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度地第五十七

昔者桓公问管仲曰:“寡人请问度地形而为国者,其何如而可?”管仲对曰:“夷吾之所闻,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利之所生,养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归其德而惠其义。乃别制断之。州者谓之术。不满术者谓之里。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不如霸国者国也,以奉天子,天子有万诸侯也,其中有公侯伯子男焉。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树以荆棘,上相穑着者,所以为固也。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此谓人命万世无穷之利,人君之葆守也。臣服之以尽忠于君,君体有之以临天下,故能为天下之民先也。此宰之任,则臣之义也。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人乃终身无患害而孝慈焉。桓公曰:愿闻五害之说。管仲对曰:“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桓公曰:“愿闻水害。”管仲对曰:“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毋水者,命曰谷水。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而不久常有危殆矣。桓公曰:“水可扼而使东西南北及高乎?”管仲对曰:“可。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水剽)石。而下向高,即留而不行;故高其上领,瓴之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乃迂其道而远之,以势行之。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瞠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则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伤人则困,困则轻法,轻法则难治,难治则不孝,不孝则不臣矣;故五害之属,伤杀之类,祸福同矣,知备此五者,人君天地矣。”桓公曰:“请问备五害之道。”管子对曰:“请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令之行水道,城郭、堤川、沟池、官府、寺舍及洲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令曰: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其不为用者,辄免之。有锢病不可作者,疾之。可省作者,且事之。并行以定甲士,当被兵之数,上其都。都以临下,视有余不足之处,辄下水官,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与三老、里有司、伍长、行里,因父母案行,阅具备水之器。以冬无事之时,笼、臿、板、筑、各什六,士车什一,雨軬什二,食器两具,人有之。锢藏里中,以给丧器。后常令水官吏与都匠因三老、里有司、伍长、案行之,常以朔日始出具阅之,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常以冬少事之时,令甲士以更次益薪,积之水旁,州大夫将之,唯毋后时。其积薪也,以事之已。其作土也,以事未起,天地和调,日有长久。以此观之,其利百倍。故常以毋事具器,有事用之,水常可制,而使毋败,此谓素有备而豫具者也。”桓公曰:“当何时作之。”管子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故事已,新事未起,草木荑,生可食,寒暑调,日夜分,分之后,夜日益短,昼日益长,利以作土功之事,土乃益刚,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道,禾稼不伤。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民得其饶,是谓流膏。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当夏三月,天地气壮,大暑至,万物荣华,利以疾薅,杀草蟉。使令不欲扰,命曰不长。不利作土功之事,放农焉。利皆耗十分之五,土功不成。当秋三月,山川百泉踊,雨下降,山水出,海路距,雨露属,天地凑汐,利以疾作,收敛毋留,一日把,百日餔,民毋男女皆行于野,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湿日生,土弱难成,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暑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熟,利以填塞空郤,缮边城,涂郭术,平度量,正权衡,虚牢狱,实廥仓,君修乐,与神明相望,凡一年之事毕矣,举有功,赏贤,罚有罪,颉有司之吏而第之。不利作土工之事,利耗什分之七。土刚不立。昼日益短,而夜日益长,利以作室,不利以作堂。四时以得,四害皆服。”桓公曰:“寡人悖,不知四害之服,奈何?”管仲对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霖不止。春不收枯骨朽脊,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夏有大露原烟,噎下百草,人采食之,伤人,人多疾病而不止,民乃恐殆;君令五官之吏与三老、里有司、伍长、行里顺之,令之家起火为温,其田及宫中皆盖井,毋令毒下。及食器将饮伤人,有下虫伤禾稼。凡天菑害之下也,君子谨避之,故不八九死也。大寒大暑,大风大雨,其至不时者,此谓四刑。或遇以死,或遇以生,君子避之,是亦伤人,故吏者所以教顺也,三老、里有司、伍长者,所以为率也。五者已具,民无愿者,愿其毕也。故常以冬日顺三老、里有司、伍长,以冬赏罚,使各应其赏而服其罚,五者不可害,则君之法犯矣,此示民而易见,故民不比也。”桓公曰:“凡一年之中十二月,作土功,有时则为之,非其时而败,将何以待之?”管仲对曰:“常令水官之吏,冬时行堤防,可治者。章而上之都,都以春少事作之,已作之后,常案行,堤有毁,作大雨,各葆其所可治者趣治,以徒隶给大雨,堤防可衣者衣之,冲水可据者据之,终岁以毋败为固,此谓备之常时。祸何从来?所以然者,独水蒙壤自塞而行者,江河之谓也。岁高其堤,所以不没也。春冬取土于中,秋夏取土于外,瘘水入之,不能为败。”桓公曰:“善!仲父之语寡人毕矣;然则寡人何事乎哉?前为寡人教侧臣。”

