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心第三十八

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随。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象,则索其形,缘其理,则知其情。索其端,则知其名。故苞物众者莫大于天地,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民之所急,莫急于水火。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天行其所行,而万物被其利。圣人亦行其所行,而百姓被其利。是故万物均既夸众矣。是以圣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废。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不可常居也,不可废舍也,随变断事也,知时以为度。大者宽,小者局。物有所余,有所不足。兵之出,出于人,其人入,入于身。兵之胜,从于适。德之来,从于身。故曰祥于鬼者义于人,兵不义不可。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前死亡。强而卑义,信其强。弱而卑义,免于罪。是故骄之余卑。卑之余骄。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尽行之,而天下服,殊无取焉。则民反其身,不免于贼。左者出者也,右者入者也,出者而不伤人,入者自伤也。不日不月,而事以从。不卜不筮,而谨知吉凶。是谓宽乎形,徒居而致名。去善之言,为善之事,事成而顾反无名。能者无名,从事无事。审量出入,而观物所载。庸能法无法乎?始无始乎?终无终乎?弱无弱乎?故曰美哉岪岪。故曰有中有中,庸能得夫中之衷乎?故曰功成者隳,名成者亏。故曰孰能弃名与功,而还与众人同。庸能弃功与名,而还反无成,无成有贵其成也,有成有贵其无成也。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极之徒仄,满之徒亏,巨之徒灭庸能己无己乎?效夫天地之纪。人言善,亦勿听。人言恶,亦勿听。持而待之,空然勿两之,淑然自清。无以旁言为事成。察而徵之,无听辩,万物归之,美恶乃自见。天或维之,地或载之;天莫之维,则天以坠矣;地莫之载,则地以沈矣;夫天不坠,地不沈,夫或维而载之也夫。又况于人,人有治之,辟之若夫雷鼓之动也,夫不能自摇者,夫或●之。夫或者何。若然者也;视则不见,听则不闻。洒乎天下满,不见其塞。集于颜色,知于肌肤。责其往来,莫知其时。薄乎其方也,駼乎其圜也,駼駼乎莫得其门。故口为声也,耳为听也,目有视也,手有指也,足有履也,事物有所比也。当生者生,当死者死。言有西有东,各死其乡,置常立仪,能守贞乎?常事通道,能官人乎?故书其恶者,言其薄者。上圣之人,口无虚习也,手无虚指也。物至而命之耳。发于名声,凝于体色,此其可谕者也。不发于名声,不凝于体色,此其不可谕者也。及至于至者,教存可也,教亡可也。故曰:济于舟者和于水矣,义于人者祥其神矣。事有适,而无适,若有适,觿解,不可解而后解。故善举事者,国人莫知其解。为善乎,毋提提,为不善乎,将陷于刑。善不善,取信而止矣。若左若右,正中而已矣。县乎日月无已也愕愕者不以天下为忧,刺刺者不以万物为筴,庸能弃刺刺而为愕愕乎?难言宪术,须同而出。无益言,无损言,近可以免,故曰:知何知乎?谋何谋乎?审而出者,彼自来。自知曰稽知人曰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周。内固之一,可为长久。论而用之,可以为天下王。天之视而精。四璧而知请。壤土而与生,能若夫风与波乎?唯其所欲适。故子而代其父曰义也,臣而代其君曰篡也,篡何能歌,武王是也。故曰庸能去辩与巧,而还与众人同道。故曰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卧名利者写生危知周于(被禁止)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故曰何道之近,而莫之与能服也。弃近而就远,何以费力也。故曰: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君亲(被禁止),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左右前后,周而复所,执仪服象,敬迎来者。今夫来者必道其道,无颉无衍,命乃长久。和以反中,形性相葆。一以无贰,是谓知道。将欲服之,必一其端,而固其所守。责其往来,莫知其时,索之于天,与之为期。不失其期,乃能得之。故曰吾语若大明之极。大明之明,非爱人不予也,同则相从,反则相距也。吾察反则相距,吾以故知古从之同也。

猜你喜欢
  卷二 二之三·孔颖达
  卷七 臣术六·孙星衍
  安礼·黄石公
  卷八·邱濬
  竟山乐録卷四·毛奇龄
  卷四十四·乾隆
  卷十·陈深
  诗传遗説序·朱鉴
  卷十一·吕祖谦
  原序·聂崇义
  仪礼商卷二·万斯太
  定法·韩非
  恒加调品第六十·佚名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全文·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二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请封·李渔

    〖北粉蝶儿〗(净扮琉球王,引众上)海灏天寥,占据了海灏天寥,莽乾坤别开声号。蓬壶近咫尺员峤。护彤云,披瑞霭,旭轮扶照。驾南溟落漈星桥,尽容咱一声长啸!建帜洋洋大海东,天都一屿傍蛟宫。不知中国谁为主?浪静波恬少飓风。—&

