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蜀记

(明)不着撰人

洪武四年春正月丁亥 上亲祀上下神祗告伐明升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颖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副将军率河南陜西等处步骑由秦龙趋成都先是崇阳侯杨璟以 上命至蜀谕以祸福升牵于羣议不能决璟还复以书晓之曰

璟闻古之为国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义不足则不敢抗德不足则归顺焉故能保身家于两全流名誉于无穷福及子孙族姓长久反是者往往取败今足下以幼冲之资籍先人之业据有巴蜀默然在位不咨至计而听羣下之议以瞿塘剑阁之险一夫负戈万人无如之何此皆不达时变以误足下何则昔之据蜀最盛莫如汉昭烈诸葛孔明佐之训练士卒财用不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今足下疆场南不过播州北不及汉中以此凖彼相去万万而欲以一隅之地延顷刻之命可谓智乎若谓险阻可恃则三苗之墟不灭有扈之国不亡蚕丛鱼凫之乡不至足下矣我主上仁圣神武遣将用兵天下无敌运谋出奇神明响应顺附者无不加恩负固者然后致讨以足下先人通好之故不忍加师数遣使谕意又以足下年幼未历事变恐惑于狂瞽之说失远大之利故复遣璟面谕祸福深仁厚德所以待明氏者不浅足下可不深念之乎且向者乱雄如陈友谅张士诚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自谓莫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此非人力实天命有在也足下视此以为如何友谅之子窜归江夏王师致讨势穷出降主上宥其罪愆封以侯爵恩荣之盛天下所知足下无彼之过而能幡然觉悟独断于心自求多福则必享茅土之封保先人之祀世世不绝岂不贤智矣哉若必欲倔强一隅假息顷刻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危幕之上祸害将至恬不自知璟恐天兵一临势不可御前日之臣为足下谋者或以郡献或以城降各自为身计以取富贵当此之时老母弱子将安所归纵足下年幼未晓语及老母独不痛心乎祸福利害了然可观逆顺之途在足下审之而巳升不能听至是乃命和等徂征璟本儒生出身故通于文事

上谕和等曰今天下大定四海奠安惟蜀未平朕以明玉珍尝遣使修好存事大之礼故于明升悯其稚弱不忍加兵遣使开谕冀其觉悟升乃惑于羣言反以兵犯吾兴元虽败衂而去然豺狼之心终怀啮噬今命卿等率水陆之师分道并进首尾攻之使彼疲于奔命势必当克但师行之际在肃士伍严纪律以怀降附无肆杀掠昔王全斌事可以为戒卿等慎之

三月傅友德攻蜀阶州初友德陛辞 上密语之曰蜀人闻吾兵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拒我师彼必谓地险而兵难至若出其不意直捣阶文则门户既隳而心腹自溃兵贵神速但患卿等不勇耳友德受命至陜集诸道兵扬言出金牛而潜使人觇知阶文守备果弱于是引兵直趋陈仓选精兵五千为前锋攀缘山谷昼夜兼行大军继之直抵阶州蜀平章丁世珍率众来拒友德击败其众生擒其双刀王等十八人世珍遁走遂克阶州进至文州距城三十里蜀人断白龙江桥以阻我师友德督兵修桥以渡至五里关世珍复集兵据险友德奋兵急攻破之世珍仅以数骑遁去文州亦克

五月汤和兵进攻瞿塘关以江水暴涨驻兵大溪口是月傅友德兵亦至汉江以水大不得渡乃令军士造战船百余艘然蜀人虽失阶文犹恃汉水自固及闻我师造舟进取益震恐友德欲以军中消息达汤和而山川悬隔适江水暴涨乃以木牌数千书克阶文月日投汉江顺流而下蜀守者见之为之解体其丞相戴寿太尉吴友仁等方悉众守瞿塘以阨三峡之险及闻阶文破乃分兵守瞿塘还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而友德舟师巳逼城下因迎击寿兵大败之遂拔汉州以济宁侯顾时留守而自将趋成都 上闻汤和驻兵大溪口欲候水平进师恐其逗遛悞事适友德捷至乃下诏责其畏怯恐失机会廖永忠闻命即率所部舟师先进和犹迟疑未决及得木牌于江知友德巳克阶文乃自白盐山伐木开道以进永忠师至瞿塘关以山水峻急且蜀人设铁索飞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踰山度关以出其上流人持糗粮带水筒以御饥渴蜀山多草木令将士皆衣青蓑鱼贯出岩石间蜀人不之觉也度其巳至乃率精锐军分为二道夜五皷以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水寨将士皆以铁褁船头置火器而前黎明蜀人尽锐来拒永忠巳破其陆寨矣既而将士舁舟出江者一时俱发上流扬旗鼓噪而下蜀人出不意大骇下流之师亦拥舟前进发火炮夹击大破之遂焚三桥断其横江铁索生擒八十余人斩首千余级溺死者甚众明日汤和兵亦至永忠乃与之分道并进和率步骑永忠率舟师约会于重庆

