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录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附注后録     明 陆粲 撰

传文疑误者三十有八【注防中已辨正者不録下放此】

隠公八年诸侯以字为諡【諡字误説见附注】

桓公十七年日官居卿以厎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郭定襄曰日官居卿以厎日其义迂晦不可解礼也二字疑当在于朝之下或传写倒错也汉书律歴志于朝下有言告朔也四字顔师古曰刘家本有此语今案此志上文方论告朔之义故以此语终之乃刘歆论説之辞非传文也顔误尔】

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杜注偾动也案偾僵也似非动义疑当作濆涌也或作坟起也】二十三年公子赋河水【杜注云逸诗义取河水朝宗于海海喻秦今案国语韦昭注云河当作沔字相似而误也其诗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文公七年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云云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败秦师于令狐【啖助曰上言背先蔑立灵公明蔑在秦也次言先蔑将下军则是在晋也何其自相戾盖先蔑时为下军将而身在秦故致误尔赵子常曰蔑既逆雍于秦则必不肯将兵以拒秦苟已将兵拒秦岂容复奔秦耶理无可通传误明矣】

十一年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襄公字误当作恵公说见附注】

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偶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丘光庭曰石癸所言是论佶字之义字当从人从吉后代改之从女若从女安得吉人之语乎】

十二年仲虺有言曰取乱侮亡兼弱也汋曰于铄王师遵养时晦耆昧也武曰无竞惟烈抚弱耆昧以务烈所可也【上言兼弱下言抚弱疑抚即兼之譌耳】

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壤国语作壊韦注云不言政失所为而称朽壊言逊也今案壤壊二文相近故譌然説文释崩亦曰山壊也】

六年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疑当作易觏则垫隘垫隘则民愁説见附注】七年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案杜注谓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若如所言是卒大于两传文当云卒之一两不当云两之一卒也舎偏两之一焉此语亦难晓孔疏亦云丘明为传辞皆易解此独蹇涩或有误文】

十三年能者养之以福【汉书律歴志引此文作养以之福顔注之往也往就福也此下孔疏亦云往适于福又云将身向福也疑旧本与汉志同今本盖后人更定耳杨用修曰汉酸令刘熙碑猗与明哲秉道之枢养以之福惟德之偶此亦可取证】

十六年子在君侧败者壹大【杜注云壹大谓军大崩也今案此文未明疑壹当作益】

十八年欲无犯时【四字与上文不类当在后民无谤言之上】

襄公九年陈畚梮【当作梮字书梮土举也字从木梮防持也字从手汉五行志作輂】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日字疑误】

十四年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释文云乏杞本或作之祀误也王若虚曰详文势之字非误而所谓困民之主者乃复可疑盖上言神之主民之望下言百姓絶望社稷无主文皆相应不宜于此独以主字属民或当作生今案国语虢文公云匮神之祀而困民之财其文足与此相比作之为是又说苑引此传文作困民之性乏神之祀古字生性通周礼辨五土之物生杜子春读为性即其例也王説得之】二十五年屈荡为莫敖【杜注云宣十二年邲之役楚有屈荡为左广之右世本屈荡屈建之祖父今此屈荡与之同姓名史楠曰屈氏楚惟一族非他姓之泛然者使出于其族而同名是不讳其祖父也必传之误】

二十七年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毙其死【此文难通孔疏云匹夫一为不信犹尚不可况国卿也不信之人尽踣其死若依此説则其当作以】

三十一年缮完葺墙【李涪刋误曰墙壊葺之而已何云缮完此当是缮宇葺墙宇误为完也书曰峻宇雕墙足以为比】人牧圉各瞻其事【杜注云瞻视客所当得刘用熙曰瞻当作赡】我闻忠善以损怨【忠善新序作忠信是也善乃信之譌耳】

昭公元年其何实非命【刘用熙曰实疑适字之误】

三年岂惟寡君举羣臣实受其贶其自唐叔以下实宠嘉之【举当作与孔氏以为举朝羣臣非也鲁语臧文仲告籴于齐曰岂惟寡君与二三臣实受君赐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祗实永飨而頼之其文与此正同】

五年君将以亲易怨【疑作以怨易亲】

六年徐仪楚聘于楚【説文作徐防楚云防临淮徐地徐锴系传曰杜预但言仪楚徐大夫不言防是地名据许慎所言则楚是其名防是所食之邑然则当后汉时春秋传文仪楚作此防字也】七年説也为身无义而圗説【此语难晓疑有剩少错误】叔父陟恪【诗大雅文王陟降朱传引此文云恪者降字之误】

十二年供养三德为善【三当作二二德者即上文忠与共是也杜注以洪范正直刚克柔克者当之与上文不相蒙直强説耳】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形家语作刑説见附注】