  • ◎词选本编·王闿运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有尘心。○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自然移情,不可言说,绮语中仙语也,考上上。○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小说造为咏歌姬睡起之词,不顾文理,本事之附会,大要如此。○韩元吉好

  • 四集卷四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古今体五十四首【戊戌一】戊戌元旦新岁新禧淑景融庆惟敷锡庶民同贺门御殿今番简谒庙拜天往例通布宪校官先已校着雍丰楙冀年丰持盈戒满恒廑念勤政爱民永朂躬元旦试笔忆昔中元甲子临【乾

  • 初集卷四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四古今体九十六首【丁卯八】读杜诗我读杜诗亦已屡每一开编兴会殊与造物游不知穷柳州所言谓是乎衙官屈宋徒自诩律惊神鬼诚无如寻章摘句祗陋耳抹月批风犹故吾常山峪行宫晚秋山容似画淡弥趣

  • 大帅·徐志摩

    (战歌之一)(见日报,前敌战士,随死随掩,间有未死者,即被活埋。)“大帅有命令以后打死了的尸体 再不用往回挪(叫人看了挫气), 就在前边儿挖一个大坑, 拿瘪了的弟兄往里掷, 掷满了给平上土, 给它一个大糊涂, 也不用给做记认, 管他是姓贾

  • 目録·殷璠

    巻上常建李白王维刘眘虚张谓王季友陶翰李颀髙适卷中岑参崔颢薛据綦毋潜孟浩然崔国辅储光羲王昌龄贺兰进明巻下崔曙王湾祖咏卢象李嶷阎防 &

  • 巻十九·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九    明 袁表马荧 编王典籍集五五言絶句送刘逸人还山中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峯回防不见望望有余情秋隂寒云将逺空落叶与飞鸿汉苑秦陵外悲凉是此中黄叶带雨飘阶冷随风着幔凉愁心故宫

  • 卷一百五十四 志一百二十九·赵尔巽

      ◎邦交二   △英吉利   英吉利在欧罗巴西北。清康熙三十七年置定海关,英人始来互市,然不能每岁至。雍正三年来粤东,所载皆黑铅、番钱、羽缎、哆啰、哔叽诸物,未几去。七年,始通市不绝。乾隆七年冬十一月,英巡船遭风

  • 卷二十六 雍熙二年(乙酉,985)·李焘

      起太宗雍熙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癸亥,翰林學士賈黃中等九人權知貢舉。上謂宰相曰:「夫設科取士之門,最為捷要。然而近年籍滿萬餘人,得無濫進者乎?」己巳,詔:「自今諸科並令量定人數,相參引試,分科隔坐,命官巡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万历二年闰十二月辛未朔除原任湖广道御史向程于福建道○释闲宅宗室故辅国将军奇浩男银哥金哥以隆庆元年越关奏请名封情有可原也○升易州兵备参政高文荐为山东按察使照旧管事补原任江西参议刘应峰于广西○壬申 上御文

  • 第三三九保结状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六·佚名

    新竹城南、东、西三门总理,保结王礼让为北门总理具保结状台下总理陈大彬、林扬芳、林承恩暨众郊铺长和号,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监生王礼让一名,充当北门城内总理遗缺,小心奉公,不致违误,不敢冒结。合具

  • 第九卷 宋·缪荃孙

    太平兴国寺东幢在常州太平寺拓本八面刻,先经后记,每面高五尺八寸,广一尺一寸。正书八行。大孔雀明王经不录孤子□□□荐亡母乐安下缺弟□钱□ 郑琦 刘守下缺 弟子霍中孚同弟师颜舍钱下缺女弟子朱氏七娘 王氏一娘 尼

  • 卷一百二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索隐滑谓乱也稽同也以言辩捷之

  • 卷九十二·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二歌颂【十二】万夀九如阐福对工部尚书【臣】福长安岁上章月在酉十有三日大吉祥之辰?逢八十岁圣夀大庆欢浃瀛禆庆弥高厚百顺为福万古尠偶先是中外臣民吁举盛典上冲愻再三而弗受佥同申

  • 卷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五羣庙考【臣】等谨按本馆前进皇朝文献通考稿本奉上谕内宗庙考一门附入致祀历代帝王及臣下家庙体例不协当立羣庙门以隶之仰见我皇上折衷义理至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林语堂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语译智者晓得道体精微,所以不任意向人民施加政令;好施加政令的

  • 南闽十年之梦影·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ldquo;余之忏悔&rdquo;,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讲稿写好,总抽

  • 痛史·吴趼人

    历史小说,二十七回,未完。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原载《新小说》第八至十三、十七至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出版。宣统三年(1911)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书名“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