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名實論

  天地與其所產焉,物也。天地之形及天地之所生者,皆謂之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取材以修廊廟,制以車服器械,求賢以實侍禦僕從,中外職國皆無過差,各當其物,故謂之實也。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位也。實者,充實器用之小大,眾物之卑高,器得其材,人堪其材,庶政無闕,尊卑有序,故曰位也。出其所位非位,離位使官,器用過制,或僭於上,或濫於下,皆非其位。位其所位焉,正也。取材之與制器,蒞事之與制賞有尊卑,神亦異數合靜,其信而不僣濫,故謂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不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以正正於不正,則不正者皆正,以不正亂於正,則眾皆疑之。其正者,正其所實也;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仲尼曰:必也,正名乎。故正其實正矣,其實正則眾正皆正矣。

  其名正,則唯乎其彼此焉。唯應辭也,正其名者,謂施名當於彼此之實,故即名求實,而後彼此皆應其名。謂彼而彼不唯乎彼,則彼謂不行;謂者教命也,發號施命而召於彼,而彼不應者,分不當於彼,故教命不得行也。謂此而此不唯乎此,則此謂不行。施命不當於此,故此命不得行。其以當,不當也;不當而當,亂也。教命不當而自以為當者,彌不當也,故當曰其以當不當也。以其命之不當,故群物不應,勢其命矣。以不當應物之不當命。而勢位以威之,則天下皆以不當為當。所以又亂,亂之巳矣。

  故彼彼當乎彼,則唯乎彼,其謂行彼;此此當乎此,則唯乎此,其謂行此。其以當而當也,以當而當,正也。施命於彼此,而當彼此之名實,故皆應而命行,若夫以當則天下自正。

  故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可;彼名止於彼實,而此名止於此實,彼此名實不相濫,故曰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或以彼名濫於此實,而謂彼且與此相類,或以此名濫於彼實,而謂此且與彼相同,故皆不可。

  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大名所以希實也,故眾政之與實賞,刑名當其實乃善也,假令知此之大功,非此人之功也,知此之小功,不足在此之可賞也,則皆不命賞矣,假令知彼之大罪,非彼人之罪也,知彼之小罪,不足在彼之可罰也,則皆不命罰矣。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

  至矣哉!古之明王。審其名實,慎其所謂。至矣哉!古之明王。公孫龍之作論也,假物為辯,以敷王道之至大者也,夫王道之所謂大者,莫大于正名實也。仲尼曰: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然則名號器,實聖人之所重慎之者也。名者名於事物,以施教者也,實者實於事物,以成教者也。夫名非物也,而物無名,則無以自通矣。物非名也,而名無物則無以自明矣。是以名因實而立,實由名以通,故名當於實,則名教大行,實功大舉,王道所以配天而大者也。是以古之明王,審其名實而慎其施行者也。

猜你喜欢
  商书·微子·佚名
  卷八 泰伯第八·邢昺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吕柟
  绪言·戴震
  卷二十二·湛若水
  讲瑞篇第五十·王充
  第46章·老子
  卷九·惠士奇
  书传会选卷六·刘三吾
  卷十二·梁寅
  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得无垢女经全文·佚名
  无量如品第七·佚名
  五家正宗赞卷第一·绍昙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365_1 【听琴(一作听僧弹琴)】刘禹锡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苍梧湘水深。   卷365_2 【魏宫词二首】刘禹锡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

  • 二集卷四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九十九首【癸酉五】题静明园十六景廓然大公聼政之所虚明洞彻境与心会取程予语顔之沼宫时燕豫召对有明庭即境爱空濶因心悟逝停监呈自妍丑汲取任罍缾敷政真堪式宁惟悦性灵芙蓉晴照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刘昫

    ○崔善为 薛颐 甄权弟立言 宋侠 许胤宗 乙弗弘礼袁天纲 孙思邈 明崇俨 张憬藏 李嗣真 张文仲李虔纵 韦慈藏附 尚献甫裴知古附 孟诜 严善思 金梁凤 张果 叶法善 僧玄奘 神秀慧能 普寂 义福附 一

