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余玠传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家境贫穷,潦倒失意,行为没有拘束,喜欢功名,好说大话。小时候在白鹿洞书院当过学生,曾经带客人到卖茶的小店,殴打卖茶的老头致死,故逃走到襄阳、淮南等地。当时,赵葵担任淮南东路制置使,余 玠带着所做的词作去拜见他,赵葵为词气的豪壮拍案叫绝,于是留他在幕府中。不多时,因为有功升补为进义副尉,擢升为将作监主簿、权发遣招进军中,充任制置司参议官,进任工部郎官。

嘉熙三年(1239),与大元的士兵在汴城、河阴作战立有军功,授任直华文阁、淮东提点刑狱,兼任淮安知州,兼任淮南东路制置司参谋官。淳..元年(1241),余 玠率兵接应、援助安丰,授拜大理少卿,升制置副使。上奏进对说:“一定要使宋朝各色人等,自上至下,办事确实可靠,那么,华夏就可使人信服,天人之间就会格于成例。”又说“:现在世代传承有才德的人、乡村隐逸的儒士、乡里村野的豪强,他们一旦接触戎事、练习武艺,就指斥他为粗人,斥责为像樊哙之类的武夫。希望理宗皇帝陛下对文武官员一视同仁,不要使他们有所偏重,偏重一定会导致过激的行为,文武之才,交相过激,并不是国家的福兆。”理宗说:“你对人物的议论都不同寻常,可以独挡一面,你应该稍为等待一时,当有擢升、进用你的时候。”于是,授权他代理兵部侍郎、四川宣谕使,理宗和颜悦色地慰劳、派遣他去上任。余 玠也自许当全面控制所有蜀地,为本朝守土,达到这个目的指日可待。

不久,授任余玠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任重庆府知府、四川总领、夔州路转运使职。从宝庆三年(1227)到淳..二年(1242),十六年当中,一共授予宣抚使三人,制置使九人,制置副使四人,有的年老,有的暂时代理,有的不是平庸就是贪赃枉法,有的不是残酷掠取就是过错百出,有的任官不到任而行遥控指挥,有的制造矛盾而各谋私利,以致没有一人最终取得应有功绩。于是,造成了四川东、西部没有统一的律令,当地的老百姓都不能维持其生存,监司官吏、将帅各自发号施令,擅自任命郡守知县,没一丁点儿纪纲的约束,蜀地日益穷困败坏。待听到余 玠入川蜀任官,人心才稍微安定,人们才开始有安居乡土的打算。

余玠大张旗鼓地更革弊政,挑选州郡官守与县邑宰令,在府衙的左边修建招贤馆,设施就像帅府居处。还下令说:“收集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忠诚的意见,这就是诸葛亮治理蜀地的做法。希望献计献策者,近的可以直接到公署衙府,远的可以自己到州府陈述,所在各地州县官吏必须以礼相待,有真才实学者给予高官厚禄,朝廷也不吝啬予以按功奖赏。豪杰有识之士希望建功立业的人,现在是时候了。”对于到来的士大夫们,余 玠不厌其烦地以礼相待,都得到了他的欢心,有言论可以采用者,按照他的才能而予以任用;假如不能被任用的,也丰厚地赠与答谢他。

