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霸形第二十二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槛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槛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颉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其后,宋伐杞,狄伐邢卫,桓公不救,luoti(被禁止)纫胸称疾,召管仲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有疾病,姑乐乎!”管仲曰:“诺。”于是令之悬钟磬之榬,陈歌舞竽瑟之乐,日杀数十牛者数旬。群臣进谏曰:“宋伐杞,狄伐刑卫,君不可不救。”桓公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又疾病,姑乐乎。且彼非伐寡人之国也,伐邻国也,予无事焉。”宋已取杞,狄已拔邢卫矣,桓公起,行笋虡之闲,管子从,至大钟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乡对之,大钟鸣,桓公视管仲曰:“乐夫!仲父。”管子对曰:“此臣之所谓哀,非乐也;臣闻之,古者之言乐于钟磬之间者不如此,言脱于口,而令行乎天下。游钟磬之间,而无四面兵革之忧,今君之事。言脱于口,令不得行于天下;在钟磬之间,而有四面兵革之忧,此臣之所谓哀,非乐也。”桓公曰:“善。”于是伐钟磬之县,并歌舞之乐。宫中虚无人,桓公曰:“寡人已伐钟磬之县,并歌舞之乐矣。请问所始于国,将为何行。”管子对曰:“宋伐杞,狄伐邢卫,而君之不救也,臣请以庆,臣闻之,诸侯争于强者,勿与分于强,今君何不定三君之处哉?”于是桓公曰:“诺。”因命以车百乘,卒千人,以缘陵封杞。车百乘,卒千人,以夷仪封邢,车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卫。桓公曰:“寡人以定三君之居处矣,今又将何行?”管子对曰:“臣闻诸侯贪于利,勿与分于利,君何不发虎豹之皮文锦以使诸侯,令诸侯以缦帛鹿皮报。”桓公曰:“诺”。于是以虎豹皮文锦使诸侯,诸侯以缦帛鹿皮报。则令固始行于天下矣。其后楚人攻宋郑,烧蓻熯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其人有丧雌雄,居室如鸟鼠处穴,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欲吞宋郑而畏齐。曰:“思人众兵强能害己者,必齐也。于是乎楚王号令于国中曰:寡人之所明于人君者,莫如桓公;所贤于人臣者,莫如管仲。明其君而贤其臣,寡人愿事之,谁能为我交齐者,寡人不爱封侯之君焉。”于是楚国之贤士皆抱其重宝币帛以事齐,桓公之左右,无不受重宝币帛者。于是桓公召管仲曰:“寡人闻之,善人者,人亦善之,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不善,将拂于道。仲父何不遂交楚哉?”管子对曰:“不可,楚人攻宋郑,烧蓻熯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人有丧雌雄,居室如鸟鼠处穴,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欲吞宋郑,思人众兵强。而能害己者,必齐也,是欲以文克齐,而以武取宋郑也,楚取宋郑,而不知禁,是失宋郑也。禁之,则是又不信于楚也,知失于内,兵困于外,非善举也。”桓公曰:“善,然则若何?”管子对曰:“请兴兵而南存宋郑,而令曰无攻楚,言与楚王遇。至于遇上,而以郑城与宋水为请,楚若许,则是我以文令也,楚若不许,则遂以武令焉。”桓公曰:“善”。于是遂兴兵而南存宋郑,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曰:“毋贮粟,毋曲堤,无擅废适子,无置妾以为妻。”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入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曰:自此而北,至于河者,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及踰方城,济于汝水,望汶山。南致楚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东存晋公于南,北伐孤竹,还存燕公,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反位已霸,修钟磬而复乐,管子曰:“此臣之所谓乐也。”

猜你喜欢
  序·何休
  卷四十七 论语二十九·黎靖德
  结论·李宗吾
  张子抄释卷二·吕柟
  卷一百六十·秦蕙田
  十二  尚同中·墨子
  订鬼篇第六五·王充
  宫正/外饔·佚名
  大雲初分宝雹健度第十五·佚名
  吉祥品法句经第三十九(十有九章)·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唐慧琳
  续修高僧传征文·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佛说十地经卷第四·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八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佚名

