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十八

衍教所由生之义

论语子曰为政以德

【臣】按朱熹集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以正之理言道之以政谓法制禁令则指政之实事言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言礼则兼乐而政刑亦不可以偏废故朱熹以为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臣以经义处之则孝又德之本矣故夫子对季康子言孝慈对或人言孝友皆本之本也

子路曰【孔子弟子仲由】衞君【出公辄】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齐梦龙曰祖非祢也而祢之【辄继灵公是祢其祖】父非讐也而讐之【辄拒其父蒯瞆】无父之人非君也而君之【衞人君辄】名之不

正孰大于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范祖禹曰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和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

【臣】按政者所以教人德行道艺者也衞辄以子拒父是孝德先亏以言乎序则紊乱昭穆以言乎和则称兵犯顺不序不和则所以施之法制禁令者皆妄矣其何以纠其不率势必至于淫刑以逞故为政之道以正名为先于凡事皆然而在衞为尤亟矣春秋书衞世子亦正之之一节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张栻曰惠不费劳不怨施于人者也欲不贪泰不骄威不猛存于已者也为政内外始终之道亦云备矣然欲仁其本欤

【臣】按仁即孝也欲仁得仁是因亲教爱因严教敬政之不肃而成者也张栻以欲仁为本可谓知政之教所由生矣然所谓惠不费劳不怨是养民之政力役师旅之政博爱者之不敢恶于人也泰不骄威不猛是正直其心以为政祗祓其身以出政广敬者之不敢慢于人也是以谓之德教也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去声】纳之吝谓之有司

【臣】按四者赏罚之不当也不教而杀是国家无政矣故虐为首恶也不戒二句之义宋儒谢良佐言之详矣曰古者以五戒先后刑罚【周官士师之职以五戒先后刑罚一曰誓二曰诰三曰禁四曰纠五曰宪先后犹左右之也】所以警昏愚惩惰慢也戒之既至然后可责成矣不先戒之彼且乌知先后缓急之所在遽以视成不亦暴乎令严者欲其不犯聚众以视之垂象以晓之读法以谕之上自慢其令而欲下之严其可得乎如是而致期焉期而不至则罪之是防民也若夫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而列在四恶者缩靳惜致误事机有功不赏与无罪而诛均非国政也揆厥所由则是敢于恶人敢于慢人耳此四恶之所以必屏也

孟子齐宣王【姓田氏名辟疆】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泰山明堂天子东巡狩朝诸侯之处详见严宗庙】毁诸已乎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小雅正月之篇】哿【工可反可也】矣富人哀此防独

【臣】按九一世禄关市泽梁之政行之平日则四民皆有所养矣惟防独之人则无四民之业故当治世则待泽于王者当乱世而不胜困悴甚可哀愍如正月卒章所云也明堂为王者所居以出政令之所如耕者九一数大事非是巡狩时始布于诸侯者盖以视察诸侯之政如何应行庆赏如何应有威让如汉法部刺史奉诏条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寃狱以六条问事也【六条一条彊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陵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奉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防疑狱风属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茍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彊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则所云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亦是抑豪右防贫弱之意耳若乃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亦在平日不待坐明堂朝诸侯而后发此仁政也西铭曰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有文王之心哉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朱熹集注曰王者之迹熄谓平王东迁而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也诗亡谓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也朱熹又曰王者之政存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雅之诗自作于上以教天下王迹灭熄则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故雅不复作于上而诗降为国风是以孔子作春秋定天下之邪正为百王之大法也

