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出 请封

〖北粉蝶儿〗(净扮琉球王,引众上)海灏天寥,占据了海灏天寥,莽乾坤别开声号。蓬壶近咫尺员峤。护彤云,披瑞霭,旭轮扶照。驾南溟落漈星桥,尽容咱一声长啸!

建帜洋洋大海东,天都一屿傍蛟宫。不知中国谁为主?浪静波恬少飓风。

——孤家琉球国王尚巴志是也。地居海表,壤接扶桑。世擅雄风,家修战具。隋兵劫俺不服,元使招俺不降。真是海外至尊,人间少敌。俺这琉球,向年原分三国,始祖察度,世居中山。孤家登极以来,国势昌隆,部落蕃盛,已将山南山北并入版图。虽非一统车书,也免三分割裂。目今物阜民安,时和景丽,不免同了国相、国尉,到彭湖岛上眺望一番。叫把都们,宣国相、国尉到来。

(众传介)

(末扮番相,丑扮番尉上)

(末)国比中原国,人同邃古人。

(丑)春秋多乱贼,夷狄有君臣。

(末)自家琉球国相是也。

(丑)自家琉球国尉是也。

(见介)大王召俺二臣,有何使令?

(净)孤家欲往彭湖岛上巡视一番,特唤二卿一同登眺。

(末、丑)臣当陪驾。

(众行介)

〖南中吕·泣颜回〗花影妒猩袍,耐可芳天春晓。东风香腻,关关舌弄娇鸟。莎堤软润,锦彭湖,好比蓬莱岛。翠巍巍岭可扪天,浩茫茫海不飞涛。

(登高望介)

(末、丑)大王,你看海色浩茫,群岛有如螺髻。登高一望,俺国中真好山川也!

〖北石榴花〗(净)一点点春螺隐现耍春潮,这的是驾海问神鳌。可喜的水平如掌,练展鲛绡,云拖旭彩,半束山腰。俺只怕莽生生,俺只怕莽生生,笑声儿惊动了龙虬窖。密密层层,渚宫回抱。碧沉沉的古沧洲,碧沉沉的古沧洲,不许红尘到,只凭俺立马揖风涛。

(扮龙出舞介)

(末)那壁厢神龙出现,敢是朝拜大王也。

〖南泣颜回〗神物现波涛,直恁张牙擎爪。随人来往,浑如有意驯扰。金鳞闪烁,映衮衣,五色增光耀。这的是你沛皇仁格鸟孚鱼,震天威伏虎降蛟!

(丑)那海当中一阵如云似雾的,敢是蜃气上蒸也?

(内放烟作蜃气介)

〖北扑灯蛾犯〗(净)气腾腾如云鬟海遭,黑漫漫似雾弥天罩,明晃晃须臾散成彩,郁葱葱随风吹到。(内扮人、马、男、妇,各持宝玩上,一现即下)(丑)海市现形,奇怪奇怪,真好看也。(净)锦重重楼台倒影,密层层市馆傍虹桥。乱纷纷人行马走,花簇簇,丹青搦管不能描。

(丑)自从我国兼并南北以来,风恬浪静,海不扬波。今又蜃气呈祥,神龙献瑞,这都是大王有道,神鬼效灵。臣闻西有中原,是个繁华世界,何不带领人马,驾着海航,前去卤掠一番,也见大王威行万里。

〖南上小楼犯〗趁着俺气昂昂人马骄,泼生生渡海涛。尽咱们掠了金钱,掳了丝缣,夺了妖娆。方显得勇冠华夷,威行近远的中山年少。望君王虎符一道!

(净)兴兵卤掠,恐非仁主所为。(对末介)国相作何筹议?

(末)臣占星望气,知中国有圣主当阳,只可投诚,岂宜犯顺?

(净)投诚之说云何?

(末)日本诸邻,皆秉中华正朔,奉内国冠裳。我今并吞南北,四邻有窥伺之心。以臣愚见,不如遣一介之使,纳款中朝,请天使赍诏来封。邻国闻之,不但不敢加兵,还要推为盟长。

(丑)咱们不去侵伐,也自便宜了他,如何反去请封,却不道长他人志气?

(末)识时务者呼为俊杰,大王图之。

(净)国相之言近是。

〖北叠字儿犯〗凛凛天朝封号,处处邻封拜表。更有那煌煌的金缕冠,离离的龙衮袍,楚楚风标,助的君王俏。白森森蓝田系腰,整齐齐珠履临朝,紫盖飘飘,六宫人添些欢笑。早已把四邻夷,烽火暗中销。

——既要请封,谁人可以入使?

(丑)若要领兵厮杀,臣当前驱;若做这等丧气的事,臣不去,臣不去!