  • 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三·张廷玉

        ◎地理三   ○河南陕西   河南《禹贡》豫、冀、扬、兖四州之域。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洪武元年五月置中书分省。二年四月改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

  • 卷五百五 列传二百九十二·赵尔巽

      ◎艺术四   王来咸 褚士宝 冯行贞 甘凤池 曹竹斋潘佩言 江之桐 梁九 张涟叶陶 刘源 唐英 戴梓 丁守存 徐寿子建寅 华封   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人。先世居奉化,自祖父居鄞,至来咸徙同,从同里单思南受内家拳法

  • 目录·沈云

    自叙台湾郑氏始末卷一 自天启四年迄顺治三年台湾郑氏始末卷二 自顺治四年迄顺治九年台湾郑氏始末卷三 自顺治十年迄顺治十四年台湾郑氏始末卷四 自顺治十五年迄顺治十八年台湾郑氏始末卷五 自康熙元年迄康熙十五

  •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夏四月戊寅朔。享太庙。遣怡亲王溥静恭代行礼。  ○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午皆如之。  ○陕西巡抚魏光寿奏、覆陈陕省练兵情形。得旨、即着认真督练。随

  • 提要·宋名臣言行录

    【臣】等谨案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前集後集并朱子撰续集别集外集李幼武所补编幼武字士英庐陵人据其续集序文盖理宗时所作其始末则未详观其外集所录皆道学宗派则亦讲学家矣赵

  • 穆崇传·李延寿

    穆崇是代地人,他的祖先世代效忠于神元、桓、穆帝。穆崇年青时专门喜欢偷盗。道武帝住在独孤部时,穆崇经常来往供给物品,当时没有人比得过他。后来刘显叛逆,平文皇帝的外孙梁眷知道了,便秘密地派穆崇去报告道武帝。梁眷对穆

  • 五国约而攻秦·佚名

    【提要】 保全一个城市可以用武力,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战国时期的谋略家们就善于用智谋和三寸不烂之舌干出不小的事功来。 【原文】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

  • 六·钱穆

    如果没有外来侵略,我们如上述的这一种富于哲理的日常生活的享受和体味,当然是很舒服。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实在并不错,错的只在他的世界主义上。要真实表现出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则非真达到世界主义的路程上不可。但中国人自始

  • 仪制七·徐松

    拜表例【宋会要】宋朝之制,每正、冬不受朝。及郡国大庆瑞、奉上尊号、请行大礼,宰臣率文武(郡)[群]臣或并内诸司使、三班、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等诣东上合门拜表,西京留守率留守司百官五日一上表起居。车驾巡

  • 去私戒懒为公服劳·太虚

    ──三十一年六月在汉藏教理院讲──“在国民痼疾通病下,当先去私戒懒,才能赶上人程;从佛教机关团体中,实习为公服劳,方可养成僧格”。此二语,乃言现阶段之一般国民,在其日常生活中,多勤于自私,懒于为公。此非国民之良好现象,而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六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依黑黑

  • 历代法宝记·佚名

    (亦名师资众脉传。亦名定是非摧邪显正破坏一切心传。亦名最上乘顿悟法门)。案本行经云。杂阿含经。普曜经云。应瑞经。文殊师利涅槃经。清净法行经。无垢光转女身经。决定毗尼经。大佛顶经。金刚三昧经。法句经。佛藏

  • 全辽文·陈述

    《全辽文》是一部辑佚辽人著作的辽文总集。编者陈述。全书13卷,另附录类目索引、作者索引及事迹考、图版。自《辽史》成书后,后人鉴于这部史书的遗漏及辽代史料的不足,进行了大量的辑录工作,缪荃孙作《辽文存》,王仁俊增补

  • 曲品·吕天成

    曲论。明吕天成撰。二卷。天成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浙江余姚人。万历诸生。工古文词,精音律。有剧作八种,均佚。此书约成于天启三、四年(1623—1624)间。载戏曲作家九十人,散曲作家二十五人,戏曲作品一百

  •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