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为而治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①正南面②而已矣。”

【注释】

①恭己:使自己庄严端正。②正南面:坐北向南临朝。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就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北向南临朝罢了。”

【读解】

一般认为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可在这里孔子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问题。

实际上,孔子与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虽然字面相同,而实质却不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以虚无,清静为基础,既反对道德修养,又反对举贤使能。一而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却并不是说领导者真正什么事都不做,完全不管,一放任自流。而是包含了如下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强调领导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如《吕氏春秋·先己篇》所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或者如《中庸》一里面所说:“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君子笃恭”也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作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群臣分职,也就是《子路》篇所说的“先有司,举贤才”。《大戴礼记·主言》曾说:“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也说:“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有为的态度,与道家主张虚无清静,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换句话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个领导战术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个社会战略问题。

猜你喜欢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思辨録辑要卷十二·陆世仪
  卷七七·邱濬
  孟子纂疏卷十三·赵顺孙
  卷十一·吴澄
  卷十四上·吴澄
  原序·杨于庭
  卷十五·王鸿绪
  缁衣集传卷三·黄道周
  卷九·王植
  第七章 无私·林语堂
  卷六·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转法轮品之二·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洧·唐圭璋

      洧号仙麓,闽人。曾守道州,宝祐、咸淳间人。   糖多令   庆曹松庐待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八月初十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寿星明、高现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东

  • 卷113 ·佚名

    韩元吉 山行 秋尽暑犹剧,今朝凉意断。 轻阴能障日,小雨不生尘。 庶壑时投策,看云一岸巾。 邻僧问何往,茗果愧情亲。 韩元吉 山行二首 晴日烘林百草香,杖藜徐步兴何长。 残花的皪明幽径,老笋

  • 七言巻三十九·洪迈

      七言  汉宫曲         徐 凝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八月望夕雨

  •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九皇甫冉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後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历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

  • 卷第二百五十三 唐紀六十九·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上章困敦(庚子)十月,凡三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乾符四年(丁酉、八七七年)   春,正月,王郢誘魯寔入舟中,執之,將士從寔者皆奔潰。朝廷聞之,以右龍武大將軍宋皓為江南諸道招討使,先徵諸道兵外,更發

  • 卷五百七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甲辰朔,左司郎中賈種民為太府卿。   章楶奏,乞差秦、鳳并岷州第四等以下保甲應副進築城寨。從之。初,眾議以保甲下戶難於調發,外臺申請數四,皆卻而不從。楶以為上中等戶至少,不得下

  • 元善传·李延寿

    元善是元舒的儿子,又名善住。从小跟随父亲到江南,本性好学,通晓《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侯景之乱时,元善回到北周,周武帝对他很礼遇,任命他为太子宫尹,赐爵位为江阳县公,经常拿着经书教授太子。  隋开皇初年,被任命

  • 各局库官职名·朱元璋

    左副使(从五品) 大使(正五品) 右副使(从五品)兵仗局(掌御用兵器并促督人匠打造刀甲等项,及宫内所用梳箆剔牙针翦等物) 内织染局(掌染造上用并宫内一应段疋) 针工局(掌成造一应婚礼衣服完备付内官监交收应用,并造内官人等衣服铺盖等

  • 黄磋玖·佚名

    黄磋玖先生小传黄先生浙之馀姚人初名承乾字楚九后以字行因更号磋玖焉为明末大儒黎洲先生之裔尊甫知异老人邃于医眼科得异人传授尤称神手先生幼世其业遍览医籍以中医缺脑脏义欠圆满遂决然舍去专心研究西药创设中法药房

  • 天志上第二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

  • 卷六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一钱唐程川撰礼二统论周礼仪礼小戴礼记问闻郡中近已开六经曰已开诗书易春秋惟二礼未暇及诗书序各置于后以还其旧易用伯恭所定本周礼自是一书惟礼记尚有説话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

  • 卷二十七·佚名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游王舍城如来行处宝庄严堂。是大功德之所修成。佛一切法本行果报。苞容无量诸菩萨众。其所讲宣悉是无量甚深之义。皆是如来神力护持。入无碍行微妙智门。其心欢喜得念进意。分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如是已说功德品决择。问如说五种无量。谓有情界无量等。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澄观

    第三摄报果利益胜中分二。先明在家果。后是菩萨若欲下出家果。前中复二。初上胜身显其报胜。后能以大施下。明上胜果显其行胜。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

  •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佚名

    尔时摩醯首罗天王。于大自在天上。与诸天女前后围绕。神通游戏作诸伎乐。忽然之间于发际中化出一天女。颜容端正伎艺第一。一切诸天无能胜者。于大众中而作是言。我今为欲利益一切。所祈愿丰饶吉祥富乐之事。随心悕求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甲·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后汉明帝感梦金人腾兰入雒道士等请求角试事一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二&middot;魏陈思王曹植辩道论附&middot;晋孙盛老聃非大贤论附&middot;晋孙盛老子疑问反讯附元魏君临释李双信致

  • 卷第二·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译经科 宋佛驮什 此云觉寿。罽宾国人。少受业於比丘之善弥沙塞部律者。於是以毗尼严身。以禅那洗心。景平元年七月至扬州。其年冬。集众龙光寺。译弥沙塞律三十四卷

  • 贫士传·黄姬水

    二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姬水字淳父,吴县 (今属江苏)人。黄省曾之侄。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载历代贫士的专著。选录自周至明代初年的贫困士人,共计75人。除传记外,每人还各为赞。然千古以来,贫士实多,而作者只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