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司徒

大司徒的职责,掌管天下各国土地的地图与记载人民数[的户籍],以辅助王安定下天各国。

依据天下土地的地图,遍知九州地域面积之数,辨别各地的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的名称与所出产之物,辨别天下的诸侯国和王畿内的采邑数,制定各国的畿疆而挖沟起土以为界。设立各国社稷的壝坛而以树作为田主,各用当地田野所宣生长的树[为田主],于是就用这种树作为社和田野的名称。

根据按土地计算贡税的法则,辨别五种不同地形所宜生长的人和物。一是山林,那里宜于生长毛细密的动物,宜于生长栎树之类可供染色用的植物,那里的人民毛长而体方。二是川泽,那里宜于生长麟甲类的动物,宜于生长莲芡之类结子多的植物,那里的人民皮肤黑而润泽。三是丘陵,那里宣于生长有羽毛的动物,宜于生长李梅之类有果核的植物,那里的人民体型圆而长。四是坟衍,那里宜于生长有甲壳的动物,宜于生长有荚角的植物,那里的人民肤色白而体瘦。五是原隰,那里宜于生长毛短浅的动物,宜于生长萑苇之类丛生的植物,那里的人民胖而矮。

根据以上五种地形的生长物所形成的人民的生活习惯,而施行十二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用祭祀之礼教民尊敬,人民就不会马虎随便。二是用(乡射礼、乡饮酒礼之类的]阳礼教民谦让,人民就不会相争。三是用[婚礼那样的]阴礼来教民相亲,人民就不会相互怨恨。四是用乐教民和睦,人民就不会乖戾。五是用礼仪来辨别[上下尊卑等级],人民就不会僭越。六是用习俗教民安居,人民就不会苟且。七是用刑法教民遵守礼法,人民就不会暴乱。八是用誓戒教民敬慎,人民就不会懈怠。推是用制度教民节制,人民就会知足。十是用世间技艺之事教民技能,人民就不会失业。十一是根据贤行颁授爵位,人民就会谨慎修养德行。十二是根据功绩制定俸禄,人民就会致力于建立功业。

依据土地[同所生长的人民和动植物]相适宜的法则,辨别十二个区域土地的出产物及其名称,以观察人民的居处,而了解它们的利与害之所在,以使人民繁盛,使鸟兽繁殖,使草木生长,努力成就土地上的生产事业。辨别十二种土壤[所宜种植]的作物,而知道所适宜的品种,以教民种植谷物和果树。

用按土地合理[征收赋税]的法则,辨别以上五种地形的生长物和九种土质,制定天下的地税,而兴起人民的各种职业,以使民贡献各种谷物,以收取钱谷赋税,以使天下赋税的征收公平合理。

用土圭测日影之法测量土地四方的远近,校正日影,以求得地中央的位置。位置偏南就日影短,气候炎热。位置偏北就日影长,气候寒冷。位置偏东,[当地中之日正中时则此处]日已偏西,气候[干燥]多风。位置偏西,[当地中之日正中时则此处]日还偏东,气候[潮湿]多阴雨。[测得]夏至[那天中午]的日影,长一尺五寸,[这个地方]叫做地中,这是天地之气相和合的地方,是四时之气相交替的地方,是风雨适时而至的地方,是阴阳二气和协的地方,因而百物丰盛而安康,于是在此建立王国,制定地方千里的王畿,而[在畿疆]挖沟植树以为固。

凡建立诸侯国,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量该国的土地而制定该国的疆域。各公国的土地,疆界之内五百里见方,公可收取租税的土地占一半;各侯国的土地,疆界之内四百里见方,侯可收取租税的土地占三分之一;各伯国的土地,疆界之内三百里见方,伯可收取租税的土地占三分之一。各子国的土地,疆界之内二百里见方,子可收取租税的土地占四分之一。各男国的土地,疆界之内一百里见方,男可收取租税的土地占四分之一。

凡建造采邑,制定该采邑的地域,而挖沟起土以为界,根据采邑的室家数来制定井田规模。无须休耕的地每家一百亩,种一年休耕一年的地每家二百亩,种一年休耕二年的地每家三百亩。

于是分配从事土地生产的职业,确定守护地产的官职,制定从事土地生产应交的税,而分别[命令官民各自]恪尽本职,以此作为有关地政的法则,而准备执行[王的]政令。

用十二项救济灾荒的政策聚集万民:一是借贷种子和粮食[给灾民],二是减轻赋税,三是减缓刑罚,四是免除力役,五是放松[关市山泽的]禁令,六是免除关市之税,七是简省吉礼,八是简省丧礼,九是收藏起乐器而不演奏,十是[简化婚礼以促使]多嫁娶,十一是求索[已废弃祭祀的]鬼神[而重修祭祀],十二是铲除盗贼。  

