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年

乙巳

春正月

1月1日

○戊子朔,太白晝見。

1月2日

○己丑,太白晝見。

○先是結城縣監李柙拜掌令。執義吳始壽、持平金錫胄論柙曾任憲職,不厭人望,且與掌令閔周冕,爲妻三寸叔姪,請還收新命,仍授前任。周冕引避,語多侵斥,始壽、錫胄與李慶果相繼引避。司諫吳斗寅、正言李秞俱以相避,不得處置,亦引避,副校理金萬均等處置,請遞始壽等,而出斗寅、秞,上從之。

1月3日

○庚寅,太白晝見。

○以閔維重爲舍人,李程爲執義,丁昌燾爲掌令,李翊爲正言,閔宗道、魚震翼爲持平,李慶億爲大司成,金錫胄爲修撰。

1月4日

○辛卯,太白晝見。

○諫院啓曰:「義州府尹姜裕後雖有廉名治績,至於嘉善之資,便是二品之秩,其在愼賞之道,不可輕授。請改正。」不從。

1月5日

○壬辰,禁府照陵官趙根等律以進,上以罪重律輕,命推禁府堂上。判義禁洪重普等啓。「以律文盜園陵樹木者,以杖一百、徒三年論罪,而守直陵官,無竝論之語。今此陵官,以制書有違,杖一百、盡奪告身照入者,蓋亦出於從重也。」上曰:「旣使人盜園陵樹木,則陵官雖不自盜,其罪一也。今若遽用輕律,則將來之患,有不可勝言。竝更照律徒配。」

1月6日

○癸巳,太白晝見。

○上以臺官呈告,近益紛紜,政院捧入爲非,承旨及呈告人,竝命推考。大司憲朴長遠以時在呈告,引避遞。

○是夜彗滅。

1月7日

○甲午,太白晝見。

○以崔逸爲獻納,李伯麟爲持平,朴長遠爲右參贊,吳始壽爲應敎,李一相爲大司憲。

○諫院啓曰:「頃於北關設科時,纔有三人賜第之命。今又有濟州儒生文榮後等三人,竝賜直赴殿試之命。臣等固知聖上此擧,實出聳動南北之盛意。而第念海外一島之試才,與關北一道設科,宜有輕重之分,恩賞重典,不可濫施。居首儒生文榮後外,其餘二人,請還寢直赴殿試之命。」上不從。

○命賜前承旨尹飛卿家喪需。飛卿遭毋喪,未及葬,家失火延及殯所。飛卿妻李氏,冒火突入,救出母柩,身被焦爛,一日而死。漢城府以聞,上令該曹,題給米布,以庇其喪。

○賜柑于成均館,命大提學試製儒生。居首李厚徵,賜直赴殿試。

○副應敎金萬基等上箚。略曰:

妖星始出,風雷又警,天之戒告殿下者,不趐諄諄。繼以陰虹干日,金星晝見,無乃殿下所以對越于上者,有所歉而然歟。惟願殿下,一念兢惕,不懈終始。勿以妖彗之纔消,而有所少暇,常若遇災之初,則上天可格,休祐可期矣。殿下於去年冬,開筵於久停之餘,凡在聽聞,莫不歡抃,庶見講殿之日闢,而奈何二三開筵之後,旋卽停廢。今已三朔,此臣等之尤竊慨然者也。況冱陰已盡,陽春載煦,屬履端之節,而覽交泰之義,伏想殿下,其亦有思於此乎。

上答曰:「箚辭懃懇,予深嘉歎。當留心體念焉。」

○吏曹判書金壽恒進箴一篇,以寓規戒,上優答之。

1月8日

○乙未,大司憲李一相以推緘未畢,避遞。

○命治韓山千房寺僧徒等罪。李翊漢被拿之後,新監司金始振,追捕寺之首僧碩俊等三人,餘皆放送。究問其時韓山、舒川兩邑鄕所色吏,皆言。「初因巡使分付,逮捕寺僧,惶懼分三隊,上山屯聚。郡守急報于監司,而調發邑內烟軍一百五十名,使之往捕。未及到寺,與營將軍相値,合力進去,則僧徒聞而潰散。郡守申嵩耉,不究虛實,張皇馳報,李翊漢驟聞驚駭,急送楊逸漢,發軍往捕。逸漢欲因立功,執寺僧三人,施以酷刑,登時卽斃。令軍人圍住其寺,逢僧輒殺。至於僞作僧人就服之辭,以爲後日取證之地,一道之人,莫不駭憤。」至是,始振盡得實狀以聞,請只治碩俊等首倡之罪。事下備局,回啓以爲:「首僧碩俊,則囚禁嚴刑,其餘諸僧,則分輕重決罪,逸漢之罪,添入問目中,以爲推覈論罪之地。」上從之。

