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溪日谈録卷一

性道谈上

周子论太极第一画这○圏者是形容太极乃阴阳浑然之未发者第二又画这□圏半面多白半面多黒者是形容两仪左多白者是阳之动曰阳仪右多黒者是阴之静曰阴仪第三又画这土五様小圏者是形容五行第四又画这○圏是形容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乃太极动静之初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之为气化者第五又画这○圏是形容万物化生乃太极既有动静分阴分阳气化成男成女之后其所成之男女又各构精而生男女为万物之形化者大抵太极动静始生两仪两仪变合始生五行其真精妙合始生男女此气之化男女构精始生万物此形之化气化之后固有形化形化之中亦有气化故阴阳动静妙合而不已气化形化生生而无穷水火金木周子画这五个圏只是一个理别而为五使人易晓其第一个圏是太极第二圏之为两仪者亦第一圏太极动而生底阳静而生底阴其中小圏子即太极本体左邉□白多底动而为阳之仪者是以右邉□黒多底为之根右邉□黒多底静而为阴之仪者是以左邉□白多底为之根此第一圏太极之体所以立第三五小圏之盛阴生水而居右者是太极动而为阳者□变与阴合则阴得阳助故阴先生水而居右其盛阳生火而居左者是太极静而为阴者□合为阳之变则阳得阴用故阳生火而居左盛阳固生火矣其阳之穉者则生而为木故木次于火亦居乎左盛阴固生水矣其阴之穉者则生而为金故金次于水亦居乎右阴阳盛穉既立其体而变合之气冲融于其间者则生而为土以居乎水火木金之中如五常之性分寄于仁义礼智之间此阴阳互根五行互交如环无端者皆第一圏太极之所为也第四圏之干道成男坤道成女者亦第一圏太极既生两仪五行之后无极底真理二五底精气妙合凝聚得阳之多者成男而归之干得阴之多者成女而归之坤此之男女皆气化之所生者即孔子所谓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是已第五圏之万物化生者亦第一圏太极阴阳气化成男成女之后其所成之男女又各构精复生男女以形化形无有涯尽此之万物皆形化之所生即孔子所谓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已此阴阳气化于其始形化于其后无终穷无止息者亦第一圏太极之所为也则太极者先天地而不能探其始后天地而不能测其终谓其有也而实无以见其形谓其无也而实有以验其迹岂非天地万物之本源至极而无以加之理也哉

太极之理大而天地之一始终一混沌者是一大阖辟方其动而生阳以为阴之根者其气转旋不已久渐轻浮包裹于上下之间以含乎阴浊未凝之气天于是乎开其静而生阴以为阳之根者其气渐凝于中查滓坚实寓于轻清转旋气内地于是乎辟此太极为天地之根也阳得阴为之根又一动也阳变而㑹于阴故阴先盛则水金成质于地其气行之于天而生人之本以立阴得阳为之根又一静也阴合而㑹于阳故阳亦盛则火木成质于地其气亦行于天而生人之本以具其理则无极之真者也其气则二五之精者也阳合于阴则阳之理气凝于阴阴合于阳则阴之理气凝于阳絪缊交宻其秀而灵者化而为人其未灵者化而为物故人物于是乎生此太极又为万物之根也天地万物皆根于太极则天地万物之形太极之形而性亦太极之所性也

太极之理小而一岁一运为一屈一伸者是一小阖辟其辟而生阳于静极之后则冬至一阳左行万物由之而出其阖而生阴于动极之后则夏至一阴右行万物从之而入非入无以主乎出故曰藏诸用非出无以发乎入故曰显诸仁万物一岁一生亦太极以为之根如此则太极非理气之大原者耶

太极之理又小而为万物之一生一成于其始者亦一阖辟方阳之施而知大始物各资之以有气是谓干知大始又谓万物资始及阴之受而作成物物各资之以有形是谓坤作成物又谓万物资生不必于其荣枯也见之其始之一生一成亦阴阳之一阖一辟如此则太极之理岂非无物不有无时不然也哉

天地之初未有人物其生皆气化及有人物其生皆形化如走之生不以胎飞之生不以卵木之生不以核草之生不以实皆气所化者即孔子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是已若走之生以胎飞之生以卵木之生以核草之生以实皆形所化者即孔子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已虽气化在未有人物之前形化在既有人物之后皆太极之所在也太极之理岂天地之初而盛人物之后而穷哉

未有天地之前太极生天地既有天地之后天地生万物未有万物之前天地生万物既有万物之后万物生万物天地固万物中之物而人乃万物中之灵者也此天地与人所以并立而为三才者也气化之前固无形化形化之中实有气化观海岛絶境无人去处生有庐亭万年古道一废亦生草木与木之果腐而有虫草之根败而有萤之类可见矣

