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乐庵语录卷四

  宋 龚昱 编

  蛊之初六言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九二言干母之蛊不可贞九三言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六四言裕父之蛊往见吝六五言干父之蛊用裕此五爻皆言干蛊之事至上九则曰不事王侯髙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后人往往引四皓子陵解此一爻窃以为大不然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不事王侯髙尚其事此素隐行怪者之所为也礼曰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上九处卦之终当父母耄期之时不出政非所以邀誉于郷党朋友非恶干禄而然盖知尊尚孝徳者也曽子居鲁齐欲聘以为卿曽子曰吾父母老不忍逺亲以为人役斯人也真百世之师故其象曰志可则也

  易曰健而说决而和以言君子之于小人可去则去之可杀则杀之未尝有心以胜之也方其去之杀之之时人见其为健且决而不知君子之心本未尝动健固无损于吾之说决亦无损于吾之和也昔韩魏公镇北门有一兵骂朝城令事上公府公问信否曰当时乘忿实有言公即于解状判处斩容平和略不变色众见其投笔方知有异若魏公者可谓能合大易之防矣

  作文须要链意链意而后链句链句而后链字不可轻易拈出顷见东坡梅花辞藁涂抹殆尽天才尚如此况强勉学为文章者哉

  事之究竟处只一个是字道理既是看如何也扑不破杨子曰学者审其是而已若不是便不可做

  舜察于人伦者谓举动之间须是子细推寻这道理若差了一丝毫便壊了天来大事

  礼记三十卷首言毋不敬佛氏五百大戒只此三字尽之毋不云者十二时中行住坐卧皆能敬其事如乡党一篇便是

  道非事不形事非道不行

  注之学有利有害须是自做主张方可

  小人无知但要胜人君子则不然使之不能胜己便是胜人

  圣即是狂狂即是圣念否之间耳

  道理之学口头説得不济事故孟子曰必有事焉前辈谓胷中无藻鉴不可读书

  鬼神之心便是我之心我做处若善必隂隲黙相做处若不善神必悔怒故曰聪明正直依人而行

  庄子理学既好文章又好

  人须是规模广

  唐史谓宪宗任裴度为难吾以为不然宪宗与裴度心志契合一旦用之以责成功其事甚易史臣视之以为难耳

  释氏称无量寿佛佛在甚处自家一念不动在太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不为久长于上不为老此外更有甚无量寿佛

  空之説须当子细体解若世间所有之事皆离而不亲世间所有之物皆弃而不欲以此为空则谓之顽空当事物纷扰之中能一念不动即便空了岂待勉强与物哉

  吕吉甫读庄子至防万歳而一成纯遂顿悟

  中庸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周礼曰至德以道为本不以德言道非儒家説也

  禹大圣人也方治水之时尚不能究河之所从来但曰导河积石而不言其自张骞乃欲穷河源何哉

  书言上帝降于民若有常性荀卿乃以为恶礼运言礼本于天荀卿乃以为伪

  前辈读书甚刻苦范文正公就学南都时昼夜观书不絶以粥一器画而四之饥则取食日以为常钱明逸妙年中制科始学于山房遇天寒取其所为藁之俟其气稍温即就寑今之学者岂能如此

  前辈谓作文如家书但责平易何尝作急造语昔王岐公作元宵应制诗章子厚问使甚事公曰使鼇山鳯辇事章意以为陈腐且疑为所绐诗成果用此二语所谓双鳯云中扶辇下六鼇海上驾山来是也章叹服以为不可改事虽平易只是安排得好此作文之法也

  王刚中尝言士之为学当如商贾治财入者多出者少此语最妙若不务读书而専意作文字有甚意味

  文章以意为主亦以诚为主茍不出于诚意便是乱道且如做诗老便説老贫便説贫若未老説老不贫説贫便不是诚意

  张子韶樊茂实论作时文云每得一题先于一篇中求之一篇中求之不得又于上下文求之上下文求之又不得廼就一句上生意

  作文须要悟入处无悟入处一辞不能措虽能措辞亦无意义

  战国之时杨墨塞路唐之时佛老害道民生斯时如坠涂炭莫有举而出之者孟韩二公不忍天下之人坐困如此是以卓然揭仁义之道举而出之涂炭之中其有功于名教多矣故曰举天下于仁义莫若儒

  有诸巳之谓信此一句孟子説得分晓须是自家能省得我所固有者如此然后信得及若无知之人谓圣人别是个人孰肯自信我与圣人同此下士闻之所以大笑也

  父子因縁不偶然须是前生曾结得来其间有好者是结得好因縁有不好者乃是一时相爱更不曾子细契勘如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岂是尧舜不积德当时结了这因縁便来作父子且如人家养婢仆有得心力底主人必爱之下至猫犬主人亦有爱者彼此若一念动便来作眷属无疑好人亦如此马忠肃公居维扬时近居有一禅刹公尝于诸僧中择其年老而能自修者一二辈与之交逰甚宻公初无子俄自喜曰今得之矣未久有二僧死遂与公为父子这个道理甚显然