播州冉氏兄弟冉王进、冉璞,有文治武功的才能,隐居在蛮中地区,前后数任驻此的将帅征辟召用他们,坚持不肯从召,听说余 玠贤能,他们兄弟认为道:“是可以同他谈一谈的时候了。”于是,就到府上拜谒余玠,余玠平素早就听说冉氏兄弟的文武才能,待他们一到府上便出来与他们相见,与他们以平等的身份行礼,同时待之以贵宾的馆舍,敬奉他们,冉氏兄弟安居于此显得如平常在家一样,居住了几个月,没有说什么。余 玠打算酬谢他们,于是为他们设置宴席,余玠亲自主持。饮酒至尽兴的时候,坐席上的客人们竞相说出自己所擅长的,冉王进兄弟仅仅只顾饮酒吃食罢了。余 玠以含蓄的话挑起话头,最终仍默然无语。余玠说:“按照你们的观察,是看我对待有识之士们的礼节怎么样吧?”第二天,更换了一个僻静的馆舍来安顿他们,又每天派人暗中观察他们的行为。冉氏兄弟二人成天不说话,仅仅相对而坐,用白垩在地上画成山丘、河流、城邑、护城河之类的形状,站起来时就把画的图形擦去。这样又过了上十天,要求进见余 玠,屏退了左右的人,于是说:“我们兄弟有辱贤明之公您的礼遇之恩,思量只有不多的裨益好处,不敢同其他众人一样。为今天治理西蜀的计策,不是在于迁徙合州城吗?”余 玠不觉跳起身来,拉住他们的手说“:这正是余玠的志向所希望的,但不知道怎么具体进行好。”冉氏兄弟回答说“:川蜀关口形胜之地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钓鱼山,请迁合州城到这里,如果守任得到了合适的人选,积储谷粟在这里驻守,远胜如十多万军队,巴蜀地就会守住了。”余 玠很高兴地说道“:余玠本来就相信您们二位不是一般的浅薄之士。先生的谋略,余玠不敢掠其美以归功于自己。”于是不与众人商量,秘密地把冉氏兄弟的计谋报告给朝廷,请求不要按常规授予官职。理宗诏令冉王进为承事郎,暂时发遣到合州任知州,冉璞担任承务郎,代理合州通判,管理州事。迁徙合州城治的事情,全部委任给他们来办。诏令一下,合州一府都喧嚷哗然,认为这样不可行。余 玠发怒说“:合州城修成则蜀地就会依赖它保证安全,不能修成,余玠将独自承担罪责,与大家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修筑成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等十几座城池,都依山筑成城堡,形成坚固堡垒,如星罗棋布,成为各州府的治所,屯驻军队,聚集粮食,做长期坚守的准备。又杀掉溃败将帅以严肃军令。又迁移金地的戍卒于大获一带,以守护巴地的关口。迁移沔水一带的戍卒于青居一带,先前驻守合州旧城邑的兴地戍卒,迁移驻守钓鱼,共同守备内水。迁移利州戍卒到云顶,守备外水。如此设防,有如以臂使指,联络一体,气势磅礴。又嘱令嘉定人俞兴在成都府路一带开垦屯田,蜀地因此富足殷实。

淳..十年(1250)冬天,余 玠率各位将领巡视边防,直捣兴元,大元的士兵与之发生大战。十二年(1252),又在嘉定与元兵打了一次大仗。开始的时候,利州路司都统王夔平素残暴骄悍,号称“王夜叉”,他恃功骄横,恣意妄为,桀骜不驯,不受节制,所至抢劫掠夺,每次遇到富豪之家,把中间有洞的竹箕加于富人的颈上,弄成四面像箕的样子,称之为“蛤蟆蚀月”;用弓弦系于鼻子下,高悬于格上,称之为“错系喉”;缚住人的两条腿,用木头交相压在上面,称之为“干榨油”,以至于用酸醋灌人的鼻孔,恶臭的脏水灌人的耳朵、嘴巴等,采用多种办法狠毒地虐待别人,以此勒索别人的金银财帛,稍不如自己的意思,就弄断别人的手。巴蜀的人以此为患,感到很痛苦。又把部将、副官的马全部占为己有,将要打仗的时候,就把马的价格弄得高高的卖给他们。朝廷虽然知道他不守法律,但因远隔朝廷,朝廷也不能诘问、处罚他。大将帅处理他,稍微不合乎他的意思,就千方百计地阻挠将帅的行动,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余 玠到嘉定的时候,王夔率领他的部下、士兵去迎接、拜谒余玠,总共才二百多名老弱残瘦士兵。余玠说“:早就听说王都统的士兵精干,现在疲敝、残弱成这个样子,与别人所传说的极不相称,不合乎人们对你的厚望。”王夔回答说:“王夔的士兵不是不精干,之所以不敢来见您,是担心惊吓了您的随从人员。”不一会儿,集合的声音如响雷,就像沸腾的江水,声音一停止,队伍就全部摆好了阵势,集合完毕,旗帜猎猎,士卒精明强干,武器森然严整,站在沙土上的人看起来也像林立的大树一样稳固,没有一个人敢有不合乎规范的行为。船上的人都颤抖失色,表现出害怕的样子,而余 玠则神态自若。接着,按次序命令将吏分别授予赏赐,王夔在退散后对别人说“:儒学之士中还有这样有胆有识的人。”

