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摩渝经全文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随提国。与五百沙门俱行。时有逝心。名梵摩渝。弥夷国人也。年在耆艾百有二十。博通众经星宿图书。豫睹未萠一国师焉。梵摩渝遥闻佛王者之子出自释姓。去国尊荣行作沙门。得道号佛清净至尊。与五百沙门处随提国。开化众生。梵摩渝深惟叹曰:沙门瞿昙。神圣巍危为如来应仪正真觉道神通以足丈夫尊雄法御众圣天人之师。心垢已除诸恶已尽从自觉得无所不知。沙门逝心。释梵龙鬼。为其说法上中下语清净为首。玄妙卓远众圣所不闻也。梵摩渝。为门徒广陈之。期为无上正真觉众圣之王。吾等应为稽首禀化之矣。逝心弟子有亚圣者,厥名摩纳。亦博经典明齐于师。具睹秘谶知当有。佛身相奇特三十有二。至尊难双贯心照焉。师告摩纳。吾闻瞿昙神圣无上。诸天共宗独言只步众圣中雄。尔往睹焉。宗尊仪表真正弘摸。诚如群儒之所叹不乎。假其尔者,吾当驰就稽首奉礼。摩纳质曰:吾当以何观察。摩纳师曰:经不云乎。来世有王厥名白净。后名清妙。明德纯备。其生圣子有天中天。独尊之表躯体丈六。相有三十二。处国当为飞行皇帝。舍国为道行作沙门者,必得为佛。摩纳受教稽首师足。至随提国即诣佛所。揖让毕退就坐静心。熟视佛身相好不睹两相。一广长舌。二阴马藏。其意有疑。佛知摩纳心有疑望。即以神足现阴马藏。出广长舌以自覆面。左右舐耳缩舌入口。五色光出绕身三匝灭於顶上。摩纳心动喜怖交集。欣然叹曰:沙门瞿昙真是佛也。相好光明靡不备焉。观世希有真可谓如来应供正觉。吾当翼从观尊楷式。以化愚惑并启吾师。即寻世尊处内禅定。周旋教化拯济众生。或宿或归辄与僧俱未曾只独。六月之日犹影追身。具睹神化巍巍之德。稽首佛足辞还本土。到诣师所稽首如旧。就座而坐。师曰:吾使尔行观察瞿昙天尊之资。相好神化。审如群儒称扬之不虚乎。若其然者,吾当驰诣稽首足下。接足戴土之恭。对曰:其有相好神德逾天巍巍难称。释梵所不能测度。群圣莫能筹算。众贤所叹。亿载之分未获其一。非吾萤烛所能尽陈。略说其要。绝世之相三十有二。一相足下安平正。二相手足有轮。轮有千辐。三相钩锁骨。四相长指。五相足跟满。六相手足细软。掌内外握。七相手足合中缦。八相鹿?尃肠。九相阴马藏。十相身色紫金光辉弈弈。十一相身犹金刚。瑕秽寂静。十二相肌皮细软。尘水不著身。十三相一一孔一毛生。十四相毛绀青色。右转盘屈。十五相方身。十六相如师子上身。十七相不曲身如梵身。十八相肩满具肉连著身。十九相平住两手摩膝。二十相颊车如师子。二十一相四十齿。二十二相为方齿。二十三相齿间平。二十四相齿白无喻。二十五相广长舌。二十六相味味次第味。二十七相声如梵声。二十八相七合满起。二十九相眼中白绀青色。三十相眼睫上下旬如牛王。三十一相白毛眉中跱。三十二相顶有肉髻。光明韑々遏日绝月。沙门瞿昙具有高雅。三十二相无一缺减。神妙之德景则无量。可奇可贵自古希有。吾睹瞿昙跬步发足。辄先举右足步。长短迟疾合仪。行时踝膝不相切摩。平身而进肩不动遥若欲还顾略不以力。平住斯须。忽然後向不回身也。不低不仰头身正平。平视而进未尝顾眄。躇步之仪其为若斯矣。瞿昙行路。天施宝盖华下如雪。天龙飞鸟无敢历上。三界众生无见顶者,诸天作乐导从奉尊。龙神地祇平治途路高下如砥。足不蹈地轮相印现。光明辉辉煌煌七日乃灭。树木低仰若人跪拜之礼。若行应请。户楣高下平身而入。楣不高举瞿昙不伏。坐正中床不侵前後。叉手而坐未尝指拟。不以拄颊。下床不回忽然在地。天魔含毒而来。心不恐惧光颜更释。慈心愍之毒无不消。以钵受水钵不倾昂水不多少。澡钵之时水钵俱寂不有微声。未尝以钵下著于地。於中澡手手钵俱净。去钵中水高下近远。適得其所也。以钵受饭饭不污钵。搏饭入口嚼饭之时三转即止。饭粒皆碎无在齿间者,若干种味味味皆知。足以支形不以为乐。瞿昙受食。以八因缘。不以游戏。无邪行心。无欲在志。无巧伪行。远三界尘。令志道寂衣福得度断故痛痒塞十二海。灭宿罪得道力。守空寂不想空。澡钵如前。法衣应器意无憎爱。为布施家咒愿说经讫还精舍。不向弟子说食好恶。食自消化无大小便利之秽也。入户静默深惟诸定。须臾即出未尝失时。昼夜不眠亦无睡欠。广陈明法劝进弟子令入道堂。不以财色秽道之行示诸弟子。尊说高远。非仙圣众书所可闻见也。兴起同处清净为道。经行之时不顾眄视。颇<我页>姿则拂衣披纚。法服在身高下急缓於身雅好。入园洗足亦不摩扌文而足自净。身色煌煌喻于天金。意不著爱志如虚空。其坐禅定?然无想。三毒四痛五阴六入七结八瞢。瞢以无上之明消灭之焉。以空不愿无想之定断九神处。以十善消十恶。作十二部经。掘十二因缘根。六十二见诸弊恼疮。秽浊之念心寂然哉。以四等大乘自度尊身又济众生。欲说景模。弟子未问而先自笑。口中出光明尧身三匝以渐自灭。

