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智若愚的颜回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啊。

【读解】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撩亮,’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小儿语》告诉我们:“洪钟无声,满瓶不响。”俗话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请的“小聪明”。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生动形象吗?

猜你喜欢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朱熹
  卷二十七·陆陇其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孔子
  卷四十六·程公说
  第三章 《中庸》·林语堂
  第十八章 5·辜鸿铭
  第二卦:《坤卦》·佚名
  卷十九·叶梦得
  卷之七·张居正
  汾州太子昭禅师·惠洪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佚名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跋·太虚
  卷第五十·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十·佚名
  雪霁便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一·彭定求

        卷601_1 【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李昌符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卷601_2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李昌符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张四维

    第二十一齣 乞恩〔丑淨扮苗刘上丑〕统制当朝位已尊。此心不足爲何因。〔淨〕今朝身命俱难保。却悔当初错用心。〔丑〕刘大人。我当初闻说韩世忠海上陷没。因此上放心做了这事。又着吴湛王世修那厮赞成。谁知韩世忠见

  • 元艺圃集卷二·李蓘

    明 李蓘 编赵孟頫溪上溪上春风吹栁花溪头春水净无沙白鸥自信无机事鸟犹知有岁华锦防牙樯非昨梦鳯笙龙管是谁家令人苦忆东陵子拟向田园学种过岳王墓岳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

  • 道园遗稿卷三·虞集

    元 虞集 撰七言律诗代祀西岳畣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紫禁沉沉曙色低奉祠羣使已班齐承恩归院迷烟树乗传开关踏雪泥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山川有事宁辞逺咫尺成都是国西栈道年年葺旧摧已将平易履崔嵬经

  • 自然与人生·徐志摩

    风,雨,山岳的震怒:猛进,猛进!显你们的猖獗,暴烈,威武,霹雳是你们的酣噭,雷震是你们的军鼓——万丈的峰峦在涌汹的战阵里失色,动摇,颠播;猛进,猛进!这黑沉沉的下界,是你们的俘虏!壮观!仿佛是跳出了人生的关塞,凭着智慧的明辉,回

  • 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二·脱脱

        何栗 孙傅 陈过庭 张叔夜 聂昌 张阁 张近 郑仅 宇文昌龄许几 程之邵 龚原 崔公度 蒲卣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逾年,提举京畿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

  • 第九十九回 献白雉罔上居功 惊赤血杀儿构狱·蔡东藩

      却说王莽既得专政,遂与太皇太后商议,迎立中山王箕子为嗣。箕子为哀帝从弟,就是刘兴嗣儿。兴母冯婕妤死后,箕子幸未连坐,仍袭王封。当下派车骑将军王舜,持节往迎。舜系王音子,为莽从弟,太皇太后素来爱舜,故特使迎主立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序言·钱穆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竟山乐録四卷国朝毛奇龄撰其书据明宁王权唐乐色谱为准以四乙上尺工凡六字循环成七调如四为领调则乙为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徴凡为变徴六为羽又除羽无清声置乙凡二字不用复从六而推髙四为宫清髙上为商清

  • 洪觉范林间录序·惠洪

        临川 谢逸 撰  洪觉范得自在三昧於云庵老人。故能游戏翰墨场中。呻吟謦欬皆成文章。每与林间胜士抵掌清谈。莫非尊宿之高行.丛林之遗训.诸佛菩萨之微旨.贤士大夫之余论。每得一事。随即录之。垂十年间。得三

  • 卷第四(初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初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十三僧残法之余(并二不定法)佛在拘睒弥国。尔时长老阐那。多有知识。国王夫人王子大臣将帅官属。以多知识故。伐他神树作大房舍。是树多人所识。多人所用。诸居士嫌恨

  • 卷十九·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九六祖下三十五世临济宗潭州沩山五峰如学禅师关中临潼任氏子。参密云悟和尚。一夕茶话次。悟蓦伸脚曰。你作么生。师以脚踢之。悟笑曰。未在未在。师曰。和尚道看。悟倒卧。师曰。也只是困。悟曰。你又与

  • 佛法金汤编卷第七·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唐都长安。起高祖戊寅。尽哀帝丙寅。二十一主。二百八十九年。高祖帝讳渊。字叔德。李姓。陇西成纪人。祖虎。追谥景皇帝。父炳。谥仁公。生高祖於长安。武德元年帝於朱雀门南衢

  •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三·大訢

    真赞观音大士(三)门门证圜通。法法无差别。文殊择法眼。云何示优劣。如城之四门。中道乃径捷。又如百川流。大海悉融摄。是故观世音。日用常三昧。根尘识和合。世间相无碍。尽空诸所有。亦不坏三界。随其所应度。说法

  • 彭城集·刘攽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

  • 快士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六卷。题“五色石主人新编”。或以为作者即徐述夔。按此书日本享保十三年(即清雍正六年,1728)《舶载书目》已加著录,书当作于此前,故可断定作者非徐述夔。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

  • 大唐内典录·道宣

    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系参考历代三宝纪、法经录、仁寿录等,撷长补短,检讨一切经之内容与目录而成。麟德元年(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