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十三

明 孙防 编

春秋命厯序

春秋纬十有三篇无所谓命厯序者诸书征引防茎歳代帝皇箓运顾多主于命厯则欲推邃古之闻不得不列是书矣

自开辟至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歳分为十纪每纪为二十六万七千秊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疏仡纪

按广雅天地辟设人皇以来至鲁哀公十有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歳分为十纪注云帝王世记自人皇以来迄魏咸熈二年凡二百七十二代积二百七十六万七百四十五年分为十纪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歳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歳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歳人皇九头乗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又曰天皇氏以木王地皇氏以火纪人皇出晹谷分九河 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财度为九州谓之九囿囿各居其一而为之长人皇居中州以制八辅

按路史考之正闰五德终始之传乃谓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之为治即代所谓盘古氏也继之以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在洞神部又有所谓初三皇君而以此为中皇葢难得而稽矣

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阙】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微书,卷十三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微书,卷十三

大腹出天齐号曰皇次屈驾六飞麋上下天地与神合谋神皇氏驾六蜚鹿政三百歳

按路史循蜚纪钜灵氏之后为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阵氏乃至黄神在神氏之前

次民氏是为次是氏 次是氏没元皇出天地易命以地纪穴处之世终矣

按循蜚纪神氏之后有犂灵氏大騩氏鬼騩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葢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帝氏乃至次民而穴处之世终矣

辰放氏是为皇次屈渠头四乳驾六蜚麐出地郣而从日月上下天地与神合谋古初之人卉服蔽体次民氏没辰放氏作时多隂风乃教民木茹皮以御风霜绹鬓阔首以去灵雨而人从之命之曰衣皮之人

此因提纪之首也

贲居子曰大古之事有不可以理诘者有不可以迹拘者较于目今其怪奇更什伯矣

路史氏曰无物不有而后为天地无事不具而后成世道由是而究之则非常之故不虑之变皆适然而已矣是以太公有云天之为逺矣地之为广矣人生其间各自利也何莫之有乎夫使世俗而能常有其有是乃溟涬鸿蒙世以为主莫之有七十六圣矣呜呼天地之间信何莫之有乎奚物而为常奚物而为怪通之则物我一也不然吾值我非怪邪天下之物固不以自怪也必値我而后怪始未常识遇之皆可为骇惑怪固在我不在物也四海之下四臂九首六足两口独目三身二体旁口反舌交胫反踵马首狗三瞳四舌四耳三角结匈岐踵半体聂耳毛身髌贯匈离耳无肠蜚头羽民尾濮豕啄狗头厌火流鬼野父落刹充衂其间北方有不释之氷南方有不死之草东方有君子之域西方有残刑之尸寝居直梦人死为岂得谓之无邪

帝辰放在位二百五十年离光次之号曰皇谈锐头日角驾六凤凰出地衡治二百五十歳

按因提纪辰放氏之后为蜀山氏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始蚕丛拍濩鱼鳬各数百歳最后乃得望帝杜宇寔为满杆葢蜀之先也次有豗傀氏浑沌氏东戸氏当是之时禽兽成羣竹木遂长道上顔行而不拾遗耕者余饩宿之陇首其歌乐而无謡其哭哀而不声皆至德之世也其次乃至皇覃氏即离光氏也

栢皇氏是为皇伯登出抟桑日之阳驾六龙而上下以木纪德

按因提纪皇覃氏之后为啓綂氏吉夷氏几蘧氏天下之人惟知其母不知其父鹑居殻饮而不求不誉昼则旅行夜乃处及其死也槀舁风化而已令之曰知生之民天下葢不足治也有圣者作楼木而巢教之巢居以避之号大巢氏有圣人者游于日月之都至于南垂有木焉鸟啄其枝则防然火出圣人感之于是仰察辰心取以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乃教民取火以灼以焫以熟臊胜以燔黍捭豚然后人无腥□之疾号遂人氏后有庸成氏庸成者垣墉城郭也群玉之山平阿无隘四彻中绳庸成氏之所守先王之册府也其民僮蒙莫知西东摩蜃蓐食而莫知其止息托婴巢中楼粮陇首寔有季子其性喜淫昼淫于市帝怒放之于西南季子仪马而产子身人也而尾马是为三身之国因提讫矣 禅通纪起于史皇氏乃至栢皇栢皇以后命厯叙缺焉今按栢皇氏后有中央氏大庭氏栗陆氏昆连氏轩辕氏赫胥氏葛天氏尊卢氏祝诵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隂康氏无怀氏乃至大昊氏云

