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怨天,不尤人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①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①尤:怨恨,责怪。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读解】

所谓“天才知道!”圣人的感慨是很沉重的。

我们在《里仁》篇里已经说过,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圣人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虽然他曾多次说过“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之类的话,反复中说不被人知道没有什么关系,在这里又再次明确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只管“下学而上达”,但他毕竟还是在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所以,说圣人完全不在乎有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确是不合于实际的。

事实上,古往今来,哪个读书人又完全摆脱得了“名”的羁绊呢?

君子不言利,两袖清风,一生廉洁的读书人倒是见得不少,可完全不在乎名,不计较别人是否知道、了解自己的读书人却是难以见到。

追本溯源,就是圣人也未能心如止水,全然超脱啊!

猜你喜欢
  卷九 子罕第九·邢昺
  鬼谷子卷上·陶弘景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六·周祖谟
  卷六·李光坡
  卷十二·毛奇龄
  卷二十七·冯复京
  卷十五·林之奇
  卷五十五·李光地
  卷三·张虙
  卷四·佚名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严菩提场品第二十·佚名
  光赞经卷第五·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佚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洧·唐圭璋

      洧号仙麓,闽人。曾守道州,宝祐、咸淳间人。   糖多令   庆曹松庐待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八月初十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寿星明、高现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东

  • 第五十四回 却桓温晋相贻书 灭冉魏燕王僭号·蔡东藩

      却说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因石氏乱亡,已屡请经略中原,辄不见报。晋穆帝年尚幼冲,褚太后女流寡断,一切国政,均归会稽王昱主持,领司徒光禄大夫蔡谟,本已实授司徒,诏书屡下,终不就职。褚太后遣使敦劝,谟仍固辞,且自语亲属道:“我若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四·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十二月。辛卯。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奏、本年新漕遵办河运。请饬疏浚河道一摺。据称本年江北冬漕。应徵米石遵照部议。仍办河运。惟山东张秋八里庙口门。因被黄溜冲刷。较前更窄。戴村坝夏闲被水冲

  • ◎创议复辟之健将·李定夷

    劳乃宣自青岛战事发生后,原拟前游曲阜,谒圣庙,拜孔林,再往泰山读书高隐。嗣以山居虽佳终嫌荒凉,漱石枕流之风言之似易,行之实难。况又身历宦途,饱尝繁华之滋味者乎!故不得已暂居济南,缘劳之快婿孔幼云氏,亦圣裔也,方由曲阜移家历

  • 日本传·宋濂

    日本国在东海之东,古称倭奴国。有人说,因讨厌旧名,又因该国靠近日出之处,便改名为日本国。日本国疆土所至与国王世系乃至物产风俗,见《宋史》之《日本传》。日本国去中国很远,又隔大海,自后汉历魏、晋、宋、隋皆来朝贡。唐代

  • 袁忠彻传·张廷玉

    袁忠彻,字静思,袁珙之子。自幼承传其父相面之术。随父亲进见燕王朱棣,王宴请北平诸文武,令忠彻给他们相面。忠彻说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籨,面方五官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都督耿王献,颧骨插鬓,色如

  • 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392)·司马光

    晋纪三十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392年) [1]春,正月,己巳朔,大赦。 [1]春季,正月,己巳朔(初一),东晋实行大赦。 [2]秦主登立昭仪陇西李氏为皇后。 [2]前秦国主苻登册立昭仪、陇西人李氏为皇后。 [3]二月,壬寅,燕主垂自鲁口如

  •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七象纬考【二】两仪七政恒星总论【臣】等谨按前史志天文者大抵详於七政恒星而於两仪则纪其变而弗纪其常我朝作明史天文志以常象虽无古今之异而言天者後胜於前宜标其指要以为纲领爰

  • ●卷之四·吕坤

    清均地土 改复过割 编审均徭 征收税粮 敛解边饷 查归流民 附山东招抚逃民劝语 弭捕盗贼(当与风宪约中盗情十一欵宪纲中盗源十四条狱政中辨盗一篇会看) 修理桥道(守路附) 解送军囚 禁谕乐户 ○清均地土 州县之弊莫甚于

  •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写左季高信、郭云仙兄弟情。中饭后骑马至城内树堂处闲谈。树堂近来好作隶书,笔力劲健,但乏名贵之气,傍夕归。夜,清理文件颇多,以本日未甚料检也。将各案应行请恤者,汇为一清单。阅扬子《法言》,究不如《文

  • 卷九·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九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乡射礼第五之二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注曰欲令射者见侯与旌深有志于中郝氏曰旌先倚侯三耦将射乃命获者执旌北向背侯立俟司马命也张氏曰上

  • 卷七·佚名

    △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二复次须菩提,如前所说四无量行乃至五神通行。皆置是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一一皆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如是福蕴亦置是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一一皆得彼缘觉果。如是福

  • 第三十四則 仰山問近離甚處·胡兰成

    第三十四則仰山問近離甚處舉:仰山禪師問僧:近離甚處?僧云:廬山。山云:曾遊五老峰麼?僧云:不曾到。山云:闍黎不曾遊山。雲門禪師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你遊廬山,就要上到五老峰。你沒有上到五老峰,算得什麼遊廬山。問:上

  • 大乘缘生论一卷(圣者郁楞迦造)·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从一生于三  从三转生六  六二二更六  从六亦生六  从六有于三  此三复有三  三复生于四

  • 卷上(四)·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说戒正仪篇第十(布萨此云净住。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二义。一清净戒住。二增长功德。杂含云布萨陀婆。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言断。补陀婆言增长。国语不同。亦

  • 郴江百咏·阮阅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

  • 平闽纪·杨捷

    康熙戊中午之夏,海岛余孽盗弄兵于漳、泉之间,天威赫然震怒,爰命江南提督杨公以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督充福建全省水陆提督总兵官,往彰天讨。寻又允公所请,令专统步骑诸将,进号为昭武将军。盖两蒙特恩异数云。 余时方承乏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