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葛生

--最是悲怆悼亡时

【原文】

葛生蒙楚①,蔹蔓于野③。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4)。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⑤,锦衾烂兮(6)。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7)。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8)。

【注释】

①蒙;缠绕。楚荆条。②蔹(lian)草名,即白蔹。③予美:指所爱的人。④域:坟地。(5)角枕:有四个硕的枕头,敛尸所用。粲:色彩鲜明。(6)锦衾:锦锻褥子,裹尸用。烂:色彩鲜明。(7)居:指坟墓。(8)室:指墓穴。

【译文】

葛藤缠绕着荆树,蔹草蔓延上山野。

我的爱人葬在此,荒郊野岭谁同住?

葛藤缠绕着枣树,蔹草蔓延遍坟地。

我的爱人葬在此,荒郊野外滩同息?

角枕颜色光灿灿,锦被鲜艳亮闪闪。

我的爱人葬在此,荒郊野外独特已。

夏日炎炎日子长,冬夜漫漫寒难耐。

待到百年身后时,同归到你墓室中。

冬夜漫漫寒难耐,夏日炎炎日子长。

待到百年身后时,同归到你墓穴中。

【读解】

这是迄令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悼亡诗。对已亡者的不绝哀思,深切各念,在诗中表现无遗。

睹物使人伤感,悼亡更让人悲励欲绝。谁都明白死人不可复生,正如死亡本身是人生无法超越的大限一样。然而,死者生前留下的一切,在心灵之中是那么清晰,那么深刻,那么刻骨铭心,以至让人无论如何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最无情、最冷酷的恰恰在于:铁一般无可更改和挽回的事实就在眼前,迫使你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它面这冷酷的事实,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事实与意愿的尖锐冲突让人捶胸顿足,悲天怆比,撕肝裂肺。

最是悲伦悼亡时。只有在这时,我们才会真切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余清的难得,时光的无情,内心真诚的忏悔。这份真挚虔诚,足以感天动地,惊泣鬼神。我们会为自己平时的哪怕极微小的过失、伤害而后悔,为平时的不周到、不细致、不体贴而遗憾,为种种的失职而自责。

在悼亡故人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也在清洗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仿佛让自己变成了圣徒似的。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悼亡者而言,悼亡之时,其心也善,其魂也洁。我们从亡者身上照见自己,自动剖析自己,去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思索对死亡的超越。

猜你喜欢
  卷之十三 泛论训·高诱
  “直”也有讲究·孔子
  春秋辨义卷四·卓尔康
  卷四十六·程公说
  第十七章 26·辜鸿铭
  卷三十九·沈廷芳
  卷二十一·孔颖达
  第十二章 禁挟妓·佚名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卷二十·乾隆
  轻重戊第八十四·管仲
  卷三上·王天与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佚名
  是岸禅师塔铭并叙·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六·洪迈

      七言  酬海南马大夫      刘禹锡  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犹念天涯未归客瘴云深处守孤灯  寄赠小樊  花面了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相将步步随  酬乐天自问  亲友闗心

  • 卷二百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一觱篥类七言古次韵赵君季文赠杜寛吹觱篥吟【元】陈 基寒竹初裁芦叶秋夜吹百花洲上楼千金纵有狐白裘难买杜寛一艺优妙知音律能雕防薛家小童安敢侔江空月白烂不收防搜防象悲阳侯

  •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二李绅宿越州天王寺太和八年自浙东观察使又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始发州郭越人父老男女数万携壶觞至江津相送海隅布政慙期月江上沾巾媿万人休【一作才】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壶冰

  • 衡曲麈谭·张琦

    衡曲麈谭提要《衡曲麈谭》一卷,原不题作者姓名。此作又附载在《吴骚合编》卷首,《吴骚合编》是明骚隐居士所编,《衡曲麈谭》的作者,可能就是骚隐居士。骚隐居士又称骚隐生,又号白雪斋主人,姓张,名琦,字楚叔。精词曲,富收藏,曾选

  • 1.王绩:野望·施蜇存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人。隋大业末,官为秘书正字。因不愿在京朝任职,就出去做六合县丞。天天饮酒,不理政事。不久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卷第六十二景泰五年八月庚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少傅礼部尚书胡濙奏 万寿圣节赐百官宴而掌道录司事真人卲以正班次未定命列于祭酒之下 命直隶保定府易州来水县县丞李灿复任灿以老疾致仕耆民百余人言灿处事

  • 第三一六禀批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二一○四--五·佚名

    布政使对新竹县禀(第三一四号)之批:已奉巡抚批,即遵照另札办理在任候补直隶州知州、台湾县知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知县范克承禀卑邑考棚损坏,可否筹款给修,俯赐批示祇遵由。二十年十一月初九到钦命二品

  • 王稚登传·张廷玉

    王稚登,字伯谷,长洲人。四岁就能对句,六岁会写碑文大字,十岁能做诗,长大更是声名大振。嘉靖末年游于京师,客居于大学士袁炜家中,炜命诸有才华的人以紫牡丹为题赋诗,都不满意。稚登写了一首,寓意新颖,词句动人。炜对那些才子说:“

  • 书纂言卷二·吴澄

    元 吴澄 撰夏书夏禹有天下之号也禹贡成于尧之时而系之夏书者禹之王以是功也禹贡贡者下供上之名林氏曰是篇有贡有赋而独以贡名篇者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则贡又夏后氏田赋之总名也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髙山大川禹先分布九

  • 士冠礼·佚名

    士加冠的礼仪:在祢庙门前占筮加冠的吉日。主人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面朝西方;主人的属吏身着与主人相同的礼服,在庙门的西边就位,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致何北衡等居士书(二通)·太虚

    一北衡院护、昌猷、晓西院董公鉴:比悉法尊法师等在院教学,颇为精进,渐有成效可期;但闻院费陷于困难,务祈鼎力设法维持,以安院众为祷!顺颂公绥!太虚启。二四、四、十八。(自上海发)二北衡院护大鉴:闻偕贵州吴主席等来温泉,能莅缙云

  •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僧肇

    不思议品第六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什曰。法身大士身心无倦。声闻结业之形。心虽乐法身有疲厌。故发息止之想。身子于弟子中年耆体劣。故先发念不用现其累迹。又以维摩必悬得其心。故直念而不言也。寻下言

  • 卷第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四之四已辩无明。当辩名色。色已广辩。名相云何。颂曰。名无色四蕴论曰。佛说无色四蕴名名。何故名名。能表召故。谓能表召种种所缘。若尔不应全摄

  • 卷第十二·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十二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大元昌运国朝肇造区宇。奄有四方。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太宗皇帝。列圣相承。以成大业。殄灭残金。平定汴蔡。抚安中原。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 法界安立图自序·佚名

    闻夫四征未具本无臭以无声二仪攸分遂有形而有象形质既立依正斯分于是十方世界而棋布星罗六道含灵而尘纷蚁聚有名有体孰能尽见尽知有种有因难以穷其繇始况复神机吐纳业运迁讹出没无方化化无际者乎非夫至圣至神大觉玄鉴

  • 金有陀罗尼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篱[竺-二+冉]。与药叉□□□金刚手俱。尔时天百施往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已。天帝百施白佛言。世尊。我入战阵而斗战时。以阿修罗幻惑咒术药力堕于负处□已不。唯然愿世尊。慈

  • 道德真经解·佚名

    无名氏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盖宋末道士撰。其下卷原阙,后人抽出时雍刊印的《道德真经全解》中的相应部分配补。其解融合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