人在天地大气中如鱼在巨浸内人以气活鱼以水活人在气中不能见其气鱼在水中不能见其水是故大气不坏则寒暑灾祥各得其正而人道定矣大气坏而偏跛焉不亦如巨浸坏而鳞无以托耶

气化之后有形化形化之后不复有气化者人物既生形夺乎气故气不复化惟形以化形而化化无穷焉然气亦有化者是亦小者化而大者不能化也

天地絪缊是气化妙合男女构精是形化妙合万物化醇是气化之凝万物化生是形化之凝葢合则凝凝则成自然而然者周子曰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其亦孔子之谓欤

有谓妙合而凝如水滴盐者夫水着于盐盐化于水固不知孰为水孰为盐此合之妙者也盐与水同体资之以火为用则又凝而为盐此妙合而凝者也合而凝凝而成必如此说然后为备或曰水之味薄盐之味厚则凿矣所谓合与凝亦阴与阳合非理与气合也或以理与气合人始生而成形是阴阳分属乎理气也恐未安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合则凝凝则成其得阴之少得阳之多者人固为男凡物之为雄为壮者亦男也得阳之少得阴之多者人固为女凡物之为雌为牝者亦女也阳之成质曰男阴之成质曰女凡有形者皆尔何独人哉故男女者阴阳之质也

太极图下周子既曰无极而太极又曰太极本无极葢无极即太极太极即无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犹言虽无形体实为至理所谓太极本无极者犹言理虽至极本无形体吾观夫天地何如其大万物何如其众天地万物之生何者而非太极孔子止曰易有太极周子加无极字以发之朱子又以无声无臭发无极言其无形体也以造化枢纽品彚根柢发太极言其为天地万物之根也然则先天地万物而不见其始后天地万物而不见其穷一至理而已复何形体之有

之极者栁子之言也其曰无极之前阴含阳者邵子之言也但栁子邵子主气而言周子主理而言也

周子无极固无前矣邵子之所谓前者是以卦气自姤而坤以生复乃阴含夫阳自复而干以生姤乃阳分乎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父孕长男而为复母生长女而为姤阳起于复而尽于干阴起于姤而尽于坤坤后有复故以复为始复前有坤故以坤为终邵子乃指复前坤后阳未生处为无极故曰无极之前阴含阳者是坤姤之阴含干复之阳逆指坤姤干复为前也指复后干前阳已生处为有象故曰有象之后阳分阴者是复干之阳分姤坤之阴顺指复干姤坤为后也邵子之无极非若周子之所谓无极者无前也是以卦气而言之者也

太极之所谓太者是无以加之义而所谓极者亦无以加之义也天下字义固无以过之者孔子取之以名此理故后世不可得而移易也周子益之以无极者不过发之而已耳岂改易之哉

无极而太极是无形而有理太极本无极是有理而无形所谓有与无者非老氏之有无也老氏出无形之理入有形之气含理以归于气以气为主也吾儒无极太极之有无者以理为主也故不同尔

太极非阴阳外底道理在未分阴阳之时固是太极在分阴分阳之后亦太极之流行太极是未发之阴阳阴阳是已发之太极非太极自太极阴阳自阴阳太极譬水之源阴阳譬水之流其流之水即源之水岂流之水非源之水也但曰源曰流名各不同耳

太极之阴阳动静天地之体所以立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气至而物生气返而物死死生相继无终穷天地之用所以行体立用行道无止息故有以成古今之世无极之真二五之精真谓理之无杂者精谓气之无杂者阴阳理气纯而无杂所以妙合为一凝聚而生人物葢无极之真是理之统宗者二五之精是气之流行者统宗者固理矣未尝无气流行者固气矣未尝无理太极动静而理气兼全如此

无极之真犹言无形中之有真理朱子曰真字已包太极

朱子曰木仁火义金礼水智而信则如土之旺其说甚明

合之与凝皆两者之㑹

二五之气非与无极之理各自流行葢二五流行之气其理即无极之理一动一静于天地之间合而凝凝而成故生人物也

先儒凡论理气多分为二天地间理气只是一事浑融而无间杂岂有理在一处气又别在一处有彼此有先后耶若无极之真主理二五之精主气先儒谓理与气合故能成性气与理合故能成形皆是别而为二以愚言之阴阳之一动一静理气便在动静内非二五之气先行而无极之理后到非无极之理先动而二五之气后行无乃阳之动其理气妙合于阴则阳凝于阴阴之静其理气妙合于阳则阴凝于阳阴阳合㑹人物以生此阴阳之常理天地之大义谓理气合而成性则可谓理合气而成形恐亦未可

