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猜你喜欢
  卷十七·郑玄
  卷四十八 祭义第二十四·郑玄
  卷三·杨士勋
  卷七·韩婴
  論衡校釋卷第六·黄晖
  泾野子内篇卷六·吕柟
  卷九十四·卫湜
  提要·岳珂
  春秋集传详说卷八·家铉翁
  题记·钱穆
  第二篇 如烟往事(中)·丰子恺
  护戒品第二·佚名
  时 事 短 言·太虚
  评朱谦之君的虚无主义·太虚
  阅科学的人灵交通记·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二·王奕清

    【北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其音清新緜远】端正好【楔子多用之与正宫不同】无名氏【拂尘子】旣相别【句】难留恋【韵】为昆仲撚指十年【韵】临行也将二弟丁宁劝【韵】你若是居台省掌兵权【韵】平天下【句】立山

  • 卷三百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十八 王钝 题襄县张医人所藏续弦图 伊人在空谷洒落非尘襟写怀无俗物手摩峄阳琴况有芝兰客赏兹山水音松风起坐隅寒泉泻遥岑檿丝忽断絶怆彼听者心安得鸾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四·阿桂

      太宗文皇帝【崇徳二年丁丑三月至十二月】  崇徳二年三月甲辰朝鲜国臣洪翼汉等伏诛先是朝鲜国王李倧屡上书乞降  太宗谕令送首谋败盟三四臣当正国法以儆后人李倧奏言首倡浮议之台諌洪翼汉当大军到境时用为平

  • 跋三·沈云

    台湾郑氏始末六卷,沈云撰、沈垚注。云字闲亭,德清人,道光甲辰(二十四年)进士,官广西兴安知县。尝取闽人江日升台湾纪事四十九篇,参考他书加以润色,自天启甲子岁(四年)郑芝龙倡乱、至康熙癸亥(二十二年)其曾孙克塽投诚而止。子敦又

  • 题识·陈康祺

    按:是编写定样本后,检阅前三笔,有偶涉重复者数则,爰取后来日记中字数相同者,补缀更易,以免行列之参差。故全书皆乙亥、丙子所纂辑,而牵及近年时事者,亦间有数条。此书为掌故之丛林,典章之渊薮。古人如《邵氏闻见诸录》、《容斋

  • 第二卷 吴县·缪荃孙

    吴 县经 部注归藏十三卷注周易十五卷 汉·陆 绩注京房易传三卷注京房积算杂占条例一卷 陆 绩周易日月变例六卷 陆 绩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吴·陆 机论语解 晋·王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二月戊子上谕军机大臣曰温福奏五岱种种任意乖谬妄行着派御前大臣公丰升额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前往军营将所降谕防至温福处当面晓谕并讯问五岱此等情事如果属实即革去叅赞大臣作为兵丁自备资斧効力同日福隆安奏言【

  • 裴秀传·房玄龄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祖父裴茂,是汉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尚书令。裴秀少年好学,有风度节操,八岁能写文章。叔父裴徽有大名,宾客很多。裴秀年十余岁,有些拜访裴徽的客人,出来后又去拜访裴秀。然而裴秀母亲出身微贱,嫡母宣氏

  • 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录》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后,君也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按古文孝经指解一卷宋司马光撰范祖禹又续为之説宋中兴艺文志曰自唐明皇时排毁古文以闺门一章为鄙俗而古文遂废【按此説舛错辨己见孝经正义条下】至司马光始取古文为指解又范祖禹进孝经説劄子曰仁宗朝司马光

  • 卷四·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四   明 傅逊 撰伯晋楚鄢陵之战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泛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泛郑地共仲侯羽郑大夫

  • 卷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三      宋 苏辙 撰 鄘        国风 柏舟共姜自誓也 卫厘公之世子共伯余立未逾年而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故誓而不许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

  •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胡兰成

    第九十七則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舉: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雪竇禪師頌曰:明珠在掌,有功者賞。胡漢不來。全無伎倆。伎倆既無,波旬失途。瞿曇瞿曇,識我也無。這頌雖引的金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八·圆晖

      从此第二。别明业障。就中分六。一明业障体。二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无间同类 此下第一出业障体者。论云。于前所辨三重障中。说五无间。为业障体。五无间业。其体是何。颂曰。 

  • 普陀列祖录·潮音通旭

    住山比丘 通旭 集宋 真歇清了禅师(丹霞淳嗣)师号真歇。讳清了。蜀之左绵安昌。雍氏子也。生有慧根。眉目疎秀。神宇静深。见佛则欣恋不舍。年十一。依圣果寺俊僧受业。又七岁。试法华经得度。具戒听讲。玄解经论。

  • 卷第四·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应化圣贤(东土) 忻州一老翁因佛陀波利尊者游台山。老翁见乃问向什么处去。尊者曰台山礼文殊去。老翁曰大德见文殊还识否。尊者无对。 汾阳昭代云。今日庆幸。 云

  • 道山清话·佚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时人撰,姓名不详,原本《说郛》题作道山先生撰。陶珽增补本《说郛》署为王暐作,为妄题,不足据。书末有建炎四年(1130)作者之孙跋, 自称朝奉大夫暐,缺姓。跋语称“先大父国史在馆阁最久,多识前辈,尝以闻

  • 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句·智旭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谓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独冷。谓真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