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

大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今蒙世尊与我授记。欲令利益一切众生起大悲心。能断一切系缚。能灭一切怖畏。一切众生蒙此威神。悉皆离苦因。获安乐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我灭后后五百岁中。能于日夜六时。依法受持此陀罗尼神咒法门者。一切业障悉皆消灭。一切陀罗尼神咒法门悉皆成就。今我念报世尊恩德。随在何等乃至村城国邑聚落。或在山野或在林间。我当常随拥护是人。不令一切鬼神之所娆害。

尔时观世音菩萨。又白佛言。世尊。后五百岁中众生。垢重薄福者多。不能专念。设有受者。或被鬼神之所侵害。今我以佛威神之力。广为饶益一切众生。安乐天人阿修罗等。为说陀罗尼法。我于过去无量劫中。以曾亲近供养如是陀罗尼法。乃至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因此陀罗尼法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专念受持此陀罗尼法门者。此人现世口说流利。无所质碍慧辩通达。于一切天人大众中最为第一。闻者欢喜皆悉稽首。在所生处常得见佛法僧。有所言说人皆信受。当知此是诸佛威神之力。非我自力。

尔时世尊赞叹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安乐天人阿修罗等及净业道。我今以智印印之。令汝永不退转。

尔时观世音菩萨。又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劫中。持此陀罗尼法门。在布怛罗山中。乃逢魔王领诸魔众。恼乱我法令使咒句不成。尔时我以此陀罗尼法。降伏是魔悉皆退散。当知此陀罗尼力不可思议。

尔时观世音菩萨。慈悲故利益故安乐天人故。即说姥陀罗尼法。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大身咒第一(用后总摄身印)