用六项使万民安定而繁衍生息的政策养育万民:一是慈爱幼儿,二是赡养老年人,三是拯救穷困的人,四是救助贫穷的人,五是宽免残疾人的赋役,六是[公平分派赋役]使富人安心。

用六种传统风俗使万民安居:一是使房屋坚固,二是使坟墓按族分布,三是团结异姓兄弟,四是使乡里子弟相连合而从师学习,五是团结朋友,六是使民衣服相同。

[周历]正月初一,开始向各诸侯国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教法,把形成文字的教法悬挂在象魏上,让万民观看教法,过十天而后收藏起来。于是在各诸侯国和王畿内的采邑施行教法,让他们各用以教育所治理的人民。

令五家组成一比,使他们互相担保。五比组成一闾,使他们[有事]可以互相托付。四闾组成一族,使他们有丧葬事互相帮助。五族组成一党,使他们[有灾荒]互相救助。五党组成一州,使他们互相周济。五州组成一乡,使他们[对乡中的贤者]以宾客之礼相待。

在各诸侯国和王畿内采邑分配十二种职业,用以成就万民[的生计]:一是种谷物,二是种瓜果,三是开发山林川泽的材物,四是畜牧业,五是手工业,六是商业,七是纺织业,八是采集业,九是做雇工,十是[做学士]学习道艺,十一是世代相传的专业,十二是在官府服务。

用三方面内容来教育万民,而荐举贤能者。一是六德:明白事理、爱人及物、通达而能预见、适时决断、言谈发自内心、刚柔适宜。二是六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九族、亲爱姻戚、信任朋友、救济贫穷。三是六艺:五类礼义、六种歌舞、五种射法、五种驾驭车马法、六种造字法、九种数学计算法。

用实行于乡中的八种刑罚纠察万民:一是针对不孝的刑罚,二是针对不和睦九族的刑罚,三是针对不亲爱姻戚的刑罚,四是针对不友爱兄弟的刑罚,五是针对不信任朋友的刑罚,六是针对不救济贫困的刑罚,七是针对制造谣言的刑罚,八是针对暴乱之民的刑罚。

用五礼防止万民的诈伪而教他们符合中正,用六乐防止万民的情欲而教他们心地平和。凡万民不服从教化而有争讼的,就与地方官一同听取而加以评断,其中有触犯刑律的,就交给司法官审理。

祭祀五帝,就奉进牛牲,进献经过豚解的牲体。祭祀先王也这样做。接待大宾客,命令在野外修整道路、积聚粮草[以待宾客到来]。有大丧,率领六乡为丧事服役的徒众,拴系六条大绳在柩车上[以便拉柩车],而负责指挥。

大征伐,大田猎,用旗召集万民,而负责指挥徒众。如果国家有大事故,就召集万民到王宫门前[待命],并命令无符节的人不得在全国各地任意通行。

遇到大灾荒或疾病大流行的年头,就命令诸侯国迁移灾民、百通米粮、放宽[关市和山泽的]禁令、免除力役、减轻租税、宽缓刑罚。

[夏历]年终,命令所属官员明白审慎地整理文书资料而上报。[夏历]正月初一,命令教官们说:“各自恪尽你们的职守,努力做好你们的工作,而听从王的命令。如有失误,国家自有常刑处置。”

猜你喜欢
  戒子通録卷七·刘清之
  读书录卷七·薛瑄
  卷八一·邱濬
  卷一百二十一·陈祥道
  论语精义卷四下·朱熹
  校勘学方法论·胡适
  程氏经説卷五·佚名
  第十三章 5·辜鸿铭
  卷十八·真德秀
  卷二十九·魏了翁
  卷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上·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七·唐慧琳
  卷八十七·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平仲·唐圭璋

      平仲号虎溪。   按二百零四卷元刊元印本翰墨大全原作胡仲平。而一百二十七卷本墨全书则作胡平仲,渚山堂词话卷一亦作胡平仲,今从之。   减字木兰花   咏梅   天然标格。不问青枝和绿叶。   仿佛吴姬。酒

