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坊记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踰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

子云:“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诗云:‘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故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不过百乘。以此坊民,诸侯犹有畔者。”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恐民之惑也。诗云:‘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子云:“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不同服,示民不嫌也。以此坊民,民犹得同姓以弒其君。”

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子云:“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衽席之上让而坐下,民犹犯贵;朝廷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君。诗云:‘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故称人之君曰君,自称其君曰寡君。”

子云:“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先亡者而后存者,则民可以托。诗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以此坊民,民犹偝死而号无告。”

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子云:“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则犯也;下不天上施,则乱也。故君子信让以莅百姓,则民之报礼重。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

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尔有嘉谋嘉猷,入告尔君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君之德。于乎!是惟良显哉。’”

子云:“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大誓曰:‘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高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讙。”

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不匮。’”

子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诗云:‘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子云:“于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其衣。君子以广孝也。”

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子云:“父子不同位,以厚敬也。书云:‘厥辟不辟,忝厥祖。’”

子云:“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闺门之内,戏而不叹。君子以此坊民,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子云:“长民者,朝廷敬老,则民作孝。”子云:“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

子云:“敬则用祭器。故君子不以菲废礼,不以美没礼。故食礼:主人亲馈,则客祭;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故君子茍无礼,虽美不食焉。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寔受其福。’诗云:‘旣醉以酒,旣饱以德。’以此示民,民犹争利而忘义。”

子云:“七日戒,三日齐,承一人焉以为尸,过之者趋走,以教敬也。醴酒在室,醍酒在堂,澄酒在下,示民不淫也。尸饮三,众宾饮一,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故堂上观乎室,堂下观乎上。诗云:‘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溜,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偝也。”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不葬者。”

子云:“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未没丧不称君,示民不争也。故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君卓。’以此坊民,子犹有弒其父者。”

子云:“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故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丧父三年,丧君三年,示民不疑也。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示民有上下也。故天子四海之内无客礼,莫敢为主焉。故君适其臣,升自阼阶,即位于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示民不敢专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而贰其君。”

子云:“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无辞而行情,则民争。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易曰:‘不耕获,不菑畲,凶。’以此坊民,民犹贵禄而贱行。”

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有遗秉,此有不敛穧,伊寡妇之利。’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以此坊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

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以此坊民,民犹有自献其身。诗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

子云:“礼,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坊民,阳侯犹杀缪矦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

子云:“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故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则不入其门。以此坊民,民犹以色厚于德。”

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以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于族。”

子云:“昬礼,壻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壻,恐事之违也。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猜你喜欢
  备梯第五十六·墨子
  春秋左传原目·杜预
  论语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
  ●二、经学流传时代·皮锡瑞
  淡定地向前走·李叔同
  卷十六·叶梦得
  卷十九·鄂尔泰
  成相第二十五·荀况
  序·陈建
  对治品第三·佚名
  劝助品第四十·佚名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智顗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玄奘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须识字第十二·王骥德

      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其呼字亦异,故须本之中州,而中州之音,复以土音呼之,字仍不正,惟反切能该天下正音,只以类韵中同音第一字,切得不差,其下类从诸字,自无一字不正矣。至于字义,尤须考究,作曲者往往误用,致为识

  • ●慶芝堂詩集卷七·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七言古詩一 ◆七言古詩一◆ 進學篇寄坦居五弟 題王母蟠桃圖 盧峰謠 寶劍行 題劉道官畫像 醉歌行贈葉聖嘉醫士 題謝某畫像 投贈任邱袁明府坼 題蘇武牧羝圖 張侍御平魏閹墓碑歌 雲峰歌 題閻珮升為盧公亮

  • 二集卷七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六古今体一百七首【戊寅二】閲春秋解口号漫题猾夏从来称攘椘今常漕米济江南寄言白首穷经者漫泥【去声】区区纸上谈【解春秋者无不以猾夏为椘罪操戈聚讼论之不已此经生因袭旧闻拘墟方域之