阿难整服稽首而问。即大说法声有八种。最好声易了声濡软声和调声尊慧声不误声深妙声不女声。言不漏阙无得其短者,每大说经。二十四天梵释四王日月星宿。其中诸神帝王臣民。地祇海龙皆来稽首各自听经。经声入耳心各解了。如其种语也。佛之明慧犹昆仑河。千川万流皆仰之焉。川流溢满而河无指渧之减。佛之为明有逾之矣。众生受智各得满足。佛明不亏丝发之间。说经讫竟。诸开士尊。诸天帝王。臣民龙鬼靡不欣怿。稽首而退。奉戴执行者也。入里靖默。未尝以无上天尊之德。轻慢弟子逮乎众生。吾寻瞿昙。六月之间犹影追身。具视起居经行入室。澡漱饭饮咒愿说经。劝勉弟子禅定之时,摩纳曰:瞿昙景式容仪若兹。余之所陈犹以一渧添于巨海。非众圣心想拟可知。非诸天所能逮毕天地之所能论。巍巍乎其无上。洋洋乎其无崖。非测非度。难可具陈矣。

梵摩渝。从弟子闻天师之德愕然流泪曰:吾年西垂。殆至徒生徒死。不睹天师之上明矣。摩渝喜曰:吾以遇哉。睹佛而死厥荣难云:愚夫虽有天地之寿。何异乎土石之类哉。即兴正服五体投地。三顿首曰:归佛归法归命圣众。愿吾残命有馀。得在觐见稽首禀化。佛以六通之明。睹彼自归佛遥受之。自随提国到弥夷国坐一树下。国王臣民逝心理家。展转相命曰:沙门瞿昙。出自释家帝王之子。宜在奢丽。而今清素志性淡泊。无贪淫之垢恚怒之毒愚痴之冥。处众圣之上。犹星中有月。神德广被诸天所宗。为如来应仪正真觉。秽冥已尽慧明独存。神圣富足未有。乾[W023]其中众。诸现在十方微著委曲。当来未萌无事不明。吐章施教言皆真诚也。国王群臣逝心高士。佥然而曰:我生时哉得睹天师。可尊可戴应为稽首。沐浴神化因共会聚车马步者,家无遗人到有稽首佛足者,跪者揖让者自名字者皆默而坐。梵摩渝。闻佛与圣众俱到。甚喜无量率其门徒俱诣佛所。適至林际意悟念曰:当先遣人表心致虔。直自进者为不恪乎。呼弟子曰:尔持吾名。稽首佛足下云:梵摩渝逝心年百二十。饥渴圣摸乐仰。清风欣怿。瞿昙起居常安淡泊无欲今诣请见。弟子礼师。即至佛所稽首毕具陈师请。向佛叹其师曰:国师梵摩渝。博通众经贯综祕谶。靖居斋房。豫知天文图书吉凶。靡不逆照豫明。斯世当有天师。巨容丈六天姿紫金。相有三十二。好有八十章。天中之天众圣中王。今故驰诣归命三尊。近在林树之外未敢自进。愿欲觐见恭禀神化。世尊即曰:善哉进矣。弟子返命。以佛明教具启师意。师即稽首于地欣怿而进。国内逝心长者理家。遥见其师征营竦栗拱手垂首。梵摩渝曰:复尔常坐。吾今自坐瞿昙世尊法御之侧也。即五体投地稽首佛足。恭肃而坐。靖默清心熟视佛相。即见佛三十妙相。两相不现曹瞢有疑。稽首于地以偈问曰:

吾梵志经典,秘谶记世要。浊世王名净,后名曰清妙。太子名悉达,容色紫金辉。身有天尊相,忍秽以法御。

无上正真相,三十二具不。贞洁阴马藏,无欲可别不。岂有广长舌,覆面舐耳不。陈法逾众圣,梵释希闻不。

明导天人师,能殄众疑不。怀道处世康,来世获仙不。仙度处泥洹,永离三界不。心意识魂灵,能灭众苦不。

梵志陈其心所疑。佛具知梵志心疑两相。即以神足现阴马藏也。出广长舌还自覆面。舐左右耳。口中光明照弥夷国。绕身三匝徐还入口。即报之曰:尔之所问。大士三十二相。吾相具足无减一焉。吾自无数劫来。行四等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拯济众生犹自护身。断求念空守无想定心垢除尽无复微曀。习斯行来诸殃悉灭。万善积著遂成佛身。相好光明独步三界。永离五道之愚冥。获无上至尊之明。故号曰佛也。若有贪淫恚怒愚痴之毒。五阴六衰之冥。丝发之大馀在心者,佛道不成也。未有人物逮于今日众生所念。方来未然无数劫中。委曲深奥有所不知者,即非佛也。四无所畏八声十力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足一事者亦非佛矣。吾今以具无一不足。故号为佛。沙门得应仪道者,能分一身为十。十为百百为千。千为万万为无数。又能合无数身。还为一身。以指按地三千大千皆为震动。以其心行得无欲定。故能然也。而况佛乎。佛眉一相之德恒沙可算。眉间之勋难可筹计。岂况尽身之德乎。重曰梵志信佛三尊者,现世安隐终生天上。所欲从念所疑当问。无嫌难也。梵志念曰:瞿昙所说玄妙深远。尽吾问也。又念曰:吾今当问现世事耶。来世事耶。意重悟曰:三世之要唯佛明焉。岂但仙圣群儒之所能照乎。梵志曰:何谓逝心。何谓通达。何谓为净。何谓寂然。何谓为佛。佛报梵志。吾以真言启释尔意。谛听著心。得三神足谓之逝心。明识往古分别生地。道眼睹见山石所不能遏。决闇释疑三世悉明。谓之通达。以得六通心垢除荆谓之寂然。三毒已灭心如天金。谓之清净。生死痴本焦尽无馀。清净道行降于三界诸痴。已索无穷不达。得一切智尊号为佛也。梵志欣然起立。五体投地头面著佛足。以口呜佛足。以手摩佛足。复自名曰:吾是梵摩渝逝心者,归命佛归命法归命僧。流泪而云:众生瞢瞢为六冥所蔽。睹佛不奉见经不读。见沙门无虔爱之心。不禀神化斯为长衰乎。其诸门徒睹师尽虔。顾相谓曰:吾等尊师。明达经典无书不睹。名被四国众儒所宗。今者屈尊体。叉手稽首瞿昙足下。何况吾等哉。佛告梵志。复坐吾明尔心。有真信慧。向於世尊,受教就坐。佛复说持戒之德。布施之福去家秽浊之垢。叹于道志之上行也。佛即知梵志有上士欢喜博解之心。佛为说至道之要。诸苦万端皆兴于身。明人深照知乐者,或返流求原逮于本无。斯谓上士慧明真谛。不知身之尤。苦者皆由习生。上士觉之。斯明者真谛。三界若幻有合则离。何盛不衰。因缘合则祸生。诸缘离则苦灭。上士观本乃知其空。斯明者真谛。以知本无即逮三界。空其心净其行。不愿诸欲得无想定。在心所取三尊可得也。梵志心解。犹若白氎洁无垢秽入染成色。梵志心然。宿命屡奉诸佛执行清戒。今闻尊教。具解无上正真觉道。心垢寂荆入三脱门长离众苦。复白佛言:吾未见佛时。怀巨误之行。为盲冥所蔽。信狂愚人言以为真谛。今始睹佛。狂病瘳矣。盲视聋听喑语偻申。囹圄囚出矣。庸夫愚惑徒生徒死。不获怀味天尊真道。长处焰火痛矣奈何吾生。时哉值睹佛极灵。为吾便说至奥之道。令吾复本无为长存。自今之後。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愿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天尊哀我明日晨旦。愿与圣众顾下薄食。佛默受之。梵志心喜稽首足下。还家具设百味之食。即以平旦。於舍为佛作礼长跪恭白愿佛。以时抂屈尊仪。佛正法服与圣众俱至梵志家皆就法坐。梵志自手行盥。肃心供养。如斯七日。佛说神化讫竟还随提国。未久之间梵志寿终。诸比丘闻之。共白佛以梵志丧。意将趣何道。世尊曰:彼梵志者,圣心博解通於不还。五盖以尽净若天金。於彼清净得应真无为而去。佛说经竟。比丘欢喜。

