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善歌者(1)

——鼓动性来自魅力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2),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臧;善。

【译文】

善于唱歌的人,能够感动人心,使听者随着歌声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够启发人心,使学者随着他的意愿来学习。这样的人,言辞简约而通达,含蓄而精微,少用譬喻而使人容易明白;这可以说是善于使学生随其志向来进行学习。

【读解】

善于唱歌的人和善于教学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鼓动,能够感动人心。对教育者的这一要求,比要求了解受大育者的心理状态又进了一步。

要想鼓动人心,不仅是善于启发,言辞简约通达,恐怕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个人魅力。个人魅力像磁石,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吸引。个人勉力也是一种境界,它是人格修养、个人志趣、精神追求、外表风度、言语谈吐等等达到相当高度后的产物,它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仰止,也像日月,让人心仪。

能达到技艺娴熟、经验丰富、善于抓住人们心理的人很多,但能具备强烈的个人魅力的人却不多。实际上,魅力是可遇不可求的。

猜你喜欢
  版法第七·管仲
  兵术第四十·佚名
  平书订卷七 制田第五上·李塨
  卷二十三·真德秀
  卷六十六·胡广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佚名
  卜筮篇第七一·王充
  卷九·姚舜牧
  第十一 决篇 1·王诩
  力行品第九·佚名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安宁品法句经第二十三(十有四章)·佚名
  卷四·普济
  答慈航问(九则)·太虚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志第三十四·礼十二·张廷玉

        ◎礼十二   次五曰凶礼。凡山陵、寝庙与丧葬、服纪及士庶丧制,皆以类编次。其谒陵、忌辰之礼,亦附载焉。   山陵   太祖即位,追上四世帝号。皇祖考熙祖,墓在凤阳府泗州蠙城北,荐号曰祖陵。设祠祭署,置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六年八月庚午朔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陈正同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尚书吏部郎中葛立方守左司郎中 尚书吏部郎中汪应辰守右司郎中 右朝奉郎齐旦特追两官勒停旦尝提举淮东常平茶盐公事既罢去代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八·乾隆

      南北朝  【辛宋元嘉二十八年魏夘太平真君十二年】春正月魏师还  正月朔魏主大防羣臣于爪歩山上班爵行赏有差魏人缘江举火右卫率尹言于宋主曰魏人如此必走明日果掠居民焚庐舍而去【是月王元谟退还厯城魏人复

  • 卷十五·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五 【起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尽壬午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凡十七年 【丙寅】十六年【金皇统六年】春正月行籍田礼 【

  •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茶马记◆茶马记西番中国藩篱也秦蜀产茶茶性通利疏胸膈底滞之气西禾囚嗜奶酪不得茶则困以病彼以我茶生我以彼马用唐宋以来皆行之亦所以制西番而控北虏之一策也国初散处降夷分其部落随

  • 第三十九卷 仕绩 三 ○·缪荃孙

    扬 州 府 六 清(下)史致俨 史丙荣 史大立史致俨,字容庄,号望之,江都人。少颖异,八岁即考证周礼人民物产。家贫无书,诣学宫读钦颁书于尊经阁。乾隆四十九年,高庙南巡,致俨以廪膳生与召试。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四年,会

  • 志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七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舆服一。○东国自三韩仪章服饰循习土风。 至新罗太宗王请袭唐仪是后冠服之制稍拟中华。 高丽太祖开国事多草创因用罗旧。 光宗始定百官公服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八乐部典乐以礼部满尚书兼之各部院内务府堂官知乐者简用无定员掌五音六律以合隂阳之声所属有神乐和声二署掌仪司銮仪卫乐并隶焉神乐署汉署正一人汉署丞二人汉协律郎五人汉司乐二十二人

  • 附卷四·佚名

    尚穆王乾隆十七年壬申,荷蒙重年公遣時任長右衛門恤問尚穆王丁憂,並寄賜品物。正月初六日飄流八重山,四月初九日到國。翌年六月初四日,那覇開洋,回薩州。本年[乾隆十七],爲賀将軍賜殽太守公事,遣向氏大宜味親方朝和。六月十四日

  • 法言義疏九·汪荣宝

      問明卷第六〔注〕防姦必有其統,揆物必以其度,察見至微之理,探射幽隱之情。   或問「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見之,明其誖乎?」〔疏〕說文:「微,隱行也。」按:引伸為凡隱之稱。經傳以為顯著之反。

  • 山国轨第七十四·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

  • 卷三十二·道世

    △变化灾第二十五(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夫圣人之用,弘通无碍。致感多方,不可作一途求,不可以一理推。故粗以粗应,细以细应。粗细随机,理固然矣。所以放大光明,现诸神变者,此应十方诸大菩萨将绍尊位者耳。若处俗接粗,按邪归正者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田)·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五十二尽三百一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十二卷  能办(蒲慢反韵英办具也说文从力辩是也辩音皮免反)。  统摄(上通栋反考声云统领也下商叶反苞咸注论语云摄兼也郑注礼记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丁)二对治邪执二。初总标二见。二别释二见。(戊)今初】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莫不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我见有二种。一人我见。二法我见。若达前所显示一心

  • 从锡兰佛教的和合说到中国佛教会的整理·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科仑坡比丘大会欢迎会讲──今天承锡兰比丘大会、及当地信佛的市民,对本团作盛大的招待,并对我们民族的抗战建国有热烈的同情,非常愉快而感激!中国与锡兰,本来有很久的佛教友谊,现在我们不但要恢复,并且要

  • 答 苇 舫 问·太虚

    问:缅甸、锡兰、和中国的佛教,所有的塔、庙、佛像,都有些不同,尤其中国的造像,如四天王、韦陀、伽蓝(普通塑的关帝像),不但锡兰、缅甸没有,就是印度古代的造像中,也没有见过。答:这有历史的关系。相传唐时有番人入寇,不空三藏修护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妙吉祥菩萨于中夜分。复为诸菩萨宣说菩萨藏法门。告诸菩萨曰。诸大士。当须了知菩萨藏法门。未有一法非菩萨藏摄。所有世间出世间法。有为无为。若善不善

  • 法帖释文·刘次庄

    十卷 宋刘次庄撰。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 (今湖南长沙市)。宋徽宗崇宁 (1102—1106)中官至御史。据曹士冕《法贴谱系》中说,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在石上,去掉卷尾篆题,而增加他写的释文。曾敏行《独醒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