猜你喜欢
  卷九 盘庚中第十·孔颖达
  卷五·杨士勋
  近迭第七·鹖冠子
  卷二十八 论语十·黎靖德
  朱子学的卷之下·邱濬
  卷二·李明复
  第十三章 荣辱·林语堂
  西余端禅师·惠洪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书 魂 游 记·太虚
  纪念佛诞的意义·太虚
  卷第四十四·佚名
  无字宝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达可·唐圭璋

      待考。   满庭芳   肥绽梅红,嫩翻荷绿,微凉时起青蘋。人间福艾,都属老人星。累建高牙大纛,循良治、是处彬彬。棠阴里,丰碑纪德,仁爱浃生民。   纶巾。风物裹,一筇征倚,傲睨寰瀛。况清朝黄髮,尢急咨询。第恐商山芝客,

  • 卷二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四目録【五十二字】南歌子【又一体】毛熙震孙光宪欧阳修苏轼【十一首】黄庭坚【二首】秦观【四首】晁补之【二首】陈师道【二首】贺铸【三首】

  • 卷181 ·佚名

    林之奇 田漏 古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林之奇 闻徐师川自京师还豫章 九衢尘裹无停舟,君居陋巷不出游。 满城恶

  • 御选明诗卷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九五言古诗四童冀效陶彭泽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隂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顷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欢饮聊共适过

  • 卷一百四 志七十九·赵尔巽

      ◎舆服三   皇帝御宝 皇后金宝太皇太后皇太后金宝玉宝附 皇贵妃以下宝印   皇子亲王以下宝印 文武官印信 关防条记   清初设御宝于交泰殿,立尚宝司。其后以内监典守,当用则内阁请而用之。乾隆十一年,考定宝谱,

  • 卷四十六·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六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楚诸令尹代政【武王以后灵王以前】庄公三十年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鬭射师谏则执而梏之 秋申公鬭班杀子元鬭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文公九年冬楚

  • 大历·周绍良

    №大历001【盖】失。【志文】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泰州刺史李府君夫人渤海郡太夫人高氏墓志朝议郎□秘书省著作郎张撰郎守太子通事李□正书夫人姓高氏,渤海人也。其先北齐王欢之苗裔,春秋之後,代袭公卿。皇

  • 卷二十六·陆九渊

  • 卷十一·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一 论语【下之四】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

  • 提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订义       礼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订义八十卷宋王与之撰与之字次乐清人淳祐二年六月行在秘书省准勅访求书籍牒温州宣取是编知温州赵汝腾奏进特补一官授賔

  • 妙玄节要跋·智旭

    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九旬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之中。纵四辩以宣扬。文义何限。章安所记。亦自略矣。岂容更删节耶。特以末世钝根。畏繁乐简。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而不前。致使无上醍醐。毕世罔法一滴。良可痛

  • 在光孝寺上堂法语·太虚

    卓杖云:咦!大地平沉矣,虚空粉身矣,须弥纳在芥子矣,毛空吞却大海矣。诸仁者!要会第一义谛么?会则直下会,不会且滥打葛藤去也,落七落八,要且怪不得野僧无礼。经云: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真空不空也。众相历然,一

  • 勖 诸 生·太虚

      要习头陀的勤劳苦行───┐                ├─体──定    炼成金刚的勇健强力───┘  要从严谨的自律言动───┐                ├─德──戒    实现和合的

  • 重刻四明十义书序·知礼

    圆宗观道旷远深绝。必须禀宗匠之开决。更自精拣方善得通达焉。设或不然。名衲老宿尚失正路。况初学后进不入邪径殆希矣。昔者慈光恩师。兼讲华严。不深本教。滥用他宗。辄定一念为真。从是今宗境观大坏乱矣。遂使圆谈

  • 第六病室·契诃夫

    《第六病室》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没有众多的人物。没有复杂紧张的情节。以一间病室为主要场景,以一对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他们的争论作为主要情节,却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知识分子伊凡·德米特利

  • 天仙道戒忌须知·闵一得

    迷不知止。泥丸氏曰:“不知止,則志無所立而趨向惑搖矣。”太虛翁曰:“學仙須得學天仙,天仙由為仙道之止。知止則不為地仙水仙等則法迷惑,而功用純矣。天仙之學,心學也。專一修心乃為知止。天仙之心,妙明圓覺,真常寂生,其大無外

  • 重定授菩萨戒法·智旭

    大德忆念。我某甲。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惟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如是三说。)

  • 修行本起经·佚名

    梵名Ca^rya -nida^na 。凡二卷。后汉竺大力、康孟详共译。又作宿行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降生,乃至出家、成道之事历。修行本起经为佛传第一分,另外之中本起经(昙果、康孟详共译)为佛传之中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