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上文中《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成于1923年夏。《再论〈老子〉成书年代》,成于1932年春。此两篇,曾与拙著《先秦诸子系年》中《老子辨》一篇合刊,由上海大华书店印行,书名《老子辨》。
1945年,在成都。成《比论孟庄两家论人生修养》及《记魏晋玄学三宗》共两篇。1948年,在无锡江南大学。是年春,成《郭象〈庄子注〉中之自然义》一篇。冬,草创《庄子纂笺》,越年脱稿。
1953年在香港,成《庄》《老》两小传,及《道家政治思想》,共三篇。
1955年,成《庄老的宇宙论》,《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又《庄老太极无极义》,共三篇。
1956年,成《释道家精神义》,及《〈庄子〉外杂篇言性义》,共两篇。
1957年,成《〈老子〉书晚出补证》,及《王弼论体用》,共两篇。上述十五篇合成今书,前后计之,已历三十五年矣。
诸文多数均曾分别于各杂志刊载,此次汇合付印,逐篇均有修订增润。然大体各仍旧贯,未能竟体改写。语或重出,亦恐有小小相牴牾处,幸读者谅之。
本书专为讨论庄、老两家之思想,而辨订其先后。其关于庄、老两家之生卒年世,及历史传说之种种考订,则均详见于拙著《先秦诸子系年》。
拙著与本书可互相发明参证者,除《先秦诸子系年》外,尚有《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墨子》,《惠施、公孙龙》诸书,幸读者参阅。
此书于1957年10月,由香港新亚书院研究所初版发行。1971年,又在台北再版发行。今又补入三篇,一、《三论〈老子〉成书年代》,二、《〈庄子〉书言长生》,三、《庄老与易庸》,皆早年之作,今一并收入此集,全书共十八篇。交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特识数语,以告读者。
1990年5月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昭十三年)·孔颖达 致士篇第十四·荀况 迩言后序·刘炎 天何言哉?·孔子 卷五十四·卫湜 卷二十三·程川 卷三十四·黄伦 卷二十三·林之奇 春秋诸国兴废説·胡安国 原序·王天与 序论·王植 附︰佛法為今時所必需·欧阳竟无 卷四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四·唐慧琳 佛说华手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