无极之真是主太极未动之前说二五之精是主太极已动之后说太极未动之前主理已动之后主气葢未动之前含已动之气已动之后行未动之理理之与气固不得分彼此亦不得分先后也先儒谓理气之合方生人物愚恐只是阴阳之合方生人物耳且以形化者验之干道所成之男乃阳之质坤道所成之女乃阴之质阳之男构合于阴阴之女构合于阳然后复生男女若阳不构合于阴形固不化是谓独阳不生阴不构合于阳形亦不化是谓独阴不成则人物之生成乃阳与阴合非理与气合也明矣若谓理与气合方生人物则是气别在一处理又别在一处待气之动然后来合以生万物阴阳形化固无此理气化有此理乎必乃太极动静有二气二气变合有五行故其理曰无极之真其气曰二五之精理与气同行气与理同具阳一动而合于阴阴一静而合于阳阳合于阴则阳与阴凝阴合于阳则阴与阳凝得阳之多者为男得阴之多者为女阳有理有气阴亦有理有气故曰二气其生人物也只是二气之合耳此生成之大义阴阳之正理由是而观岂不为尤明乎周子曰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而人生焉读者以词势求之则理得矣

人物之生形属气性属理气属二五之精理属无极之真形具而理亦具理具而形亦具固非先得气而后得理亦非先得理而后得气有先后有彼此也

周子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太极流行有理有气气以成形理以成性阳多为男阴多为女耳非以理气分析而言之如此也

理气不待流行之时方合而混沌之时已合为一若理与气合成形混沌之时已合亦当成形何待生天生地之后阴阳一动一静两相㑹合然后生人生物则万物之生非理与气㑹也亦明

程子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之说阴阳动静者道也道之流行笼统相续无有端始圣人于其化之流行处裁以十二月为一年三月为一季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时为一日八刻为一时阳生之日为冬至阴生之日为夏至与夫周裁子商裁丑夏裁寅之为岁首惟四时无异焉只此皆化而裁之之道虽无端始而厯可稽矣

天地间千变万化只是一个阴阳阳主变阴主化一变一化便是神神是阴化而为阳未变于阴者来而伸也观之春夏可见鬼是阳变而为阴未化于阳者往而屈也观之秋冬可见故孔子曰此所以成变化而行神也

天地万物皆不外乎鬼神鬼神只是阴阳二字天地间无物而非阴阳故亦无物而非神以流行而言冬至阳生万物随之而出为神夏至阴生万物随之而入为鬼以禀受而言气至而生属阳为神气返而死属阴为鬼以形迹而言大而天地之始终日月之显晦寒暑之往来书夜之晦明山川之流峙草木之荣枯人物之死生小而人身之嘘吸事理之行止以祭祀而言祀气以坛者迎乎神祀形以庙者迎乎鬼皆阴阳也皆鬼神也一物一阴阳一物一鬼神也天地间何物而非阴阳而非鬼神也哉

前儒亦曰天地是举全体而言鬼神是就其中运动变化通贯言如春夏是神秋冬是昼是神夜是鬼生是神死是鬼午前是神午后是鬼息是神消是鬼呼是神吸是鬼语是神黙是鬼伸是神屈是鬼气来是神气反是鬼日是神月是鬼初三后是神十六后是鬼天造是神地化是鬼草木方发生是神凋落是鬼人少壮是神衰老是鬼风雷鼓动是神收敛是鬼风鬼雷电初发是神风休鬼过雷止电息是鬼此所谓鬼神者推扩阴阳而言之者也阴阳推扩无所不有故鬼神变化亦无乎不在太极之道此其迹也

太极动静固生阴阳阴阳即太极然太极终是形而上者之道乃阴阳本然之体也阴阳终是形而下者之器乃太极动静之机也太极主理阴阳未动静之时阴阳主气太极已动静之时当别理气轻重而言之耳

天地间皆此气之充塞观手之揺扇皷其气而风自生可见

佛家谓世为刼殊无义理谓世为尘略近理焉观其日阳穿牖皆有尘飞可指实矣

猜你喜欢
  大论第五十九·桓宽
  卷八七·邱濬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
  卷四十·陈经
  卷八·郑方坤
  卷十·严虞惇
  卷十三·赵汸
  原序·王樵
  无将大车·佚名
  春秋传卷二十九·胡安国
  善歌者(1)·戴圣
  神灭论原文·范缜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全文·佚名
  再论心理学与行为学·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倚松诗集巻一·饶节

