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事语第七十一

桓公问管子曰:“事之至数可闻乎?”管子对曰:“何谓至数?”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则六畜不育。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此言何如?”管子曰:“非数也。”桓公曰:“何谓非数?”管子对曰:“此定壤之数也。彼天子之制,壤方千里,齐诸侯方百里,负海子七十里,男五十里,若胸臂之相使也。故准徐疾、赢不足,虽在下也,不为君忧。彼壤狭而欲举与大国争者,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女勤于缉绩徽织,功归于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非有积蓄不可以用人,非有积财无以劝下。泰奢之数,不可用于危隘之国。”桓公曰:“善。”

桓公又问管子曰:“佚田谓寡人曰:‘善者用非其有,使非其人,何不因诸侯权以制夭下?’”管子对曰:“佚田之言非也,彼善为国者,壤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且无委致围,城脆致冲。夫不定内,不可以持天下。佚田之言非也。”管子曰:“岁藏一,十年而十也。岁藏二,五年而十也。谷十而守五,绨素满之,五在上。故视岁而藏,县时积岁,国有十年之蓄,富胜贫,勇胜怯,智胜愚,微胜不微,有义胜无义,练士胜驱众。凡十胜者尽有之,故发如风雨,动如雷霆,独出独入,莫之能禁止,不待权舆。故佚田之言非也。”桓公曰:“善。”

白话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治理国事的最佳办法,可以说给我听听么?”管仲回答说:“什么叫最佳办法?”桓公说:“秦奢教我说:‘不修饰车帷车盖,不大量添置衣服,女工的事业就不能发展。祭祀之礼不用牲,比如诸侯依礼用牛,大夫依礼用羊,不如此,六畜就不能繁育。不能高建楼台亭榭,美修华丽宫室,各种木材就没有出路。’这种说法对不对?”管仲说:“这是错误办法。”桓公说:“为什么说是个错误办法?”管仲回答说:“这是定地管理的方法。那里天子的管辖,方圆干里土地,列国诸侯方圆百里,滨海的子国七十里,男国五十里,象身体上的胸臂一样互相为用。所以调节缓急余缺,即使粮财散在民间,也不致成为统一国家君主的忧虑。但是,领土狭小而还要起来与大国争强的国家,必须使农夫努力耕耘,成果归于君主,使妇女勤于纺织,成果归于官府,这并不是想要伤害民心与民意,而是因为国无积蓄就不能用人,国无余财就不能鼓励臣下。过分奢侈的办法,不可用在领土狭小的国家。”桓公说:“好。”

桓公又问管仲说:“佚田对我说:‘善于治国的人,能够运用不归他所有的资财,使用不归他所有的人力,为什么不利用各诸侯盟国的外援来控制天下呢?’”管仲回答说:“佚田的话不对。那种善于治国的人,总是使国内荒地开发,人民就安心留住;仓廪粮食充裕,人民就懂得礼节。而且国无积蓄将受敌国围困,城防不固将受敌国冲击。内部不安定,就无法掌握天下。佚田的话是不对的。”管仲接着说:“每年贮备粮食一成,十年就是十成。每年贮备二成,五年就是十成。十成粮食由国家掌握五成,注意用蔬菜补助民食,就可以保住这五成常在政府手里。这样,看农业年景加强贮备,积年累月,国家若有十年的积蓄,就可以做到以富胜贫,以勇胜怯,以智胜愚,以用兵精妙胜不精妙,以有义胜不义,以有训练的士卒战胜无训练的乌合之众,这全部制胜的因素都具备了。于是发兵如风雨,动作如雷霆,独出独入,无人阻止,根本不需要外国的帮助。所以佚田的话是不对的。”桓公说:“好。”

猜你喜欢
  卷二十 二十之一·孔颖达
  卷二 为政第二·邢昺
  第十四章 26·辜鸿铭
  第七章 26·辜鸿铭
  卷五·真德秀
  卷二十四·段昌武
  卷三十二·胡广
  卷九·郑伯谦
  卷七·王安石
  卷二十一·李光坡
  六 杜威的思想·胡适
  第三·佚名
  第二卷·僧祐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述记·太虚
  卷第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613_1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皮日休   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不逢野老来听法,   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卷613_2 【陪

  • 卷十四·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四     宋 陈起 撰程炎子 炎子字清臣宣城人有玉塘烟水集按寜国府志载程炎水西寺诗云炎泾县隐士有烟水集应即炎子而志误脱子字也 饯周东岩之石门访汾阳氏并呈友人 漫浪江湖脚周游到