二十一年华氏居庐门以南里叛【依经文当作居庐门南里以叛】二十三年吴大子诸樊入郥【孔陆皆云诸樊字误今案史记楚世家说此事以为公子光是也】

定公八年鲁人闻余出喜于徴死【杜注云徴召也阳虎召季氏于蒲圃将杀之今得脱必喜故言喜于召死今案上文林楚曰阳虎为政鲁国服焉违之徴死此阳虎自言当云鲁人闻余出喜于脱死不当云徴死也徴字误耳】

哀公元年器不彤镂【彤当作雕文相近而譌也家语车不雕几器不雕镂】

六年潜师闭涂【列女传作闭壁】

十年吴延州来季子救陈【啖助曰左氏事迹倒错者甚多此季子帅师当在前数十年由作传之人采旧説既多故不免有所交错刘敞曰推验季子之年仅百嵗矣以彼清高宁贪将乱国之兵者耶似异时事传附着为説耳】

十一年有子曰就用命焉【刘敞曰有子当为子有冉求字也】

二十七年大国在敝邑之宇下【当云敝邑在大国之宇下文颠错耳昭十三年卫屠伯谓叔向曰卫在君之宇下此其例也】

衍脱者一十有六

荘公二十二年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下云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则此不当重説刘用熙以此五字为衍文是也】

僖公十五年子金教之言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云教之足矣又加言字赘也疑衍】

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夀尔墓之木拱矣【此文意颇不属疑中夀上下有脱字】

文公七年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杨用修云一本焉下有斯之二字唐人文集引此云防其树者不折其枝庇焉而纵寻斧焉以斯之可乎此説未知然否録以备考】宣公十七年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羣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不逮与下举言意不属当有阙文】

成公二年若苟有以借口而复于寡君【一本无若字是也】十三年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防【杜注云宜言寡人称君误也今案上文云我是以有令狐之役我是以有河曲之战我是以有辅氏之聚此准上例则寡君当为衍字】

襄公六年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衍而字】

十九年圭妫之班亚宋子而相亲也士子孔亦相亲也【案此云亦相亲也不言所亲何人下文云司徒孔实相子革子良之室杜注云与二父相亲故相助其子然则士子孔之上当脱子然子孔四字】

二十九年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杜云美其有政治之音讥其烦碎知不能久今案郑无裦辞与下文陈同美哉二字当为衍文史记无】

三十一年其下畏而爱之【准上文此下宜有则而象之四字】

昭公元年将防孟子余【防下脱祭字】

五年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刘用熙曰离为火三字于上下文不通贯疑衍文也】

二十年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衍之字】

哀公四年诸大夫恐其又迁也承【胡氏以承为衍文是也杜训为惩直强解耳】

十六年晋人使谍于子木请行而期焉【此语不可晓疑而字衍杜注云请行袭郑之期也亦难通】

重出者六

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赂之 成公十三年公如京师宣伯欲赐请先使王以行人之礼礼焉孟献子从王王以为介而重贿之【此本一事传文异辞传遂两处説之耳国语记宣伯与献子事其文加详】

襄公九年冬十月诸侯伐郑云云门于剸门云云门于师之梁云云门于北门云云 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程端学曰既伐郑而同盟矣晋人亦言姑盟而退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矣无縁即于此时再伐郑也啖助曰此误重说也古史或有用周正者或有用夏正者故有两月不同作传者承二国旧史之文遂两载之】

襄公二十六年宋大子痤美而狠合左师畏而恶之寺人惠墙伊戾为大子内师而无宠楚客聘于晋过宋大子请野享之伊戾请从至则欿用牲加书徴之而骋告公曰大子将为乱既与楚客盟矣问诸夫人与左师则皆曰固闻之公囚大子云云乃缢而死佐为大子 昭公六年宋寺人栁有宠大子佐恶之华合比曰我杀之栁闻之乃坎用牲埋书而告公曰合比将纳亡人之族既盟于北郭矣公使视之有焉遂逐华合比合比奔卫于是华亥欲代右师从而为之徴曰闻之久矣公使代之【案此两寺人皆当平公之世皆坎用牲埋书以谮人皆有一人为之徴事絶相类疑亦有交互而混乱者】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 二十八年庆封来奔献车于季武子美泽可以鉴展荘叔曰车甚泽人必瘁宜其亡也叔孙穆子食庆封庆封汜祭穆子不説使工为之诵茅鸱亦不知【此一庆封耳车美而见讥也食而不敬也赋诗而不知也何其同也盖本一事重説耳】

昭公十二年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之庙将毁焉子大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既如是子产乃使辟之 十八年郑子产为火故简兵大搜将为搜除子大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使除徒陈于道南庙北曰子产过女而命速除乃毁于而向子产朝过而怒之除者南毁子产及冲使从者止之曰毁于北方【刘敞曰此两传实一事也鲁郑异国説者不同或谓葬时事或谓搜时事而左氏则两记之何以明其然耶其忸忕小数而不知已非子大叔事也前既不忍毁以为恵矣俄而又自隳之亦非子产事也】

三十二年冬十一月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面卫彪傒曰魏子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

