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殊师利发愿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身口意清净  除灭诸垢秽

  一心恭敬礼  十方三世佛

  普贤愿力故  悉睹见诸佛

  一一如来所  一切刹尘礼

  于一微尘中  见一切诸佛

  菩萨众围绕  法界尘亦然

  以众妙音声  宣扬诸最胜

  无量功德海  不可得穷尽

  以普贤行力  无上众供具

  供养于十方  三世一切佛

  以妙香华鬘  种种诸伎乐

  一切妙庄严  普供养诸佛

  我以贪恚痴  造一切恶行

  身口意不善  悔过悉除灭

  一切众生福  诸声闻缘觉

  菩萨及诸佛  功德悉随喜

  十方一切佛  初成等正觉

  我令悉劝请  转无上法轮

  示现涅槃者  合掌恭敬请

  住一切尘劫  安乐诸群生

  我所集功德  回向施众生

  究竟菩萨行  逮无上菩提

  悉供养过去  现在十方佛

  愿未来世尊  速成菩提道

  普庄严十方  一切诸佛刹

  如来坐道场  菩萨众充满

  令十方众生  除灭诸烦恼

  深解真实义  常得安乐住

  我修菩萨行  成就宿命智

  除灭一切障  永尽无有余

  悉远离生死  诸魔烦恼业

  犹日处虚空  莲花不著水

  遍行游十方  教化诸群生

  除灭恶道苦  具足菩萨行

  虽随顺世间  不舍菩萨道

  尽未来际劫  具修普贤行

  若有同行者  愿常集一处

  身口意善业  皆悉令同等

  若遇善知识  开示普贤行

  于此菩萨所  亲近常不离

  常见一切佛  菩萨众围绕

  尽未来际劫  悉恭敬供养

  守护诸佛法  赞叹菩萨行

  尽未来劫修  究竟普贤道

  虽在生死中  具无尽功德

  智慧巧方便  诸三昧解脱

  一一微尘中  见不思议刹

  于一一刹中  见不思议佛

  见如是十方  一切世界海

  一一世界海  悉见诸佛海

  于一言音中  具一切妙音

  一一妙音中  具足最胜音

  甚深智慧力  入无尽妙音

  转三世诸佛  清净正法轮

  一切未来劫  悉能作一念

  三世一切劫  悉为一念际

  一念中悉见  三世诸如来

  亦普分别知  解脱及境界

  于一微尘中  出三世净刹

  一切十方尘  庄严刹亦然

  悉见未来佛  成道转法轮

  究竟佛事已  示现入涅槃

  神力遍游行  大乘力普门

  慈力覆一切  行力功德满

  功德力清净  智慧力无碍

  三昧方便力  逮得菩提力

  清净善业力  除灭烦恼力

  坏散诸魔力  具普贤行力

  严净佛刹海  度脱众生海

  分别诸业海  穷尽智慧海

  清净诸行海  满足诸愿海

  悉见诸佛海  我于劫海行

  三世诸佛行  及无量大愿

  我皆悉具足  普贤行成佛

  普贤菩萨名  诸佛第一子

  我善根回向  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  自在庄严刹

  逮成等正觉  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  普贤菩萨行

  我所有善根  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  所叹回向道

  我回向善根  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  除灭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  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  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  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  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  究竟菩萨行

    文殊师利发愿经

猜你喜欢
  卷第十·普瑞
  大生义经全文·佚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佚名
  第四卷·佚名
  四明十义书卷上·知礼
  撰集百缘经卷第三·佚名
  卷十·佚名
  卷第六·寒松智操
  第六十五章 将军杀戮·佚名
  慧林圆照本禅师·惠洪
  卷第五(本末合)(尽第三会)·慧苑
  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太虚
  卷一·佚名
  卷第八十八·李通玄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391 ·佚名

    王义山 送云游莹上人 从前身不梁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四大空虚何底止,信渠鑽得红窗开。 王义山 送允中斋王参政入闽 未

  • 卷一百八 天聖七年(己巳,1029)·李焘

      起仁宗天聖七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   五月己未朔,詔禮部貢舉。庚申,詔曰:「朕試天下之士,以言觀其趣向。而比來流風之敝,至於會萃小說,磔裂前言,競為浮誇靡曼之文【一】,無益治道,非所以望於諸生也。禮部其申飭學者,務明先

