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管窥卷八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

成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我君宣公

无氷

周之二月于夏时为季冬乃沍寒之候而无氷故书以志异谷梁谓终时无氷则志此未终时而无氷终无氷矣其説穿凿盖建丑之月水泽腹坚正氷盛之时而无氷是以为异过此则东风解冻土膏脉起无氷又其宜矣岂论终时与未终时乎

三月作丘甲

作者言始作之也周制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今始更古制令于丘出一甲士故曰作丘甲也谷梁释作为为释甲为甲胄之甲谓丘作甲非人人之所能夫弓矢甲胄孰不惟良是求安有非所业而强之使为者且不言井甲邑甲甸甲而独曰丘甲其义何取杜氏谓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是一变而骤増四倍之赋亦无此理胡氏引李靖对唐太宗以乘分三甲二十五人为一甲令丘出一甲乃三分而増一得丘甲之义矣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

书败绩者以王人来告败也言败不言战者以率土之濵莫非王臣不容臣与君抗故不言战也于茅戎者明茅戎败之而公谷皆以为晋败之谷梁又曰为尊者讳敌不讳败是皆舍经文而别为新论岂所谓释经乎

冬十月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衞师败绩

及者我及彼也战必分内外以别尔我同姓与异姓战则以同姓为内故及之者在卫非以衞为主此战而恶之也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防晋却克衞孙良父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

不以齐及晋卫曹而以晋卫曹及齐者明内同姓而外异姓之例也释者不察此例泥于公羊及者我欲之谷梁内为志之言谓以四国主之为忿兵之大戒此事外之论非书法也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楚屈完之来书来盟于师者以楚人已服而请受盟也国佐之来书如师者本以致赂而又命之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是未定其为盟也故仅曰如师盟而曰及者亦内及外之词胡氏以晋为汲汲欲盟故反以晋人及之此不察乎春秋之例故也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庚寅卫侯速卒

取汶阳田

冬楚师郑师侵衞

十有一月公防楚公子婴齐于蜀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衞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盟而曰及者以弗防而遂盟也虽公与楚婴齐先防而列国之大夫俱未之防故书及

三年春王正月公防晋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郑

宋衞之君未而书爵者以既逾年也按衞宣公卒未逾年而惠公书爵固知史书之常例非讥也

辛亥衞穆公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乙亥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不言国而书围者明内邑也

大雩

晋却克衞孙良夫伐廧咎如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

卫侯使孙良夫来聘

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

此公与之盟也凡公与大夫盟则书及不书公

郑伐许

春秋诸侯动于利而伐人国者多矣未尝贬之且今年夏书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明年冬书郑伯伐许咸无贬词何独于此伐许为贬之乎明阙文也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三月壬申郑伯坚卒

杞伯来朝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

公如晋

郑襄公

秋公至自晋

冬城郓

郑伯伐许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仲孙蔑如宋

夏叔孙侨如防晋荀首于谷

梁山崩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十有二月己丑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邾子伯同盟于虫牢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防

二月辛巳立武宫

取鄟

鄟微国书取言易也与取根牟取邿同公羊谓邾娄之邑非也既为邾邑安有不书伐邾者乎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夏六月邾子来朝

公孙婴齐如晋

壬申郑伯费卒

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冬季孙行父如晋

晋栾书帅师救郑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牛卜吉而在系曰牲伤则仍谓之牛养牲惟二一以祀上帝一以祀后稷帝牛伤则改卜稷牛稷牛伤则不郊矣今改卜之牛又伤不郊而已卜免牛非礼也盖不郊而免牲者谓三卜而不从日虽不吉而牲巳吉不敢擅废牲故卜免牲吉则免之不吉则系牲以待明年庀牲时卜用今牲巳伤而仍谓之牛明不堪用何尚卜其免与不免耶故书以志其失礼

吴伐郯

夏五月曹伯来朝

不郊犹三望

二牛俱伤不郊明矣而又书不郊者间有事也望者郊之细因郊而后有望今正月牛伤迟至五月而犹望非礼也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曹伯莒子邾子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

吴入州来

冬大雩

衞孙林父出奔晋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晋栾书帅师侵蔡

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纳币非逆女可比故公孙寿称使礼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晋侯使士爕来聘

叔孙侨如防晋士爕齐人邾人伐郯

衞人来媵

九年春王正月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莒子伯同盟于蒲

公至自防

二月伯姬归于宋

逆女非卿故不书刘氏谓宋公亲逆常事不书夫诸侯及大夫来朝与聘皆邦交常事无不书者即纳币媵女小事亦书若宋公亲来逆女乃礼之所仅见者何反削而弗书欤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晋人来媵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冬十有一月齐顷公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

