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一下

伊川先生语七下

附师说后

幽王失道,始则万物不得其性,而后恩衰于诸侯以及其九族,其甚也,至于视民如禽兽。鱼藻之什,其序如此。

孔子之时,诸侯甚强大,然皆周所封建也。周之典礼虽甚废坏,然未泯绝也。故齐、晋之霸,非挟尊王之义,则不能自立。至孟子时则异矣。天下之大国七,非周所命者四,先王之政绝而泽竭矣。夫王者,天下之义主也。民以为王,则谓之天王天子;民不以为王,则独夫而已矣。二周之君,虽无大恶见绝于天下,然独夫也。故孟子勉齐、梁以王者,与孔子之所以告诸侯不同。君子之救世,时行而已矣。

不动心有二,有造道而不动者,有以义制心而不动者。此义也,此不义也,义吾所当取,不义吾所当舍,此以义制心者也。义在我,由而行之,从容自中,非有所制也,此不动之异。

凡有血气之类,皆具五常,但不知充而已矣。勇者所以敌彼者也,苟为造道而心不动焉,则所以敌物者,不赖勇而裕如矣。理也,性也,命也,三者未尝有异。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矣。天命犹天道也,以其用而言之则谓之命,命者造化之谓也。

吴书言天序,天秩。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圣人本天,释氏本心。

忠者,无妄之谓也。忠,天道也。恕,人事也。忠为体,恕为用。「忠恕违道不远」,非一以贯之之忠恕也。

真近诚,诚者无妄之谓。

气有善不善,性则无不善也。人之所以不知善者,气昏而塞之耳。孟子所以养气者,养之至则清明纯全,而昏塞之患去矣。或曰养心,或曰养气,何也?曰:「养心则勿害而已,养气则在有所帅也。」

贱妾得进御于君,是其僭恣可行,而分限得踰之时也。乃能谨于「抱衾与裯」,而知「命之不犹」,则教化至矣。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虽桀、跖不能无是以生,但戕贼之以灭天耳。始则不知爱物,俄而至于忍,安之以至于杀,充之以至于好杀,岂人理也哉?

有欲乱之人,而无与乱者,则虽有强力,弗能为也。今有劫人以杀人者,则先治劫者,而杀者次之。将以垂训于后世,则先杀者而后劫者。春秋书「郑公子归生弒其君夷」是也。

诸葛瑾使蜀,其弟亮,与瑾非公会不觌。亮之处瑾为得矣。使权之知瑾,如备之遇亮,复何嫌而不得悉兄弟之欢也。

春秋丧昏无讥,盖日月自见,不必讥也。唯哀姜以禫中纳币,则重迭讥之曰:「逆妇」,曰「夫人至」,恐后世不以为非也。他皆曰「逆女」,此独云「妇」,而又不曰「夫人」,盖已纳币则为妇,违礼而昏则不可谓之夫人。

「贞而不谅」,犹大信不约也。

智出于人之性。人之为智,或人于巧伪,而老、庄之徙遂欲弃智,是岂性之罪也哉?善乎孟子之言:「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

孔子之时,道虽不明,而异端之害未甚,故其论伯夷也以德。孟子之时,道益不明,异端之害滋深,故其论伯夷也以学。道未尽乎圣人,则推而行之,必有害矣。故孟子推其学术而言之也。夫辟邪说以明先王之道,非拔本塞源不能也。

青蝇诗言樊、棘、榛,言二人、四国。自樊而观之,则樊为近而棘、榛为远;自二人而观之,则二人为小而四国为大。谗人之情,常欲污白以为黑也,而其言不可以直达,故必营营往来,或自近而至于远,或自小而至于大,然后其说得行矣。文王之德,正与天合,「明明于下」者,乃「赫赫于上」者也。

孟子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有忠矣,而行之以恕,则以无我为体,以恕为用。所谓「强恕而行」者,知以己之所好恶处人而已,未至于无我也。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为仁之方」也。

富文忠公辞疾归第,以其俸券还府,府受之。先生曰:「受其纳券者固无足议,然纳者亦未为得也。留之而无请可矣。」

名分正则天下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心,道之所在;微,道之体也。心与道,浑然一也。对放其良心者言之,则谓之道心,放其良心则危矣。「惟精惟一」,所以行道也。