猜你喜欢
  卷第四十七·霁仑超永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九·唐慧琳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五卷·宝亮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念常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五卷·佚名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结 婚 证 书·太虚
  阿兰那行与养成僧宝·太虚
  卷第九·霁仑超永
  布施福德品第十·佚名
  复费范九先生书·太虚
  法月译·佚名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五·明雪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五·怀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武汉臣

    (冲末扮孛老同卡儿、旦儿、正末郭成上)(孛老诗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郭二,蒲州河中府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婆婆王氏,孩儿郭成,媳妇儿李幼奴。我孩儿幼习经史,学成满

  • 卷二百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六 刘宰 东阳道旁涵碧亭 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云飞松竹碍石堕藤萝牵泉音乱丝竹鸟语赓笑言斯亭作者谁俛仰四百年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传官道纷往来此地旷

  • 卷九·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九 元 陈镒 撰 七言絶句 游南明山次周子符韵 萧萧落叶委空山幽磴添苔护石阑一自三平骑虎去至今龛洞白云寒 再次韵畣海翁上人 为爱石梁担负山照心亭上久凭阑松篁不动云飞尽清磬一声山月寒 红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九十四·柯劭忞

      和礼霍孙 完泽 阿鲁浑萨里 岳柱 彻里 秃忽鲁   和礼霍孙,佚其氏族。至元五年,中书省臣请设起居注,以和礼霍孙与独胡剌并为翰林待制,兼充起居注官。十年,兼领会同馆事,主朝廷咨访及降臣之表奏。累擢翰林学士承旨。十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九·王祎

