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年

(丙辰)二年清康熙十五年

春正月

1月2日

○乙酉,贈承旨沈光洙吏曹參判。光洙,孝宗潛邸時師傅也。長陵追崇立異,丙子圍城斥和議,頗著聲望。己亥論禮,與鑴等合,言論多詖猖。至是,濫蒙褒典。

○慶尙道星州禿用山城成。

1月6日

○己丑,尹鑴以兵車之停造陳疏,有揮淚永訣語,上連下備忘,辭旨特隆,遣史官傳諭,鑴久乃出。鑴之所謂大計者,不過造兵車一事,而不計飢荒,惟以多造爲事。上意少持難,則輒以退要君,其悖妄極矣。自夫宋時烈倡爲高論之後,托跡山林者,輒藉此爲進身之路。時烈則遇孝廟奮發有爲之意,固可以此言進,在鑴時則沖君新嗣,國勢孤危,政朱子所謂區區東南事,尙不勝其憂者也。鑴以大言虛喝,謀動干戈,幸時議不與耳。其誤國僨事之罪,雖食其肉,何補?噫!鑴特一無腸人耳,初何以盜名至此也?

二月

2月7日

○己未,時有摠管當罷之議。右議政許穆箚論其不可廢,答以祖宗舊制,不可輕罷。

三月

3月2日

○甲申,下敎曰:

頃覽江華府各鎭堡軍器,則箭竹零星。脫有緩急,臨陣對敵之用,不出乎矢石,此實國家之隱憂。內弓房箭竹,幾至累萬,除出箭竹一百編、雉羽五千箇,送于江都,以爲修補之地。

○憲府啓請還收金澄職牒還給之命曰:

「澄曾以貪汚之罪,判爲廢棄之人,頃於赦宥之日,混被職牒還給之命。伏想,聖明有未盡燭於當日事狀也。澄曾任全羅監司時,稱以壽宴,濫徵各邑,一州分定之魚,多至八百尾,他物狼藉。乞諸統營羅紈、綿布,駄載相望,京外喧藉,耳目難掩。而及其事發就理,反以不用一金,爲置對之辭,終與査狀,大相剌謬。貪婪之外,又添欺罔之罪,伊時編配,已極失刑。未久蒙宥,實出寬典。今豈可還給職牒,待以平人哉?」

答曰:「金澄曾在湖南方伯時,稱以其母生日,濫用之物,極其狼藉。及其拿問憑閱之時,若元無此事者然,欺罔天聽。當初編配,實由於此,屢經大赦,日月旣久,足懲其罪,以示善善惡惡之意。不允。」

3月7日

○己丑,下敎曰:「人才垂乏,未有如今日。如有才學顯著,各別薦擧,以體予求賢之意。」

3月11日

○癸巳,領議政許積因李后平疏,上箚辭職曰:「后平疏主意,專爲伸救趙嗣基、李壽慶而發,則玆事顚末,業已聖明之所燭也。嗣基向日事,無據莫甚,不當論以一時做錯,此臣所以深斥於前席者也。壽慶則母子間不相得之說,無人不知,臣猶不欲索言,只以趙疏後,晏然行公請罪。今者后平乃以兩刺奇中,妨賢私嫌等語,臚列臣罪,臣欲逐條卞明,亦涉疲勞,而其在國體,寧有是也?」左議政權大運亦上箚辭職,而深斥嗣基等,竝賜優批。

六月

6月1日

○壬子,憲府啓曰:「海南縣監李炕以十石米,添載稅船。今已現捉,請依律科罪。」從之。

6月5日

○六月丙辰,先是,有僞造倭人書傳播,其書曰:

鄭錦旣整兵船,請與我國,共濟中原,彼意欲與貴國同事。

領議政許積得見,疑其僞,尋問所從出,歸於德山人趙松、松父昌漢及京中士人魚壽遠。備局啓請逮治,刑訊不服。上欲鞫治之,領相許積慮其蔓延,請酌處。臺諫論執,上竟不聽。至是,因大妃疾危,洞開獄門,得全釋。

秋七月

7月8日

○戊子,上引見許積問:「故相臣崔鳴吉、金堉之不入於廟庭配享何也?」積對曰:「丙子敵鋒,已到弘濟院,大駕未及入江都,駐蹕南門樓。上召群臣計事,群臣皆驚遑莫知所爲,鳴吉獨請詣賊陣講和,乃單騎往見龍、馬兩酋議和,諸酋欲殺之。如是之際,大駕得入南漢。非決死生而殉國家之急者,不能矣。當時若無鳴吉,後雖欲復讎雪恥,宗社已不血矣。其功豈淺淺哉?而見忤於所謂淸議,至比之秦檜,終不與配享,豈非國家欠典也?」又盛言金堉事。〈見上〉上欲追配,命考《實錄》。

7月12日

○壬辰,先是,因尹鑴疏下,別諭於許積,而斥鑴頗嚴。承旨鄭樸疏論之,旋命改下,承旨權大載微稟,還寢。太學生金文夏等疏救鑴,竝斥大載。是後,學儒曺夏疇等又疏請召還鑴。時,右鑴者爲濁南,排鑴而尊許穆者,爲淸南云。