七月廖永忠自夔州抵重庆次铜锣峡明升大惧或劝奔成都其母彭氏泣曰事势如此纵往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今大军势如破竹人皆胆碎岂更效力然终亦不免也不如乞降以免生灵于锋镝升遂遣使请降永忠以和未至不受踰旬和至会兵城下是日升面缚衔璧诣军门降和受璧永忠解缚抚慰之是月傅友德兵围成都戴寿等出城拒战以象载甲士列于阵前友德命前锋以弓矢火箭冲之象中矢却走寿兵躏籍死者甚众会汤和遣人报重庆之捷寿等亦得其家书知重庆巳降而室家皆完遂无鬪志遂籍府库诣军门降

九月汤和等遣人送明升并降表至京诏省部议受降礼省部言宋太祖干德三年蜀主孟昶降及子弟官属至阙下皆素服纱帽进待罪表俯伏于地通事舍人掖昶起鞠躬听命宣制释罪昶等再拜三呼万岁合门使承旨赐昶等袭衣冠带昶等再拜跪受各就次易服然后入见于崇元殿合门使引昶等入蹈舞称谢宣徽使承旨宣唤昶等再拜升殿至御座前鞠躬 太祖亲抚问之昶还位与其官属皆蹈舞再拜呼万岁出中书门下率百僚称贺今拟明升朝见礼上御奉天殿明升于午门外跪进待罪表侍仪使捧表入宣表官宣读讫承制官出传制升等皆俯伏于地侍仪舍人掖升起其官属皆起跪听宣制释罪升等五拜三呼万岁承制官传制赐衣服冠带侍仪舍人引升入丹墀中四拜出丞相率文武百官行贺礼 上曰明升与孟昶不同昶专治国政所为奢纵升年幼事由臣下宜免伏地上表待罪之礼是日明升及其官属朝见百官称贺授升爵为归义侯赐冠带衣服及第宅于京师时全蜀巳下惟吴友仁尚据保宁

冬十月汤和遣江夏侯周德兴会傅友德等克保宁执友仁送京师蜀地悉下

十一月汤和等师还各上所佩印绶并所得蜀金印冠冕仪仗及银印五十八铜印六百四总制府七元帅府八宣慰宣抚司二十五州三十七县六十七官吏将士五万九百九十人马骡一万三千八百余疋平蜀记不知何人所撰予观定远黄公金开国功臣录载平蜀事于颖川侯傅友德德庆侯廖永忠传中甚详若平章杨璟与明升书乃详于斯记也廖公传后载 皇祖御制平西蜀文末有傅一廖次之语五言次第真驭将之明鉴也嘉靖乙巳清明日汝郡袁褧记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赵尔巽
  卷二百七 治平三年(丙午,1066)·李焘
  ●卷二·叶梦珠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三·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吕思勉
  五五四 寄谕各省督抚实力访查《一柱楼诗》等应毁各书·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上·袁枢
  阳尼传·李延寿
  卷一百二十·阿桂
  卷一百十三·宋敏求
  卷十七·戴锡章
  七政算內外篇·佚名
  附錄·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九 谢 铎 杂诗 大化何絪緼四时互更代动植各有生种种自成类美矣牛山木苦为斧斤害牛羊复践之日夕就荒秽赖此生意深保之方未艾 其二 浮云无定踪悠

  • 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八岑参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後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复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

  • 第六十二回 贬忠州刘晏冤死 守临洺张伾得援·蔡东藩

      却说德宗即位,黜陟一新,尊郭子仪为尚父,加职太尉,兼中书令,封朱泚为遂宁王,兼同平章事。两人位兼将相,实皆不预朝政。独常衮居政事堂,每遇奏请,往往代二人署名,中书舍人崔祐甫,与衮屡有争言,从前朱泚献猫鼠同乳,称为瑞征,衮即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纪昀

