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一十九

△第二分无所有品第二十一之二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乃至佛十力亦无所有。佛十力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佛十力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展转亦无所有。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种性法亦无所有。种性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种性法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第八法预流法一来法不还法阿罗汉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展转亦无所有,第八法乃至如来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第八法乃至如来法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预流亦无所有。预流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预流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亦无所有。一来乃至如来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一来乃至如来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声闻亦无所有。声闻无所有故当知独觉亦无所有。独觉无所有故当知正等觉亦无所有。正等觉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独觉乘亦无所有。独觉乘无所有故当知声闻乘亦无所有。声闻乘无所有故当知如来亦无所有。如来无所有故当知一切相智亦无所有。一切相智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声闻若独觉若正等觉若大乘若独觉乘若声闻乘若如来若一切相智若虚空若大乘若无量若无数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如涅槃界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由此因缘故作是说,犹如虚空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复次善现,汝说又如虚空无来无去无住可见。大乘亦尔无来无去无住可见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以一切法无来无去亦复不祝何以故?善现,以一切法若动若住不可得故。由此因缘。大乘亦无来处去处住处可得。所以者何。善现,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受想行识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受想行识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受想行识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受想行识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受想行识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色乃至识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眼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眼处乃至意处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色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处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处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处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色处乃至法处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眼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眼界乃至意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色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色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声香味触法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色界乃至法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眼识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识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识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识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识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识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识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识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识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眼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眼触乃至意触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地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水火风空识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地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水火风空识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地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水火风空识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地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水火风空识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地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水火风空识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地界乃至识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法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法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法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法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法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真如实际不思议界安隐界等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法界乃至安隐界等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布施波罗蜜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布施波罗蜜多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布施波罗蜜多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布施波罗蜜多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布施波罗蜜多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四念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四念住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四念住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四念住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四念住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如是乃至佛十力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佛十力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佛十力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佛十力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佛十力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复次善现,菩提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佛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菩提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佛陀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菩提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佛陀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菩提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佛陀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菩提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佛陀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菩提佛陀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有为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无为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有为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无为界本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有为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无为界真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有为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无为界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善现,有为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无为界自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祝何以故?善现,有为界无为界本性真如自性自相若动若住不可得故。善现,由此因缘故说。大乘无来无去无住可见犹如虚空。

复次善现,汝说又如虚空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後中际皆不可得。三世平等超出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空。三世平等三世平等空。超出三世超出三世空。大乘大乘空。菩萨菩萨空。何以故?善现,空无一二三四五等差别之相。是故大乘三世平等超出三世。善现,此大乘中等不等相俱不可得。贪离贪相俱不可得。瞋离瞋相俱不可得。痴离痴相俱不可得。慢离慢相俱不可得。如是乃至善非善相俱不可得。有记无记相俱不可得。常无常相俱不可得。乐及苦相俱不可得。我无我相俱不可得。净不净相俱不可得。欲界出欲界相俱不可得。色界出色界相俱不可得。无色界出无色界相俱不可得。何以故?善现,此大乘中诸法自性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过去色过去色空。未来现在色未来现在色空。过去受想行识过去受想行识空。未来现在受想行识未来现在受想行识空。善现,空中过去色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色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色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色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色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色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受想行识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受想行识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受想行识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受想行识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受想行识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受想行识可得。复次善现,过去眼处过去眼处空。未来现在眼处未来现在眼处空。过去耳鼻舌身意处过去耳鼻舌身意处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空。善现,空中过去眼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处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处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色处过去色处空。未来现在色处未来现在色处空。过去声香味触法处过去声香味触法处空。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空。善现,空中过去色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色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色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色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色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色处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声香味触法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声香味触法处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处可得。复次善现,过去眼界过去眼界空。未来现在眼界未来现在眼界空。过去耳鼻舌身意界过去耳鼻舌身意界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空。善现,空中过去眼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界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界可得。复次善现,过去色界过去色界空。未来现在色界未来现在色界空。过去声香味触法界过去声香味触法界空。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空。善现,空中过去色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色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色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色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色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色界可得。善现,空中过去声香味触法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声香味触法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声香味触法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声香味触法界可得。

复次善现,过去眼识界过去眼识界空。未来现在眼识界未来现在眼识界空。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空。善现,空中过去眼识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识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识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识界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识界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识界可得。复次善现,过去眼触过去眼触空。未来现在眼触未来现在眼触空。过去耳鼻舌身意触过去耳鼻舌身意触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空。善现,空中过去眼触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触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触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触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触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可得。复次善现,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善现,空中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空中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过去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善现,空中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未来现在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可得。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二卷·佚名
  卷第六(初诵之六)·佚名
  第十五章 圣者龙树护持教法时代·多罗那他
  杂宝藏经卷第五·佚名
  佛法金汤编目录·岱宗心泰
  佛说善生经讲录·太虚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卷第四十二·白岩净符
  佛说初分说经卷下·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三卷·安慧
  现忧惧品第九·马鸣
  三宝感应要略卷下目录·非浊
  卷第二·水鉴慧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卷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七李频李频字德新睦州夀昌人少秀悟逮长庐西山多所记览其属辞於诗尤长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奬挹以女妻之大中八年擢进士第调秘书