    宋 饶节 撰古诗上李太白画歌先生之气盖天下当时流辈退百舍醉中咳唾落【一作雨】珠玑身后声名满夷夏青山木拱三百年今晨乃拜先生画乌纱之巾白纻袍岸巾攘臂方出遨神游八极气自穏冰壶玉斗霜风髙呜呼先生泰絶伦仙风道骨

  • 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食货二·张廷玉

        ◎食货二   ○赋役   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历代相沿,至明不改。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县上、中、下三等,以赋十万、六万、三万石下为差。府三等,以赋二十

  • 卷四百二十六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四月盡其月   五月庚午朔,中書舍人彭汝礪次當轉對,上言曰:「臣伏念治亂之機,在於好惡,好惡之端,在於謹其始。其始正,無所之而不為正;其始不正,雖有智力不能善其後。是以人主必務學,學莫大乎近正人。昔者成

  • 第一百四十六回 吴佩孚派兵入四川 熊克武驰军袭大足·蔡东藩

      却说杨森自兵败退鄂,无日不想回川报仇,吴佩孚也很想联络他收服四川,完成他武力统一的一部分计划,所以暗令长江上游总司令王汝勤,竭力补助他的给养和军械。杨森因此得补充军实,休养士卒,如此数月,实力已经复原,便向吴佩孚

  • 卷十·六朝(晋)·蒋一葵

    【司马懿】 〔字仲达。曹操辟为文学椽,迁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操尝梦三马同食一槽,谓丕曰:“懿非人臣也。”丕素与懿善,故得免。既而,竟迁魏鼎。〕 司马高祖伐公孙渊,过故乡,

  • ○“新政权”怎么又延期?·陶希圣

    ◎一、“新政权”又延期影佐、周佛海在本年一月初间预定二月二十二日成立所谓“新中央政府”,因此他们赶着开青岛会议,接着又开上海会议,准备所谓“中央政治会议”的开会。事不如人愿,为什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徳行顔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僻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何晏曰

  • 张绪传·李延寿

    张绪字思曼,是张岱哥哥的儿子。父亲张演,是宋朝的太子中舍人。张绪少年知名,清简寡欲,他的堂伯张敷和叔父张镜、堂叔张畅都认为他很高贵奇异。张镜把他比作乐广,张敷称“与我们是同一类人”。张畅向孝武帝推荐,任用他做尚书

  • 骠传·欧阳修

    骠国,就是古代的朱波,自称“突罗朱”,..婆国人叫他们为徒里拙。位于永昌南二千里,距京师一万四千里。东临陆真腊,西接东天竺,西南连堕和罗,南滨海,北挨南诏。地长三千里,宽五千里,东北广而长,属羊苴肅城。有属国十八个:迦罗婆提、

  • 卷九 丧亲章第十八·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首云“孝子之丧亲也”,故章中皆论丧亲之事。丧,亡也,失也。父母之亡没,谓之丧亲。言孝子亡失其亲也,故以名章,结之于末矣。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章。)哭不亻哀,(气竭而息,声不委曲。)礼无容,(触

  • 卷第一百四十五·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第一百四十五 宋 卫湜 撰三年问第三十八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三年问者善其问以知丧服年月所由此於别録属丧服严陵方氏曰三年之丧百王之所同问丧者以是为首故

  • 卷二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九存旧尚书卷第五古文尚书盘庚上第九商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九【宋板】盘庚上考异古本经于今五邦于上有至字 由乃在位由上有曰字 小人之攸

  • 卷三十四·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四   元 王天与 撰多方第二十        周书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汉孔氏曰伐奄归宗周説见召诰○汉孔氏曰诰以祸福○唐孔氏曰史叙其事作多方○苏氏曰自大诰康诰酒诰梓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度攝品第十七之二   釋曰.已說修習六波羅蜜.次說六波羅蜜差別。六波羅蜜差別各有六義.一者自性   二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品類。偈曰.   [一]施

  • 人生佛教(注一)·太虚

    ──三十四年春在汉藏教理院编──人生佛教开题(代序)笫一章 总叙  第一节 人生佛教名辞的提出甲、中国从前……十善文化的人世。(注二)  附录 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第二节 人生佛教学理的说明(注三)  附录十

  •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十二年八月作──  近来欧阳渐之徒景昌极等,自兴相见别种非别种之诤。观其所以,皆从欧阳渐分别体用未善未尽而来。今另图示以解其惑。  (二取)(三假)  世俗用用─────和续分假  (相见)(自证)  世俗用体─

  • 佛法金汤编目录·岱宗心泰

    卷第一   周 昭王  穆王  孔子  列子   秦 始皇   西汉 武帝  哀帝  霍去病  刘向   东汉 明帝  桓帝  楚王  牟子   魏 曹植  朱士行   蜀 太祖  乌程侯  支谦  

  •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林徽因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