伐莒称婴齐入郓称人者以入必以众师重于将故称人不称将宋人衞人入郑楚人入郓是也君入则师徒无不毕从君重于师故言君不言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晋侯入曹楚子入陈是也

秦人白狄伐晋

郑人围许

城中城

中城者国之内城于周十一月以后正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之候故传曰书时也公羊谓凡城之志皆讥岂王公设险守国之义可以废乎夫虽有金汤民弗与之弗能有也虽有子弟城巳恶焉弗能守也莒恃其陋浃辰之间楚克其三都非民之叛无备故也公孙朝公敛处父之保成鲁君再围而弗克侯犯以郈叛武叔懿子久讨而无成夫岂人和恃有备也彼民之乐生恶死去危即安情也今必欲堕其守备要其效死自非见危授命之士孰能舍生安而就死亡我知愚氓遇警惟有崩溃焉耳宁谓城之必不可而凡城皆以为讥乎

十年春衞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

君之母弟称弟胡氏谓特书弟以为后戒非也诸侯之弟本公子也以母兄为君故称弟兄没则仍称公子矣若于弟帅师即为后戒于公子帅师则不为后戒岂公子当厚于弟当薄乎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五月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郑

齐人来媵

丙午晋侯獳卒

秋七月公如晋

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晋侯使郤犨来聘己丑及郤犨盟

夏季孙行父如晋

秋叔孙侨如如齐

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夏公防晋侯衞侯于琐泽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霸主征师无敢不从前此未有言乞者此而言乞谦辞也易曰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以晋厉之侈而能谦以合诸侯之师诸侯是以睦于晋而克遂有功于秦也

三月公如京师

如京师者即朝王也以京师为天子之居凡朝必至焉故言如而朝自见若王所则非常朝之所故言朝而不言如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上书公如京师曷不即言遂防诸侯伐秦而又曰公自京师欤盖公之朝王实因伐秦之师道出王畿故及诸侯朝王非专朝也夫子以朝王之礼不专不可以垂训故正其词曰公如京师而又曰公自京师者若因朝而防伐不因防伐而朝所以示后世尊君之义也

曹伯庐卒于师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曹宣公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夏衞孙林父自晋归于衞

凡去其国诸侯纳之曰归林父书归者明晋纳之也林父介大国以求入晋人党逋臣而强致其恶并见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称妇者有姑之词有妾姑不氏此氏者明嫡姑也

冬十月庚寅衞侯臧卒

秦伯卒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衞定公

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癸丑公防晋侯衞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

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公至自防

夏六月宋公固卒

楚子伐郑

秋八月庚辰宋共公

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鱼石出奔楚

元奔犹未及晋其反鱼石止之非晋纳也曷为书自晋归而以外纳为文盖华元之奔晋欲愬霸主求讨其乱鱼石之止亦畏晋讨非真有爱于元也故春秋不与鱼石之复元而以外纳为文若晋复之者元之出与归俱称宋者以其出也为宋惜其归也为宋喜一身之去留为一国之忧喜故再书宋以嘉元之系安危也杀大夫山鱼石出奔俱称宋者见山之弱公室杀公子肥昔不能讨而今讨之鱼荡向鳞之宗强末大于本昔不能出而今出之故再书宋以嘉元之能治官也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防晋士爕齐髙无咎宋华元衞孙林父郑公子防邾人防呉于钟离

呉不列于防而殊防之者盖呉僣王自大必不肯班在诸侯之下先呉则又不可故诸侯之大夫殊防之若主客然弗与序先后也

许迁于叶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氷

雨者隂阳和而成氷者隂气凝而结氷则不雨雨则不氷今雨而木氷是隂气胁木木先寒故得雨而氷也木者阳类火之所生乃为隂胁是阳受制于隂矣物理之乖违即人事之感召故书以志异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黡来乞师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甲午为是月二十九日明晦朔之晦而公羊以为冥非也楚不言师败者以君重于师楚子伤乎矢故言君不言师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称国以杀见楚之军法能伸乎大将所以败而不乱也

秋公防晋侯齐侯衞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公至自防

公防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

曹伯归自京师

不曰复归而曰归自京师者言内外俱与之归无失国复国之嫌故直以告至为文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

舍之于苕丘者言执于苕丘不以归也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于扈

公至自防

公以伐郑出而以防至者盖伐郑之师还于九月公待于郓以请季孙迨侨如出季孙释而盟郤犨于扈然后公归逾时在外所重不在伐故至防而不至伐行父见释应至以与公偕归故至公而不至行父举重以言也

