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质的辩论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③驷不及舌:驷,四匹马。古代用回匹马驾一辆车,所以,驷不及舌的意思是说:舌头动作很快,一旦说话出口.即便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赶不上。这就是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语源。④鞟(kuo):去掉毛的皮,即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去掉毛色花纹,那虎豹的皮与大羊的皮不就是一样的了吗?言下之意是强调毛色花纹(文)也具有重要性。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饰呢?”子贡说:“可惜啊!先生您竟这样来解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饰与质朴的本质一样重要,质朴的本质与文饰一样重要。如果去掉毛色花纹,虎豹的革和犬羊的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读解】
是否正因为“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乃至于猪、牛之鞟甚至合成之革,才有假冒伪劣皮衣使消费者真假难辨呢?仅从这一生活事例来看,毛色花纹(文)也的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这是闲话。
回到正题上来,这里关于文与质的辨论,实际上是针对《雍也》篇里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述而来的。棘子成针对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君子只要“质”,就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呢。子贡捍卫老师的观点,于是与棘子成展开了辩论,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实际意思依然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不过进一步举例作了发挥而已。
这一段辩论虽然很短,却可以见出子贡雄辩的口才:先声夺人,首先以不容辩驳的感叹口吻指出对方已经大错特错。尤其是中间插入“驷不及舌”一语,意思是说,你不仅说错了话,而且错得来追悔莫及,就是想收回去都不可能了!在把对方压得来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驳之力后,才正面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论证,有理有据,勿庸置疑。子贡为捍卫老师的观点而如此雄辩,也不枉自老师把他列为“言语”方面的高材生(《先进》)了罢。
猜你喜欢 繇役第四十九·桓宽 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徐干 卷四【起桓公元年尽二年】·杜预 提要·张存中 卷四·袁俊翁 此木轩四书说卷九·焦袁熹 第五章 8·辜鸿铭 綱領卷下·李明复 尚书考异卷三·梅鷟 卷十·范家相 卷之二十五·邵经邦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八(别录之八)·智升 佛是我们的善友·太虚 卷六十·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