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下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纂传卷十四下   元 王天与 撰

盘庚下第十一       商书

盘庚旣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

【蔡氏曰此史氏之言○汉孔氏曰定其所居正郊庙朝社之位新安王氏曰定居谓君有寝庙臣有邑宅民有廛里林氏曰正位者正臣民之位登进于朝而慰抚告谕之○汉孔氏曰安于有众吕氏曰上篇言王命众悉至于庭盖未迁时务在通达中篇言咸造勿亵在王庭盖正迁时务在严肃此篇言绥爰有众盖已迁后务在抚安】

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陈氏曰此先慰谕其民之辞○汉孔氏曰戒无戏怠蔡氏曰前言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又言迓续乃命于天此复言懋建大命谓勉与天命自此始也陈氏曰建命犹孟子言立命○汉孔氏曰布心腹言输诚以告志百姓说见尧典莆田刘氏曰前二篇无非出于心腹肾肠至此申言之者盖君之情当表里明白洞达不可有纎毫晻暗疑惑岂惟迁都凡事皆然○汉孔氏曰今我不罪汝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陈氏曰盘庚未尝含怒犹恐众人之怒未释○汉孔氏曰言以迁徙多大前人之功美徙必依山之险无城郭之劳下去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国古我先王说见上篇唐孔氏曰古我先王谓迁都者前人谓未迁者前人久居旧邑民不能相匡以生则是居无功矣盘庚言先王以此迁徙故多大前人之功美故我今迁亦欲多前功矣徙必近山则旧处新居皆有山矣而云适于山者言其徙必依山不适平地不谓旧处无山故徙就山也水泉咸卤民居垫隘君不爲之徙即是凶恶之德其徙者是下去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新迁之国也○汉孔氏曰水泉沈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定之极徙以爲之极林氏曰荡漂荡也张氏曰极止也罔有定极如诗靡有定止○汉孔氏曰言皆不明已本心陈氏曰震亦动也震动动之甚尔谓我何故震动万民以迁乎○汉孔氏曰以徙故天将复汤德治理于我家吕氏曰亳汤旧都盘庚非特欲复汤之故业将欲复汤之法度纪纲圣人所居风声气习尚有可考求之以爲治也○汉孔氏曰言我当与厚敬之臣奉承民命用长居新邑叶氏曰我当及此以笃敬恭承民命未迁言永命旣迁言永地命以天言地以人言○汉孔氏曰冲童童人谦也吊至灵善也非废谓动谋于众至用其善张氏曰由用也唐孔氏曰礼将有大事必谋于众谋众乃是常理故言非废言已不自専也众谋必有异见故至极用其善者善谋者皆欲迁都也○汉孔氏曰宏贲皆大也君臣用谋不敢违卜用大此迁都大业张氏曰非特不废人谋鬼神之谋亦所不废故曰各非敢违卜言自迁都以至奠居未尝不用卜将以大此贲饰王业之事也贲说又见大诰】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隠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旣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陈氏曰此勉谕羣臣使终始爲民之辞○汉孔氏曰国伯二伯及州牧也众长公卿也唐孔氏曰邦伯邦国之伯也师长众官之长三公六卿也百执事谓大夫以下诸有执事之官也蔡氏曰隠痛也莆田刘氏曰三篇皆视民疴痒疾痛切身之意其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未必皆然故告之隠哉以感动之○汉孔氏曰简大相助陈氏曰懋如懋官懋赏之懋简如迪简王庭之简相如相协厥居之相我其懋汝简汝相汝汝当念敬我众谓念之而不忘敬之而不忽也○汉孔氏曰肩任也我不任贪货之人敢奉用进进于善者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者则我式序而敬之郑氏曰敢果鞠养也新安王氏曰贪墨之人损民益已不能念敬我众者也我则屏而不用果敢恭敬鞠养民生者爲民谋虑使之奠居者此能念敬我众者也我则叙而用之女式叙在位之叙钦而礼之如钦四邻之钦生生说见上篇○汉孔氏曰已进告汝之后顺于汝心与否当以情告我无敢有不敬蔡氏曰羞进也若者如我之意即敢恭生生之谓否者非我之意即不肩好货之谓二者尔当深念无有不敬我所言也○汉孔氏曰无总货宝以求位当进进皆自用功德苏氏曰总聚也莆田刘氏曰又拈起次篇贝玉之言以励之曰不肩好货曰无总货宝可谓反覆告戒之至矣真氏曰亷虽小善贪乃大恶此盘庚所以有货寳之戒陈氏曰自庸言以斯民之生生自用爲已责也生生说见上篇○汉孔氏曰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蔡氏曰式敬也敬布爲民之德永任一心欲其久而不替也盘庚篇终戒勉之意一莭严于一节而终以无穷期之其贤矣哉孙氏曰一心者人臣成始成终之事故以永肩一心终之】

