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高祖功臣年表第六

〔序〕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爲統紀,豈可緄乎?〇孚遠曰:此數語無註,蓋不敢斥言漢家少恩,故爲隱語也。

〔平陽〕以中涓從。〇師古曰:中涓,親近之臣,若謁者、舍人之類。涓,潔也,主居中涓潔也。

〔信武〕後元三年,侯亭坐事國人過律,奪侯,國除。〇按事,役使之也。

〔廣嚴〕索隱曰:晉書地道記,廣縣在東莞。嚴,謚也。下又云班、馬二史並誤。〇按此據漢表。

〔留〕以廐將從起下邳,以韓申徒下韓國。言上張旗志,秦王恐,降。解上與項羽之郄,爲漢王請漢中地。常計謀平天下,侯萬戶。〇按申徒卽司徒,「志」當作「幟」。

〔酇〕粜隱曰:酇音贊,縣名,在沛。〇按諸家解作南陽酇。

〔梁鄒〕元光四年,侯山柎元年。〇師古曰:柎音孚。

〔蓼〕以執盾前元年從起碭。〇師古曰:前元年。謂胡亥元年。

〔棘蒲〕见將軍前元年率將二千五百人起薛,別救東阿,至霸上,二歲十月,入漢,擊齊歷下軍田旣,功侯。〇按軍田旣功,漢表作軍臨菑。

〔魏其〕六年六月丁亥,莊侯周定元年。〇按漢表作周止。

〔平〕六非六月丁亥,悼侯沛嘉元年。〇按沛嘉,漢表作工師喜。

〔棘丘〕索隱曰:襄,名也,史失姓及謚。〇孚遠曰:侯失國本無謚,非失之也。

〔北平〕爲計相四歲。〇按計相,官名。

〔厭次〕以愼將。〇師古曰:以謹愼爲將也。

〔汾陽〕四十二絕。〇按漢表云不得狀。

〔高陵〕十二年十一月丁亥,圉侯王周元年。〇按漢表王虞人。

〔成陽〕十二年正月乙酉,定侯意元年。〇按姓奚。

讀高祖功臣年表

讀功臣年表以侯功爲主。按漢書,高祖八年,天下平,論功定封。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又作十八侯位次。高后二年,詔丞相陳平盡差列侯之功,録第下竟,藏諸宗廟,副在有司。太史公所表侯第是也。

韋昭曰:漢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

按功臣封王在高帝四年、五年間。是時天下初定,如韓、彭等不得不王之耳。自六年以後,漢約非劉氏不王,非軍功不侯。

索隱曰:漢書音義云:曹參功第二,而表在首,蕭何功第一,而表在十三者,以封有先後故也。

索隱曰:封參在六年十二月,封何在六年正月,高祖十月因秦改元,故十二月在正月前也。

表侯功,太約從起豊、沛,從至霸上,定秦,從至漢中,從滅項羽,功之大者也。餘功如從大將擊齊、魏,擊趙、韓、燕、代,定諸侯,如䕶太公、呂后,如奉孝惠、魯元公主,如解鴻門,如爲漢守,如從擊黥布、彭越、陳豨、盧綰、韓王信等,皆表而出之,明不與恩澤侯同也。

凡有罪失侯者,大約如酎金,如爲太常犧牲不如令,如爲太常酒酸,罪之輕者也。餘罪如爲太守知民不用赤仄錢爲賦,如不償人責,如尚南宮公主不敬,如出入屬車間,如坐出界,如買塞外禁物,如入上林謀盜鹿,如爲太常與樂舞人闌入函谷關,如賣宅縣官故貴,猶皆在可議之列也。餘重罪則謀爲大逆、大不敬、過律、姦淫、略人、傷人,總之所謂不奉上法者也。或但云有罪,疑獄也,不明所坐,或史闕之。

按太史序曰: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餘皆坐法隕命亡國。嘆不能副河山帶礪之誓,而苗裔衰微也。今第追録侯功,謂察其首封所以得尊寵,而各書罪狀國所自除,則所以失之而致廢辱者,責在下矣,故曰當世得失之林也。然本其先,天下初定,大都名郡,户口散亡,漸以益息,乃至富厚。未幾,子孫驕溢,不能篤于仁義,奉上法,以自取戾。而首稱功有五品,以深致欷歔之意。且夫協和萬國,遷于夏、商,或數千歲歲。何古者封建之澤長,而今兹之促也?惜哉!其罪累上,毋亦使人謂漢法之過嚴乎!