  • 卷一百九·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九目録鳞介类仲咸借予海鱼图观罢有诗因和【宋王禹偁】赠徐子虚画鱼【宋王佐才】题赵曦远鱼【宋楼钥】醉题鱼屏【宋楼钥】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末【宋李昴英】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日下看花记》·张次溪

    (清)小铁笛道人 着●目录《日下看花记》自序《日下看花记》题词《日下看花记》卷一 首録八人庆瑞 羣玉山樵赠句桂林桂林龙官二林彩林福寿百福《日下看花记》卷二 首録九人翠林 早甘兰洁之人赠句桂林金官翠官又名宁

  • 第五十四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蔡东藩

      却说桓帝延熹八年,大兴党狱,缉捕至二百余人,恼动了一位大臣,不忍坐视,因复上疏极谏,这人为谁?就是太尉陈蕃。疏中有云:  臣闻贤明之君,委心辅佐,亡国之主,讳闻直辞;故汤武虽圣,兴由伊吕,桀纣迷惑,亡在失人。由此言之,君为元首,

  • 第三○六移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一二一○二--四·佚名

    新竹县移送同右银项于新竹县儒学即补清军府、署理新竹县正堂彭为移送给领事。本年四月初九日,准贵学移领光绪拾壹年夏季分文庙香灯、俸斋、门子、廪膳等款银,壹拾玖两捌钱肆分零柒毫伍丝,除扣六分减

  • 第十九卷 明贡生 (四)·缪荃孙

    常州府 胡 镛 武进人,天顺七年癸未科岁贡。 顾 升 武进人,天顺七年癸未科岁贡,福建延平府知事。 潘 瓒 武进人,天顺七年癸未科岁贡。 周 瑾 武进人,天顺八年甲申

  • 第九章 新民府·冯玉祥

    彰德秋操结束,我们的队伍仍同驻南苑。这期间,王化东统领对于讲堂的训练加倍努力。在秋操的时候,他曾著有《步兵战斗心镌》一书,内容切实精到,不但在当时是本好书,就是现在还依旧有价值的。我们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此

  • 李元护传·李延寿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是晋朝司徒李胤的八世孙。李胤的儿子李顺、李..,及孙子李沉、李志都是有名的官员。李沉的孙子李根,曾在慕容宝那里任中书监。李根的儿子李后智等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在青州定居。因为李氏三代中没有出一个

  • 序·雍正

    上谕朕向在藩邸未谙政事不识一人毫无閲历闻见及受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之重临御寰区惟日孜孜勤求治理以为敷政宁人之本然耳目不广见闻未周何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而训导未切诰诫未详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而遵道遵路以

  •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晏婴

    景公与晏子立于曲潢之上,晏子称曰:“衣莫若新,人莫若故。”公曰:“衣之新也,信善矣,人之故,相知情。”晏子归,负载使人辞于公曰:“婴故老耄无能也,请毋服壮者之事。”公自治国,身弱于高、国,百姓大乱。公恐,复召晏子。诸侯忌其威,而

  • 戒子益恩书原文·郑玄

    吾家旧贫,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授焉。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埶,坐党禁锢,十有四

  • 第一 捭阖 3·王诩

    【原文】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①,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②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③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④;阖而捭之⑤,以求其利。【注释】①有差:因层次不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悲訓第二·欧阳竟无

    體相一悲者,法爾如是,自然而具,現成不求,固有不後,盡人能由,而不知其所由。有悲者,有情;無悲者,頑冥不靈。有悲者,含識;無悲者,木石,無想外道無六識,不害心法長夜淪失。有悲者,有用;無悲者,無功德。有悲者,有生趣;無悲者,焦芽敗種,萬溉不殖

  • 四十六、竿头进步·慧开

      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无门曰:进得步,翻得身,更嫌何处不称尊?然虽如是,且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嗄。   颂曰:瞎却顶门眼,

  • 卷第九·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九   洪州大雄山百丈怀海禅师夫语须辨缁素。须识总别语。须识了义.不了义教语。了义教辨清。不了义教辨浊。说秽法边垢拣凡。说清法边垢拣圣。从九部教说。向前众生无眼。须人雕

  • 沈馆录·佚名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

  • 法身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明化身及法身之二种功德,法中具说增一之法数。又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