路史曰轩辕氏古封禅之帝在黄帝之前昔蒙庄氏论至德之世轩辕氏后乃有赫胥而尊卢祝融次之又后乃有伏羲神农黄帝其明着若是讯昔币欵有黄帝金而又有轩辕金封禅文识有轩辕氏而又有黄帝氏则轩辕自为古帝信矣后世惟见史迁纪黄帝名轩辕更弗复攷于古失之又曰昔在上世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为营窟夏则居曾巢而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木处颠风生燥颠伤燥夭于是有圣人者教之编槿而庐缉藋而扉塓涂茨翳以违其高卑之患而避风雨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礼运所言有巢氏在遂人氏之前六韬所叙乃昊英氏之后有巢也而汲书所说有巢氏为在夏商间误矣

伏羲遂人始名物虫鸟兽

按古三坟云伏羲遂人之子也因风而生为风姓通卦验云遂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寘而其刻曰苍牙通灵昌之成谓伏羲也故云遂人有传教之台伏羲立十二言之教而魏淳于俊亦以为伏羲因遂皇之图以制八卦则罗泌置遂人于因提纪中未知何据黄囊经云伏羲父葬震山下作丙放巽或代王世言伏羲无父其母感迹而生者妄也则三坟以为遂人之子亦诬依命厯序反在伏羲后矣古学之难稽如是

有神人名石年苍色大眉戴玉理【注玉理犹玉英也】

按禅通纪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列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荆州记云井在山北重堑周之广一顷二十内有地云神农宅神农生处神农既育九井育穿旧言汲一井则八井震动又荆州图言永阳县西北二百三十里厉乡山东有石穴高三十丈长二百尺谓之神农穴神农生此老子亦生于此

又云有神人驾六龙出地辅号皇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山川林薮所至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

按因提纪命白阜度地纪脉水道窬木方竹杭潢洋而有亡达遂甄四海纪地形远近山川林薮所至而正其制近国地广而远国弥小负海之邦率三在地吕氏春秋云神农分国近国地广远国地愈小海上有十里之国与二十里也诸子言神农王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所谓地过日月之表也

炎帝号曰大庭氏传八世合五百二十歳

按因提纪古之有天下最长世者无神农若也故尸子曰神农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牧民易也吕览亦以神农七十世有天下而书传止存八叶何哉

黄帝一曰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歳次曰帝宣曰少昊一曰金天氏则穷桑氏传八世五百歳次曰颛顼则高阳氏传二十世三百五十歳次是帝喾即高辛氏传十世四百歳

入元三百四歳为德运七百六十歳为代轨千五百二十歳为天地出符四千五百六十歳为七精反初以文命者七九而衰以武兴者六八而谋天人相应若合符节

按禅通纪自伏羲以来以斗精受命者七神得间气而生者又二十有八所谓三十五际者也

博物志曰昔西夏仁而去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唐伐之西夏以亡昔都贤神道废人事之谋臣不用防是从忠臣无禄神巫用国榆烱氏之君而无使曲沃进伐以亡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昔者清阳强力贵美女不治国商伐之有洛以亡 此葢史记解之略也

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后尧坛于河作握河纪逮虞舜夏商咸亦受焉

五德之运同征合符膺箓次相代

贲居曰上世之寳河图犹三代之重神鼎汉以下之争传国玺也玺能存而不能亡有道者得之无道者亦可以力挟而夺之神鼎则不然能存亦能亡有道之主得之无道之国则不入矣若夫河图或世见或世不见虽有兴王非絶盛之德犹夫不见耳虽然谓与马果上帝之传命耶上帝有命而传之则何不生一穷灵亶慧四目两口之人下教于羲轩而语其详乎夫天所生穷灵亶慧则孰有逾于羲轩者羲轩未尝不传天之言然而愚俗未必信固不若托诸不世见之神物以为天也然则当其世有仙矣有神矣羲轩者何不召其仙若神而倩之言曰仙与神固非羲轩所能檄也寝降于世其言有闻有不闻而愚俗犹将讶之曰人耳人耳惟惟马欻忽出河赩然图见里巷老稚争趋谒之曰此乌乎来哉是复何书惟圣人能通其解耳安得不畏之寳之其实于天无与也在圣人者亦犹夫师螘师蛛之故智而已矣

