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①兵:在《论语》、《孟子》和“五经”中,“兵”多指兵器,只有极少数时候是“兵土”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兵”指军备。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猜你喜欢
  卷三十 丧服第十一·郑玄
  名篇大旨·王夫之
  卷四十九·程公说
  卷四·程公说
  序·杨甲
  春秋左传谳卷八·叶梦得
  第29章 季氏篇第十六·孔子
  善歌者(1)·戴圣
  (十五)·钱穆
  又序(光绪七年张守恩重刻序)·周梦颜
  罗汉品第十五·佚名
  覆张伯良居士书·太虚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无极宝三昧经卷下·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道亨·唐圭璋

      道亨字逸民,郫人。初为僧,名绍祖。作画效周纯。   桃源忆故人   刘郎自是桃花主。不许春风闲度。春色易随风去。片片伤春暮。   返魂不用清香炷。却有梅花淡伫。从此镇长相顾。不怨飘残雨。

  • 卷三十五 【宫掖】·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五 【 宫掖】侯官陈衍辑骆妃程一宁凝香儿顺帝宫人◆骆妃舞月歌○舞月歌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元氏掖庭记:己酉仲秋,武宗与诸嫔妃泛月于禁苑太液池中。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

  • 张中孚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中孚(生卒年不详)字信甫,号长谷老人。世居安定(今甘肃宁县),后徙张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父张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宋徽宗朝,以父荫补承节郎。天会九年(1131)入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诸路节制

  • ●卷五十七·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二。   起靖康元年十月二日甲午,尽十六日壬寅。   二日甲午王云:至真定府见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巳围真定引云:看攻城。   三日乙未种师道除河北巡边使未行再命河东宣抚使以疾召还京师。   是时师

  • 卷第三十一·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四吴炳(侯伟时等) 严起恒(杨鼎和等、张载述) 朱天麟 杨畏知(王锡衮)吴贞毓(张镌等、任斗墟) 郭之奇(杨祥)吴炳(侯伟时等)严起恒(杨鼎和等、张载述)朱天麟杨畏知

  • 辽史拾遗卷三·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四太宗下防同元年 秋七月戊辰遣中台省右相耶律苏哷特尔格使晋临海军节度使赵思温副之册晋帝为英武明义皇帝册府元龟曰晋高祖天福三年十月戊寅北朝命使以册寳上帝徽号曰英武明义皇帝左右金吾六军仪

  • ●卷七·夏仁虎

    ◎时变时无变也,变于人心而已。清自洪、杨事平而疑忌汉族之心转甚,盖其入主中国以来,戡定四方皆以亲王、贝勒为大将军或经略。粤乱之起,赛尚阿、向荣、和春相继败绩,乃不得已而用曾、左、李,卒成中兴之功。然朝廷疑畏之心益

  • 卷下·继昌

    军机章京每日蒙赐克食,年终例拜狍鹿之赏。戊戌,皇太后训政后三节,暨皇太后万寿,均颁赏章京绸缎。除夕,恭诣皇极殿,行辞岁礼,蒙赏荷囊银锞,皆异数也。军机处例差,曰颁赏,曰秋审,曰永远加恩,曰新正加恩,曰缴朱笔。颁赏者,朝鲜各国使臣

  • 八十八 曹寅奏为恭请圣安并报地方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百姓接阅邸抄,伏闻圣体违和,闾阎里巷,皆恭焚斗香,争建保安万寿经蘸,日夜祷祝,祈佑无疆,仰乞圣躬万安。上召天地之庥祥,下慰苍生之?望。普天之下,虽

  •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一。○兵者所以御暴诛乱有天下国家者固不可废而兵制之得失国家之安危系焉。 高丽太祖统一三韩始置六卫卫有三十八领领各千人。 上下相维体

  • 八、我是买东西的艺术家①·林语堂

    ①原题《论买东西》。通常人的意见,认为一个捧书本的人不宜做买卖。此中似有至理。孔子说"富而可求",虽然做马夫,他也愿意。的确,做生意有生意经,不懂这一行的人,投机无不失败。大贾富商,自有其天生的一副才干,何时应买进,何时

  • 张罗俊、张罗彦传·张廷玉

    张罗俊,字元类,保定府清苑县人。父亲张纯臣,由武进士历任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生六子,即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吉吉、罗辅。罗彦,字仲美,崇祯二年(1629)进士。曾任吏部文选郎中。杨嗣昌多次借边疆有事而用不称职的人

  • 弇山堂别集卷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盛事述三父子兄弟贵盛一时嘉靖初武宗实録完少保大学士费公宏进少师从弟编修宷进左赞善从子懋中进修撰而子懋贤复为庶吉士隆庆初徐公阶以少师当首揆而弟陟为南少司冦长子璠以太常卿掌尚宝司次子瑛少子琨

  • 梁銮·周诒春

    梁銮 字子铃。年三十岁。生于广东顺德县。未婚。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宣统三年。入太平洋学校。习美术。民国四年。毕业回国。通信处。广州仁济街公医斋舍。Leung, Louis.-Born in Shun-Te, Kwangtung, 1887. Ar

  • 卷五十九·道世

    △宿障部第五(略引十缘)孙陀利谤佛缘第一奢弥跋谤佛缘第二佛患头痛缘第三佛患骨节烦疼缘第四佛患背痛缘第五佛被木枪刺脚缘第六佛被提婆达多掷石出血缘第七佛被婆罗门女旃沙舞杅谤佛缘第八佛食马麦缘第九佛经苦行缘第十

  • 第四卷·佚名

    生死品之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彼比丘受阴地分。略如六天之所知见又复云何得第五地。又彼比丘。已谛见受彼六天众既作业已。观想阴相分别思量。何者地中。我共彼想行于白法。正思惟已。一分中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八·澄观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已下入第四十八经)初来意者。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近答前品身问。远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遍于法界。而各具多相用难思议故。二释名者。如来十身标人显德。言相海者。依人显相。如

  • 摄大乘论释疏·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747号背面,首残尾存。尾题:“《摄大乘论释疏》卷第五。”现题乃据内容新拟。本书是对世亲著、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的疏释。《摄大乘论释》是世亲对无著著《摄大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