  • 第三十一出 赐姻·李渔

    〖越调引子·祝英台近〗(旦上)出奇兵,排险阵,天幸厥功奏。闻说爹行,已入巧机彀。(小旦上)那堪妹却先行,姊翻迟嫁,个中事转添眉皱。(旦)妹子,石郎做了爹爹的门生,岂不是天从人愿!昨日爹爹择婿,又恰好相中了他,倒央张表兄作伐,眼见

  • 白莲集卷一·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夏日草堂作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寄镜湖方干处士贺监旧山川空来近百年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廻去题徧好林泉送

  • 唐宋名贤诗话·佚名

    一、阮昌龄 阮思道子昌龄,丑陋吃讷,聪敏绝人。年十七八,海州试《海不扬波赋》,即席一笔而成,文不加点。其警句云:"收碣石之宿雾,敛苍梧之夕云。八月灵槎,泛寒光而静去;三山神阙,湛清影以遥连。"(《皇朝事实类苑》卷四十) 二、刘 

  • 卷四·王铚

    钦定四库全书雪溪集卷四      宋 王銍 撰律诗寒食故国千峯外孤舟一水滨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东风吹晩雨芳草路边人病中久知身是幻况复病相侵古寺松篁瘦山空雨雪深定知书不达岂有客相寻

  • 列传第二十·魏徵

    ○杜彦 杜彦,云中人也。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仕周,释褐左侍上士,后从柱国陆通击陈将吴明彻于土州,破之。又击叛蛮,克仓塠、白杨二栅,并斩其渠帅。进平郢州贼帅樊志,以战功拜大都督。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

  • 卷四百四十四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六月辛酉盡其月   六月辛酉,權戶部侍郎韓宗道為刑部侍郎,直龍圖閣、知熙州范育為戶部侍郎,直龍圖閣、知秦州葉康直為寶文閣待制、知熙州,知陝州呂大忠為直龍圖閣、知秦州;殿中侍御史賈易為國子司業,其

  •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佯羞假媚名伶爱我·宣南吏隐

    辫帅虽出身微贱,而性喜渔色,匪特狎伎,尤好狎伶,或人谓张为周凤林跟包时所中之毒,语非无因。京伶王蕙芳,与张交情尤厚。张曾出资为王筑屋娶妻,伶界及政界中人,艳羡者不在少数。当癸丑甲寅之交,张因公至京,会王在天乐园唱戏。张特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纪昀

    列传宋 【三十一】○宋三十一王尧臣孙抃 田况田锡 王禹偁张咏王尧臣孙抃田况田锡王禹偁张咏△王尧臣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 【案欧阳修撰尧臣墓志铭作著作佐郎】

  • 十国春秋卷十七·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三后主本纪后主名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元宗第六子也母光穆圣后钟氏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清异录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一云后主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

  • 序·王之春

    彭序「柔远」一书,臣友王之春所辑也。之春以文人兼武事,驰驱江海间,防北塘、驻京口,游历日本长崎、横滨,于中外交涉事,见闻周洽;暇则博稽国朝掌故,凡有关于远略者,提纲摘要,殚岁月之功,成为是书,诚抚远之宏图、绥远之良策也。夫秦

  • 郊語第六十五·苏舆

      人之言:醞去煙,鴟羽去眯,慈石取鐵,頸金取火,蠶珥絲於室,而 絕於堂,蕪荑生於燕,橘枳死於荊,此十物者,皆奇而可怪,非人所意也。夫非人所意而然,既已有之矣,或者吉凶禍福、利不利之所從生,無有奇怪,非人所意,如是者乎?此等可畏也。孔

  • 卷三十六·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六耶律晋卿国宝传耶律晋卿名楚材。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也。仕金为开州同知。宣宗迁汴。完颜复兴守燕。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既定燕。晋卿闲居久之。已而太祖闻其名。召置左右。日益信任。每从征伐。晋卿

  • 20.说道非道智见清净品·佛音

    慧体之三——道非道智见清净“这是道,这是非道”,象这样知道了道与非道所建立的智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欲求完成那(道非道智见清净)的人,先应以称为聚的思惟的方法观而行瑜伽。何以故?因

  • 路史·罗泌

    南宋罗泌撰。论述远古传说和史事。罗泌,字长源,庐陵 (今江西吉安县) 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完成此书。凡47卷,计前纪9卷,后纪14卷,国名纪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该书内容侧重于记述我国远古时代传说中的帝王言行和有关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佚名

    又名《佛性海藏经》、《智慧海藏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北致98,首尾俱残,存二百二十九行。英国藏有S.2169、5181等。经文谓佛临涅槃,大众哀恋。佛应除疑菩萨之请,说众生之所以在三界轮回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