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耽罗传

耽罗,高丽之邻国。世祖征服高丽后,因耽罗是去南宋、日本的要冲,也加以注意。至元六年(1269)七月,遣明威将军都统领脱脱儿、武德将军统领王国昌、武略将军副统领刘杰视察通往耽罗等处的道路,诏告高丽国王派官引导护送。这时,高丽反元势力林衍的余党金通精逃至耽罗。九年中书省臣及枢密院臣议论说:“若先打日本,因不知日本对元朝是顺是逆,恐会留下话柄。不如先征服耽罗,然后观察日本对我朝是否顺从,从长计议。且耽罗曾来朝拜,今其国内的反叛者赶走了国王,据城作乱,我元朝举兵讨逆,也是义不容辞的事。”

十年正月,命经略使忻都、史枢及洪茶丘等率兵船大小百有八艘,讨伐耽罗的叛逆。六月,征服耽罗,于其地立耽罗国招讨司,屯驻镇边军一千七百人。其贡赋岁进毛施布百匹。后来,招讨司改为军民都达鲁花赤总管府,又改为军民安抚司。

三十一年,高丽王上书言:“耽罗之地,自祖宗以来,是高丽属国,林衍之乱既平,尹邦宝充招讨副使,以计求直属朝廷,但高丽仍希望照旧归属高丽。”帝说:“这是小事,可使归属高丽。”自此后,耽罗便再次隶属于高丽了。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 淳化二年(辛卯,991)·李焘
  ●卷二百三十二·徐梦莘
  较刻名山藏姓氏·何乔远
  卷之二百二·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二·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五·叶盛
  第一一一清单(第一一二号之附件)一一三○六-一·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四·杜大珪
  汉纪·张居正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陈寿
  郭惟贤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七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一九五四年冬,下午。地点 北京,农林部的办公厅主任办公室。人 物 达玉琴 荆友忠 林树桐冯福庭 卜希霖铁 刚 马 昭〔幕启:这个办公室跟别的办公室差不多:写字台、电话机、小桌、沙发、衣架等等都应有尽有。

  • 卷之十九(附录卷)·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九(附录卷)友邦 新罗国崔致远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国湖南之沃沟人。年十二,辞家从商舶入唐。十八宾贡及第。曾游东都,寻授宣州溧水县尉,任满而罢。干符末,淮南节度使高骈辟置幕府,表状文翰,皆出其手。广

  • 安徽巡抚程元章奏 张秀公等供词南方几省与王朝有关的·雍正

      编者按:对曾静的审问虽已结束,《大义觉迷录》也刻印颁布全国了。但由于曾静供词中供出过有冒名王澍的人(同名王澍任给事中,已查出与此案无关,见附录江苏巡抚尹继善奏折),在湖南散布了一些朝廷内幕,故仍不甘心,继续下令南方

  • 第九十五回 闻俄乱筹备国防 集日员会商军约·蔡东藩

      却说中日互订约章,为了军事协定,各守秘密,嗣经日报揭露,方俾国人知晓,内容底细,却是为对外问题,说将起来,实受外界刺激,因发生这种条约。自从欧战开始,连年不休,俄皇尼古拉二世,本与英、法诸国,订就协约,反抗德、奥,起初兵锋颇

  • 名山藏卷之一百九·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五◆王享记五东北夷西戎上西戎下○东北夷海西建州△海西建州海西建州夷皆名女直古肃慎国后汉曰挹娄魏曰勿吉唐隋曰黑水羊末羯唐开元中以其地为蕲州置黑水府其后栗木羊末鞨强监号渤海黑水往属之后渤

  • 卷之四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佚名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据三法司核奏河南生员程明諲为郑友清妄作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语言悖逆,照大逆律凌迟

  • 绎史卷七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诸侯弭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赵文子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穆叔见之谓穆叔曰自今以徃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二十六年】齐人城

  • 何戢传·萧子显

    何戢字慧景,庐江飅人。祖父何尚之,宋时任司空。父亲何偃,曾任金紫光禄大夫,受到宋武帝的礼遇。选何戢做山陰公主的丈夫,拜为驸马都尉。初官秘书郎,太子中舍人,司徒主簿,新安王文学,秘书丞,中书郎。景和元年(465),山陰公主向帝请

  • 敬晖传·欧阳修

    敬晖,字仲晔,绛州平阳人。二十岁即考中明经科。圣历初年,任卫州刺史。那时,河北经受突厥的骚扰,正在修筑城池,而时当秋收。敬晖知道后说:“金城汤池再坚固,没有粮食也不能守住,哪有丢弃农事而筑城池的呢?”于是让人民回去秋收。

  • 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705)·司马光

    唐纪二十四唐中宗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 [1]二月,辛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1]二月,辛亥(初一),唐中宗带领文武百官到上阳宫向武则天请安,问候她的日常生活状况;从此唐中宗每十天前来问候一次。 [2]

  • 卷二十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九上 朱批韩良辅奏摺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日鎭守天津总兵官【臣】韩良辅谨 奏为请 旨事窃【臣】属务关营参将缘事革职所遗员缺例非题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 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书省臣李善长、傅瓛、翰林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先是,上敕礼官及翰林、太常诸儒臣曰:“自昔圣帝明王之有天下,莫严于祭祀,故当有事,内必致其诚敬,外必备其仪文,所以

  • 卷十六·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六新安首源姚际恒着颂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祭其先王之庙,述其生时之功,正是死后颂功,非以成功告神,其体异于周颂也。

  • 御制序·佚名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广喻幽

  • 卷二十四·赞宁

    ◎读诵篇第八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隋行坚传释行坚者,未知何许人也,常修禅观,节操惟严,偶事东游,路出泰山,日之夕矣,入岳庙,谋之度宵。令曰:“此无别舍,唯神廊庑下可以。然而来寄宿者,必罹暴死之殃。吾师筹之。”坚曰:“无苦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四相品上四者数也。相者如经以四种相开示分别。大般涅槃显然可见从此立名。前诸问答皆含三德义略不彰。此品答其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之问。明四相解般若

  • 薛刚反唐·如莲居士

    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