1月9日

○丙申,太白晝見。

○以朴長遠爲大司憲。

○朔寧縣監尹後益爲御史所劾,下吏禁府,以杖七十、徒一年半擬律。上特命准徒收贖。後益以醫官,被罪故也。

1月10日

○丁酉,江原監司李晩榮啓:「以高城、平海,旣爲兩鎭邊將,請依三南分授事目及印信,而江陵以南,稱以前營,襄陽以北,稱以後營,仍令邊將,巡歷所管郡邑,操鍊軍兵。」備局請依施,從之。

1月11日

○戊戌,諫院啓曰:「伏見淸北御史書啓,則前都事朴守玄災傷踏驗時,沈醉昏迷,漫不省事,委官書員,多以綿紬行賂於所帶下人,儒生汰講,立落顚倒,處事節節可駭。請削去仕版。」又請還收前朔寧縣監尹後益准徒收贖之命。又啓:「陵官以不能禁盜斫之罪,俱未免編配。見盜與自盜,輕重懸殊,豈有更無區別,斷以一科之理哉?法有一定,隨時低昻,實關後弊。請寢各陵參奉定配之命。且各陵參奉編配之律,實違法文本意,而更不啓稟,仍爲照入,殊失王府讞獄之體。禁府堂上請推考。」上答曰。後益誠有罪,故拿問擬律,一不饒貸。而以予疾患言之,則其於議穴之際,優於他醫。以此有收贖之命,只爲留在京中,隨參議藥耳。守玄之沈淫酒色,帶吏受賂,其可駭之狀,浮於後益,而未有拿治之請,先施削版之罰,罪何重,而律何弛也。今者園陵樹木斫伐之處,皆在於陵內至近之地。陵官如不許盜,則安敢丁丁於陵官所居不遠處乎。雖非自斫,使盜園陵樹木則一也。爾等雖欲救之,其於語意之不成何。至於請推該官,亦出於救解拑制之意,尤可駭也。守玄不可以爾等救解,有所容貸。拿鞫嚴治。「時正言李翊相以城上所來啓。漏下四鼓,批始下,而有此嚴斥,夜深不敢引避,留門出去。

○政院啓。「以臣等伏見諫院批答之辭,十行嚴批,無非峻斥摧沮之辭。殊欠優容好察之德。願平心舒究,亟許反汗。」再啓不從。

○大司憲朴長遠以推未勘,引避,上命蕩滌其推考。

○司諫吳斗寅、正言李秞、李翊相啓曰:「伏承聖批嚴峻,臣等置身無所。固當竢罪之不暇,而旣承情外之敎,不得不冒死自列。尹後益旣有當配之罪,則雖或有日後議穴之事,醫官之或自編配、或自囚繫,而來參議藥之列者,自有前日已行之事,何必徑先收贖,壞了應行之法乎?非但有違法例,實關後弊。朴守玄之沈湎酒色,種種可愕之狀,旣已彰著,則別無隱情可問之事。削版之罰,乃是士夫間羞辱之甚者,豈敢有一毫救解之計哉?從前陵官之以樹木執頉拿問者,每以不能檢飭罪之。今乃直用盜園陵樹木之律,他日陵官,或有自犯伐木者,何以加其罪哉?且請推該府,自是體例間當行之事。至於拑制之敎,有非臣子所忍聞者。將何顔面,冒居言地。請命遞斥。」上答曰:「今觀避辭,誠可笑也。以別無隱情,爲救解之地,吁亦異矣。今日御史書啓中所載之人,有何隱情,而皆有拿問之事乎。遽以不成說話之辭,引爲自明之地,其喪失廉隅,不亦大乎。深爲爾等惜之也。勿辭。」斗寅等不敢退待,又再避,上命還出給,問于政院曰:「今此再避,何承旨捧入乎?」政院啓曰:「傳批之後,臺官不爲退待,仍卽引避,故不得不捧入矣。」上曰:「不啓稟而捧入,何也。」諸承旨惶恐待罪。上又下敎曰:「勿辭後退待,臺閣自處之規也。今者斗寅等擧措顚妄,喪失廉隅,固不足責,而政院之矇然捧入,誠極可駭。捧入承旨,從重推考。」

○持平閔宗道啓曰:「臣於今日行相會禮,以同副承旨李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张廷玉
  慎微第六·陆贾
  卷一百四十一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第九十二回 图中原两军败退 寇南宋三路进兵·蔡东藩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四·陈厚耀
  第一节开始流亡·老舍
  卷二百五十六·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四十一·苏辙
  卷三十四·宇文懋昭
  卷四十七·傅恒
  ●二 帝幸金营·佚名
  卷一百三十四·雍正
  卷一百七十四之六·雍正
  卷18·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雪愤·李渔