此下四表皆國經而年緯,凡標國名侯功于端以貫其下者,縱也。標高祖、孝惠、高后、孝文、孝景與建元至太初已後,準王朝曆數以紀諸侯之年者,衡也。前十二諸侯年表以下皆年經而國緯,故冠帝年于端,體各不同也。

何謂準王朝曆數定諸侯之年?如表首平陽侯曹參,在高祖朝以六年十二月封,是其元年盡高祖十二年凡七年,其在孝惠朝凡五年。〈合計之,參在位十二年。〉子窟嗣,盡孝惠七年,凡二年,其在高后朝八年,在孝文朝凡十九年。〈合計之,窟在位二十九年。〉子奇嗣,盡孝文二十三年,凡四年,在孝景朝凡三年。〈合計之,奇在位七年。〉子時嗣,盡孝景十六年,凡十三年,至孝武元光四年,凡十年。〈合計之,時在位二十三年。〉子襄嗣,至元鼎二年。{*|襄在位凡十六年。}}子宗嗣,至征和二年,坐太子死國除。〈宗在位凡二十四年。〉自參始封至此,凡百一十一年而國除也。〈餘俱放此。〉

上表侯功,下表侯第,而首序列帝相承得年若干,蓋六朝百有餘歳,侯家之盛衰始卒具見矣。是故以國爲經,以年爲緯也。

讀高祖功臣年表補

功臣年表以功論也,自外戚周呂侯澤、建成侯釋之、王子羮頡侯信、合陽侯喜、德侯廣沛侯濞外,凡百三十七人,皆功臣侯者,食邑多寡,以功差。獨其中有射陽侯纏,卽項羽季父項伯,以鴻門解難,破羽降漢得侯,愼陽侯樂説以淮陽舍人告反得侯,期思侯賁赫以黥布中大夫告反得侯,非所以教忠也。辟陽侯審食其以侍從呂后入楚一歲得侯,非所以正體也。使蕭、曹、良、平與此等伍。並掲于表,爲之氣塞也。

或云項伯有救太公功,故丁公可斬,項伯當報,非也。當太公在楚,亦倖免耳。帝爲人子,謂何乃歸功項伯乎?故史表、漢表但云破羽,不及救太公俎上事,其旨微矣。直云破羽,併誅項伯也。

漢王之敗彭城,審食其從太公、呂后間行求漢王,反遇楚軍。表云以舍人初,起侍呂后、孝惠沛三歳十月,呂后入楚,食其從一歳,侯。漢表亦同。但云從呂后,不及太公,亦微辭也。

羮頡侯表云:信母嘗有罪高祖微時,太上憐之,故爲羮頡侯,語詳楚元王世家。夫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宿怨,況嫂婦人櫟釡小忿,何怨之有?兄子猶子也,以太上之言乃得封,且名羮頡以辱之,帝亦忍矣。嗟乎!羮頡之號不仁,辟陽之封不智,帝將謂善謔耶?不顧天下後世笑譏乎?

功臣子孫以罪失侯,輕重無足論。其中有無後國除者,如魯侯奚涓、棘陽侯杜得臣、義陵侯吳程,世絶無可繼,除之,非得已也。若無嫡嗣有支庶,未始不可後,孝文以側室子後,天子、侯何異耶?如清陽侯王吸、廣侯召歐、費侯陳賀、都昌侯朱軫、海陽侯揺母餘、肥如侯蔡寅、高胡侯陳夫乞、澤陽侯呂騰、深澤侯趙將夕、猗氏侯陳遫、共侯盧罷師、襄平侯紀通、繁侯強瞻、宣平侯張敖、東陽侯張相如、禾成侯公孫耳、寧陵侯呂臣、陽義侯靈常、鄢陵侯朱濞,先以無後國除,及元康四年,皆以其曾元詔復家,則非無支庶可繼者,何爲乎卽除也?故君子謂孝宣賜復,哀、平紹封,皆盛德事也。

存疑

表載功封,始自高帝六年十二月,至十二年六月止,漢表同。按高帝于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五月丙寅葬長陵,不應有六月封侯之事,或在孝惠卽位後耶?又不應入高表,此必有誤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五·脱脱
  卷一八二 隋紀六·司马光
  卷第二百三十八·胡三省
  ●卷四·叶梦珠
  卷之八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第三三八禀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二--一五·佚名
  八一二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出近刊明末违悖书籍及讯办情形折·佚名
  卷四十·傅恒
  何戢传·萧子显
  汤和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四·佚名
  卷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阮阅