余 玠很想杀掉王夔,唯独担忧他握有重兵在外,恐怕轻举妄动会危及到蜀地的安全,就与他的亲信将领杨成商量,杨成说“:王夔在蜀地很久,他所属的部下兵卒精练强干,从前蜀地的大帅,王夔的势力都比他们强大,其意思还不只如此。他还看您余侍郎是文臣,一定不肯心甘情愿地听从命令,现在放纵他不杀,待养成更大的势力,然后去处罚他,一行动,西蜀之地就危险了。”余 玠说:“我想杀他已经很久了,唯独担心他的党羽很多,所以没有采取行动。”杨成说:“余侍郎因为王夔在蜀地很久,有威赫的名声,怎能与蜀地有威势的吴氏(代指吴..、吴王..家族)相比?王夔根本就不如吴氏。吴氏兄弟当中兴危难的时候,能身经百战,保卫蜀地的安全,一共传了四代,恩德威势扩展至很广,在蜀地的根基也更加巩固,蜀地人知道有吴氏而不清楚有朝廷。一旦当吴曦叛变为逆贼,各位将领杀他就像捉拿、宰杀一只猪一样。况且,王夔还没有吴氏兄弟那样的功劳,而却有吴曦那样的叛逆之心,依仗像猪那种唐突的莽撞行为,敢于违犯、亵渎国家的法律,纵容士兵残害民众,待同事官吏如奴婢,没有吴氏那样得人心以固根本。现在杀了他,只要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了;如果等到他发动叛乱时再来杀他,那就难了。”余 玠于是下定了决心要杀掉他,晚上,召集王夔来商量事情,暗中以杨成来代替他统领部众,王夔刚刚离开军营,而新任的将领已一个人乘马进入了王的军帐,将士们都惊愕相顾,不知道做什么好。杨成以主帅的身份指挥将士并说明原委,于是互相拜谒祝贺。王夔刚到,就被杀了。杨成根据询察,把几个与王夔勾结一起作恶多端的人,根据法律一个个地杀了。于是,余 玠推荐杨成担任文州刺史。

戍地将帅想推举统制姚世安来接替,余玠平素就想革除军中举代的弊端,令三千骑兵到云顶山下,遣都统金某去代替姚世安,姚世安守住关隘不接受,又有怨言,然而又常怀疑余 玠图谋吞并自己。有丞相谢方叔家的子侄从永康避居到云顶,姚世安与他有着深厚的交往,请求谢方叔援助他。谢方叔因此诉陈余 玠大失利州戍人之心,如果不是他调停,就会很快发生变乱,又暗地里嗾使姚世安秘密地寻求余玠的短处,在皇帝理宗面前陈说。于是姚世安与余 玠相抗衡,余玠因此郁郁不乐。宝..元年(1253),听说有召他回朝的命令,自觉特别不安心,一天晚上得暴病而死,有的说他因为吃药而逝。蜀地的人众没有谁不悲哀、仰慕,有如失去了自己的父母。

余 玠自从入蜀开始,进升华文阁待制,赏赐金带,代理兵部尚书,进升徽猷阁学士,升任大使,又进升为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又召他拜任为资政殿学士,恩准例视执政。到他死时,理宗皇帝为他辍朝悼念,特别赠与五官。因监察御史陈大方的言论而削夺职务。宝..六年(1258),被恢复职务。

余 玠治理蜀地的时候,任都统张实治理军队事务,安抚王惟忠治理财赋税收,监簿朱文炳负责接待宾客,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至于修习学业,抚养寒士,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对于商贾关税采取薄敛之策以鼓励通商。蜀地已经富实的时候,于是罢免京湖的粮饷;边关没有战事紧急的警报,又撤除了东南的戍卒。从宝庆年间以来,蜀地的官吏没有谁能达到他治蜀的程度。可惜他匆忙以太平之世来自夸,向朝廷进献蜀锦蜀笺,过于文饰。长期凭借手中拥有的权力,不顾及嫌疑,不知激流勇退,于是招致贼人谗言;而又设置自己掌握的秘密捕官,虽然足以使政事清廉,然而又依靠许多小人的耳目监视,以致虚实参半,故人们多存疑问、恐惧。至于姚世安拒不受命,余 玠的威势名声顿受挫折,以致志向泯灭遂而死去。余玠有儿子叫如孙,取“当如孙仲谋”的含义,遭议论改名师忠,历任大理寺丞,被贾似道所杀。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志第十四·地理五·宋濂
  内篇 称谓第十四·刘知几
  卷中·李肇
  卷八十·国朝·蒋一葵
  台湾郑氏始末卷三·沈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纪昀
  卢渊传·魏收
  王涯传·欧阳修
  占城传·宋濂
  堵胤锡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挂枝儿·感部七·冯梦龙

    ○春孤人儿最怕是春滋味,桃儿红,柳儿绿,红绿(他做)甚的,怪东风吹不散人愁气,紫燕双双语,黄鹂对对飞,百鸟的调情也,人还不如你。○又到春来,斜倚定秋迁架,骂一声,天涯外薄幸的冤家,好时光一刻千金价,两两莺穿柳,双双蝶恋花,着甚么