    〖西地锦〗(末冠带,外扮值堂吏,引众上)到日螟蝗出境,来时龟鹤同行。俸钱食罢留余剩,还愁累却清名。作赋西京旧有才,一行作吏手慵抬。苏州刺史能诗例,到任三年尚未开。下官苏州知府卜康民是也。率吏多方,爱民有术,忠能自许,清畏人

  • 附錄·庞垲

    叢碧山房集五十七巻附詩義固說二巻(内府藏夲)國朝龎塏撰塏字霽公號雪崖任邱人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降中書舍人終於建寧府知府是集凡文八巻襍著三巻翰苑稿十四巻舍人稿六巻工部稿十一巻戸部稿十巻建州稿五巻

  • 卷四百七十六·列传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脱脱

        ◎叛臣中   ○李全上   李全者,潍州北海农家子,同产兄弟三人。全锐头蜂目,权谲善下人,以弓马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   初,大元兵破中都,金主窜汴,赋敛益横,遗民保岩阻思乱。于是刘二祖起泰安,掠淄、

  • ●卷第十八·胡三省

    【汉纪十】起着雍滩,尽柔兆执徐,凡九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①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雍,于用翻。畤,音止。〕②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上,〔祠灶者,祭灶以致鬼物,化丹砂以为黄金,以为饮食器,可以延

  • 东行初录·马建忠

    光绪八年壬午春三月,我东方属土朝鲜国始与阿美利加合众国立约通商,其国之政府以不谙外交,愿得中国大员莅盟,于是合肥傅相请于朝,以建忠行。北洋水师统领丁禹亭军门因巡洋之役,率兵舶三艘,曰威远、曰扬威、曰镇海,将偕至烟台,会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正统十三年六月乙卯朔书复秦王志土絜曰比者奏请留原调宁夏校尉典仗并延安操备护卫军余回府使令兵部言宁夏延安屡闻境外声息正系用人防边之际宜仍留备边已移文该卫转达知悉闻叔初奏此事时长史纪善伴读等官劝谏不从然古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正德十四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在太原府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遥贺礼○命妇朝 慈寿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戊戌宣宗章皇帝忌辰驸马都尉蔡震祭 景陵如常仪○是日 车驾发太原○庚子发河东运司银四万两于山西以实军储从巡抚都御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万历元年十二月丁未朔授行取官给事中四员郝维乔吏科张孙绳户科李邦佐礼科胡汝钦工科杨节南京刑科试监察御史十员赵池浙江道刘光国湖广道许三省山西道萧泮广西道黄家栋贵州道胡秉性郑准俱南京山东道刘维年南京四川道张

  • 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题善女人传偈·彭绍升

    菩萨戒优婆塞 彭际清 述 我观诸世闲常自寂灭相云何幻化中乃生男女根譬如太虚空捏目出狂华是华不可取从汝妄想生妄想入轮回劫劫自缠缚一念忽自觉了妄本无从虚空亦强名狂华竟何有佛昔呵女人具足诸妖秽其有染著者患乃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六嘉礼册封皇贵妃之礼命下礼部诹吉以闻乃徧布诸司供备豫期工部制册礼部制寳均以金送内阁镌字行礼如仪右诹日具册寳届期礼部奏请命大学士尚书一人充册封使侍郎内阁学士一人充副使右命使

  • 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佚名

    睽: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

  • 春秋管窥卷八·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我君宣公无氷周之二月于夏时为季冬乃沍寒之候而无氷故书以志异谷梁谓终时无氷则志此未终时而无氷终无氷矣其説穿凿盖建丑之月水泽腹坚正氷盛之时而无氷是以为异过

  • 卷四十一·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一 明 冯复京 撰小雅谷风之什二楚茨篇上仓释名云仓藏也藏谷物也○月令云季春发仓廪赐贫穷孟冬命有司修囷仓务积聚○周礼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若谷不足则止余散用有余则

  • 卷二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九存旧尚书卷第五古文尚书盘庚上第九商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九【宋板】盘庚上考异古本经于今五邦于上有至字 由乃在位由上有曰字 小人之攸

  • 卷四百三十五·佚名

    △第二分地狱品第三十九之二善现,有菩萨摩诃萨。虽曾见佛若百若千若多百千。於彼诸佛及弟子所。亦多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而有所得为方便故。不能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闻

  • 四分戒本〈曇無德出〉·欧阳竟无

      姚秦佛陀耶舍譯   稽首禮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欲護聖法財 衆集聽我說.   欲除四棄法 及滅僧殘法 障三十捨墮 衆集聽我說.   毗婆尸式棄 毗舍拘留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释意密显无常迹义 释教密显解脱义广前名字功德品也四相品之第三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至)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案。僧亮曰。二密[雨/复]常。前已开发。今释上偈云开微密。不言藏者。以佛无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