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绪传

张绪字思曼,是张岱哥哥的儿子。父亲张演,是宋朝的太子中舍人。张绪少年知名,清简寡欲,他的堂伯张敷和叔父张镜、堂叔张畅都认为他很高贵奇异。张镜把他比作乐广,张敷称“与我们是同一类人”。张畅向孝武帝推荐,任用他做尚书仓部郎。都令史让他详细介绍一下郡县储米的情况,张绪肃然直视,对这些很不在意。宋明帝每次见到张绪,就赞叹他的清淡。

调转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升为司徒左长史。吏部尚书袁粲告诉皇帝说:“臣看张绪有正始遗风,应该担任宫中职务。”又转为中庶子。后来做了侍中,调任吏部郎,参与掌管大选。元徽初年,东宫官员罢免,选曹打算让舍人王俭为格外记室。张绪认为王俭人才地位都很美,应该转为秘书丞。依从了他。张绪又调任侍中,曾经私下对客人说:“我一生不懂得惟诺应承。”有人把这话告诉给了袁粲、褚彦回,由此把他调出京城去做吴郡太守,而张绪起初并不知道。

升明二年(478)从祠部尚书转为齐高帝太傅长史。建元元年(479)担任中书令。张绪善于谈玄,很被人敬重并觉得惊异。仆射王俭曾说:“张绪在过江南渡的人物中没有能比的,在北方的士人中可以寻求。不知道汉代的陈仲弓、黄叔度是否能超过他?”

皇帝驾临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维摩》经,因为坐得太远听不到张绪说话,皇上不便让张绪移动,便让僧达道人迁移地点,以便接近他。当时皇帝想任用张绪为右仆射,问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张绪少年时候就有美好的声望,确是很好的人选。南方士人向来很少担任这一职务。”褚彦回说:“王俭的少年时代可能记不起来了,江东任用的陆玩、顾和,都是南方人。”王俭说:“晋朝政治衰落,不可作为楷模。”先前张绪的几个儿子都是轻侠,中间的儿子张充少年时又不拘小节,王俭又一次进言,便放下了。

后来成立了国学,让张绪担任太常卿,兼国子祭酒;让王延之代替张绪为中书令。何点赞叹说:“晋朝以子敬、季延担任此职,现在以王延之、张绪担当,可以说是清雅官职。以后接替的人,实在是不容易。”张绪长于《周易》,语言精辟,道理深奥,一时间被奉为宗法。他常常说:“何平叔不懂《易》中的七个问题。”

武帝即位,转任吏部尚书,祭酒职务依旧。永明二年(484),兼任南郡王师,加官给事中。三年,转为太子詹事,王师、给事中职务依旧。张绪每次朝见,武帝目送着他,对王俭说:“张绪因为地位尊崇我,我因为道德珍视张绪。”调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王师职依旧,配给亲信二十人。又兼任中正。长沙王萧晃嘱托选用吴郡人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因为他资格不当,坚持不答应。萧晃写信给张绪坚持请求,张绪严肃地对萧晃的送信人说:“这是我身家所在的州乡,殿下怎能强逼?”才算罢了。

张绪谈吐风流,听的人都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见到的人态度肃然如同置身于宗庙。即使终日和他住在一起,也无法测度他。刘悛任职于益州,给武帝献了几棵蜀地的柳树,枝条很长,形状像是丝缕。当时旧宫芳林苑刚刚建成,武帝把它们种在太昌灵和殿前,常常玩赏嗟叹,说:“这些杨柳风流可爱,很像张绪当年的样子。”他就是如此地受到赏爱。王俭担任尚书令、丹陽尹,当时各位令史前来拜访,有一个令史善于俯仰,举止美观。王俭对他十分欣赏和惊异,问他说:“曾经和谁共过事?”回答说:“十多岁时在张令门下。”王俭一直目送着他。当时尹丞殷存至在座,说:“这是康成的弟子。”

永明七年(489),竟陵王萧子良兼任国子祭酒,武帝给王晏下诏说:“我想让司徒辞去祭酒把它授给张绪,众人的议论以为怎样?”萧子良终于没有上任,以张绪兼任国子祭酒。

张绪口不言利,有财物就分散掉。端坐清谈,有时一整天也不吃饭。仆人们见张绪饿了,就为他备饭,然而他自己却没有要求过。

死了以后,没有房宅殡殓,他遗嘱“丧事不设柳謔做棺饰,只用芦葭。丧车拉着灵柩,灵柩上放上一杯水和香火,不设祭品”。堂弟张融很尊敬张绪,侍奉他像亲兄长一样。抱着酒在张绪的灵前酌饮痛哭说:“阿兄风流忽然终止。”追赠为散骑常侍、特进、光禄大夫,谥号简子。

