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礼经本义卷八

无锡蔡德晋撰

宾礼

士相见之礼

【郝仲舆曰此士君子初相接之礼也古之君子论行而结交行苛同矣末遽合也必有介以相见有辞以相命有挚以相将有仪以相敬然後无苛合而免失身之悔独举士者以其分卑而守礼也】

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

【挚执之而至以将其厚意者士用雉象文明在野也乾禽谓之腒夏必用雉之乾者盖雉不可生得故恒用死者夏月则恐其臭腐故也左头奉之谓奉雉者必以头向左】

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句】吾子有辱【句】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曰介告摈者之语也主人使摈者请事于门外宾使介告以求见之意无由达言久无因以自达也某子所因以为先容者以命以主人之命也盖宾先有人导意于主人主人许之故宾谦言某子以主人之命命已来见明不敢径见也主人对摈者传主人意以对宾也言某子命已往见宾则已宜先往今宾乃自屈辱而来见已非所敢当故请宾反于家而已将奔走往见之也敖君善曰走言其不敢缓也○邓元锡曰某也愿见无由达言向慕素也某子以命命某见以介绍先也敬其始也高紫超曰将走见谓造其家以见之】

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主人对曰某不敢为仪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

【命谓吾子就家之言不敢为仪言已真欲就见非徒为辞让之虚文也再请之故曰固】

宾对曰某不敢为仪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闻吾子称挚敢辞挚

【请请终赐见也不得命不得见许之命也称举也许其见复辞其挚宾客之礼尚辞让也○高紫超曰将走见谓将趋而出谒也】

宾对曰某不以挚不敢见主人对曰某不足以习礼敢固辞

【敖君善曰礼谓授受往来之礼盖指挚而言】

宾对曰某也不依于挚不敢见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

【敖君善曰依于挚言托之以为重】

出迎于门外再拜宾答再拜主人揖入门右宾奉挚入门左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

【主人入大门右宾入大门左以东为右西为左也出谓见毕而宾出也】

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宾既出主人又请见者谓入门拜受拜送时宾主俱矜庄欢心未交故主人又请见而宾反见之留伸欵曲也退反见毕而宾退也】

右请见【刘原父曰士相见之礼必依于介绍言其不苟合也必依于挚言其道可亲也宾至门主人三辞见宾称挚主人三辞挚所以致尊严也○陈後山曰宗周之制士见于大夫公卿介以厚其别词以正其名挚以効其情仪以致其敬四者备矣谓之礼成是以贵不凌贱下不援上谨其分守顺于时命志不屈而身不辱以成其善当是之时岂特士之自贤盖亦有礼为之节也夫相见所以成礼而其弊必至于自鬻故先王谨其始以为之防而士者世守焉】

主人复见之以其挚曰向者吾子辱使某见请还挚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辞

【复见之者礼尚往来也其挚谓向时所执以来者也曰摈者请事相告之辞言向者吾子枉辱使我得见子今者之来以原挚还于将命者谦辞也主人复见之则主人为宾宾为主人迭为宾主也】

宾对曰某也非敢求见请还挚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固辞

【郑康成曰言不敢求见嫌?主人不敢当也】

宾对曰某不敢以闻固以请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从

【贾洺州曰上云非敢求见此云不敢以闻耳闻疏于目见盖不敢当也】

宾奉挚入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右复见

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挚

【郝仲舆曰终辞其挚以将不亲答也受而不答则疑于君答则疑于敌使人还则疑于待旧臣故终不受也】

于其入也一拜其辱也宾退送再拜

【郝仲舆曰入入大门内一拜不再拜也士答必再拜拜辱不再而拜送再者凡送拜必再也送而一拜惟丧为然○郑康成曰大夫于士不迎入一拜正礼也送再拜尊贤也】

右士见大夫

若尝为臣者则礼辞其挚曰某也辞不得命不敢固辞【尝为臣谓士昔曾为大夫家臣也礼辞一辞而许也将不答而听其以挚入有臣道也】

宾入奠挚再拜主人答一拜

【奠挚奠其挚于地不敢授也答一拜者主人尊也】

宾出使摈者还其挚于门外曰某也使某还挚宾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辞摈者对曰某也命某某非敢为仪也敢以请宾对曰某也夫子之贱私不足以践礼敢固辞摈者对曰某也使某不敢为仪也固以请宾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再拜受