    列传宋 【二】○宋二王景王晏郭从义武行德 杨承信 折德扆【御勋 御卿 克行】王承美 李继周 孙全照侯延广 扈彦珂王景王晏郭从义武行德杨承信折德扆王承美李继周孙全照侯延广扈彦珂△王景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

  • 通志卷一百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二吴刘繇【子基】太史慈 士夑【爕弟壹 防 武燮子徽 壹子匡】 张昭【子承 休弟子奋】顾雍【子邵 邵子谭 谭弟承 雍族人悌】诸葛瑾【子融】歩骘【子阐】张纮

  • 一二九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来热勘书完竣并查明阙失颠舛各书设法办理折·佚名

    一二九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来热勘书完竣并查明阙失颠舛各书设法办理折【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覆校工作】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七日臣纪昀跪奏,为勘书完竣,并查明阙失颠舛,设法办理,伏乞圣鉴事。窃臣仰蒙皇上格外鸿慈,俾率领

  • 孙即康传·脱脱

    孙即康,字安伯,他的祖先是沧州人。后晋末年,辽国迁移河北居民充实燕、蓟,八代祖延应在被迁人中,口说籍贯析津,其实在大兴。官做到涿州刺史。延应玄孙克构,是辽检校太傅、启圣军节度使。即康,是克构曾孙,大定十年(1170)中进士第

  • 纲鉴易知录卷四八·吴楚材

    唐纪玄宗明皇帝纲 癸丑,玄宗明皇帝开元元年,春二月,御楼观灯,大酺。目 开门然灯,大酺合乐。上皇与上御门楼临观,以夜继昼,凡月余。左拾遗严挺之上疏谏,以为:&ldquo;酺者因人所利,合醵为欢,今乃损万人之力,营百戏之资,非所以光圣

  • 卷一·胡彦升

    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一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度律上尔雅释噐律谓之分【律管可以分气】周礼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隂阳之声以为乐噐【阳声属天隂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为作也故书同作铜郑司农云阳

  • 卷五·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五宋 真德秀 撰元亨利贞易乾元亨利贞朱子曰六画者伏羲所画之卦也一者奇也阳之数也干者健也阳之性也本注干字三画卦之名也下者内卦也上者外卦也经文干字六画卦之

  • 卷十·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十济阳张尔岐撰觐礼第十【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唯此存尔觐礼于五礼属賔大戴第十六小戴十七别录第十○

  • 原序·周梦颜

      辛酉季夏,余与周君纳凉于荷亭之畔,握手论心,盱衡今古,因及福善祸淫之理。周君喟然长吁而作曰:&ldquo;色欲之惑人,甚矣哉!贤智犹或不免,况其他乎?&rdquo;余低回良久,窃思劝人于一时,不如劝人于千古,爰以编辑是书为请。周君曰:&l

  • 通例(例者略也类也举略以知类也)·志磐

    佛祖统纪通例(例者略也类也举略以知类也)释本纪释迦如来。最初得佛之后。大悲利物。未来不息。以故果后示权。数数出世。莫可以三际求其始终。况于十方国土。唱生唱灭。处处不同。岂当于此南洲一方毕其能事。然今所录

  • 第六十五章 将军杀戮·佚名

    此[王子波罗伽玛巴夫]己之带武器出发时节,前方余多而何物响起此法螺贝,(一)由此余多通晓[吉凶之]兆此之王子闻此,抱喜悦:&ldquo;我志望忽然成就。&rdquo;(二)离怖畏,狮子奋述之[王子]于彼处此处配置之卫兵由不领悟事之都出,(三)急速攀行

  • 八 迦叶师子吼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委若国之康那揭陀罗(金槃)鹿野林。尔时,裸行外道迦叶,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共相问候致意,交谈忆念之语后,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裸行外道迦叶言世尊曰:二&ldquo;尊瞿昙!我闻:&lsquo;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苦

  • 二字诀·李华

    书法章法论用语。指“截拽”二字。唐代李华《书论》 (即《二字诀》)云: “予有二字之诀,至神之方,所谓‘截拽’也,苟善斯字,逸少、伯英,彼何人哉!”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 “又曰:‘有二字神诀,截也,拽也’。所

  • 虎贲万岁·张恨水

    本书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 该书作于1945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