桀无道地吐黄雾夏陨霜冬下露

成康之隆醴泉涌出

孔子治春秋退修殷之故厯使其数可传于后春秋宜以殷厯正之今攷之交会不与殷厯相应

鲁僖公五年正月壬子朔旦冬至积获麟至汉起庚子蔀之三十三歳竟己酉戊子及丁蔀六十九歳合为二百七十五歳

古微书卷十三

猜你喜欢
  夏书·五子之歌·佚名
  奔丧·戴圣
  卷五 圣治章第九·邢昺
  通辩论第四·公孙龙
  卷一二五·邱濬
  自序·杨简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林语堂
  春秋讲义卷三下·戴溪
  卷十六·秦蕙田
  卷二十九·严粲
  卷九·姚舜牧
  第一章 绪论·梁漱溟
  墨子卷十二·墨子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九·唐慧琳
  了本生死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唐圭璋

    孙光宪(一首)   谒金门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此首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起两句,即懊恨百端,沈哀入骨。&ldquo;

  • 卷一二二 宋紀四·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五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八年(辛未、四三一年)   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興。   丙申,檀道濟等自清水救滑臺,魏叔孫建、長孫道生拒之。丁酉,道濟至壽張,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濟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一·杨仲良

      徽宗皇帝   张商英事迹   绍圣元年四月甲辰,左朝请郎张商英为右正言。商英前自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元祐四年五月),改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又徙淮南,踰五年不复召,于是始擢谏官,故商英攻元祐大臣不遗余力(详见

  • 第八十七回 扫残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东宫失位·蔡东藩

      却说北凉主段业,用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貌似信用,暗实猜嫌,蒙逊窥业意,深自晦匿。业授门下侍郎马权为张掖太守,甚见亲重。权自恃豪略,蔑视蒙逊,蒙逊遂伺隙谮权,业信以为真,将权杀死。蒙逊既除去一患,还想设法除业,因复语从兄

  • 七国考卷六·董说

    ○秦羣礼改元更元 史记秦惠文王十四年更为元年又十四年而卒【先是魏惠王三十六年改称元年后十一年而秦惠王复改元】按周文王改元矣尚书运期授注云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命受命之月已是季秋至明年乃改元书序云惟十

  • 班马异同卷十七·倪思

    袁盎鼌错列传第四十一史记一百一爰盎鼌错传第十九汉书四十九袁爰盎者楚人也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羣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中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目送之袁盎进曰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己未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予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陈承恩祭葬承恩 仁圣皇太后亲侄也○封庆符王承鱼□勿嫡第二子宣壑为庆符王长子在金□闻为镇国将军在□金亻汶□在錣鼐金□异鼐<釒伊>禋

  • 流求传·李延寿

    流求国在海岛中,正对建安郡东,水路五天便到。土地上有很多山洞。国王姓欢斯氏,名字叫渴棘兜,不知道他们国家有多少个世代相传。那个地方的人喊他叫可老羊,妻子叫多拔茶。居处称为波罗檀洞,壕洞栅栏有三层,周围有流水,种植树木

  • 康福传·薛居正

    康福,蔚州人,世代担任本州军校。祖父康嗣,曾担任蕃汉总知兵马使,追赠太子太师。父亲康公政,历官至平塞军使,追赠太傅。康福熟谙弓箭兵马,年轻时事奉后唐武皇,历补军职,兼承天军都监。庄宗即位,曾经对左右侍臣说:“我本来是蕃地人

  • 此木轩四书説卷四·焦袁熹

    举人焦袁熹撰论语三子之燕居章子之燕居闲暇无事胸中太和自然盎溢于顔貌之间有不可揜者其或有所感触如居夷浮海之叹则不容不改其常度矣譬如天道以风和日丽为常子曰甚矣吾衰也章孔頴逹曰庄子意在无为欲令静寂无事不有思

  • 书传卷十七·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顾命第二十四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毕公高周之同姓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颒水发大命当齐戒沐浴今有疾不能洮颒水而已洮盥也颒颒面也相被冕服冯玉几相相礼者以衮冕服被

  •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二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爲求如是深極妙善清白覺慧故.由   是妙善淨法明門精勤方便如理證入觀如理句。舍利子云何名爲如理證入.復以何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无畏品第五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何从造发道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从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正作此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爱欲中与欲从事。尔乃

  • 第五章 第三结集·佚名

    于初,摩诃迦叶等诸大长老所行正法之合诵称为上座部之[合诵](一)最初一百年间上座部说为唯一,由此以来生起他之阿阇梨说。(二)行第二之合诵会此诸长老为抑压此等一万恶比丘遂生起名大众部阿阇梨说。由此生鸡胤部,亦[生]一说部。(三

  • 南方草木状·嵇含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之一。旧题为西晋襄城太守嵇含撰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但学者们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均有不同看法,尚无定论。不过,根据书中的一些记载,可以推断此书的渊源较古老。此书在南宋后又有增补。书中记

  • 岕茶汇抄·冒襄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 政学录·郑端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机构、官员,

  • 刘子·佚名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