  人之为善不可出于有心有心于为善则与为不善同昔人有嫁女者曰尔行矣谨毋为善曰将为不善耶曰善且不为况不善乎处心到这里方可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郑玄
  第十二章 奖仁·梁启超
  自警编卷三·赵善璙
  卷六·杨甲
  卷十七·毛奇龄
  春秋纂言卷一·吴澄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佚名
  第37章·老子
  卷十三·梁益
  卷九·姚炳
  提要·王质
  云盖智禅师·惠洪
  感愚昧之害他自害·太虚
  卷一·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277_1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卢纶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 彭止·唐圭璋

      止字应期,自号漫者,崇安人。有刻鹄集,不传。   满庭芳   寿平交五十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   欢娱,当此际,香燃宝

  • 七言巻三十二·洪迈

      七言  凉风亭睡觉        裴度  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雪中讶诸公不相访  忆昨雨多泥又深犹能携妓逺过寻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春兴     

  •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三·张廷玉

        朱纨 张经 胡宗宪曹邦辅 李遂 唐顺之   朱纨,字子纯,长洲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除景州知州,调开州。嘉靖初,迁南京刑部员外郎。历四川兵备副使。与副总兵何卿共平深沟诸砦番。五迁至广东左布政使。二十五

  • 卷下·佚名

     伪汉彭城氏先主岩。第二主玢。第三主晟。后主鋹。伪闽王氏忠懿王审知。延翰。延钧。延羲。延政。宗属王延禀、王延彬。朱文进、卓俨明、李孺赟、娄从效。张汉思、陈洪进。伪汉先主名岩,后名,其先上蔡人,徙闽之仙游,复

  • ●卷一·王世贞

    ○再登大位英宗以正统己巳北狩,居塞外者一年,还称太上皇。居深宫者七年,以丁丑复辟,复称皇帝者八年。凡再即大位,再纪元,一称太上皇。崇卑显晦更递尝之,千古所无。○再立东宫宪宗以正统己巳册为皇太子,景泰壬申降封沂王,天顺壬

  • 卷之五·佚名

    天顺八年五月癸丑朔 梓宫将赴葬 山陵遣官祭思善等门并桥及诸神庙○是日昬刻 上具衰服诣 几筵告辞○夜有流星大如盏青白色起北方光烛地自中天北行至大陵○甲寅发引 上衰服率亲王诣 几筵行启奠礼继行祖奠礼 梓宫升龙輴

  • 卷之六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皇王大纪卷五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景王二十五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子将战苑羊牧之諌曰齐帅贱其求不多不如下之大国不可怒也弗听败齐师于夀余齐侯伐莒莒子行成如齐涖盟盟于稷门之外莒于是乎大恶其君楚防越使告于宋曰寡君闻君有不令之

  • 卷四·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四恩遇人臣躬膺眷遇垂之简册於以见惠下之恩焉於以见礼贤之盛焉於以见逢时之幸焉非徒矜耀宠光流艳笔札而已我朝列圣加恩词苑诸臣异数殊荣超轶往古国史所録私集所传不可胜纪掇其尤着者彚叙於篇至

  • 卷一百三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七  宋 卫湜 撰表记第三十三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於仪表也此於别録属通论蓝田吕氏曰礼记名篇亦多取篇中字为目如檀弓玉藻缁

  • 大司徒·佚名

    大司徒的职责,掌管天下各国土地的地图与记载人民数[的户籍],以辅助王安定下天各国。依据天下土地的地图,遍知九州地域面积之数,辨别各地的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的名称与所出产之物,辨别天下的诸侯国和王

  • 卷十二·僧祐

    杂录序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目录序第一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序第二齐竟陵王世子抚军巴陵王法集序释僧佑法集总目录序第三释迦谱目录序第四世界记目录序第五萨婆多部师资记目录序第六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七

  •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佚名

        一名全身金刚三昧耶    一名无边甘露神力    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俱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五·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广录安隐寺小参妙明心中一念昏沉便是无明无明生起一分有知谓之众生一分无知谓之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山河影现摇动知觉谓之尘知觉吸揽前尘谓之念所以生死流浪从尘念起若识得前尘本从妄念起则

  • 典论·曹丕

    文论。三国魏曹丕(187—226)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据《三国志·文帝纪》称:“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裴松之注曰:“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明帝四年(230)春二月戊子“诏

  • 旧时代之死·柔石

    长篇小说。柔石著。1929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未成功的破坏》。主人公朱胜瑀出身清寒,靠母亲苦苦撑持读到大学二年级,失学后便到C社当书记,但因不堪阔人的颐指气使,辞职不干了。借酒浇愁,精神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