娜摩萨罗婆(二合)若(尔耶反)耶(一)娜谟喝啰怛那(二合)多啰(二合)夜(引)也(二)娜谟阿弥陀婆(重平)耶怛他揭多耶(三)阿罗诃羝三藐三菩陀耶(四)娜谟阿利耶(二合)跋路枳帝(五)湿缚(二合)啰耶(六)菩提萨埵耶(七)摩诃萨埵耶(八)摩诃迦噜尼迦耶(去九)娜谟摩诃萨他摩(二合)波罗(二合)钵多(二合)耶(十)菩提萨埵耶(十一)摩诃萨埵耶(十二)摩诃迦噜尼迦耶(凡迦皆鸠娜反十三)娜谟毗补罗毗么耶(十四)素(上)钵唎(二合)底(丁枳反)瑟耶(二合)多(去十五)僧弃耶(上)素(引)唎耶(二合)舍多娑诃萨啰(二合)阿羝唎(引)迦(十六)钵罗(二合)婆(重平)阿缚(皆肥么反)婆(重平)悉多(短)慕(引)[口*栗]怛(重音短二合)曳(十七)摩诃末尼(去)摩矩吒军(去)茶罗陀[口*栗]泥(去十八)薄伽伐底(丁里)钵头摩(二合)波拿(上十九)曳萨罗婆(二合)路迦阿(阿字是上迦字上声缘此句内有阿字更不须迦引声)跛(长去)耶(二十)奢(去)摩那(去长)耶(二十一)毗毗(去)陀毒(长)佉三摩鞞(去引)舍吠瑟吒(二合二十二)萨婆萨埵跛哩慕者那(去引)耶(二十三)怛侄他(二十四)唵(二十五)勃(重)部(长)皤(伏讹反二十六)摩诃路迦羯啰舸赧(二十七)那跢摩(二十八)悉底(丁里反二合)弭啰(二十九)钵吒啰(三十)毗那舍娜(引)伽罗耶(三十一)啰伽坠(二合引)废洒摩诃暮(引)诃阇(引)啰(三十二)奢摩(去)迦(三十三)奢娑迦(三十四)啰讫叉迦(三十五)萨婆波耶突唎揭(二合)底(平三十六)钵啰(二合)舍么迦那羯啰耶(三十七)萨婆怛他揭多(三十八)三摩缚驮(三十九)那羯啰(短)醯醯(重努气道四十)摩诃菩提萨埵缚啰驮(四十一)钵头摩(二合)路(引)迦三步(重)陀(四十二)摩诃迦卢尼迦(四十三)折(殖列反)吒(上)么矩吒(长上)楞(近冷音)讫栗(二合)多(四十四)舍唎兰摩尼羯那(上)迦啰阇多跋折啰(二合)吠住唎耶(二合四十五)楞讫唎(引二合)多舍唎啰(四十六)阿弭多(引)婆视那(短四十七上)迦摩罗楞讫[口*栗](二合)多(四十八)钵啰(二合引)皤啰那啰那啰那哩者那摩 诃 社 那 娜 啰(短)那(长)唎(四十九)舍多娑诃萨啰(二合)阿毗(重平)罗使多迦耶(五十)摩诃菩提萨埵(五十一)毗驮摩毗驮摩(五十二)毗那舍耶毗那舍耶(五十三)摩诃(引)演睹噜(二合)讫隶(二合)奢迦皤(去)吒皤(去)畔哆僧娑(引)罗遮啰迦(上短音五十四)波罗迦啰(二合)摩地那(五十五)布嚧沙钵头摩(二合五十六)布嚧沙那伽(五十七)布噜沙娑伽啰(五十八)毗(引)啰毗罗吠唎阇耶(五十九)素诞(长)跢(得可反)素诞跢(六十)钵哩筏哩(二合)多(六十一)驮摩驮摩(六十二)縒么縒么(六十三)睹(重)嚧睹嚧(六十四)钵罗(二合)奢(引)萨(短)耶(六十五)钵罗(二合)奢(引)萨耶(六十六)只(重去)囄只囄(六十七)婢梨婢梨(六十八)只离只离(六十九)姥(母音)卢姥卢(七十)姥庾姥庾(七十一)闷遮闷遮(七十二)睹那睹那(七十三)婢杜那婢杜那(七十四)睹噜睹噜(七十五)伽(去引)耶伽耶(七十六)伽(去引)驮耶伽(引)驮耶(七十七)喝娑喝娑(七十八)钵罗(二合)诃娑钵啰(二合)诃娑(七十九)毗驮毗驮(八十)羯隶(二合)奢(去八十一)嚩萨(短)那(八十二)摩摩写(某甲八十三)荷罗(去)荷罗(八十四)僧(司孕反)荷啰僧荷啰(八十五引)睹(重)噜征(知起反)睹(重)噜胝(八十六)摩诃曼茶(去短)罗(八十七)睹噜征(知起反)迦啰拏(八十八)舍哆钵罗(二合)细(引)迦(八十九)皤婆(重)娑(九十)毗娑那(长)舍么迦(九十一)么诃菩提萨埵(九十二)皤啰驮(九十三)莎诃(九十四)

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此陀罗尼名薄伽梵莲花手严饰宝杖。世尊于大金刚欢喜殿说。为尊胜菩萨及无量天龙紧那罗之所赞叹。为摧坏广大业障山故。若有得闻者。若读若诵此陀罗尼者。彼人所有一切烦恼业障悉得消灭。若有人于晨朝时生尊重心。诵此陀罗尼者。常为观世音菩萨。恒常随逐拥护是人。所思念事皆得成就。若有求愿使得成就者。当独坐静处。心念观世音菩萨更无余缘。诵此陀罗尼七遍无愿不果。又得一切众生之所爱乐。不堕一切诸恶之趣。若坐若行若住。常念佛如对目前者。是人于无量百千俱胝生。所有积集诸恶罪业皆得消灭。是人当得具足千转轮王之福。生生常得与观世音菩萨。同时出生生贵姓家。若以满一掬香花散于观世音菩萨前。诵此陀罗尼七遍者。得大千功德大悲法性。彼人于世间得大力成就。若看菩萨面诵此陀罗尼咒者。即得见观世音菩萨微笑相。见已即得离垢地。能照耀世间。即于此生当得见佛慈念摄授。临命终之时如入禅定。生生之处得宿命智。所有罪障皆悉消灭。若欲受持此陀罗尼者。当于白月十五日。受持八戒斋著白净衣。于有舍利佛塔及有舍利佛前。并得作之。用白檀作泥涂坛(其白檀于石上摩取粖用涂地)以种种花散彼坛内。佛前烧香然灯。即于佛前生恭敬心。观世音菩萨而来入是坛内。当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是人所有一切罪障。五逆重罪悉皆消灭。身口意业皆得清净。得佛三昧力灌顶力。波罗蜜地力殊胜智力悉皆成就。若须雨时。当视天诵此陀罗尼。甘雨应时即下。若视地诵此陀罗尼者。能令百谷皆得成熟。若于枯池河泉边。诵此陀罗尼者。即得水还盈满。若一切病患。当诵此陀罗尼。以手摩之即得除差。于失念者边。诵此陀罗尼。还得正念。若于饥渴人边。当视其面诵此陀罗尼。所有饥渴悉皆消灭。若欲结界。当入池水中。写此陀罗尼系著幢上。一百由旬内无诸衰患。即成结界拥护成就。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总摄身印第一