【○总说三篇意○唐孔氏曰此三篇皆以民不乐迁开解民意告以不迁之害迁都之善也上中二篇未迁时事下篇旣迁后事○新安王氏曰上篇告羣臣中篇告小民下篇总臣民而告之】

【按此说近之然三篇中皆有告臣民之辞盖盘庚本意在诰谕胥怨之民而其中责臣之意尤重者以当时君民之情不通皆羣臣爲之间也去其间而后君民之情通迁都之计定矣】

【○邹氏曰盘庚三篇称天者五所以立其信也称先王者八所以逺其证也称先后者三所以近其验也称卜者三所以示其公也称心者十所以黜其私也称生生者三利而导之也广譬曲喻者八理以喻之也然则盘庚之爲人亦切矣○苏氏曰民不恱而犹爲之先王未之有也祖乙圯耿盘庚不得不迁然使先王处之则动民而民不惧劳民而民不怨盘庚德之衰也其所以信于民者未至故纷纷如此然民怨诽逆命而盘庚终不怒引咎自责益开众言反覆告谕以口舌代斧钺忠厚之至此殷之所以不亡而复兴也后世厉民自用者皆以盘庚借口予不可以不论】

尚书簒传卷十四下

猜你喜欢
  卷之二·佚名
  目录·陆陇其
  卷二十六·汪克宽
  卷一百九·山井鼎
  卷八十三·山井鼎
  折诸原序·张尚瑗
  卷十一·敖继公
  襄公·襄公二十二年·左丘明
  庄公·庄公六年·左丘明
  四无所畏品第七·佚名
  卷三十一·道世
  维摩诘经纪闻答客问言·太虚
  中观论卷第二·龙树
  第六十卷·佚名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二十四李承防晏【七首 补五首】晏字致美高平人唐顺宗第十六子福王绾之苗裔父森字彦实工于诗有云少年日日醉花边短白长红一一怜自笑老来心尚在恶风常废五更眠又赋梅云氷骨有香魂乍

  • 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五五言排律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肃城隣上苑【沈约文塞草未衰严城于焉早闭江总诗肃城通甲观承华启画堂汉旧仪上林苑中广长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猎射苑中离宫七十所容千乘万骑庾信乐府

  • 卷之九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八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天圣 九年明道 二年景佑 四年寳元 二年康定 元年庆厯 八年皇佑 五年至和 二年嘉佑 八年即帝位 御经筵干兴元年二月即皇帝位,皇太后同听政。三月定视朝及讲读日,只日视事

  • 卷十四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四下    宋 沈枢 撰佛法门 汉楚王英最先好佛 永平八年楚王英奉黄缣白纨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

  • 卷四·班固

    ○三军国有三军何?所以戒非常,伐无道,尊宗庙,重社稷,安不忘危也。何以言有三军也?《论语》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诗》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三军者何法?法天、地、人也。以为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师

  • 正论篇第十八·荀况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

  • 读书续録卷十二·薛瑄

    穷理之言出于易以致知格物为穷理始于程子天地生物之心流行于四时无一时之间断伊尹言顾諟天之明命见天人合一之理自是而后圣贤之言天命者皆原于此周张程朱之前知孟子者韩子一人而已自有大学书以来发明致知格物为穷理之

  • 卷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      婺源江永撰冠昬記   嘉禮五補大宗伯以嘉禮親萬民以昬冠之禮親成男女【親其恩成其性春官】 黨正凡其黨之昬冠教其禮事掌其禁戒【其黨之民地官】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三·澄观

    第四大尽分中。文前有四。一依论科。二此五依下论释义。三前二下料拣。四文中下辨经义。二中五义之内义字向上。皆是论文。义字已下即是疏释。然前二离惑智二障。成心慧二解脱。后三利他即是三业。一意二口。虽云意持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六·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故荆溪云。胜兼两处劣唯鹿园。若其似位全不见者。法华四信何故见于实报土邪。有余那见圆满相海。通教案位受接之人为见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经明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与大论云色像无边。有何异

  •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上·元照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将释此经先列义门令知总意然后入经分文别释。初中分四。初教兴来致二摄教分齐三辨定宗旨四料简异同。初教兴来致二。初通明一代教兴二别叙今经教兴。初通明一代教兴 大觉世尊从本垂迹为欲开示

  • 第十五則 雲門倒一說·胡兰成

    第十五則雲門倒一說舉:僧問雲門禪師: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時如何?門云:倒一說。蘇東坡貶惠州,曰:譬如我原是惠州秀才,赴京考試,不第回來了,有何不可?他都是為與章惇作對,但那已是昨日之事了。今日有今日之機。他的被貶也是昨日之

  • 卷第八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三如契经说。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无灾横而致命终。问何故尔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以慈三摩地是不害法故。

  • 卷第十二·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广文卷第十二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十八上 叹佛功德 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於中有四大智宝珠。具足无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闻独觉。学无学位。及诸菩萨智慧之宝。所谓无染善巧

  • 睡美人·川端康成

    《睡美人》(1961)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性自我完善,表现了人性升华的美;小说以丑为题材,但能化丑为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从丑恶堆中复活出来的人性之花。它叙述一位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先后五次到一

  • 泰山道里记·聂鈫

    记胜著作。清聂钦撰。一卷。聂钦字剑光,山东泰安人。光绪十一年(1885)夏游泰山后成此篇,三万三千字。为考证泰山长、宽、高度,广征《尚书》、 《山海经》、 《通典》、 《水经注》、历朝《一统志》等几十部古籍。自泰安

  • 正学隅见述·王宏撰

    一卷。清王宏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今无持是非之平者,故撰此书以折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