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二十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进贤选能,不私乎内;称身就位,计能定禄;睹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权居以为行,不称位以为忠;不揜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顺则进,否则退,不与君行邪也。”

猜你喜欢
  御盗第二十一[缺]·商鞅
  卷八·孙奇逢
  卷二十八·卫湜
  卷十八·真德秀
  卷二十六-卷三十【阙】·段昌武
  阳门之介夫死(1)·戴圣
  卷二·朱鹤龄
  商书·高宗肜日·佚名
  卷八·梁寅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远离品第十八·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三十二·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论出家·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王安道上,云)老汉王安道。自与兄弟朱买臣别后,他奋着那一口气,到的帝都阙下,一举及第,除在俺这会稽郡,为大守之职,正是俺的父母官哩。我在这曹娥江边,堤圈左侧,安排下酒肴,请他到此饮宴。可是为何?当初兄弟未遇时,俺与杨孝先兄

  • 卷三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二 王湾【洛阳人】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巳 沗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後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宗贤开别业形胜代稀偶竹绕清渭湄泉

  • 卷五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九段成巳下【以下从二妙集补入】寿梦庵张信夫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至客前共坐林下石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人生天地间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 卷之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五 传第三十九 扎萨克多罗郡王纳木扎勒列传【今袭和硕亲王】纳木扎勒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额尔德尼台吉康熙二十七年倡议偕乌默客来归授济农

  • 叶伯巨传·张廷玉

    叶伯巨,字居升,宁海人。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予平遥训导。洪武九年(1376),星变,诏令希求直言,伯巨上书,大致是说:“我观察当今之事,太过者有三: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先王的制度,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能强

  • 卷三十一·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太仆寺国朝官制太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从

  • 卷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五歌颂二十五【词臣十七】万夀诗【五言律十首】翰  林 院 检 讨【臣】李周望虹渚开宸极嵩呼启帝阊日临三殿晓春到九天长礼乐超千古车书统

  • 第一节 婚制·吕思勉

    隋、唐、五代,婚姻之制,大略与前世同。既无古诸侯一娶九女之制,故前娶后继皆为嫡。《新唐书&middot;儒学传》:郑馀庆庙有二妣,疑于祔祭,请诸有司,韦公肃议:古诸侯一娶九女,故庙无二嫡;自秦以来,有再娶,前娶后继皆適也,两袝无嫌,其明

  • 卷四十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五宋 陈经 撰君牙【周书】观史之所载穆王车辙马迹徧于天下则穆王乃无道之主也此经所载三篇之书皆穆所作夫子定之以为后世之法意者三篇之书殆出末年悔过之后因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收王心

  • 卷八·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八无锡蔡德晋撰宾礼士相见之礼【郝仲舆曰此士君子初相接之礼也古之君子论行而结交行苛同矣末遽合也必有介以相见有辞以相命有挚以相将有仪以相敬然後无苛合而免失身之悔独举士者以其分卑而守礼

  • (三)八佾篇·钱穆

    人而不仁如礼何章。 朱子曰:“程子说,仁者天下之正理,固好。但少疏。仁者,本心之全德。”今按:同说《论语》仁字,朱子较程说益精进。清儒少能窥及此。 问游氏言心,程子主理,李氏谓待人而后行。盖心具是理,而所以存是心者,则在乎

  • 叹品第二十七·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诸佛世雄。乃能善决於是淳淑无上正真之道。畅其文字不可限量。入无限谊难受难持。解了深妙十二缘起。不能勤学。亦为甚难。其二行者无能及者,是六情难灭。坐有所著权不能解。

  • 卷四十·赜藏主

      ○云峰(文)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门人齐晓编)  师在同安。受翠岩请升座。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云:“新长老不答话。”进云:“恁么则大愚的子,汾阳亲孙?”师云:“放你二十棒。”师乃云:“山僧今日平地吃交了也。

  • 敦煌译本·佚名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燉煌出 . ])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 诏述序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大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场内。遇一僧有疾,询问行止。因话所之,乃难叹法师曰:&ldq

  • 缘生论·佚名

      郁楞迦造 隋 达磨笈多译   缘生论序  原是一心。积为三界。痴流漫远。苦树郁高。欲讨其际。难测其本。理极实相之门。筌穷假名之域。五因七果。十有二分缘生之法。总备于此。凡则

  • 佛祖统纪叙·志磐

    佛祖统纪叙志磐法师佛祖统纪一书历序。从上诸祖授受渊源支分派别。亦如一花五叶。传衣受记历历分明。自是天台一家眷属。又广之以华藏世界天宫地狱诸图。莲社诸贤往生僧尼其于法运通塞尤惓惓三致意焉。用心良亦勤矣。

  • 原诗·叶燮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