先起立端身并脚齐立。右脚微曲少许。先以左手舒下。以中指无名指并屈著掌中。小指食指大母指散舒。仰掌向上。次以右手亦然。屈肘与髆脐。掌向前。此是总摄身印。若欲降伏魔怨。及诸外道邪见稠林令入正道者。当作此印诵陀罗尼二十一遍。必如所愿。咒曰。

那(上)谟曷啰(二合)怛那(二合)怛罗(二合)夜耶(一)那谟阿利耶(二)波路吉帝摄伐(二合)啰耶(三)菩提萨埵耶(四)摩诃萨哆跛耶(五)摩诃迦噜尼迦耶(六)怛侄他(七)阿(去)跋陀阿跋陀(八)跋唎跋帝(九)[王*垔]醯夷醯(十)莎(去)诃(十一)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总持陀罗尼印第二

准前身印上。合掌当心。以五指相叉左押右。以二头指直竖头相拄。其大母指附头指。押第一文上。掌少开。此印名总持陀罗尼法。作此印者。能灭除无量生死劫来恶业。罪障一时消灭。当来往生十方净土。往昔释迦牟尼如来。临欲成道为魔王所恼。作此总持陀罗尼印获得安乐禅定。咒曰。

跢侄他(一)萨婆陀罗尼(二)曼茶罗耶(三)[王*垔]醯曳醯(四)钵啰(二合)摩输驮(五)萨跢跛耶(六)莎诃(七)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解脱禅定印第三

先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顶上。屈二头指以头相拄。二大指附头指第二文上。此印法名解脱禅定印。过去诸佛同修此法。得禅定解脱神通。每以此法供养。得见十方诸佛了然目前。同前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千眼印咒第四

起立并足。先以二中指无名小指。各以甲背相著。其二头指竖头相拄。其二大母指侧搏附头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于眉间。此名千眼印。作此印咒法门者。即得观见百千万亿世界佛刹净妙国土。一一佛国各得百万四千菩萨。与行者同为伴侣。若未经三曼茶罗者。必不得见此印法门咒印。令人得罪(通作此法印亲验菩萨受法与智通凡有所愿悉皆满足)咒曰。

唵(一)萨婆斫刍(二合)伽罗耶(二)陀啰尼(三)因(去)地唎耶(四)莎诃(五)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千臂总摄印第五

起立并足。先仰右手掌。五指各相附。后以左手掌。仰押右掌上当心著。此名总摄千臂印。此印能伏三千大千世界魔怨。咒曰。

怛侄他(一)婆卢枳帝(二)摄伐啰耶(三)萨婆咄(徒讷反)瑟吒(四二合)乌诃弥耶(五)莎诃(六)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通达三昧成印第六

起立以脚跟相跓。先以左手竖五指相搏屈肘向前托。次以右手亦然。屈肘向内托。此名通达三昧印。此印能令通达一切三昧智印。庄严方便八万四千法门。皆因此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前大身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呼召天龙八部神鬼集会印第七

起立并足。先以左手无名指。捻大母指甲上。次以右手亦如是作。二小指及中指。直竖头相跓。合腕相附著。以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萨婆提婆那伽(二)阿(去)那唎(三)莎诃(四)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呼召大梵天王及憍尸迦来问法印第八