【宾出主人不拜送以其尝为臣也还其挚者以不亲答也还挚而摈者自为之辞亦以主人尊也命某谓命某还挚也非敢为仪言必欲还之也贱私家臣也践礼行宾客之礼也受必再拜象受于主人也○高紫超曰已尝为臣则有役使之义故不固辞其挚然以其今已不为臣则又不敢当其礼故亦终还其挚也】

右尝为臣者见于大夫

下大夫相见以雁饰之以布维之以索如执雉

【郝仲舆曰下大夫对卿而言也挚用雁取识时有序也饰之以布衣之也维之以索束缚之也如执雉左其首也】

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

【上大夫卿也挚用羔取其羣而不失类跪乳而有礼也结于面谓以绳维四足出背上结于胸前也麛鹿子鹿野物难驯执必四维之执羔如执鹿也】

如士相见之礼

【郝仲舆曰如士相见者谓大夫相见之挚虽异而宾主拜送之仪与士同也】

右大夫相见

始见于君执挚至下容弥蹙

【始见于君谓大夫士庶始见君也至下敖君善云谓当带礼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此执物高下之节执挚当带见至尊者之礼也容容貌也弥甚也蹙恭敬不宁之貌○高紫超曰下卑下之义康成以下为君所非是】

庶人见于君不为容进退走

【郝仲舆曰不为容不尚容饰也走疾行也】

士大夫则奠挚再拜稽首君答一拜

【君于士不答拜此与大夫同答一拜者以新升为士者言也庶人则不答庶人之挚鹜○仲舆曰此以上臣见君之仪】

若他邦之人则使摈者还其挚曰寡君使某还挚宾对曰君不有其外臣臣不敢辞再拜稽首受

【他邦之人邻国之臣也还其挚以非己臣也不有言外之也不敢辞尊君也再拜稽首受亦若受于君前然也○郝仲舆曰此异邦人见国君之礼仪】

凡燕见于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句】不疑君君在堂升见无方阶【句】辩君所在

【燕见谓私见非公朝行礼时也君南面臣北面礼也燕见君有时不南面则臣必辩方正方而立不疑立邪向也凡言疑者立不定之貌君在堂臣升堂见不论东西阶唯辩君所在君在堂东则升东阶在堂西则升西阶故曰无方也○此燕见于君之仪】

右见于君

凡言非对也妥而後传言

【言非对谓自与人言非应答也妥安也传出也谓安和其志气乃出言不可忽遽易所谓易其心而后语也○高紫超曰妥安坐也妥而后传言欲其容止安舒虑事周尽也】

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衆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言使臣言礼也言事君言忠也言使弟子言慈也言慈祥言善也言忠信言诚也仕者患不诚也○敖君善曰此陈与人言之义而言各主于一端者但举其切要者以为法也】

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句】衆皆若是【大人卿大夫也始视面观其顔色可言否也抱胸怀间也中视抱容其思之且为敬也卒视面察其纳己言否也毋改凝视不游目也衆皆若是仪无异也】

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

【子与父言主孝不言敬游目广视可也然上不过面下不过带致爱致慤也视足视膝异于言时且益恭也】

右言视之法

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

【君子谓卿大夫及国中贤者气乏则欠体疲则伸问日早晏则坐久也以食具告谓从者以饔飱既具告将饮食也改居谓变动其居处礼卑幼于尊长请见不请退然数者有其一则请退亦可恐妨君子就安也】

