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救世觉人之佛法

一 佛是为救世人而求得正觉者二 正觉是明彻人生世间真相的 甲 缘起无尽 乙 性空无碍三 解悟人生世间真相之成果 甲 缘起无尽故得人生之真价 乙 性空无碍故离世间之苦厄四 佛法能觉世救人

  维多利亚是英国有名一女王,当日曾致英国强盛,使英国国旗飘扬于世界;今在星洲之维多利亚纪念堂与诸君讲演,或为佛法昌明于大地之兆!想诸君皆有此同感也。兹拈出“救世觉人之佛法”讲之。 

  一、佛是为救世人而求得正觉者

  云何为佛?梵语佛陀,英语buddha,华译为正觉者。佛之一字,乃是公有名词,非一人所独有,故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一切之得正觉者,均称之为佛。惟此处所讲之佛,则专以释迦牟尼为依据,盖吾人现在得闻之佛法,实由释迦牟尼遗传下来也。

  云何为正觉者?有真正明确的大觉悟之人,称曰正觉者,是即佛也。佛之正觉,何以知为救世人而求得耶?请举释迦佛为救世人舍国修道之动机以说明之,有二:一、曾因亲历战争及睹虫鱼鸟等亘相吞残之惨,由悲痛而起救世之思想。二、曾因见世人虽极富贵,终苦于老病死之逼迫,由悲痛而起救世之思想,再从释迦佛求得正觉之事例以说明之,有四:一、看破尘世荣利情爱而舍国求道;二、学历天神外道诸教而舍邪自修;三、孤处深山,苦行禅定,未能得其正觉而转趋积极的修持;四、受食后,树下端坐降魔得成正觉。

  上仅就释迦牟尼佛之历史方面观察,知佛是为普救世人而求正觉者。再从世界宗教学术各方面以观察佛之地位,更可以见佛之伟大精神也。一、佛非多神教的神,亦非一神教的神。世界宗教,大概分多神教──如道教,一神教──如基督教,或无神教等。佛是全宇宙之正觉者,故非俗人向之求福避祸之多神教的神,亦非创造主宰宇宙万有之一神教的神。二、佛非冷酷的厌世者,亦非热中的迷世者。佛极富于同情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积极的热心救世者,故非冷酷厌世;又不热中于荣华富贵,乃是求正觉而得之者,故非迷恋尘世者。三、佛非宗教家,而亦为宗教家。凡宗教家必须崇拜一种神,以为一般人之信仰,佛不立一种神以令人信,故非宗教。然佛亦出其悟得之真理以立人之信仰,故亦宗教家。四、佛非教育家,亦为教育家。凡教育家必有种种学科课程以为教导之标准,佛则并不以何种学科书本教授人,故非教育家。然凭其正觉大悲以随机化导,故亦教育家。五、佛非哲学家,而亦为哲学家。凡哲学家必以其理智所推测之某种条件为真理,佛则不驰其理智以创立学理,故非哲学家。然凭其正觉大悲而为诸学者阐幽析微,故亦哲学家。六、佛非科学家,而亦为科学家。凡科学家必精研物理,以为人中资生之用,佛则不专究一门求致物用,故非科学家。然凭其正觉大悲而随诸问者说明各种事情,皆合科学,故亦科学家。七、佛为证真者,而亦是应俗者。佛虽是实证真理者,而无执著故恒随顺俗情以为说法。八、佛为实行者,而亦是理论者。佛之为佛,皆由其亲身实行之成就。然成佛后,日为人说法而无暇晷。九、佛为超特者,而亦是平常者。佛未出家前,已将常人一生经过做完,出家后皆为超人之行为。然亦仅享人之恒寿,同于常人。十、佛为莫测者,而亦是无奇者。佛之神通寂定,智慧辩才,均不可思议。然每早起宴息,穿衣食饭,无何奇怪。

  二、正觉是明彻人生世间真相的

  云何正觉是明彻人生世间真相的?欲明此理,先解字义。人生者,谓人类及非人类之一切有情众生也。世间者,谓迁变无常之宇宙万有也。真相者,谓人生世间真实如此之真相状也。此真相状,唯正觉者始能明白彻了,绝非不觉者能领悉分毫也。但佛之正觉所明彻的“人生世间”之“真相”,究竟是如何耶?则缘起无尽,性空无碍是也。

  甲、缘起无尽 欲明缘起无尽,先释其名义:“缘”以生克消长之关系为义,其内容可分如下:

   因缘……主因……主要的因   无间缘,缘缘,增上缘……助因……辅助的缘    事事物物,都是众缘之所集起,谓之“缘起”,举例如下:        ┌业识──因┐                ┌种子──因缘─┐    人身┤父缘─┐  ├─所起的    草木┤水土─┐      ├─所起的            └母缘─┴缘┘                └风日─┴增上缘┘

明此缘起之义,则知“人生世间”是众缘所起。一、非是“大梵”、“上帝”、“神”等之所造作的,故亦非彼之所主宰的;二、非是从“虚空”、“虚无”而有的;三、亦非是“自然而然”的;四、亦非是从那几种特定的原质力而有的;五、亦非是从哲学者假想所立“太极”、“冥初”等等而有的。但缘起事中有力的事缘,尤在于“人生”的“心识”,以“心识”是有觉知力及活动力的,故缘起之说明,在佛学即为唯识论。

上来是明缘起。如何是无尽?无一事一物不是众缘所起,故一一事物皆备摄一切事物。又一一事物,又皆为“缘”能“起”其余一切事物,故一一事物皆摄入一切事物。例如人身由万物所成而备万物,亦能遍为万物生起之因缘以互摄互入。故推前前无始起,推后后无终止,推内内无中核,推外外无边际,由无始无终无边无中故曰无尽。

乙、性空无碍 “性”以固定实在之体质为义。但何以有此“性空”耶?以事事物物都是缘起无尽的,故此种固定实在之体质是空无的。唯此“无性的空理”是遍于一切事物,本来如此、永久如此的,故“唯此无性的空理”是“一切事物”的真性。由此一切事物的真性唯是性空的空性,故一切事物皆无“质碍”的、无“障碍”的、无“对碍”的、无“限碍”的。

三、解悟人生世间真相之成果

甲、缘起无尽故得人生之真价 浅言之,则人生以业识为因缘,故内为别业之报身,外为共业之世界。生有从来,死有趣往,推前无始,推后无终,故现时一言一行,皆有深广之关系及无穷之价值。言行而善,必有食福之时;言行而不善,必有受罪之日。由是善恶得其标准,而道德有其根据,人生乃可孜孜为善而去恶,以完成道德之人格。深言之,则吾人当身即缘起故,即无尽故,诸法与吾并在,法界与吾为一。换言之,“吾人”即无限之“全宇宙”,即全宇宙之主,何等安乐?何等自在?

乙、性空无碍故离世间之苦厄 世间之苦厄,生于自他之对碍,心境之限碍,物体之质碍,知觉之障碍。达人生世间缘起无尽而其性皆空故,则诸碍本无所有而苦厄全离。浅之则人我之性空,故无我我所世间一切是非利害之冲突争斗可休息。深之则照见五蕰等诸法空,故一切老死无明等苦厄无不度脱。

四、佛法能觉世救人

依上所说,知佛法可离世间苦厄,故为众患逼迫之今世所需。今世增剧之苦患,尤在地盘战争与阶级战争之两重战争相杀,此皆不明“国家”与“阶级”皆性空,故致相碍而多杀;知性空无碍,则互相扶助以成利济,而争杀等苦可离矣。

既唯佛法能得人生真价,故尤为茫无依恃之吾人所需也。吾人生在今世,知识愈丰富,愈觉人生无意义。吾人为家庭、为国家、为人群之生活而生活,觉得皆无究竟之意义;至为个人生活而生活,尤觉无趣。如此、则生不如死,而世人自杀之所由多。今悟吾人缘起无尽,而一言一行皆有无限之关系及无穷之价值,由是乎心有所依归,可渐趋光明正觉之路。

今之世间,在多杀之苦痛中,唯佛法能救之。今之人生,在自杀之烦闷中,唯佛法能觉之。故佛法是能救世而觉人的,是之谓“救世觉人之佛法”。

(宁达蕰记)(见海刊七卷十期) 

 


猜你喜欢
  卷第十四·李遵勖
  卷第六·佚名
  贤护分授记品第十一·佚名
  辩伪录 第三卷·祥迈
  全南洋佛教组织之希望·太虚
  注维摩诘经卷第八·僧肇
  现证品第四·佚名
  第四·宗鉴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智升
  第五 正勤相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福量品第五·佚名
  卷第十七·宗密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提要·德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翁方纲

    山谷《竹枝词跋》云:“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г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盖每首後二句,叠一遍