    甲申晋肃宗明皇帝太宁二年【赵帝刘曜光初七年成武皇帝玉衡十四年后赵明皇帝六年 凉张骏建兴十二年】春正月王敦杀其従事周嵩周筵及会稽内史周扎一门【以列传修】后赵陷东莞东海兖州刺史刘遐退保泗口【以列传修】解题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纪昀

    列传金 【十七】○金十七纳塔谋嘉邹谷高霖孟奎乌凌阿与温特赫达王扩伊喇富森鄂 屯忠孝富蔡思忠完颜寓 富察伊埒图完颜仲元完颜阿林完颜霆乌库哩长寿 完颜佐【 耀珠】 舒穆噜仲温富察阿里完颜富拉塔 瓜尔佳锡尔格

  • 刘芳传·魏收

    刘芳,字伯文,彭城人,汉代楚元王的后人。六世祖刘纳,晋代任司隶校尉。祖刘该,任刘义隆政权的征虏将军、青徐二州刺史。父刘邕,刘骏政权的兖州长史。刘芳出继给伯父刘逊之当儿子,逊之,任刘骏政权的东平太守。刘邕参与刘义宣的事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下·佚名

    法约无利有弊亟宜豫筹补救疏(附披沥自陈片)(光绪十年)竭诚筹办疏(光绪十年)广东防御情形疏(附与法人议款不可许片)(光绪十年)遵旨严防备战疏(光绪十年)滇粤边防紧要请厚兵力疏(光绪十年)亟宜切实整顿海防疏(光绪十年)遵筹战备情形疏(附

  • 晋纪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 301)·司马光

    晋纪六 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 公元301年) [1]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汜瑗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土。 [1]春季,正月,任命散骑

  •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史部,史钞类,南北史识小录__南史识小录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五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宋列传珍新【何叔度奉姨若所生姨亡朔望必往致哀并设祭奠食并丨丨】此是送吏部郎耳【何尚之迁吏部郎告休定省倾朝

  • 第五章 23·辜鸿铭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辜讲孔子评论当时的一个人(微生高,即尾声高,以守信正直著称。现流传下来的成语有“尾生抱柱”)说:“谁说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呢?当有人求他要一些必要的日用品(醋)时,他却出去找邻

  • 卷四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六杂记下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取妇已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此言居丧而冠及嫁取之礼也末谓服将除也若己居大功之丧而将除则可以冠

  • 第29章 季氏篇第十六·孔子

    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

  • 逊志斋集·方孝孺

    诗文别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二卷。明方孝孺撰。孝孺诗文在其生前即行编辑,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林右、王绅曾为作序。孝孺遇难后,其作品严禁流传。其门人王稌将其文私下抄录成《侯城集》,但未能刊刻。英宗天顺七年(1

  •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佚名

    卷末太极左仙公劝人诵《大献经》。《大献经》乃六朝古灵宝经,本经盖出自其后。太极左仙公向三真人述地狱之苦、六道轮回及供献功德因缘,劝人“八日”奉礼天尊,以度亡魂。

  • 张文祥刺马案·平江不肖生

    《张文祥刺马案》是指清末张文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故事,后被人传诵,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根据这段传奇创作了小说。

  • 春秋诸国统纪·齐履谦

    六卷。目录一卷。元齐履谦(1263-1329)撰。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属河北)人,元代经学家、天文学家。齐氏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泰定中曾以太史院史奉使宣抚江西福建,所以罢免贪官污吏四百余人。其平生着述颇

  • 铁壁机禅师语录·铁壁慧机

    二十卷。全称《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明代铁壁慧机撰,幻敏重编。内容包括:上堂、秉拂、普说、小参、示众、茶话、法语、机缘、问答、鞭策语、佛事、像赞、自赞、诗、颂、偈、联芳、歌铭、颂古(拈、别、评、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