准前印上。开腕以手侧相拄。仰掌以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摩诃梵摩(去)耶(二)[王*垔]醯夷醯(三)莎诃(四)

此印咒法。能摄无量无数陀罗尼印法门皆悉来集。若日月蚀时。咒酥二十一遍。以印印酥食者。令人聪明日诵万偈。此印法门。日藏如来授与观世音菩萨。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欢喜摩尼随意明珠印第九

起立合掌当心。以二大母指双屈入掌中。余四指直竖合掌当心。诵前大身咒二十一遍。决定得入诸天宫殿。游历十方诸佛国土。百千万珍宝随意所须。皆得供养诸佛菩萨金刚一切圣众。若有人能作此法门者。晨朝早起清净澡漱。作此印法。面见十方恒河沙佛。灭除无量劫来生死恶业重罪。是故赞叹如是功德。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乞愿随心印第十

准前印。屈二头指押二大母指甲上。其头指甲背相著。用前身咒。若人随所求愿皆悉满足。必定不退菩提之道。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入灭尽定三昧印第十一

准前印。直竖散头指大母指。开掌。此印我在因地时。乃有恒河沙诸佛受我此法。令我得证菩提之道。诵大身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请佛三昧印第十二

准前印合掌当心。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萨婆勃陀三摩(去)耶(二)[王*垔]醯夷醯(三)钵啰(二合)摩输陀萨埵(四)莎诃(五)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置十肘曼拏罗坛法

次说坛法。凡作一切曼荼罗法门时。谨案梵本云。此国土无有作曼荼罗地。如彼天竺皆取上胜福德之地以为坛场。婆罗门国别有择地方法。不能广说。且论此汉地第一山居闲静之处。在山顶上有形势处。掘地去其石砾及瓦器恶土物等。然始平治。以瞿摩夷和香涂地。纵广一丈六尺。起基十二指乃至十六指。一肘以为胜上。第一取白栴檀香。于其石上磨。取粖涂曼荼罗上。以五色粉摸界。其坛开四门。

东方门安提头赖吒天王。

南方门安毗楼勒叉天王。

西方门安毗楼博叉天王。

北方门安毗沙门天王。

次第安天王。左右及眷属各居本位。其曼茶罗中心。安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像。像前置案。案上置咒法。烧种种香安种种饮食。散种种花以为供养。唯除杂物薰辛酒肉。自外日别造新香鲜者花树果子。于像前著三白食乳酪酥蜜。烧檀香沉香酥合香龙脑香。每日三时洗浴受三律仪。至心诵咒供养千眼观世音菩萨。晨朝午时日暮供养。日别不阙。如是乃至三七日。尽意供养毕来见咒师。作坛背地作法。呼召一切皆上图画像形。今案梵本无如此事。但知其咒师面向东方诵咒。作前第一第二第三乃至十二。请佛三昧印何劳假设印。作前印一遍各诵咒七遍。乃至第十二印毕。当自发不退坚固。但作法呼召一切皆来。令发菩提决定心。端坐想一切咒神在其眼前。一无障难不得毕竟。诵前大身咒满一千八十遍。