(末)大王有命,微臣不敢惮劳。

(净)既然如此,即便修下表章,备些贡礼,择日起程。

〖南尾〗(合)拜华封,归命早,请一幅锦云封诰。会须把上国莺花看遍了。

猜你喜欢
  徐照·唐圭璋
  第二幕·老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徐复祚
  第四折·乔吉
  楚辞集注卷第八·朱熹
  卷八·侯克中
  谷响集卷一·善住
  二集卷三十六·乾隆
  卷四·佚名
  卷八·陈起
  卷十二·沈德潜
  卷一百二十·陈元龙
  卷七十五·陈廷敬
  卷四十一·佚名
  岳阳石门墨山·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老夫人上,云)昨日选定今日是吉日良辰。梅香,门首觑者,则怕学士来时,报我知道。(梅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姑娘选定今日好日辰,不曾衙门里去。肯分的姑娘又来请;便不来请,我也索去。可早来到门首。梅香,报复去,道温峤来了也。(梅香

  • 卷六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剑南诗钞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鎻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居次桧不说明年试礼部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繇是为所嫉桧死始赴宁德簿以荐除敕令所删定官孝

  • 东都事略卷五·王称

    本纪五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眞宗第六子也母曰章懿皇后李氏尝梦二日在天其一忽坠以裾承之自是有娠以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是日大雷震章献明肃皇后以爲己子七年爲左衞上将军封庆国公八年拜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洪武十五年闰二月辛巳朔○癸未置马驿二十三安庆府五桐城县二曰吕亭曰陶冲潜山县一曰清口太湖县一曰小池宿松县一曰枫香湖广十七黄州府八黄梅县一曰停前广济县二曰双城曰广济靳州一曰西河蕲水县二曰浠川曰巴水黄冈县二

  • 第九回 简王后至灵王时生孔子·黄士衡

    诗曰: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之前,未有孔子;孔子之后,未有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却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人,今为山东曲阜县,宋微子启弟微子衍之后也。衍号微仲,五传至弗父何,逊国于其弟厉公,世为宋卿。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胜,胜生正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八景泰六年十一月壬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 帝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百官颁行天下○镇守湖广太监梁达(奏)[岷]府庶人徽煠家僮蒙能以从徽煠谋反窜伏苖蛮今伪称蒙王诈为妖书

  • 四三五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遵旨饬派闲空敬职各赴原籍访询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三五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遵旨饬派闲空敬职各赴原籍访询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二日广东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七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字寄,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奉上谕:

  • 卷二十三·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三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曲沃并晋隐公五年春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夏六月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补逸】

  •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司马光

    晋纪二十四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 [1]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居之;而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

  • 二十五年·佚名

    (壬辰)二十五年大明萬曆二十年夏四月4月13日○十三日壬寅,倭寇至。先是日本賊酋平秀吉爲關白,〈初秀吉極貧賤,賣芻資生。前關白出行時,裸體當車而臥。左右欲殺之,關白止之,問所願。秀吉言窮不聊生,關白使守溷廁。秀吉手自掃絜,

  • 中庸纂笺卷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或问名篇之义程子専以不偏为言吕氏専以无过不及为説二者固不同矣子乃合而言之何也曰中一名而有二义程子固言之矣今以其説推之不偏不倚云者程子所谓在中之义未之前无所偏倚之名也无过不及者程子所谓中

  •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目录·印光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序大师自述复弘一大师书致真达老和尚书复德森法师书一致德森法师书二致德森法师书三致德森法师书四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复如岑法师书复应脱大师书一复应脱大师书二复应脱大师书三复应脱大师书四复明心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定犍度中一行跋渠第五一行历六二七是修断三昧越智禅二定起。想拘律陀聚觉意断眼视彻听有逮凡夫果退。生界五通苦最在后三三昧空无愿无相。若成就空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菩萨所集偈品首尊者优婆夷。谟以水道步。寻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复见缘能因缘灭有想无想。彼问世尊曰我独流无量不依不能度与我说

  • 滴天髓·京图

    《滴天髓》是古代中国命理学著作,相传为宋朝人京图撰,也有人说是明初刘基所作。清代道光年间,任铁樵毕生研究命学,针对当时命理学偏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混乱芜杂,偏重于格局和神煞的问题,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分篇增注,阐微

  • 放光般若经·佚名

    全称《放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般若波罗蜜放光经》、《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等。佛教经典。西晋无罗叉、竺

  • 阿那律八念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法定意多念非道。道法智慧愚闇非道。佛以圣心逆知

  • 诸法集要经·佚名

    诸法集要经 十卷(宋释)日称等译,(大正藏0728部) ,《诸法集要经》中讲了三恶趣的很多经历,经中云:“由先造恶业,堕饿鬼趣中,为狱火烧炙,长受饥渴苦。”(“狱火”是地狱之火,地狱之火烧炙它,长期感受饥渴的痛苦。)从这部经典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