    (正末同旦上,云)自与姐姐相会,可早半年光景也。谁想老虔婆狠毒,接过我许多银两,如今要赶我出去。他敢是将你另接个甚么人那?(旦叹云)嗨!元来你还不知道?如今西延边上高常彬,在此收买军需。俺那母亲爱钱,待要将我嫁与他去哩。(

  • 卷十·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一首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又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隂森古树气麄淡老僧情壁

  • 卷一百·国朝·蒋一葵

    【倭国】 〔吴自泰伯至夫差二十五世,勾践灭吴,其子孙支庶,入海为倭,故《通鉴前编》注云:“今日本国,吴泰伯之后。”。〕 国初尝欲征倭,其国王遣使害哩嘛哈奉表乞降,上问:“倭国风俗如何?”害哩嘛哈以

  •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卷二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宣王中兴史记共王崩子懿王囏立【纪年懿王名坚元年天再旦于郑○大纪云王室始衰徙都槐里】 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汉书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允之

  • 毛修之传·魏收

    毛修之,字敬文,荥陽陽武人。父毛瑾,任司马德宗的梁、秦二州刺史。刘裕擒获姚泓之后,留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任毛修之为司马。等到赫连屈丐在青泥击败刘义真,毛修之被俘,便居住在统万。世祖平定赫连昌,获得毛修之,神修年间,命毛修之

  •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司马光

    晋纪九 晋怀帝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 [1]春,正月,辛丑朔,荧惑犯紫微。汉太史令宣于修之,言于汉主渊曰:“不出三年,必克洛阳。蒲子崎岖,难以久安;平阳气象方昌,请徙都之。”渊从之。大赦,改元河瑞。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火星犯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二典礼二【銮仪二】十八日黎明设大驾卤簿於太和殿前皇上陞殿受朝贺羣臣行礼讫随设行幸仪仗乘甸漆明轿幸畅春园臣民重瞻天仗填溢道左銮仪之制凡皇上陞殿则设大驾卤簿路辇及象列两阙前笓头

  • 二年·佚名

    (丙辰)二年清康熙十五年春正月1月2日○乙酉,贈承旨沈光洙吏曹參判。光洙,孝宗潛邸時師傅也。長陵追崇立異,丙子圍城斥和議,頗著聲望。己亥論禮,與鑴等合,言論多詖猖。至是,濫蒙褒典。○慶尙道星州禿用山城成。1月6日○己丑,尹鑴

  • 本训 第三十二·王符

    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幷,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二〕,和气生人,以统理之。〔三〕〔一〕○铎按:此节信集中表现其唯物主义天道观之重

  • 卷八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省国费二【冗官冗食冗兵冗役附】 汉武帝元封元年桑羊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鐡作平凖之法令逺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凖

  • 卷二·陈天祥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巻二     元 陈天祥 撰论语学而第一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注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作乱则为悖逆争鬭之事矣干字意轻作乱解为争鬭亦为未尽闾阎之闲语言偶有

  • 卷十四·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四 明 何楷 撰 周懿王之世诗一篇 还刺荒也齐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之贤闲於驰逐谓之好焉【出序哀公名不辰太公四世孙後朝周爲夷王所烹因纪侯之譛也宋衷

  •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诸佛大圣。悉等同一说不退轮乎。佛言:如是,等无有异。阿难问佛。假使诸佛同等讲不退轮。何因大圣向者说言:假使有人不欲违远佛法圣众。佛所兴显去来今佛。不当远离此经之卷。阿难又问。佛说法何所光兴。

  •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十七人附见七人)  潭州上封寺沙门释讳才传一(海印隆)  释讳才号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为驱乌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威。慕最上乘不惮遐扣。劳逸弗介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二·澄观

    大文第三十种力持下有三十门。答前十行三十句问。古德分三。初六门明大志旷远行。二从十种不思议下九门。明定慧业用行。三从十种园林。下十五门。明德备成满行。然约圆融此意非无。今不坏次。亦次第显十行中行。第一

  • 佛说善乐长者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城。与大众俱。是时有一释种长者。名曰善乐住在本处。而彼长者信重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信佛法僧不复信于诸余外道。唯求佛法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