  • 王挺秀·隋树森

    王挺秀,或作王庭秀,字号未详, 山东益都(今山东益都县)人,淘金千户,事迹无考。约元世祖中统前后在世。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第二十人。贾仲明为其所补

  • 大陆诗草题诗·连横

    题大陆诗草台中林资修(幼春)万里归来连剑花,朔风吹发动鬖髿。久悬佳传规仓米,满写新诗入壁纱。是处钓游名士辙,中宵歌哭酒人家。出门我亦方西笑,看汝先驱建德车。前题台北李书(逸涛)挟策中原试壮游,俗儒狂笑腐儒愁。著书直括三

  • 流水·戴望舒

    在寂寞的黄昏里,我听见流水嘹亮的言语:“穿过暗黑的,暗黑的林,流到那边去!到升出赤色的太阳的海去!“你,被践踏的草和被弃的花,

  • “这年头活着不易”·徐志摩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 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像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天单

  • 卷第二百四十八 唐紀六十四·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閏月,盡屠維大荒落(己巳),凡五年有奇。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四年(甲子、八四四年)   閏月,壬戌,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紳同平章事,充淮南節度使。   李德裕奏:「鎮州奏事官高迪密陳意見二事:其一,

  • 卷三·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三 【起戊戍宋真宗咸平元年尽壬戍宋真宗乾兴元年】凡二十五年 【戊戌】真宗皇帝咸平元年春正月彗星见诏求直言【彗出

  • 卷四十四·杨士奇

    永乐三年秋七月甲午朔享 太庙 遣官祭 历代帝王陵寝△夜有星如弹丸大流五尺许发光如鸡子大赤色有尾光烛地出勾陈旁西北行至紫微西蕃外○丙申○赐书谕赵王高燧曰边报西北屡有火此或鬼力赤与瓦剌战徙而南来恐我军逼之

  •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纪昀

    列传五代 【十一】○五代十一韩建韩逊杨崇本高万兴 温韬卢光稠【谭全播】朱瑾韩建韩逊杨崇本高万兴温韬卢光稠 【谭全播】朱瑾△韩建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少为蔡州军校隶忠武军将鹿晏宏从杨复光复光死晏宏与建等无所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五·高晋

    恩纶【臣】等谨案书曰大哉王言记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古帝王发号施令必有大泽以副之而尚书载尧以来典谟誓诰之文綦备作于巡狩时者未之见焉周则陈诗有命纳贾有命文虽阙如制昉诸此两汉分制诏令为四品文

  • 卷六·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六宋 真德秀 撰仁书仲虺之诰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此称汤之辞伊尹曰民罔常懐懐于有仁此告太甲之辞六经言仁始于此虞书所谓好生之德安民则惠即仁也而未有仁之名至是而

  • 礼记析疑卷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侯国不设中大夫何也王朝六官之贰及官中要职皆中大夫故侯国小司徒小司冦之类必爵以下大夫乃与王朝有别旧説五大夫于经传无徴疑三卿之贰以次分摄治典礼典刑典之

  • 提要·夏良胜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中庸衍义      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中庸衍义十七卷明夏良胜撰良胜字子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自宋以来取古今之义括举条目而衍其説者始叶时礼经防元嗣

  • 卷十·佚名

    (五五)复次若人赞佛得大果报。为诸众人之所恭敬。是故应当勤心赞敬。我昔曾闻。迦叶佛时有一法师为众说法。於大众中赞迦叶佛。以是缘故命终生天。於人天中常受快乐。於释迦文佛般涅槃後百年。阿输伽王时。为大法师得罗

  • 覆万梁居士书·太虚

    万梁居士鉴:接来函,欣悉居士发大乘心,宏法救世,与诸上善设佛声社,甚善甚善!今为取法名慧声,以为纪念。所须各书,此间手头已无,请按照海潮音上所载各发行处购请为盼。顺颂静安!太虚白。(见海刊十一卷一期)

  • 卷第一(此卷印咒有二十九)·佚名

    陀罗尼集经卷第一(此卷印咒有二十九)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大神力陀罗尼经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一卷于大部卷第一(佛部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五千人俱。摩诃迦叶。优噜毗罗迦叶

  •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海云

    凡二卷。唐代海云记于太和八年(834)。又称两部付法次第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内容记录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自印度至中国之相承及大意,尤对不空三藏一门特予详述之。上卷略述金刚界大教王经师资相承付法次第,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