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

【问夜问漏刻也膳食也荤辛臭之菜葱蒜之属也食之以止卧二者皆倦徵也】

右侍坐请退之节

若君赐之食则君祭先饭徧尝膳饮而俟君命之食然後食若有将食者则俟君之食然後食

【君赐食谓侍食于君也主宾敌宾先祭臣侍食则君祭臣不敢祭也先饭徧尝膳示为君尝食也饮所以浇饭三饭告饱而飱则用饮君未飱臣饮而俟君命之食乃食也将进也进食者宰夫也有宰夫则侍食者不先尝惟俟君之所食然後食之盖周礼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尝食本宰夫职也】

若君赐之爵则下席再拜稽首受爵升席祭卒爵而俟君卒爵然後授虚爵

【赐爵酌酒以赐也臣先卒爵亦先饭尝膳之意授虚爵授于司爵者亦先君授之也】

退坐取屦隐避而后屦君为之兴则曰君无为兴臣不敢辞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辞遂出

【退既饮食退也始升席脱屦西阶下退则跪取着之隐避隐藏逥避也君为之兴为臣退而起也云不敢辞者明已不敢与君为礼也不顾辞不回顾君告辞也敖君善曰送之亦当至门君于士尊卑悬絶乃降送之其礼太崇故益不敢当】

大夫则辞【句】退【句】下【句】比及门【句】三辞

【大夫贵与士异礼故得辞退则君兴下降则君降及门则君送凡三辞于君也】

右侍饮食于君

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以见辞不得命将走见先见之

【异爵者谓卿大夫爵尊于士者也则辞辞其以尊就卑也某无以见谦己无德能无可以见也将走见言当趋出见之也先见之谓先拜见之礼所谓主人敬客则先拜客也】

右尊者请见

凡执币者不趋容弥蹙以为仪

【执币执皮帛以行礼也不趋缓步也容弥蹙容貌愈恭谨也言以是为威仪也】

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

【执玉执圭璧以行礼舒徐也武足迹也举前起足趾也曳踵谓足跟不离地舒武之貌】

右执币玉之仪

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庶人则曰刺草之臣他国之人则曰外臣

【士大夫现为臣者也宅者未仕而家居者也在邦在城郊也在野居郊外也刺犹剗除也】

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士则曰寡君之老

【此摈赞者辞也礼大夫以公事使公士摈则称寡大夫寡君之老否则称名故此言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如以君命使而公士摈则曰寡君之老也】

右称辞

礼经本义卷八

猜你喜欢
  见征第五·桓谭
  仁学二·谭嗣同
  卷七十九·程公说
  卷一·冯复京
  卷六·刘敞
  卷五·黄仲炎
  卷二百三十九·秦蕙田
  卷九·夏良胜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玄奘
  为军政当局开示·太虚
  现代学僧毕业后的出路·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佛说老女人经·佚名
  贤劫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惑主·李渔

    (老旦上)前世憎嫌丑陋夫,罚来水底作庸奴。神龙枉自称yang物,郁煞群阴不与舒。空有玄关无处用,不如生作石姑姑。只因龙母生来妒,不许龙王买夜壶;略有些须闲举动,龙髯拔尽碎龙肤。小龙生出尤奇特,长大还如出壳初;不识身从何处养,疑

  • 卷五十九·徐世昌

    任兰枝任兰枝,字香谷,溧阳人。康熙癸巳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有《见南诗集》。大相岭肩舆历峻坂,力尽得跻攀。冰雪明孤岭,风云暗百蛮。地应雄剑阁,天已进阳关。旧说南征相,兵戈驻此间。古意江上

  • 卷四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元稹酬卢秘书【并序】予自唐归京之岁秘书郎卢拱作喜遇白赞善学士诗二十韵兼以见贻白诗酬和先出予草蹙末暇皇【一作卢】频有致师之挑故篇末不无愤辞其次用本韵习然也偶有冲天气都无处世