尔时观世音菩萨。当化现作阿难身相貌。来问行者所须何法求何愿耶(此语智通亲自供养蒙作此问以此录之)。

行者白言为求无上菩提陀罗尼法。若蒙受记之时。唯愿发殷勤心无求名利。所愿须救一切众生观同一子。又愿一切鬼神悉皆顺伏。得如愿已但自知耳。不得向人传说。

(通翻此法与玄暮一本玄暮受学)若欲得求一切愿者。当作四肘水曼茶罗法。烧沉水香诵前身咒一百八遍。作前第十乞愿印。即得一切如愿满足讫。即焚却此一本。自外更无如此供养。一切陀罗尼法门悉皆成就。又法若欲得一切欢喜者。作前第九摩尼随意明珠印诵身咒。咒乌麻二十一遍火中烧之。即得如意。若欲令喝罗(二合)阇欢喜者。当取喝罗(二合)阇园内树枝。咒二十一遍掷置园中。即得欢喜。若欲降伏恶人怨家者。当咒苦练木二十一遍火中烧之。即得归伏。又法若有神鬼难调伏者。取安悉香及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火中烧。一切神鬼病者自然臣伏。记有疫病流行。当作四肘水曼茶罗。取好牛酥咒一百八遍火中烧之。一切灾疫悉皆消灭。又取酥少分。与疫病人食之立即除愈。昔有罽宾国疫疾流行。人得病者不过一二日并死。有婆罗门真帝将此法行。疫病应时即得消灭。行病鬼王出离国境知有验矣。又法他国侵绕盗贼逆乱起来。作前第一总摄身印咒一百八遍。一切盗贼自然殄灭。若一切业报众生命根尽者。作前灭尽定印日日供养。烧况水香诵咒满一千八十遍。即当转其业障。昔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唯有一子寿年合得十六。至年十五有一婆罗门巡门乞食。见其长者愁忧不乐。夫妻憔悴面无光泽。婆罗门问曰。长者何为不乐。长者说向因缘。婆罗门答言。长者不须愁忧。但取贫道处分子得寿年长远。于时婆罗门作此法门一日一夜。得阎罗王报云。长者其子命根只合十六。今已十五唯有一年。今遇善因缘得年八十故来相报。尔时长者夫妻欢喜踊跃。罄舍家资次施佛法众僧。当知此法不可思议具大神验。已曾入大都会三曼荼罗金刚大道场者。不须作曼荼罗。唯须结印诵咒。无愿不果速当成佛。若有女人临当产时受大苦恼。咒酥二十一遍令彼食之。必定安乐。所生男女具大相好。众善庄严宿殖德本令人爱敬。常于人中受胜快乐。若有众生有眼痛者。咒师以菩萨千眼印咒二十一遍。以印印眼眼即除愈。以此大因缘其人获得天眼。光明彻见上界。种种天人受胜快乐处。

次说画像法。谨案梵本。造像皆用白叠。广十肘此土一丈六尺。长二十肘此土三丈二尺。菩萨身作檀金色。面有三眼一千臂。一一掌中各有一眼。彩色中不得著胶。以香乳和彩色。菩萨头著七宝天冠身垂璎珞。又一本云。此土无好白叠大者。但取一幅白绢。菩萨身长五尺作两臂。依前第五千臂印法亦得供养。不要千眼千臂。此法亦依梵本。唯菩萨额上更安一眼即得。若欲供养此法门者。先须画像。其画像法必须作曼荼罗如法。令匠者受八戒斋。出入一上厕一洗浴。其像作成时。其画匠及咒师恐多不如法。对像忏悔罪过。即安置坛中。即须作法设广供养满足三七日。千臂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必放大光明过于日月。除不至心者。其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像法。武德年中中天竺婆罗门瞿陀提婆。将此像本来进。入内即不出。通案梵本。只言千眼千臂更无释名。又案梵本。菩萨过去毗婆尸佛。亦现作降伏魔身。千眼中各出一佛。以为贤劫千佛也。千臂各各化出一转轮圣王。此菩萨降魔身中最为第一。尔时世尊告观世音菩萨等。我以佛神力穷劫广说不能得尽。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

猜你喜欢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卷上·守端
  卷第五·佚名
  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我的宗教经验·太虚
  卷第八十七·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答张世俊问(五则)·太虚
  提要·黄道周
  云卧庵主书·晓莹
  第二十五卷·佚名
  三十二、外道问佛·慧开
  卷四十一·彭绍升
  卷四·投子义青
  卷四十八·道世
  叙·如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745_1 【塞下曲】陈陶   边头能走马,猿臂李将军。射虎群胡伏,开弓绝塞闻。   海山谙向背,攻守别风云。只为坑降罪,轻车未转勋。   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鸟啄豺狼将,沙埋日月旗。   牛羊奔赤狄,部落散