  •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五韩愈郓州谿堂诗【马緫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为堂於居之西北隅号曰谿堂以下四首从文集录入】帝奠九壥【与?同】有叶有年有荒不【一作有】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一收【一作牧】正之视邦

  • 卷三百二十五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壬子朔,雲陰,日不見食。(兩紀並書日食不見。)   參知政事蔡確上元豐法寶錄。   知開封府王安禮言三院獄空。詔送史館,安禮遷一官,推、判官許懋、胡宗愈、劉仲熊並賜章服,軍巡判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焦竑

      福建一(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布政使   吳好德傳   福建布政張公斌傳(祥符文獻志)   福建左布政使蔣公雲漢墓志銘(楊廷和)   福建布政使抗公濟墓表(湛若水)   福建右布政使蘇葵傳(順德

  • 一百八十一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九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奴才于五月初八日已抵江宁,谨将万岁天恩传告奴才母亲。旷典殊恩,莫能仰报万一,惟有率领全家老幼朝夕顶香,叩祝万寿无疆。江南麦季丰登,禾苗现在及时种插,

  • 卷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二乾隆二十六年六月壬申命陞叙解送羊只之防领范时绶等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奏范时绶由乌鲁木齐送羊一万三千只全抵伊犂办理妥协又恳于办送回空驼只后仍来伊犂効力等语范时绶前因解送

  • 卷二十三·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三 唐 司马贞 撰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阳武人【按县名属陈留】柱下方书【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史谓御史故老子为周柱下史今苍在秦代亦居斯职方书者如淳以为方

  • 卷四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帝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美人厉王

  • 刘坦传·姚思廉

    刘坦字德度,南陽安众人。晋朝镇东将军乔的七世孙。刘坦年幼时为堂兄刘虬所赏识。齐建元初(479),任南郡王国常侍,不久出补孱陵县令,迁任南中郎录事参军,他在那里因为才干济世被称道。南康王任荆州刺史时,刘坦担任西中郎中兵

  • 大食传·欧阳修

    大食,原本是波斯的地域,男子高鼻子、黑而多须。女子皮肤白嫩,出外则要遮面。每日要拜天神五次。腰系银带,佩银刀。不饮酒娱乐。有个礼堂可容纳几百人,每七天一次,王坐在高台上对属下说:“为杀敌战死的人将在天上再生,杀敌者将

  • 卷一百三·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理财下上神宗乞去三冗     苏 辙臣闻善为国者必有先後之次自其所当先者为之则其後必举自其所当後者为之则先後并废书曰欲登高必自下欲陟遐必自迩世未有不自

  • 卷十八·陈士元

    <经部,四书类,论语类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八明 陈士元 撰冠服考【第二】绅 带邢昺氏曰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朱子曰绅大带之垂者陈祥道氏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诸侯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

  • 卷七·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七     宋 吕大圭 撰庄公  夫人孙于齐【元年】或问夫人何以不氏曰春秋书孙者三此年及闵二年夫人姜氏孙于邾昭二十五年公孙于齐是也凡皆内无所容而岀

  • 提要·沈彤

    【臣】等谨案周官禄田考三卷国朝沈彤撰彤以班禄之法自宋欧阳修有周礼官多田少禄且不给之疑后人多从其説即有辨者不过以摄官为词彤独详究周制以与之辨因撰是书为官爵数公田数禄田数三篇凡田爵禄之数不见于经者或求诸注

  • 卷七十八·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二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思惟地界无常。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常。思惟地界苦。思惟水火风空识界苦。思惟地界无我。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我。思惟地界不净。思惟水

  • 卷四十五·赜藏主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嗣法门人福深录)   僧请问:三圣问雪峰云: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峰云:待你透出网来。即向你道。圣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话头也不识。师以颂示之。   潦倒渔翁坐钓台。金鳞赫赫鼓波来。海门空

  •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明代通俗长篇世情小说。一百回。作者“兰陵笑笑生”,约为嘉靖、万历年间山东人,惟其真实名姓不可考。这部书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发展而来,共一百回。现存有《金瓶梅词话》、《原本金瓶梅》两种。《词话

  •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佚名

    梵名Maha^tantrara^ja -ma^ya^kalpa ,或 Hevajra-d!a^kini^ja^la-sambara-tantra。凡五卷二十品。宋代法护译。又作大悲空智金刚经、喜金刚本续王、喜金刚本续。此系一般通用之名称,印度、西藏注释家则多用二仪轨(梵Dv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