乙酉刺公子偃

十有七年春衞北宫括帅师侵郑

夏公防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衞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无事间之故不重言诸侯谓讥尹单同盟非也若盟戱盟亳盟平丘皆不言诸侯岂亦有王官与盟而讥乎

秋公至自防

凡以救伐出而不盟者至救伐而不至防以救伐出而又盟者至防而不至救伐惟亳之盟至伐不至防以郑盟而遂叛盟不足记故以伐至

齐髙无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

鲁惟寅月上辛得郊祀上帝以祈谷郊于子月则僣今以建申之月郊非时极矣故特书用郊以志其失

晋侯使荀防来乞师

冬公防单子晋侯宋公衞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

壬申公孙婴齐卒于貍胀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邾子貜且卒

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

楚人灭舒庸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传曰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是弑其君者书偃曷为以国弑为文谷梁谓君恶甚矣胡氏但发其疑而又不言其所谓朱子推原其意以为栾书执国之政而厉公无道如此亦不得坐视为书之计厉公可废而不可弑也然文定并未明言究不知其何意后儒乃谓称国以弑以厉公之恶有以取之谓书偃为晋世臣以社稷为心可行易位之权而程滑遽弑之故不言二人分其恶于众也呜呼此论行而后世乱臣贼子俱得以借口矣礼曰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家者杀无赦孰谓大罪可幸免而大恶可分于众乎谓厉公无道为自取而弑之者可不加罪则凡断弑逆之罪必先问其君为仁君父为慈父而后弑之者为有罪若君非仁君父非慈父即臣子杀之弗论此岂可以为天下后世训乎夫春秋赴告策书之体咸据所告之词以书列国君弑彼以罪人告则书某国某弑其君某其不以罪人告则书某国弑其君某若以君无道而众杀之告则书某国人弑其君某以疾卒告则书卒不书弑初未尝以传闻或异辄有所更惧失实也传曰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传所称君无道者于宋人弑其君杵臼莒人弑其君宻州发其例谓弑称国人不称弑逆之臣者乃君无道也若莒庶其晋州蒲呉僚薛比俱称国弑而不称国人明不以罪人告非君无道之比也盖权奸为逆莫不以杀戮示威使史臣不敢以直书国人不敢以直告如晋赵盾之弑君以有董狐而书齐崔杼之弑君以有太史氏而书无董狐太史则皆以国弑为文矣彼栾书中行偃之罪岂减于盾杼厉公之无道岂甚于晋灵齐庄而以国弑称明书偃之自掩其罪而不以实告也若鲁史本书栾书中行偃弑其君夫子削之而以国弑书使乱臣贼子谓遇圣人而有曲贷之条之幸是召乱而非止乱也岂圣人作春秋之意乎至臣废其君之事古亦从未之闻也如伊尹之于太甲因在谅闇故营桐宫俾太甲密迩先王以训初未尝废立也废立之事肈于汉霍光时昌邑王以宗藩入继受玺二十七日未见命于髙庙而荒滛迷惑光等恐危社稷白太后废之废之者乃母废子非臣废君也乃后世奸臣遂引为故实董卓废辩而立恊司马师废芳而立髦孙綝废亮而立休孰不云以社稷为心行易位之权哉然而祸乱不可胜言矣果可以为天下后世法则乎

齐杀其大夫国佐

公如晋

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公至自晋

晋侯使士匄来聘

秋伯来朝

八月邾子来朝

筑鹿囿

己丑公薨于路寝

冬楚人郑人侵宋

晋侯使士鲂来乞师

十有二月仲孙蔑防晋侯宋公衞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

丁未我君成公

猜你喜欢
  卷四 四之三·孔颖达
  ●《物犹如此》重排流通序·徐谦
  卷三十六·朱熹
  理学类编卷二·张九韶
  提要·刘敞
  卷九·崔子方
  应变第五·吴起
  僖公·僖公十九年·左丘明
  卷五·佚名
  卷四·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九(入藏录上)·智升
  佛说三转法轮经·佚名
  六度集经卷第一·佚名
  不可约教而遗机·印光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九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愿无尽庐诗话(钝剑)·蒋箸超

    余十七岁时,曾作咏史小诗一百首,稿久已失去矣。忽于败纸麓中觅得残片,喜不可支,然已大半污毁不可识。为抄录几章,存于诗话中,以见当时之思想一斑云。《孔子作春秋》:“外夷内诸夏,大道撑宇宙。所以文物邦,不化作禽兽。&rd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许三阶

    第十一齣 计谄【生查子】〔丑扮李秦授上〕孺子犯天威。远谪投荒裔。只道瘴烟悲。却赴鸳鸯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裴伷先违犯圣上。伤触我们。前日决杖一百。流发岭南。谁想这贼骨头打又打他不死。去到岭南。恰

