兴了,富强了。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李延寿
  志第十二 历一·刘昫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司马光
  唐鉴卷十六·范祖禹
  提要·高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海东逸史卷五·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三·司马光
  绎史世系图·马骕
  战国策卷一·鲍彪
  姜才传·脱脱
  王玺传·张廷玉
  179.“儿皇帝”石敬瑭·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139_1 【临江亭五咏】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山横小苑前,路尽大江边。此地兴王业,无如宋主贤。   潮生建业水,

  • 张友仁·唐圭璋

      友仁字仲父,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官永州郡丞。   水调歌   金石萃编云:郡丞晋陵张友仁仲父,以   绍定庚寅二月十六日游澹岩,赋水调歌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

  • 晓·刘半农

    火车——永远是这么快——向前飞进。天色渐渐的亮了;不觉得长夜已过,只觉车中的灯,一点点的暗下来。车窗外面:——起初是昏沉沉一片黑,慢慢露出微光,露出鱼肚白的天,露出紫色,红色,金色的霞采。是天上疏疏密密的云?是地上的池沼

  •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岁次丁未金太宗晟天会五年春正月臣谨案建炎改元在五月之朔今为所载乃中兴事始故依资治通鉴及累朝实录岁中改元例即于岁首书之或谓建炎元年无春当依旧文用靖康二年纪事臣谓不然春秋鲁定公以六月即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纪昀

    文苑传唐 【二】○唐二李适【韦元旦 刘允济 沈佺期 宋之问 阎朝隐】尹元恺【富嘉谟 吴少微】 刘宪【王适 司马锽 梁载言 】李邕吕向王翰孙逖【成简】 李白【张旭】王维郑虔萧颖士【存 陆 据 柳并 皇甫冉

  •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丁曰健

    杜君英久处山中,昼伏夜走,终无了期。寂寂深林,餱粮莫继;茫茫大海,插翼难飞,不旬日间将为蒿下枯骨矣!本镇哀其愚懵,仰体朝廷好生之德,欲为网开一面,该弁賫斯檄往谕之。自古君臣大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作乱之贼咸

  • 附 录·许寿裳

    怀亡友鲁迅许寿裳“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这是鲁迅哭范爱农的诗句,不料现在我在哭鲁迅了!怀念“平生风谊兼师友”,我早该写点东西了!可是总不能动手,挥泪成文,在我是无此本领的。日前有《益世报》记者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礼部尚书表崔亮直隶藁城人国初归附吴元年任洪武元年丁忧本年起三年卒钱用壬直隶广徳人故元进士洪武元年任本年致仕陶凯浙江天台人洪武初年荐举三年任五年出湖广参政后以罪废杨训文四川潼川人洪武初年举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一百·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一百奏议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仓场縂督书麟蒋赐棨奏言恭查乾隆三十年圣驾南巡因河道粮艘应湏沿途催攅经前任仓埸侍郎温福蒋炳奏请钦一人随往奉防着派温福钦此又乾隆四十五年南巡前任仓

  • 卷四·毛应龙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四     元 毛应龙 撰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九贡五等诸侯所贡九赋畿服九等之赋九功万民九职之所成者

  • ·过分矜持亦弊端··王守仁

    黄直录黄直,字以方,全溪人。嘉靖二年进士,任漳州的推官,因抗疏论救而下狱。曾从学于阳明先生。见《明儒学案》卷二十七。【原文】黄以方问:&ldquo;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到得&lsquo;

  •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五·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五年同利養别說戒白二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於某聚落有一長者造一住處諸事具足捨與四方僧伽.   是時長者被王拘執.苾芻聞已棄寺他行.有三寶物及諸資具被賊偷去.長者得脫知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佚名

    (亦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八千。众所知识。皆得诸通诸陀罗尼。得无碍辩。成就具足无生法忍。得无所畏。无量佛所种诸善

  • 偷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卷第一(并序)·佚名

    造立修行道地经者。天竺沙门。厥名众护。出于中国圣兴之域。幼学大业洪要之典。通尽法藏十二部经。三达之智。靡不贯博。钩玄致妙。能体深奥。以大慈悲弘益众生。助明大光照悟盲冥。叙尊甘露荡荡之训。权现真人其实菩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序品第一敬礼一切佛无上之大道及诸菩萨众坚心住十地声闻辟支佛无我我所者今解十地义随顺佛所说问曰汝欲解菩萨十地义。以何因缘故说。答曰。地狱畜生饿

  • 胎息抱一歌·佚名

    气功胎息歌诀,作者及具体写作时代不详。《道藏提要》认为“序引烟萝子语,当出于五代北宋间”。全文包括 《序》一篇及七言四句诗二十首。《序》称人受生之本,莫非元气,诚能气结成胎,胎结成息,自会穷其微妙,超凡证圣。而胎息

  •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书玉

    简称《毗尼切要香乳记》、《香乳记》。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书玉笺记。二卷。系清读体集《毗尼日用切要》的注释书。全书立五门:教兴、藏摄、宗趣、释题、解文。将《切要》中采集《华严经净行品》的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