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三首

著书所以明道。非尚淹该而鬬绮靡也。天何言哉。圣人之于言。盖有不得已焉者耳。世降叔季。著述漫羡。蹈袭一轨。去道益远矣。新安康范先生汪公晫嘉遯殁世。无求于时。问学操履。孜孜师古。非有为人之私也。见曾子子思言行散于诸书。于是会萃以成二编。将以阐斯道。行万世。先生与朱子同桑梓。且并生宋绍兴间。朱子不及见其书成而先即世。先生每以为恨焉。其孙梦斗以书送官。乃藏秘府。褒郎秩。贲泉壤矣。然不得以传于当时。迨其五世孙畴。一日携写本过余。披诵三复。采摭据乎经传。渊源本乎伊洛。发扬先哲。嘉惠来学。视彼窥窃陈编。衔媒希进者。相去万万也。今逢盛时。曾思二子之学大明于世。夫列馆阁。以斯文为任。尚采遗书。布诸区宇。则于治教岂小补哉。汪泽民序。

孔子之道。曾子得之而为大学。曾子之旨。子思子述之而为中庸。道统之传。于焉攸系。而汉志所载子思二十三篇。曾子十八篇。今皆不存。后世乃间取大小二戴礼文以相傅会。要非本书也。然二子之嘉言善行。杂出于传记诸书寥寥。千载未有能裒而集之。表而出之者。新安康范汪先生与晦庵朱子生同时。学同道。肥遯丘园。笃志师古。乃始搜罗彚萃。以成二编。藏于家塾。迨其孙梦斗始献诸朝。而未克颁行于天下。今其五世孙畴。盖将锓梓广传。以昭先世之潜德。使后学得以稽夫道统之传而不惑于世儒之陋。其用心公且溥矣。方今朝廷表章圣学。二子光被纶綍。载建上公。加谥宗述。是编之行。将与大学中庸相为表里。其于治道岂小补云。俞希鲁序。

章章乎圣人之言。如日月之在天上。洋洋乎圣人之道。如江河之行地中。垂万年而不翅。亘万世以无穷。天下之人明其道者。成其德。遵其言者。成其行。况当时亲炙之者乎。曾子嫡圣人之传。述圣言以作大学。子思绍曾子之学。阐圣道而作中庸。此曾思言行之成书者也。千载而下。程子为之发挥。朱子为之集注。曾思之学于是乎天下大行。然曾思之言行又有见于他经者。学者漫漶而失稽。新安康范汪先生辑成二帙。而为之说。曾思之言之行于是散而得合。其向曾思之心亦厪矣。向曾思所以向道也。五世孙畴追思久而湮没。寿诸梓以行诸世。曾思之忠臣也。康范之孝孙也。翟思忠叙。

猜你喜欢
  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佚名
  ●毛詩多識卷四·多隆阿
  到底该不该做官?·孔子
  卷十七·李廉
  周书·酒诰·佚名
  卷十·梁寅
  辯中邊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上·道宣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唐慧琳
  精诚团结与佛教之调整·太虚
  玉耶经·佚名
  第四十卷·佚名
  大方广佛花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遮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四·澄观
  观音玄义卷上·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体制·冯金伯

    依永和声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序曰:“在心为志,发方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乐记曰:“诗,言其志也

  • ●双烈记目录·张四维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访道第三齣 引狎第四齣 推详第五齣 妄尊第六齣 抒悃第七齣 抵寓第八齣 代役第九齣 应募第十齣 勉承第十一齣 奇遇第十二齣 就婚第十三齣 计遣第十四齣 惜别第十五齣 受职第十六齣 

  • 慎终第四十·吴兢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征对

  • 路史卷四十三·罗泌

    馀论六孔子生日何惑乎?儒学之衰乎。皆儒者之不自尊,其道之所致也。夫圣人之礼法行乎?天地之间万物赖之,而相生养者也。一日:或息则日月为之孛蚀,隂阳为之错缪,山川企走咸失。其所岂止臣贼,其君子贼,其父而已哉。顾佛何为?而且与