  • 张继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曾任盐铁判官、检校祠部员外郎。卒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他和刘长卿以及顾况有交往。其诗多写抑郁怨愤之思,多为旅游题咏之作。现存诗四十余首,《

  • 卷二百四十六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起神宗熙寧六年七月盡是年八月   秋七月甲辰,權發遣開封府判官、職方員外郎沈忱權發遣梓州路轉運使。庚戌日可并此。   置河州折博務,令制置解鹽司倣熙州東、南、西鹽交引,減直召商旅入中。   權發遣廣南東路

  • 王倚传·宋濂

    王倚字辅臣,祖先为东莱人。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平易近人,但不苟合。读书要亲自实践,不寻章摘句。世祖选良家子弟侍奉太子,当时王倚二十岁,在众人中,容貌风度特别壮美,太保刘秉忠很器重他,因而应选。王倚服侍谨慎、恭敬,于是得到

  • 胡子知言疑义 全文·朱熹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作,物从其类而瓜分

  • 卷十·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十     宋 黄仲炎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鱼石奔楚楚爲之伐宋取彭城使鱼石居之是鱼石叛君而楚党叛也诸侯之大夫讨而围之义

  • 第五章 节欲·佚名

    伊川先生对张绎说:“我出生时体气薄弱,三十岁变得强盛,四十五十以后才完备。现在七十二岁了,比较一下筋骨,和壮年时没啥不同。这都是平时清心寡欲而形成的。”张绎说:“先生难道是因为体气薄弱才重视保命修身的?”伊川说

  • 卷第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集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七 佛说宝雨经(十卷) (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 (南身北此) 唐南印度沙门达摩流支译 佛于伽耶山,放顶光明,遍照十方,摄入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五·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三劝求佛身二。初分科二。初标下随释三。初标章二。初述意。二征释四重。初重二。初问二答二。初双标。方便两教即藏通。常住佛身即别圆。二何故下双释。岂可劝求等者荆溪云。非是专令求于劣身。既劝

  • 卷第十一·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一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 云居舜禅师法嗣十五人 ·蒋山法泉禅师 ·天童澹交禅师 ·崇梵余禅师 ·慈云修慧禅师 ·长耳子良禅师 ·开元莹禅师(已上六人见

  • 释氏要览卷上·道诚

    建康天禧讲下聚公讲主助缘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 集道诚自委讲 京寺。东归维桑。始寓龙华禅府。后住月轮兰若。中间十年。寂绝外事。唯读藏经日为常课酬昔志也。然则临文昧义。犹渴夫饮河。但能满腹。不

  • 净土圣贤录续编目次·胡珽

    卷一往生比邱第一  性修  行修  忍生  仁筏  实[王*永]  常智  络丝僧  广志  道证(梅松)  千一  彻迷  嵩安  迈春  律净  慧明  一禅  际醒  起信  真传  达纯  灵彻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五·雍正

    魔忍曰。佛果曰。不疑言句。是为大病。岩头曰。大统纲宗中事。先须识句。而风穴又教人体究言句如此。近代老宿。一槩斥绝言句。将使天下学者以墙壁瓦砾为师乎。夫墙壁瓦砾。真可师也。但学者不知。奈何绝言句哉。文殊

  • 卷第九·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辨品□□前中他化自在天会。元言他化□乐具。具得受用。□任同一法筵相遇。故名会等。於此天宫。说十地者。表真智证如。自他存泯。非

  • 万病回春·龚廷贤

    综合性医书。明龚廷贤撰。八卷。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溪人。其父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廷贤承家学曾任太医院吏目,有“医林状元”之称。撰有 《寿世保元》、《种杏仙方》、《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鲁府禁方》、《

  • 小城三月·萧红

    现代短篇小说。萧红著。初载1941年7月1日香港《时代文学》杂志第1卷第2号。香港海洋书屋1948年1月初版,1948年11月再版。为“万人丛书”之一。作品描写一农村少女的爱情悲剧。主人公翠姨是“我”的亲戚。她没有读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