  • 史记集解卷五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四曹参世家第二十四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张华曰曹参字敬伯】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汉书音义曰中涓如中谒者】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汉书音义曰

  •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窃职道现奉抚宪行知,钦奉谕旨:“补授台湾道员缺。”自揣庸愚,膺兹重任,才力已恐不胜;况久患病症,今始就痊,精神亦有未逮。但台湾现当军务紧急,仰荷恩施逾格,敢不竭尽驽骀,勉图报称!现拟克日配船东渡。惟

  • 卷二百·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宋哲宗元佑元年殿中侍御史孙升上奏曰臣闻古人有言曰武王谔谔而昌桀纣默默而亡夫以一士之謇谔岂足致成周之昌一人之循默安能速夏商之亡积累然也何则謇谔之言达则壅

  • 序·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序本朝大诏令登载相麻不及执政之制宰辅拜罢録仅纪岁月名氏而扬廷之命无述焉览者病之故太常博士徐君自明纂成宋朝宰辅编年録二十卷首起建隆庚申至于嘉定乙亥凡二百五十余年本之以长编繋年録纬

  • 卷六十六·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六治道一总论程子曰论治者贵识体 治身齐家以至平天下者治之道也建立纲纪分正百职顺天揆事创制立度以尽天下之务治之法也法者道之用也 圣王为治脩刑罚以齐众明

  • 卷五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七丧大记第二十二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大记者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歛大歛殡葬之事此於别録属丧服刘元云记谓之大者言其委曲详备繁多故云大 朱氏申曰送死大事也此篇所记皆丧

  • 卷二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五丧服第十一之四缌麻三月者正义郑氏康成曰缌麻缌布衰裳而麻绖带也【敖氏继公曰以麻为绖带者盖经传单言麻者多以绖带言也】不言衰绖略轻服省文贾氏公

  • 卷九·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九宋 黄干 撰防服变除九 防礼七?疾病男女改服【为賔客来问病亦朝服也庶人深衣 防大记】 养有疾者不防服遂以主其防【不防服求生

  • 仪礼小疏卷七·沈彤

    呉江沈彤撰公食大夫礼鱼腊饪注云食礼宜熟飨有腥者疏云乐记云大飨而俎腥鱼郑注云以腥鱼为俎实不臑熟之是飨礼有腥也又左传云王享有体荐【宣十六年】以飨礼用体荐则腥矣故礼记云腥其俎谓豚解而腥之豚解者皆腥也按左传杜

  • 卷第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六诸过去彼一切尽耶。答应作四句。过去有二种。如前说。尽亦有二种。如过去说。此中俱依二种作论。过去与尽互有广狭。故作四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三卷·无著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三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云何缘。几是缘。为何义故观缘耶。谓因故等无间故所缘故增上故。是缘义。一切是缘。为舍执着我为因法故。观察缘何等因缘。谓阿

  • 卷第三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施一食处过受学处第三十二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于边方处大聚落中有一长者。信心殷重。为诸四方沙门婆罗门等造一住处。若有于此停住者。施以饮食

  • 序·永觉元贤

    续藏经 建州弘释录明 元贤集建州弘释录序余作驱乌时尝游闽中。知建州为理学渊薮。后阅传灯诸书。又知建州为禅学渊薮。每见建州僧必询其乡之先正。然往往不能对。因为悒悒久之。丁巳春吾弟永觉师初弃儒入释。从寿昌

  • 小银和我·希梅内斯

    西班牙散文诗集。胡·拉·希梅内斯著。1913年西班牙阅读出版社出版。中译本有达西安娜·菲萨克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孟宪臣译《我和普拉特罗》刊登在《朝花》杂志1982年第8期。胡·拉·希梅内斯(Juan Ramon J

  • 诸蕃志·赵汝适

    中外交通著作。南宋赵汝适撰。二卷。汝适,宋太宗八世孙,嘉定至宝庆间官福州路市舶提举。为志海国事,亲为采访,于宝庆元年(1225)写成此书。约二万八千字。卷上所记占城(今越南中)、真腊(今柬埔寨)、三佛齐、苏吉、南毗

  • 东北边防辑要·曹廷杰

    军事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二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作者于光绪九年(1883)到吉林省珲春防营办理边务文案,留心东三省边防问题,对正史、志书、舆图、清代东北地方文献分类整理,并结合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