  • 第四十六出 觅魂·洪昇

    〔净扮道士,小生、贴扮道童,执幡引上〕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便教遍处殷勤觅。贫道杨通幽是也。籍隶丹台,名登紫箓。呼风掣电,御气天门。摄鬼招魂,游神地府。只为太上皇帝思念杨妃,遍访异人召魂相见

  • 卷七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五 谢朓【三】 诗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善诱宗学原鸣钟霁幽抱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岁晚结松隂平原乱秋

  • 御选宋诗卷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四言诗一王禹偁借田赋颂倬彼东郊公田是辟大君戾止言耕其籍帝籍既脩乃及公侯亲尔耒耜勤尔田畴言采黍稷祀于圜丘亿万斯年以承天休倬彼东郊耕坛其崇大君戾止言训其农农功既笃乃知荣辱尔家以给尔

  • 列传第六十九 桓玄 卞范之 段仲文·房玄龄

    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大司马温之孽子也。其母马氏尝与同辈夜坐,于月下见流星坠铜盆水中,忽如二寸火珠,冏然明净,竞以瓢接取,马氏得而吞之,若有感,遂有娠。及生玄,有光照室,占者奇之,故小名灵宝。妳媪每抱诣温,辄易人而后至,云其重兼

  • 第三十八回 于少保沈冤东市 徐有贞充戍南方·蔡东藩

      却说景帝方卧疾斋宫,正值残梦初回。炉香欲烬,忽闻钟鼓声喧,来自殿上,不禁惊异起来,忙呼问内侍道:“莫非是于谦不成?”此语颇奇。内侍错谔未答。既而内监走报,说及南宫复辟事。景帝连声道:“好!好!好!”说着,气喘不已,面壁而卧

  • 卷二百三·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八月戊寅朔 命交阯布政司右参政莫邃男嵩袭父职食禄而不任事时邃与贼战死故推恩其子云 增设通州北关递运所副使二员 尼八刺国王沙的新葛遣人贡方物 上遣中官邓诚赍敕往赐之锦绮纱罗与其贡使偕行凡所经罕

  • 卷二十五·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十五    宋 王当 撰昭公三 楚沈尹戌 沈尹戌楚沈尹也为左司马囊瓦为令尹城郢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

  • 卷八十四下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四下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二下下 历象 历法下 魏黄初中太史令高堂隆详议历数更有改革太史丞韩翊以为乾象减斗分太过後当先天造黄初历以四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千二

  • 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范晔

    ◆孝和皇帝(刘肇)孝和皇帝名肇,肃宗第四子。母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后养帝以为己子。建初七年(82),立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二月三十日,即皇帝位,时年十岁。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听政。三月初五,改淮陽为陈国,楚郡

  • 卷二商约二·冯煦

    租界芜湖当长江之冲,贾贸四集,阗城溢巷。各国轮舟上下,而侨寓通商之地始尚阙如。光绪三年,英领事达文波商请监督芜湖关道刘传祺开办租界。勘定县治西门外沿江宿、太木商滩地,南自陶家沟起,北抵弋矶山脚止,东自普同塔山脚起,西

  • 荐福古禅师·惠洪

    禅师名承古。西州人。传失其氏。少为书生。博学有声。及壮。以乡选至礼部。议论不合。有司怒裂其冠。从山水中来。客潭州丫山。见敬玄禅师。断发从之游。已而又谒南岳雅禅师。雅洞山之子。知见甚高。容以入室。后游庐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佚名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安意菩萨。无喻意菩萨。持地菩萨。般罗达菩萨。神天菩萨。实事菩萨。伽睺多菩

  • 佛说出家功德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婇女。在阁上共相娱乐。耽于色欲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以一切

  • 论炼丹·印光

     ●(以下论炼丹)佛法, 唯教人止恶修善, 明心见性, 断惑证真, 了生脱死。一大藏经, 绝无一字教人运气炼丹, 求成仙升天, 长生不老者。国初, 魔民柳华阳, 作《慧命经》, 尽用佛经祖语, 证炼丹法。挽正作邪,

  • 大乘破有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一切佛诸有智者。应当如实了知诸法。此中云何。谓一切性从无性生。亦非无性生。一切性若有生者。彼性是常。是性无实。犹如空

  • 雍正湖广通志·迈柱

    湖南、湖北合修省志。120卷,卷首1卷。清迈柱、魏廷珍修,夏力恕、柯煜编纂。迈柱,姓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历官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江西巡抚、湖广总督、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