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贞吉

曹贞吉字升六,号实庵,山东安邱人。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生。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进士,官礼部郎中。诗格遒练,宋荦极推许之。著有《珂雪诗词集》。其论词谓:“离而得合,乃为大家。若优孟衣冠,天壤间只生古人已足,何用有我?”故其词宁为创,不为述,宁失之粗豪,不甘为描写。(石莲庵本《珂雪词话》)朱孝臧题其词集云:“留客住,绝调鹧鸪篇。脱尽词流响泽习,相高秋气对南山,侵度衍波前。”(《彊村语业》卷三)其魄力固在王士祯之上也。

○蝶恋花

〔读《六一集》十二月鼓子词,嫌其过於富丽。吾辈为之,正不妨作酸馁语耳。閒中试笔,即以故乡风物谱之。(十二首录一)〕

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飥餺穷家计。

○留客住

〔鹧鸪〕

瘅云苦!遍五溪沙明水碧,声声不断,只劝行人休去。行人今古如织,正复何事关卿?频寄语。空祠废驿,便征衫湿尽,马蹄难驻。风更雨,一髮中原,杳无望处。万里炎荒,遮莫摧残毛羽。记否越王春殿,宫女如花,只今惟胜汝?子规声续,想江深月黑,低头臣甫。

【评】谭献曰:投荒念乱之感。(《箧中词》一)

○扫花游

〔春雪,用宋人韵。〕

元宵过也,看春色万芜,澹烟平楚。湿云万缕,又轻阴作晕,蜂儿乱舞。一夜梅花,暗落西窗似雨。飘摇去,试问逐风,归到何处?灯事才几许,记流水钿车,画桥争路。兰房列俎,叹梦华易掷,鬓丝堆素。拥断关山,知有离人独苦。漫凭伫,听寒城数声谁鼓。

【评】陈廷焯曰:绵雅幽细,斟酌於美成、梅溪、碧山、公谨而出之者。(《白雨斋词话》卷三)

○满庭芳

〔和人潼关〕

太华垂施,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泥丸封未得,渔阳击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厉之形。何年月,刘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贺新凉

〔再赠柳敬亭〕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华萧瑟,白衣苍狗。六代风流归抵掌,舌下涛飞山走。似易水歌声听久。试问於今真姓字,但回头笑指芜城柳。休暂住,谭天口。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嘉荣旧友?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右曹贞吉词五首,录自《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本《珂雪词》。

【集评】王炜曰:珂雪词肮脏磊落,雄浑苍茫,是其本色,而语多奇气,惝恍惚睨,有不可一世之意。至其珠圆玉润,迷离哀怨,於缠绵款至中自具萧酒出尘之致,绚烂极而平澹生,不事雕锼,俱成妙诣。(《珂雪词序》)陈廷焯曰:珂雪词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才力不逮朱、陈,而取径较正。国朝不乏词家,四库独收珂雪,良有以也。(《白雨斋词话》卷三)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六百三十五·彭定求
  论务头第九·王骥德
  卷十二·丁绍仪
  郴江百咏·阮阅
  菌阁琐谈·沈曾植
  ◆揭经历佑民(旴里子集)·顾嗣立
  陈草庵·隋树森
  花牛歌·徐志摩
  卷32 ·佚名
  人变兽·徐志摩
  卷四十二·吴之振
  卷二百九十一·陈廷敬
  卷二百十四·陈廷敬
  第三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五廨宇·梁章钜

    内阁汉票签处有旧联云:“天下文章莫大处;龙门声价最高时。”为诸城刘文正公所书。道光二年毁于火,后陈荔峰阁学嵩庆重书,悬于圆明园直庐。翰林院署有联云:“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字职司勤。”为何义门

  •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一元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太初先生以超轶絶世之才游半天下卒卜居於吾湖考其年仅三十有七而当时之伟人杰士无不折节下先生若得交於先生为幸者没之日各分任其平生所属使无复有遗憾非有一段不朽者沁入人心奚以至於斯余生也晩

  • 东都事略卷七十九·王称

    列传六十二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也父益都官贠外郎安石蚤有盛名博闻强记为文动笔如飞观者服其精妙举进士髙第佥书淮南节度判官召试馆职固辞乃知鄞县安石好读书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

