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心术下第三十七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服。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者也。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下治,实不伤不乱于天下而天下治。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一气能变曰精。一事能变曰智。慕选者,所以等事也。极变者,所以应物也。慕选而不乱,极变而不烦,执一之君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日月之与同光,天地之与同理。圣人裁物,不为物使。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所以操者非刑也,所以危者非怒也。民人操,百姓治,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非所人而乱,凡在有司执制者之利,非道也。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殁世不亡。与时变而不化,应物而不移,日用之而不化。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乎大明。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不言之言,闻于雷鼓。金心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昔者明王之爱天下,故天下可附。暴王之恶天下,故天下可离。故货之不足以为爱,刑之不足以为恶。货者爱之末也。刑者恶之末也。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者,必以喜乐哀怒。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外敬而内静者,必反其性。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凡心之形,过知失生。是故内聚以为泉原,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坚固。能令用之,被服四固。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

猜你喜欢
  译文·公孙龙
  居业録卷七·胡居仁
  卷三十二·卫湜
  尚书句解卷三·朱祖义
  卷七·黄度
  卷三十五·严粲
  卷十八·魏了翁
  卷四下·王应电
  卷十六·姜炳璋
  (七)·钱穆
  宣公·宣公十四年·左丘明
  譬喻品第五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法 与 佛 学·太虚
  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五明 曹学佺 编宋诗二十二王珪大飨明堂庆成皇佑更秋律明堂奉帝禋粢盛虽荐德霜露本怀亲於赫朝三后无文秩百神九筵交玉币重屋近星辰邃幄留飈御清坛堕月津衣冠汉仪旧金石舜韶新受胙

  • 建康集补钞·管庭芬

    建康集补钞叶梦得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意得不愿多,心闲本长虚。超然适有契,天地良有馀。颇念彭泽老,所怀常晏如。南窗仅几何,盘薄万古初。束带悟已往,世纷便能疏。悬知千载情,共有三间庐。杜子老不遇,买田赋归欤。西山郁搀

  • 卷六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五罗隐【补遗】秋虫赋【并序】秋虫蜘蛛也致身网罗闲实腹亦网罗闲愚感其理有得丧因以言赋之物之小兮迎网而毙物之大兮兼网而逝网也者绳其小而不绳其大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吁蟋蟀

  • ●卷首·徐时栋

    徐得国传二千年,几与夏、商、周相终始,将必有左史、右史之记焉。秦燔《诗》、《书》,诸侯史记尤甚,邦国之志,百国春秋,荡无孑遗,可胜悼哉!典午之代,有《徐偃王志》,不知作家。揆厥文义,非出周秦,而亦亡矣。爰溯偃王受姓所由来,以迄

  • 读礼通考卷五十九·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二临礼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觐防同则为上相王哭诸侯亦如之【注哭诸侯者为薨于国为位而哭之】【胡安国曰周制王哭诸侯则大宗伯为上相司服为王制缌麻宰夫掌邦之吊事戒令与其币器财用是王者所以怀诸侯也】干学案天

  • 名山藏卷之二十三·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三◆典谟记二十三世宗肃皇帝二○世宗肃皇帝二八年春正月戊戌朔风霾昼晦立春日长星出白气天敕辅臣条书急务诸修省弭灾毋有不尽凡郊祀太常寺博士书祝版填御名是月中上亲填御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十二月。壬午朔。皇太后遣公遏必隆、祭端敬皇后。  ○升江西袁州参将孙加印、为浙江衢州副将。广东广州水师右协参将吴文猷、为河南协守开封副将。福建福州水师署副将韩尚亮、为江西南赣右

  • ◎教员之吃饭问题·吴虞公

    光复以降,各省、各县、各市、各乡学校林立。一般教员如南郭先生之滥竽于中者,指不胜屈,常熟某讲习所教员周某健饭几如廉将军。盖老饕也,学问无所长,学生皆玩而侮之,先生略不怒。校中为先生包饭,学生每人每月膳费五元,食以草具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九 【起丁未周赧王元年○止甲寅秦庄襄王三年】凡六十八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周自赧王五十九年献地於秦通监即以秦继周统纲且仍分注之何哉六国未平秦犹不得称正统也今遵纲目无

  • 五六 武人的总办·周作人

    在学堂方面这时也有了一个变更,这事大约是在乙巳年三月以后,因为日记上没有记载。所谓变更乃是又换了总办,总办换人也是常事,但是这回换的不是候补道,不是文人而是武人,是一位水师的老军官。这或者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因为无

  • 三四 入学考试·周作人

    等考学堂,平常必须暂住客栈,而且时间久暂不能预定,花费也就不小,幸而我有本家的叔祖在学堂里当管轮堂的监督,可以寄寓在他那里,只要每月贴三块钱的饭钱给厨房就行了。我于八月初六日到来,初九日即考试额外生,据当日旧日记说是

  • 尔朱世隆传·魏收

    尔朱仲远弟弟尔朱世隆,字荣宗。肃宗末年,任直斋。转任直寝,后来兼任直尔,加授前将军。尔朱荣上表请求入朝,灵太后很厌恶,命令尔朱世隆到晋陽慰喻尔朱荣,尔朱荣因此想留住他。世隆说:“朝廷怀疑兄,所以让世隆来,现在如果停住不走

  • 李敏传·李延寿

    李敏,字树生,李崇的儿子。隋文帝因他的父亲为国战死,将他收养在宫中。长大后,他继承父爵,被封为广宗公,离家入仕,任左千牛。他姿容俊美,善于骑射、工于歌舞弦管。开皇初年,周宣帝的皇后乐平公主有个女儿叫娥英,正选择女婿,朝廷命

  • 卷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六工部屯田清吏司山陵永陵在兴京启运山距盛京二百四十里福陵在盛京天柱山距盛京二十里昭陵在盛京隆业山距盛京十里【规制见 盛京工部】孝陵在遵化州昌瑞山距京师二百四十里孝陵居中东

  • 地员第五十八·管仲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渎田悉徙,五种无不宜,其立后而手实。其木宜蚖、菕与杜、松,其草宜楚棘。见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呼音中角。其水仓,其民强。赤垆,历强肥,五种无不宜。其麻白,其

  • 卷十二·道世

    △涅槃部第十四(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惟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诤决最後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昏冥,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矣!但法身至寂,毕竟无为。报化所诱,随机应俗。

  • 卷第七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三即彼以第四静虑眼见欲界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若退法者欲界三种。四静虑各二种。不退法

  • 卷第十六·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十六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檀越特请普说 大慧杲禅师钱计议请普说。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者里如人饮水冷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