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疾贪第三十三

大夫曰:“然。为医以拙矣,又多求谢。为吏既多不良矣,又侵渔百姓。长吏厉诸小吏,小吏厉诸百姓。故不患择之不熟,而患求之与得异也;不患其不足也,患其贪而无厌也。”

贤良曰:“古之制爵禄也,卿大夫足以润贤厚士,士足以优身及党,庶人为官者,足以代其耕而食其禄。今小吏禄薄,郡国繇役,远至三辅,粟米贵,不足相赡。常居则匮于衣食,有故则卖畜粥业。非徒是也,繇使相遣,官庭摄追,小计权吏,行施乞贷,长吏侵渔,上府下求之县,县求之乡,乡安取之哉?语曰:‘货赂下流,犹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川江河饮巨海,巨海受之,而欲溪谷之让流潦;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大夫曰:“贤不肖有质,而贪鄙有性,君子内洁己而不能纯教于彼。故周公非不正管、蔡之邪,子产非不正邓皙之伪也。夫内不从父兄之教,外不畏刑法之罪,周公、子产不能化,必也。今一一则责之有司,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之无为非哉?”

贤良曰:“驷马不驯,御者之过也。百姓不治,有司之罪也。春秋刺讥不及庶人,责其率也。故古者大夫将临刑,声色不御,刑以当矣,犹三巡而嗟叹之。其耻不能以化而伤其不全也。政教ウ而不着,百姓颠蹶而不扶,犹赤子临井焉,听其入也。若此,则何以为民父母?故君子急于教,缓于刑。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是以周公诛管、蔡,而子产诛邓皙也。刑诛一施,民遵礼义矣。夫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何一一而缚之也?”

猜你喜欢
  公符·方以智
  卷三十五【起襄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杜预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七·周祖谟
  回归灵魂的清澈·李叔同
  第八章 15·辜鸿铭
  卷十二·钱时
  卷十七·吴澄
  毛诗指说·成伯玙
  卷三十·鄂尔泰
  泰伯篇第八·钱穆
  卷三·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欧阳竟无
  师生应如何爱护学院·太虚
  复安庆佛教居士林函·太虚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况周颐

    ○词有穆之一境 词有穆之一境,静而兼厚、重、大也。淡而穆不易,浓而穆更难。知此,可以读《花间集》。 ○花间不易学 《花间》至不易学。其蔽也,袭其貌似,其中空空如也。所谓麒麟楦也。或取前人句中意境,而纡折变化之,而雕琢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徐复祚

    第二十一齣 出守【喜迁莺】〔生上〕鸟啼花落。正万恨惊心。千愁作恶。鸾凤摧翎。豺狼当道。空宫霜满黄蒿。一代风流都尽。千古兴亡堪恼。忧心悄。媿补天无计。塡海徒劳。〔虞美人〕淮水东边旧时月。夜夜悬北阙。山河

  • 小休集序·汪精卫

    《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旨哉斯言!人生不能无劳,劳不能无息,长劳而暂息,人生所宜然,亦人生之至乐也。而吾诗适成于此时,故吾诗非能曲尽万物之情,如禹鼎之无所不象,温犀之无所不照也,特如农夫樵子偶然释耒弛担

  • 四集卷三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六首【丙申四】山东巡抚杨景素奏报得雨志慰山左今朝达奏章欣逢春雨抵嘉祥兖东济泰境皆遍已午未申时以长【杨景素奏行次嘉祥县得雨四寸其兖州东昌济南泰安四府所报得雨情

  • 卷四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二目録【六十二字】渔家傲晏殊【十三首】范仲淹欧阳修【二十七首】王安石【二首】张先苏轼【五首】苏辙陈师道李之仪毛滂【三首】朱服晁冲之葛胜仲

  • 卷一百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朴斋小集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举茂才异等为校书郎英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出知郓州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致仕薨赠司空諡文定有乐全先生集送杨君西安君过严陵濑

  • 卷五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六祯祥进白乌赋         【唐】张 説咨大钧之播气在品物而流形有莫黒之凡族忽变白而効灵感上人于孝道合中瑞于祥经若夫事出神妙理以舒卷既集王屋飞随帝辇捧日高翥迎风细转识

  • 二十七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钦点巡盐并请陛见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蒙皇上天恩,生全造就,虽捐糜难酬万一。去年奉旨著与李煦轮管盐务,今又蒙钦点臣寅本年巡视两淮。臣寅闻命自天,惶悚无地,谨北向顶香九叩谢恩讫。念臣寅于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刘展之叛唐肃宗上元元年冬十一月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皆领淮西节度副使铣贪暴不法展刚彊自用故为其上者多恶之节度使王仲舁先奏铣罪而诛之时有谣言曰手执金刀起东方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展

  • 李椿传·脱脱

    李椿字寿翁,氵名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他用稻草包起灵柩把它停放在佛寺里,深挖墓穴而葬并细细地记下位置;李椿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

  •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钱穆

    盛唐的光辉,终于因安、史之乱而没落。自此以往,唐室政治,常在黑暗与混乱的状态下敷衍或挣扎。 一、唐中叶以后之藩镇唐自安、史之乱以后,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互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

  • 卷十四·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四    明 夏良胜 撰三重之义 【因革之礼 郊祀之礼 宗庙之礼朝廷之礼 正乐之礼】履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程頥曰君子观履之象以辨别上下之分以定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六   迦葉菩薩言.世尊根本因增如是三法云何有異。善男子所言根者卽是初發.因者卽   是相似不斷.增者卽是滅相似已能生相似。復次善男子根卽是作.因卽是果.增

  • 覆英国三真社书·太虚

    承赠以贵社社刊,藉悉有东西联合、邻居互助、信仰同盟之三重运动,与太虚素来所主张者,颇多符合。嘱令参加,至所愿欲!惟大乘佛法,实为东西文化之唯一桥梁,亦为人类和合精神统一之要素,冀于此深注意焉!此颂大安!太虚谨启。(见海刊九

  • 论境界·印光

    ●(以下论境界)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 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 亦不得谓独是想心所现, 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 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国, 临终则佛国相现。谓相随心现则可, 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

  • 不增不减经·佚名

    全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元魏菩提流支译。其梵名若依宝性论所引用者,应为 Anu^natva^pu^rn!atva-nirdes/a-parivarta,梵本、藏译无本经,其中心部分的三分之一,则被宝性论所引。由其梵名推之,此经原系大部经典之一品

  • 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为说陀罗尼。与雨宝陀罗尼经及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同本。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佚名

    全一卷。略称比丘尼戒本。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之比丘尼戒本,其体裁同于比丘戒本,戒条总计三五八条。西藏律之比丘尼戒条与此部律最为相似,然以众学法计为一一二条之故,较此部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