九月

9月11日

○庚寅,因故相臣鄭太和配享事,諸臺引避。玉堂處置,攻太和者請出,右太和者請遞,答曰:「今觀處置,未免乖當。當初議服,鄭太和所論,與時烈大相不同,而今日臺閣,與時烈一體論罪,予實未曉。況金海一疏中所謂,身居鼎軸二十餘載,無一事可稱等語,尤不勝駭愕。趙威明避辭論議,誠爲得體。趙威明、金徽、柳命賢出仕,權瑎、李鳳徵、金海一等竝遞差。」是後,兩司久爭,遂寢配享,後竟追享。蓋鄭太和秉國勻數十餘年,得人委任,邦內寧謐,顯廟倚任尤專。方居憂,虛相位以待之,有事遣承旨,就問於喪廬,際遇之隆,千載罕比。配食太室,捨斯人其誰?黨人者深惡宋時烈,竝斥太和。時烈論禮時,不貳斬與四種之說,雖不見用,當時知禮者咸服焉則以此,搆時烈以貶薄壞亂,誣悖極矣。況太和之用國制,尤何關於彼此之爭,而反巧加詆誣,吁亦痛矣。

〈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實錄補闕正誤卷之五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一·志第六十七·兵三·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八·毕沅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八·徐乾学
  ●卷下·李岳瑞
  白门新柳记·薛时雨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佚名
  一六九 寄谕署步军统领英廉密缉偷窃《永乐大典》正贼并覆奏访缉情形·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四·杜大珪
  卷一百二十三·司马迁
  周智光传·刘昫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第一节 玄宗政治·吕思勉
  奚萼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凡例·唐圭璋

      一  是编旨在汇辑有宋一代词作,供研究工作者参考之资,故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全书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馀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馀首,残第五百三十馀首。  二  是编严诗词之辨,凡五七言绝及古诗均不阑入。

  • 三集卷九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一古今体一百五十六首【庚寅七】西直门外作视朝还紫禁趂晓命轻舆雨泽幸及节田功观改初烟郊历沃若绿壠总芃如却念西成远心怀敢即舒小憩镜清斋有咏溪斋液池边路

  • 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九白居易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不惟非贵相但

  • 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四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

  • 卷之五十五·佚名

    洪武三年八月丁巳朔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命来年曲阜庙庭官给牲币俾衍圣公主祀事岁以为常○戊午祭大社大稷○己未大都督府同知康茂才卒于狭州茂才字寿卿蕲州人能通经史大义事母孝有志事功元季盗起蕲州茂才团结乡兵以御之

  • 卷二十四·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四  宋 陈均 撰哲宗皇帝【起甲戌绍圣元年止丁丑绍圣四年】甲戌绍圣元年春正月贬韩嘉彦驸马都尉韩嘉彦责置蕲州以其于长公主亏礼不

  •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佚名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

  • 萧敌烈传·脱脱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见与器度广大深远,为乡里所推许尊重。初时担任牛群敞史。圣宗得知他贤能,征召入宫侍卫,迁国舅详稳。统和二十八年(1010),皇上对群臣说“:高丽康肇杀害其国君王诵,立诵的族兄王询为帝而自己

  • 赵志皋传·张廷玉

    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晋升为侍读。张居正服丧期限未满夺情入仕,准备对吴中行、赵用贤施行廷杖。赵志皋与张位、习孔教等人上奏相救,被阻挡不能呈上,他们请求将吴中行等人的奏

  • 卷一百二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宋 赵汝愚 编兵门蕃兵上仁宗乞用泾原路熟户  王尧臣臣伏见泾原路熟户万四百七十余帐帐之首领各有职名曹伟帅本路威令明着常用之平西羌其後边备稍懈守将唯务姑息寖成骄黠自元昊

  • 元年·佚名

    (壬申)元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秋七月7月17日○十七日丙申,太祖卽位于壽昌宮。先是,是月十二日辛卯,恭讓將幸太祖第,置酒與之同盟,儀仗已列。侍中裵克廉等白王大妃曰:「今王昏暗,君道已失,人心已去,不可爲社稷生靈主,請廢之。」遂

  • 卷七·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圜丘祀天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二年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祭祀志建武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依鄗采元始中故事爲圎坛八陛中又爲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其

  • 卷第六 书证·颜之推

    书证第十七〔一〕诗云:&ldquo;参差荇菜〔二〕。&rdquo;尔雅云:&ldquo;荇,接余也。&rdquo;字或为莕〔三〕。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四〕,黄花似莼〔五〕,江南俗亦呼为猪莼〔六〕,或呼为荇菜〔七〕

  • 见闻利益·佚名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二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尊者阿难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

  • 丹霞淳禅师语录目次·丹霞子淳

    卷上  序  大洪山上堂法语  真赞  偈颂卷下增辑  上堂法语  举古  颂古

  •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佚名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所说「火车王灵官」,乃道教所奉诸神之一,传说是南斗离星(火星)之神。据称此神能变火万里,掷千重火车,飞走乾坤。玉帝敕赐金鞭,封之

  • 蜀王本纪·扬雄

    亦题《蜀本纪》、《蜀记》。西汉志怪小说集。扬雄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卷。宋时亡佚。曾慥《类说》卷三十六有《蜀本纪》六则,然多非本书。辑佚本有王谟《汉唐地理书抄》、洪颐煊《经典集林》、严可均《全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