      ●卷四·孝义门  唐人与亲别而复归,谓之拜家庆。卢象诗云:“上堂家庆毕,顾与亲思(恩)  迩。”孟浩然诗云:“明朝拜家庆,须著老莱衣。”〔葛常之《韵语阳秋》卷一○〕  荆公初去临川诗云

  • 卷之十二杂缀谐语附·梁章钜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涘答圣朝。”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圣朝无弃物;余事作诗人。”其实“诗人”二字尚

  • 卷十·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       宋 邵雍 撰年老逢春十三首 年老逢春春莫猜老年方自少年回人情少悦酒不解天气却寒花未开堤外有风斜送柳墙隂经雨半生苔去年波水东流去

  • 提要·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唐百家诗选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旧本题宋王安石编其去取絶不可解自宋以来疑之者不一曲为解者亦不一然大抵指为安石惟晁公武读书志云唐百家诗选二十卷皇朝宋敏

  • 卷一百六十九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起仁宗皇祐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乙卯朔,詔罷祀前一夕警場。先是,帝謂輔臣曰:「明堂直端門,而致齋於內,奏嚴於外,恐失靜恭之意。」下禮院議曰:「警場本古之鼓鼜,所謂夜戒守鼓者也。故王者師行、吉行皆用之。乘輿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正德十二年二月丁未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大学士蒋冕行礼○升广平府知府华津为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监察御史张淮曹雷兵部郎中赵中道广西右参议黄伟狭西佥事许谏广东佥事王弘黄昭为按察司副使淮浙江雷江西中道四川伟云南谏狭西

  • 一二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二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浙江巡抚臣觉罗琅玕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

  •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一。高丽太祖降罗灭济尽有三韩之地子孙传守世通上国传世凡三十二王历年幷伪辛共四百七十五岁其始终有可考焉作年表。------------------

  • 阎立本传·欧阳修

    阎立德的弟弟阎立本,高宗显庆年间,以将作大匠的身份接替阎立德任工部尚书。高宗总章元年(668),从司平太常伯升任右相、晋封博陵县男。当初,太宗和侍从朝臣在春苑池上划船游览,看到珍禽异鸟在池面上随波起伏,喜爱这番情景,命

  •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佚名

    【提要】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安危经常维系在少数几个忠臣身上。忠臣越多,国家就越兴旺,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那么国家的安危就会出现问题。莫敖子华向楚威王推荐了忠臣的五种类型,这些人的高风亮节、

  • 第十九章 两广统一与湖南之内讧·李宗仁

    一我们以少击众,消灭陆、沈的部队,打退唐继尧东侵之师,在短时期内统一广西之后,全国莫不另眼相看。因三数年前,我李某、黄某、白某,位均不过中下级军官,名不见经传,且都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而我们的对手,如陆荣廷、沈鸿英、谭

  • 卷十·孙复

    <经部,春秋类,春秋尊王发微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宋 孙复 撰昭公名稠襄公子景王四年即位昭谥也容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音韶】蔡公孙归生郑罕虎

  •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建初偈所说曰。迦叶思惟正法本者。谓思惟经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叶即以比较明其多少。较法从十驴始。云十驴力不如一凡骆驼力。十凡骆驼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不如一细脚象力。十细脚象不如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佚名

    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善财童子从天宫下。向迦毗罗城。至善知众艺童子所。头顶礼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下·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无动金刚宝山印第一  金刚坚固内相叉  是名宝山身密印  种种供养并护身  加持本明顶上散  无动金刚头印第二  禅度入掌把为拳  置安顶上名头印  思此全身圣

  • 维摩义记卷第二(本)·慧远

    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声闻弟子问疾。良以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从其所告以题章目名弟子品次随文释。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对上生起以释来意。二对后科分。三依文正解。来意如何。两义释之。一约序

  • 逝童子经·佚名

    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

  • 天台菩萨戒疏·明旷

    亦称《菩萨戒义疏删补》。律学著述。唐明旷删补。三卷。系隋智述、灌顶记的《菩萨戒义疏》的删补,是对《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作进一步注释之书。明旷自称,本书“不违先见”,“以天台为宗骨”。注释分作七门: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