定公元年春王正月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咎魏子其不免乎【啖助曰此重説也一本用夏正一本用周正以此误也据前已言魏子南面彪傒讥之此又重言与前不异故知必重也】

左传附注后録

猜你喜欢
  大学衍义卷二十四·真德秀
  子路篇·王夫之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
  平书卷七文艺篇上·王源
  第九章 19·辜鸿铭
  卷二十一·范处义
  卷十二·朱公迁
  第31章 中庸·戴圣
  卷三百五·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学佛初门由三法入·太虚
  杂宝藏经卷第三·佚名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三·窥基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二·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回 为求婚挟嫌构祸·陈端生

    第三回为求婚挟嫌构祸诗曰:堪笑求婚妄觊觎,小人行险害无辜。吉人天佑终须吉,历尽崎岖履坦途。话说刘世子未取宫袍,一怒回府。过了初八日,闻得两家已经行过聘礼,心中多加恼恨。这日却值顾公到来,相候刘家夫人,拉着公子问道:贤

  • 卷二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 李弥逊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爲连江之归中涂各以事留遂成独往念兹离乱易於隔絶作诗 胡尘暗中原大驾廵江都春风送南渡百辟咸奔趋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 卷四百五十·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脱脱

        ◎忠义五   陈元桂 张顺 范天顺 牛富 边居谊 陈炤 尹玉李芾 尹谷赵卯发 唐震 赵与檡 赵淮   陈元桂,抚州人。淳祐四年进士。累官知临江军。时闻警报,筑城备御,以焦心劳思致疾。开庆元年春,北兵至临江

  •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四·赵尔巽

      蒋东才刘廷 李承先 李南华 兄子得胜 董履高 董全胜牛师韩 曹德庆 马复震 程文炳 方耀 郑绍忠 邓安邦   蒋东才,字轶众,安徽亳州人。咸丰初,捻酋张洛行围城,筑炮台高阜,俯击城中,东才兄遇害,愤甚,乃创义团,为官军前驱。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万历十二年七月乙亥朔 上亲享 太庙○工科给事中王敬民等言浙江抚按奏陈织造之苦应听减省诏夺敬民俸三月○丁丑 上视朝以朝仪不肃谕令传示各衙门○直隶巡按苏酂议工役以节兵力兵得番休工无偏累议选练以实军伍就营中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三八六 谕纪昀着停支饭银公费三年常青等着降三级·佚名

    一三八六 谕纪昀着停支饭银公费三年常青等着降三级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十八日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十八日奉旨:纪昀着从宽免其革任,仍注册。但此案非寻常疏忽可比,所有应得饭银公费,着停支三年,以示惩儆。常青、德明、沈初、铁保

  • 卷八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正义屈景

  • 一八、越句践元年考·钱穆

    《国语 越语下》:“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韦昭《注》:“句践三年,鲁哀公之元年。”杜预《春秋世族谱》:“越王元年,鲁定公之十四年也。”(《左传》宣公十八年《正义》引。)今按:《史记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五 洪武十年九月丙子朔,太平府言:“繁昌县荻港镇商贾所集,户部委官收课,岁计米八百九十余石,宜于其地置税课局。”从之。 免浙西民尝被水者今年田租。敕曰:“去年浙西尝被水灾,民人缺食,朕尝遣官

  • 汉文帝·苏辙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尉佗称号南越,帝复其坟墓,召贵其兄弟。佗去帝号,俯伏称臣。匈奴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遣书,厚以缯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吴王濞包藏祸心

  • 卷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冠礼第一之一郑目録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积【朱子曰诸侯朝服以日视朝天子皮弁以日

  • 五家正宗赞序·绍昙

    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此特闺门儿女子软红轻袜踏地怕痛之论。又乌足为参学法。衲僧家。千圣顶[寧*頁]。瞥转玄枢。翻铁面皮。爷也不识。示一机如大火聚。出一言如生铁橛。无你近傍处。无你咬嚼处针砭古今。活必死疾

  •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佚名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及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波斯匿王在大众中。即从座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礼佛双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相师占我。却

  • 卷第一百三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之五如契经说。邬揭罗长者白佛言。世尊。我于一时自手执杓施僧饮食时。有天神空中语我。长者当知。此阿罗汉果。此阿

  • 大乘起信论略述序·昙旷

    沙门澄漪述至觉潜辉异学峰起。不有甄述正法斯讹。故大士马鸣发挥真谛。括众论绾群经。破二边协中道。作此正论以奖将来。福润河沙声流法界。张皇教义融会真筌。为学人之宗源作道者之龟镜。故先贤硕德开释巨多。广略之

  • 星期一故事集·都德

    《星期一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其中脍炙人口的小说《最后一课》,就是《星期一故事集》中的代表。《星期一故事集》,中有11个短小精美的故事,分别是:《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局台球》,《小间谍》《布吉瓦

  • 大金吊伐录·佚名

    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