  • 解嘲原文·扬雄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

  • 卷五十七 后秦録五·崔鸿

    姚兴中 弘始五年春正月兴立昭仪张氏为皇后封子懿为上庸公弼为广平公洸为陈留公宣为长乐公谌为博陵公愔为南阳公璞为平原公质为范阳公逵为清河公裕为陇西公国儿为章武公二月兴遣兼大鸿胪梁斐以

  • ●卷三·陈康祺

    ◎翁文端祀灶诗翁文端公年二十四时,犹一贫诸生也。其祀灶诗有云:“微禄但能邀主簿,浊醪何惜请比邻。”士当困厄无聊,易作短气语,当公为此诗,岂自料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功名福泽为本朝希有人物哉?◎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七·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六月丙寅朔○甲戌 睿宗原庙前殿东柱产金色芝一本 庙在 太庙都宫之外旧为 睿宗皇帝庙后以 太庙成 神主祔于 太庙而 原庙犹存至是忽有芝瑞 上大悦 命奏谢 玄极宝殿告于 太庙 遣公朱希忠驸马谢诏各行礼百官

  • ◎某警长之屈膝裁判·吴虞公

    武人不识一丁,今古同辄。有某警务长者,巡警学堂毕业生也。某日晚巡固细故拘一少年入署,警长立命升堂审讯,少年亦健者性殊倔强,警长遽命之跪下。少年颇识法理,非徒不从并毅然责问警长曰:“民国成立,法律文明而贵长乃高坐唐皇,俨

  • 第三九八牒同治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三--三·佚名

    淡水分府周牒送台湾府周:厅志下落,乡保甲长花名清册另送,先将总理、董事清册牒呈加府衔、署台湾北路淡水厅周为牒送事。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准堂台关开:「案蒙宪檄严催,饬取府厅县志书,及宪纲册,同各

  • 第十册 天聪二年三月至八月·佚名

    第十册 天聪二年三月至八月十八日,朝鲜使臣十赍书至。书云:今边臣转致之来书,阅之惊讶。我国既与贵国誓天议和,容纳逃人,於义不合。故以逃来诸申,即行缚送,此贵国之所明知也。逃人亦知此事矣,孰肯潜来,自寻缚送之苦。既得来示,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八 【起丁亥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周武帝天和二年齐後主纬天统三年○止庚子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周静帝大象二年】凡十四年 表例说 见第五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八

  • 一二一 卯字号的名人一·周作人

    为了记录林蔡二人的笔墨官司,把两方面的文件抄写了一通,不意有六七千字之多,做了一回十足的“文抄公”,给《谈往》增加了不少的材料,但是这实在乃是为欲了解“五四”以前的北大情形的资料,不过现在已经很是难得,我恰有一册《

  • 卷二十六·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六厚风俗雍正元年癸卯二月癸亥上谕礼部致治之要首在风化移风易俗莫先于鼓励良善使人人知彝伦天则之为重忠孝廉节之宜敦古帝王劳来匡直所以纳民于轨

  • 卷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一氏族志八八旗汉军谱系张氏【凡三????一出渖阳一出辽阳一出开平卫】李氏【凡二????一出渖阳一出辽阳】高氏【凡二????一出渖阳一出辽阳】雷氏【凡二????一出辽阳一出渖阳】陈氏【凡二

  • 卷一百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舂秋左传注防第五十九哀公十二年考异足利本注广陵海陵县东南有繇亭亭作口永怀堂同 是嵗应置闰而失不置谨按宋板正德嘉靖无应字非 孔子始老故为吊也正误

  • 卷十四·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四安溪李光坡撰○大司乐掌成均之灋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注曰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成均之灋者其遗礼可灋者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文王世子曰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然则

  • ·“一以贯之”的功夫··王守仁

    薛侃&middot;录薛侃(?&mdash;&mdash;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王阳明的学生,力倡阳明心学。进士,后困上疏获罪下狱。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原文】侃问:&ldquo;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rdquo;先

  • 卷三百一十二·佚名

    △初分众喻品第四十四之二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不书写受持读诵思惟修习为他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若不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摄他有情。若不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摄他有情。若不以内空摄他有

  • 教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修行法眼。若我修行佛正法眼。云何久住於诸人广行流布。世尊,我复云何结集法眼。云何显说。作是语已,佛告阿难。我灭度後。有大德诸比丘众集法毗尼时。彼大德摩诃迦叶最为上首。阿难。时

  •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佚名

      唐 不空译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于十万广颂中略出)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告金刚手言。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