  •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夏四月戊寅朔。享太庙。遣怡亲王溥静恭代行礼。  ○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午皆如之。  ○陕西巡抚魏光寿奏、覆陈陕省练兵情形。得旨、即着认真督练。随

  • 第二六九谕同治九年十二月九日一一七○一--九·佚名

    淡水分府陈,谕饬明善堂绅董:将浮出大枋变卖,充为修整土城及起盖炮台之用特授澎湖分府、署淡水分府陈为谕饬变价,以充公用事。案据香山港口书杨义合禀称:「香山港口浮出大枋贰块,无人管理,现在民人争夺纷

  • 世上人家二·胡兰成

    世上人家二翌年我进中山英文专修学校教书,在杭州马市街,校长吴雪帆是我的表哥。斯伯母为我制棉被,搬出她家的一天,午饭在内院吃,比平常特为备了酒馔,一家兄弟姐妹,连姨奶奶与斯伯母都一桌相陪。我在英专一年半,有时星期六或星

  • 總序·佚名

    ○大明隆慶元年。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六月二十八日辛亥,明宗大王薨于景福宮之寢殿。前二十七日,上疾猝重,日午尤篤。時,右議政權轍朝京,大臣只有領議政李浚慶、左議政李蓂及藥房都提調沈通源三人而已。右承旨尹斗壽,手書宋

  • 朱子礼纂卷二·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冠昬问冠昬之礼如欲行之当须使冠昬之人易晓其言乃为有益如三加之辞出门之戒若只以古语告之彼将谓何曰只以今之俗语告之使之易晓乃佳【语类潘时举录】问士冠礼有所谓始加再加三加如何曰所谓三加弥尊只是

  • 附录四:原儒(章太炎)·胡适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上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吉列仟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瞩(似书·司马相如传》语。核桃儒作传,误。)赵太子俚亦语庄子田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 第十四章 29·辜鸿铭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多说了都感觉惭愧,更喜欢多做。”

  • 卷十九·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九僖公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狄前伐卫盟郉以其有救患之善故称人今兹侵卫师出无名故从其本称也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鹿上杜注宋地汝隂有原鹿县今江南颍州太和县西有原鹿城】【左传】二十一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唐 义净译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制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玄枢。著灵文于宝偈。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寔资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他心智品第二之四◎我生已尽者。为尽过去生。为尽未来生。为尽现在生。言我生尽耶。若尽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尽未来生

  •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宋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三藏明教大师天息灾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补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其山峰峙众宝所成。无垢清净阎浮檀金。摩尼宝王种种珍宝。妙色光明常普照曜复有如意天劫波树。恒时流出阿僧祇数。苏

  • 卷第二十五·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五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太和五年。文宗喜食蛤蜊。一日御馔中有蛤蜊劈不张者。忽变菩萨像。帝惊异。有旨迭兴善寺令众僧瞻礼。因问侍臣此何祥也。或对。大乙山有惟政禅师。深明佛法

  • 孔子弟子考·朱彝尊

    清朱彝尊撰。一卷。朱氏据《孔子家语》与《史记》中有关孔子弟子的记载,并参照《礼记》、《春秋》左氏传、《庄子》、《吕览》、《文翁礼殿图》、《鲁峻石壁画七十二子象》等典籍,对孔子弟子的缺失作了补遗。朱氏由此

  • 魏伯阳七返丹砂诀·佚名

    题“黄童君注解”。《通志》、《崇文总目》著录。陈国符《道 藏源流续考》认为,通过用韵,不能判断此歌于何时代出世。前 半为七返丹砂诀,述炼汞之术,有注。后半为歌十首,同于《太 清玉碑子》所辑瑶瓶歌,述泥瓶烧丹之术,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