  • 卷四·刘克庄

      陶弼商翁与杨畋乐道同时,一生仕宦广西,晚守钦、顺二州。集中多佳句,前已采其一二。它五言如《塞上》云:“星落胡王死,河穷汉使归。雪山经夏冷,天马入秋肥。”《观教战》云:“晋兴由帅让,楚败以师喧。&rdqu

  • 第十一回 凶信讹传·蒲松龄

    却说小举人上京会试,太太嘱咐道:"若会了便捎个信去,着你爹爹来家;不会,便亲自去看。" [跌落金钱]嘱咐娇儿记在心,到京遇着太原人,我儿呀,你可细把你爹爹问。若能会了休起身,细写府县合庄村,我儿呀,我就托人捎个信。不会不必返家

  • 建康实録卷七·许嵩

    晋显宗成皇帝成皇帝讳衍字世根明帝长子太宁三年三月立为皇太子闰八月戊子明帝崩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年防太后临朝以司徒王导中书令庾亮辅政四年春正月丁亥朔大赦改元咸和元年文武各进位二等京师百里内

  • 班马异同卷二十二·倪思

    宋倪思编李将军列第四十九史记一百九李广苏建第二十四汉书五十四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 卷之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一百五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八北齐邢邵 魏收 魏长贤 魏兰根【族子恺】刁柔 王松年 陆乂【叔父杳】张宴之 羊烈 郑述祖【兄子元礼族子雏】袁聿修 卢叔彪 源彪 许惇 宋世轨李庶【弟蔚

  • 卷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一(宋)吴缜 撰○一曰以无为有代宗母吴皇后传李吉甫谋讨刘辟刘兰拒却颉利马璘击溃史朝义兵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代宗母吴皇后传肃宗章敬吴皇后传云后幼入掖廷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隂谋不

  • 吕蒙正传·脱脱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其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其父吕龟图,是起居郎。吕蒙正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上辞行时,皇上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

  • 庄公卷七(起八年,尽十七年)·何休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据次于陉俟屈完不书俟。○屈,居勿反。)[疏]注“据次”至“书俟”。○解云:即僖四年经云“遂伐楚,次于陉”,传云“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是也。然则彼

  • 卷三百二·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布施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 卷二十一·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八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於一业分别知无量诸业种种缘造。如一业。一切诸业亦复如是,修习普贤菩萨行业智地。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於一法中。悉分别知一切诸法。於一切法中。亦知

  • 卷三·赞宁

    ◎译经篇第一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三人)○唐京师总持寺智通传释智通,姓赵氏,本陕州安邑人也。隋大业中出家受具,后隶名总持寺。律行精明,经论该博。自幼挺秀,即有游方之志,因往洛京翻经馆学梵书并语,晓然明解。属贞观中有北天竺

  • 大乘宝要义论 第四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四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如日子王所问经云。佛言。大王。彼染欲人爱着欲事。乐见女人行染欲法。不乐亲近具戒沙门及婆罗门。为彼有戒德者而共嫌厌

  • 正杨·陈耀文

    四卷。明陈耀文 (生卒年不详)撰。陈耀文,字晦伯,确山 (今属河南) 人。嘉靖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知识博洽,学治有据。著有《正杨》、《纪典稽疑》、《学林就正》、《天中记》等书。《正杨》四卷,共一百五十条,乃专为

  • 周易古占法·程迥

    经学著作。南宋程迥撰。1卷。有绍兴三十年(1160)自序。书中采用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说卦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其叙占法、占事颇详,所论亦多有源流根据。朱熹所著《易学启蒙》多采其例。又附《古周易章句外编》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佚名

    道教书。书成于宋代。作者不详。书中列《虚无自然图》、《道妙恍惚图》、《太极先天图》、《三仪冥有图》、《气运图》,凡五图, 图后均有解说。其宗旨认为茫茫大道,运真一元阳之气,此乃万物之宗,人能守之,则可养气延

  • 拳变馀闻·罗惇曧

    罗惇曧撰。是罗氏《庚子国变记》的拾补。是书系杂记,记事不按时间顺序,随闻随录,记叙义和团各派源流,宗教仪式,在京、津活动情况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等事。侧重记叙清廷上层各派之间矛盾,对毓贤、徐桐、赵舒翘、袁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