  • 第二十六回 诏江东愍帝征兵 援灵武麹允破虏·蔡东藩

      却说秦王业入居长安,已阅一年,长安新遭丧乱,户不满百,荆棘成林,太子詹事阎鼎与征西将军贾疋,职掌内外,又未免挟权专恣,未协舆情。汉梁州刺史彭荡仲,被疋袭死。见前回。荡仲子天护,纠合群胡,来攻长安。疋出拒天护,竟至败回。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可用遂命复旧职○山

  • 一二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纪昀奏抽毁删削《愚庵小集》等夹签进呈片·佚名

    一二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纪昀奏抽毁删削《愚庵小集》等夹签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遵旨将本日纪昀所奏应毁之《愚庵小集》内朱鹤龄《书元好问集后》一条,又《十六家词》内邹祗谟《汉(满)江红》一首,真按:满江红

  • 四二 老师二·周作人

    汉文老师我在学堂里只有一个,张然明名培恒,是本地举人,说的满口南京土话,又年老口齿不清,更是难懂得很,但是他对于所教汉文头班学生很是客气,那些汉文列在三等,虽然洋文是头班,即是那螃蟹似的那么走路的仁兄,在他班里却毫不假以

  • 徐勉传·李延寿

    徐勉,字..仁,东海郯地人。祖父徐长宗,是宋武帝的霸府行参军。父亲徐融,任南昌相。徐勉自幼成为孤儿,十分贫困,所以他很早就自我激励,养成清正的节操。六岁时,遇到陰雨天,家人向神祈求天晴,他很快写成一篇文章,被长辈宿儒们所称赞

  • 赵弘毅、赵恭传·宋濂

    赵弘毅字仁卿,真定晋州人。少好学,家贫无书,便到富人家帮工,白天干活,夜晚借书读。主人同情他这种好学之心,只使他管其事而不亲自劳动,以满足他好学的要求。他曾受教于临川吴澄,开始被推举为翰林书写,再转为国史院编修官,调大乐

  • 晋纪十八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四年(戊戌、338)·司马光

    晋纪十八 晋成帝咸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 [1]春,正月,燕王遣都尉赵如赵,听师期。赵王虎将击段辽,募骁勇者三万人,悉拜龙腾中郎。会辽遣段屈云袭赵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虎乃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帅舟师十万出

  • 奏谳书十七·佚名

    原文南郡卒史盖庐、挚田假、卒史瞗复攸[“广”内“隼”]等狱簿御史书以廿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即下,甲午到盖庐等治所,其壬寅补益从治,上治它狱。四月辛卯瞗有论去,五月庚午朔益从治,盖庐有赀

  • 卷一百四十六·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六  宋 卫湜 撰投壶第四十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投壶者以其记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此於别録属吉礼亦实曲礼之正篇是投壶与射为类此於五礼宜属嘉礼也或云宜属宾礼蓝田吕氏曰投壶

  • 七  三辩·墨子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2)。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新学菩萨云何学六波罗蜜。佛告须菩提,新学菩萨欲学六波罗蜜者,当与真知识相随。常当承事。又复当与能解说般若波罗蜜者相随亦亲近。有能解说是般若波罗蜜者,常当呼人劝助。令学六波罗蜜。当守奉行。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末)·窥基

    观如来品 合十一品。正陈本宗分中。分三。初九品明菩萨境。次上一品明菩萨行。此之一品。明菩萨果。修行当必成大果故。如来之名。已如前释。观者察。智见照察。名之为观。恐修妙行者执有实如来。不解正观二身差别。

  • 如净禅师语录目次·文素

    上卷序清凉语录 净慈语录瑞岩语录 再住净慈语录下卷天童语录上堂 小参 普说 法语颂古 赞佛祖 小佛事 偈颂跋

  • 熙朝新语·徐锡麟

    史料笔记。十六卷,辑录者为钱泳、徐锡麟。成书于嘉庆、道光之际。(早期刊行时曾取徐、钱二人姓氏偏旁,署名“余金”纂辑。)。杂录清代初年至嘉庆各朝史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水利、农艺、人物轶事等。其中

  • 白话梁书·姚思廉

    《梁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姚思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六卷。分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记事上起梁朝建立(502),迄于梁灭亡(557),凡五十六年历史。系据其父姚察《梁书》未完稿成书。保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