伊川先生病革,门人郭忠孝往视之,子瞑目而卧。忠孝曰:「夫子平生所学,正要此时用。」子曰:「道着用便不是。」忠孝未出寝门而子卒。一本作或人乃载尹子之言曰:「非忠孝也。忠孝自党事起,不与先生往来,先生卒,亦不致奠。」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中庸三·黎靖德
  提要·黎立武
  卷十三·程端学
  卷十三·孙瑴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二章 感官·林语堂
  尚书表注序·金履祥
  五  七患·墨子
  卷二十四·张廷玉
  卷二·李光地
  卷十九·吕祖谦
  卷十七·聂崇义
  卷五 克治·张伯行
  覆净性居士书·太虚
  易理与佛法·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梅鼎祚

    第二十一齣 杭海【神仗儿】〔生冠带持节领衆军上〕行边列队。行边列队。飞尘曡骑。歎关山迢递。随处烽烟四起。啣玉命。下彤墀。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自家奉命参军平卢。兼访范阳消息。

  • 发现·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

  • 列传第三十九 文五王·沈约

    竟陵王诞 庐江王祎 武昌王浑 海陵王休茂 桂阳王休范 竟陵王诞,字休文,文帝第六子也。元嘉二十年,年十一,封广陵王,食邑二千户。二十一年,监南兖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出镇广陵。寻以本号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

  • 卷三百七 列传九十四·赵尔巽

      尹继善 刘于义 陈大受 张允随 陈宏谋   尹继善,字元长,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尹泰子。雍正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五年,迁侍讲,寻署户部郎中。上遣通政使留保等如广东按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原瑛受赇状,以尹继

  • ●卷十二·陶宗仪

      ◎园池记  唐南阳樊宗师,字绍述,所撰《绛守居园池记》,艰深奇涩,读之往往昧其句读,况义乎哉?韩文公谓其文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观此记,则诚然矣。宋王晟、刘忱,尝为解释,今不复有,偶得滦阳赵仁(字伯昂)笺注本,句分字析,词理焕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九)·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癸丑赐咸宁公主孳牧马五十疋 罢海子至西湖巡视官盖西湖受高山之流京城南出注海子凡三十余里官常遣人往来巡视禁民不得取鱼而并缘为奸者其旁近之草及灌田之水民皆不得取至是 上命吏部悉罢之谓尚书

  • 卷之八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六 传第八十 扎萨克多罗郡王车凌蒙克列传 车凌蒙克杜尔伯特人姓绰罗斯扎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从叔父其父伯布什为保伊尔登第四子有子一即车凌蒙克乾隆十八年偕

  • 炀帝纪·魏徵

    (上)炀皇帝名广,一名英,小名阿..,是隋高祖的第二个儿子。 母亲是文献独狐皇后。 皇上的容貌仪表很美,从小机敏聪慧,在诸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高祖及皇后的宠爱。 在北周,凭借高祖的功勋,他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他被立

  • 黄观传·张廷玉

    黄观,字伯澜,又字尚宾,贵池人。父亲入赘许家,转随许姓。黄观就学于元朝待制黄..。黄..死节,黄观更加自励。洪武年间,黄观被推荐入太学。他将父母之墓绘成图,每次瞻拜总是泪流不止。二十四年(1391),黄观在会试、廷试中都名列第

  • 职官五四·徐松

    宫观使宫观使、副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管勾及外宫观,凡 侍从及勋戚、武臣、内臣兼领在京宫观并附此,余官别入外宫观。 祥符七年八月,宰臣向敏中为景灵宫使。 十一月八日,以修玉清昭应宫使、参知政事丁谓进工(工)

  • 商书·盘庚下·佚名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

  • 第二章 8·辜鸿铭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辜讲另外一位学生(子夏)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困难在于人的仪表神态,如果仅仅是需要年轻人做的事情,年轻人做了;而当有美食好酒的时候允许老年人一起

  • 卷二十八·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八宋 李明復 撰文公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郚謝湜曰僖公伐邾取須句矣其後須句復入于邾故公又伐邾取須句以其叛歸再取故書日謹其變也邾微國須句小邑以

  • 卷九·佚名

    △拥护品之馀唯置作五逆者诽谤正法者谤无贤圣者,身口意业所作之恶业及果报一切皆灭。若此法门乃至经卷。若但书持置於宅中。彼等所有诸业烦恼能为障碍量等须弥皆悉消灭。一切善根悉得增长。一切善分皆悉满足。意所悕望

  • 金刚般若经集验拾遗·孟献忠

    南阳后学释 升堂 录三宝感通记曰。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信敬佛法○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之。又曰唐益州西南新繁县西四十里许○繁后具自言之(会盈耳)。唐临冥报记曰唐吴郡□□素家贞观二十年失火

  • 两溪文集·刘球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王振党羽马顺在狱中支解死。

  • 春秋世族谱·陈厚耀

    一卷。清陈厚耀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为《周世次图》,后附周王室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