  •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张说

    (制许归侍)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方外怀司马,江东忆步兵。 问君栖泊处,空岭夜猿惊。

  • 原序·王冕

    竹斋集原序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盗起瓯括间予避地至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恠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於词意

  • 第二章亲族·佚名

    第一 死童养媳例 第二 砍伤妻前夫之子例 第三 殴死无服外甥例 第四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五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六 殴死嫁母之兄弟例 第七 典女之例 第八 同上 第九 同上 第十 同上 第十一 同上 第一揢死童养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八·佚名

    桓公管仲不死【东坡】管仲相桓公【颍滨 东坡】管仲不能尊周【元结】管仲对害霸【李德裕】管仲四维论【栁州】管仲治兵【东坡 颍滨】管仲夺伯氏骈邑【东坡】管仲无后【东坡】管仲子路【颍滨】桓公用管仲易牙竖刁开方

  • 七五 法豪事件·周作人

    自从安庆事件以后,来伏见馆访问的客人似乎要比从前增加了。以前来访的人无非是南京矿路学堂的同学张协和,或是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季茀,要不然便是新来的张午楼和吴一斋罢了。这回来的却很有不同,大都是与革命案件有关的人,首

  • 二〇 兴房的住屋·周作人

    与蓝门隔着一个明堂,南边的一排楼房,是第三进房屋,与东边的堂屋是并排接连着的。“大堂前”左右各一大间带后房,又西边一间,都属于诚房所有,再往西一共五间带楼,西端的一楼一底,由立房典给外姓,居中“小堂前”,后为过廊不计外,其

  • 孙思邈传·刘昫

    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课文。少年时代,就很会谈论老子、庄子以及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个神童。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在我这小小州衙难得

  • 黄巢传·欧阳修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代为盐商,富有资财。擅长击剑骑射,略通书牍奏记,颇有口才,喜爱招养亡命之徒。咸通末年,年岁依然不好,河南一带盗贼蜂起。乾符二年(875),濮州的名盗王仙芝自长垣发难,有徒众三千,践踏曹、濮二州,俘万人,势力日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四人物志四十四大臣传三十【满洲正红旗一 何和哩 叶克舒多积礼 和硕图 托克推 法谭 觉善 岱松阿 安达立 布丹 噶达浑 硕詹 褚库 瑚里布】何和哩何和哩姓栋鄂其先自瓦

  •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戴德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之所求也。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

  • 义理·胡宏

      胡子曰:义理,羣生之性也。义行而理明,则羣生归仰矣。敬爱,兆民之心也。敬立而爱施,则人心诚服矣。感应,鬼神之性情也。诚则能动,而鬼神来格矣。  祖考为诸侯,子孙为大夫士。祖考为诸侯,其葬也固诸侯,其祭也亦必以诸侯,不以

  • 自强不息的楷模·孔子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进取,从来没有见他停止过。” 【读解】 可惜什么?可惜颜渊早死,只活了32岁。而不是可惜他只关进取,不知停止。 这一段是

  • 卷二十六·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六     婺源江永撰喪大記上    凶禮九補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哀謂親者服焉疏者含禭】朝覲會同則為上相大喪亦如之【相詔王禮也大喪王后及世子也】小宗伯掌五禮之

  • 诘术篇第七四·王充

    【题解】汉代推算住宅吉凶的骗人法术,即所“图宅木”,宣扬“宅有五音,姓有五声”,住宅的方位必须与主人的姓氏所属的五音相宜,即符合五行相生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富贵昌盛”,否则宅主就会遭到“甲乙之神”的

  •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上·书玉

      清 古杭昭庆寺传律沙门 书玉 记授本法尼戒具十八法初净坛敷座法(式叉摩那。或沙弥尼。学戒年满。欲受大戒时。先徃大僧中。启白和尚。和尚允许。先差尼部十师。其尼部十师。先到方丈顶礼和尚已。次领求戒尼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