猜你喜欢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二十中·佚名
  ●卷二·何圣生
  附錄·郑晓
  卷十九·傅恒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四十七·裴骃
  有凤来仪:思凡·胡兰成
  张深传·李延寿
  敬播传·刘昫
  暹传·宋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三·佚名
  北史识小录卷二·沈名荪
  程子辉·周诒春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23 ·佚名

    赵汝鐩 铜雀台辞 屋一百间台十丈,岧峣突兀九霄上。 明月空照八尺床,几点酸风摇繐帐。 离宫金锁掣不开,美人红粉今成灰。 兰麝分恩销余馥,铜雀飞去无时回。 太官朝暮荐酒脯,迷魂尚爱残歌舞。

  • 卷235 ·佚名

    陆游 小憩 徐行散腰膂,小憩啬精神。 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青毡我家旧,红粟太仓陈。 温饱无余事,寒龟息自匀。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 清绝长生观,再游疑後身。 人间空石劫,物外自壶春

  • 七言卷五十四·洪迈

      七言  曲江春草        郑 谷  花落江堤簇暖烟雨馀江色逺相连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题慈恩寺黙公院  虽近

  • 卷六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七目録渔樵类王摩诘捕鱼图【宋郭祥正】杨秘监秋江捕鱼图【金赵秉文】王右丞雪霁捕鱼图【元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元元好问二首】李营丘寒江晚捕图【元王恽】题辋川捕鱼图【元袁

  • 卷三十二 淳化二年(辛卯,991)·李焘

      起太宗淳化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先是供奉官、殿直有四十年不遷者,乙酉,始置內殿崇班在供奉官之上,左右侍禁在殿直之上,差定其奉給,以次授之。改殿前承旨為三班奉職,端拱中置借職承旨,於是改為三班借職。舊有

  • 1917──中華民國六年丁巳·郭廷以

      1﹐1(一二,八)   (1)以淞滬護軍使第四師師長楊善德代呂公望為浙江督軍,齊耀珊為浙江省長。  (2)以范源廉兼署內務總長。   (3)黎元洪派禮官向清帝溥儀賀年。   (4)胡適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文學改革芻議】,主白話體(2﹐1陳獨秀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正统三年二月乙卯朔敕行在户部左侍郎王佐曰今命尔同内官李德等于在京及通州仓分监督仓官人等公同收支粮米往来提督象马牛羊等房及各仓场收受刍菽务要关防严密出纳分明除奸革弊不许隐瞒透漏尔宜体朕爱恤军民之心禁止下

  • 通志卷三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六书略第二会意第三上序曰象形指事文也会意字也文合而成字文有子母母主义子主声一子一母为谐声谐声者一体主义一体主声二母合为会意会意者二体俱主义合而成字也其别有二有同母

  • 卷二十·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佟佳地方佟佳氏佟养正      佟图赖佟国纲      佟国维佟养性      佟养材佟镇国      努顔噶哈  

  • 绎史卷三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曲沃幷晋史记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畞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晋人师服曰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适庶名反逆此后晋其能

  •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531)·司马光

    梁纪十一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531年) [1]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巳(初十),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实行大赦。 [2]魏尚书右仆射郑先护闻洛阳不守,士众逃散,遂来奔。丙申,以先护为征北大将军。 [2]北魏尚书右仆

  • 论语集説卷二·蔡节

    宋 蔡节 编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集曰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邢氏曰季桓子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

  • 卷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       婺源江永撰鄉飲酒禮   嘉禮六經【鄭目録云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者於其君以禮賓之與之飲酒鄉飲酒於五禮屬嘉禮】鄉飲酒之禮右篇目 周禮鄉大夫三年則大比攷其德行道

  • 卷五·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五明 胡广等 撰盘庚上盘庚阳甲之弟自祖乙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而大家世族安土重迁胥动浮言小民虽荡析离居亦惑于利害不适有居盘庚喻以迁都之利不迁之害上中二篇未迁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二诸境开合者。先用十如为首。何者此经命章绝言称叹十如。今更说五境。云何同异耶。十二因缘与十如开合者。名异故言开。义同故言合无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相。识名色六入触受合如是体。爱

  •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真言大智变化品第五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观察一切如来已。入寂静无尘最胜金刚三摩地。于此三摩地出已。从金刚三昧。说一切如来母佛眼大菩萨

  • 原本广韵·佚名

    该书共有5卷,著者姓名不详。前有孙愐《唐韵序》,注文较重修本颇简。《永乐大典》引此书皆曰陆法言《广韵》。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证,认为此书就是重修本之前,亚宝文、裴务齐、陈道固三家修订《切韵》本之一。

  • 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陆修静

    《灵宝中盟经目》第四十一种著录《灵宝众简文》,为六朝灵宝经。陆修静撰。述受灵宝真文之投简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