【臣】按诗之二雅西周盛王之政教号令也天保治内采薇治外凡朝聘燕飨治兵振旅之事以其成规定制言之则为礼乐征伐【大刑也故唐虞兵刑一官】以其戒誓禁令言之则曰政王者之用礼乐有政以教其必为之王者之用兵刑亦先有政令以教其必不为之者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盖二雅之世春秋以前也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隐桓庄闵之春秋也曰自大夫出僖文宣成之春秋也曰陪臣执国命襄昭定哀之春秋也又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政之为礼乐征伐也审矣春秋思采薇天保之盛而不可复见因鲁史而举二百四十二年诸侯大夫陪臣所以僭礼乐专征伐者还之天子不得已也盖君天下曰天子惇典庸礼命德讨罪至公无私正已以正人之不正防不率从莫不震叠其义存乎教天下而大权不可以下移也隐二年书曰郑人伐衞说者以为诸侯专征伐之始谨始慎微之意于是乎在矣自是以后日寻干戈用相报复五伯代起狎主齐盟人称斯师彼善于此天下但见有兵争耳虽有大礼盛乐在上者锡非所锡在下者据非所据人而不仁无如之何迄于晋之悼公三驾复楚几与首止河阳争烈而其事乃在盛衰之际春秋于溴梁之盟特书曰大夫盟夫子之意以为所由来者渐矣若夫寳玉大弓之窃是盗而已春秋于事之失未逺者犹思正之弓矣斧钺诸侯之所得受赐于天子者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于诸侯之近乎正者【齐桓晋文】因而正之若夫大夫陪臣则不足正乎尔其人愈微则其失愈逺虽或假仁窃义以为名而已之不正必不能以正人故夫子答季康子问政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亦不屑之教诲也已夫子甞曰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又曰托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至于鲁定公之十年夹谷之防明正礼黜淫乐刑优施兵莱人归田堕都章章著绩其初制于中都也七寸之棺五寸之椁民是以知有亲也为司空也沟先君之兆而合之墓民是以知有尊也为司寇也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民是以知造言乱名之刑也饮羊之风既息让畔之风已行反郓讙虞芮之质成堕郈费崇侯之因垒此夫子之政也夫子之实事也其在于诗其大雅之正雅乎故自序之而不嫌于伐也然则行在孝经者亦在春秋矣

程颢论十事四曰乡党古者政教始乎乡里其法起于比闾族党州县酂遂以相聨属统治故民相安而亲睦刑法鲜犯廉耻易格

【臣】按周官六乡六遂其政教不同者盖互言之耳六乡所主德行道艺之事非不教以稼穑之事也六遂所主稼穑之事非不教以德行道艺也四民之业农居八九先王立教以稼穑为先次第及于财用货贿以孝友为本次第及于睦婣任防经所谓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者也一比一酂之政即为一乡一遂之政六乡六遂之政即为君天下子万民者之政此所以天下为一家也

十曰分数古者冠防防祭器用车服等差分别莫敢逾僭故财用易给而民有常心今制度不足以检勅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贱奸诈攘夺人人求厌其欲此争乱之道也

【臣】按三礼虽残缺未甞不传也有宋一代未甞无新礼也而颢云然者政教弛而不张其等差分别虽在如峻垒之将圯如重险之渐湮夫人皆将逾越之而无所顾忌灭天理而穷人欲要君无上非圣无法非孝无亲至于平阜盈壑而莫之怪经所谓此大乱之道也故政也者制百姓使不陷于刑者也后王为治礼乐不兴所恃政刑而已而政又不立及陷于罪从而刑之岂不哀哉故夫分数之宜明也于孝之分五等见之矣

朱熹曰为政以寛为本者谓大体规模意思当如此耳古人察理精密持身整肃无偷惰戏豫之时故其政不待作威而自严但其意则以爱人为本耳及其施之于政事便须有纲纪文章关防禁约截然而不可犯然后吾之所谓寛者得以随事及人而无頽不举之处人之蒙惠于我者亦得以通达明白实受其赐而无间隔欺蔽之患如其不然则虽有爱人之心而事无统纪缓急先后可否与夺之权皆不在已于是奸豪得志而善良之民反不被其泽矣

【臣】按经言圣人因严教敬因亲教爱即继之以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而朱熹云为政尚严又云其意则以爱人为本盖古人以诚庄对威严非武健严酷之谓也因严教敬者由日严之心扩充之至于察理精密持身整肃无偷惰戏豫之时是则本爱亲之心爱人而又以敬亲之心敬人也故凡纲纪文章关防禁约皆云吾敬而已矣未甞有意于作威也其令之必行禁之必止则所感应者然矣岂以武健严酷而后胜其任哉

薛瑄曰法者因天理顺人情而为之防范禁制也法立贵乎必行立而不行徒为虚文适足啓下人之玩而已又曰立法之初贵乎参酌事情必轻重得宜可行而无者则播告之既立之后谨守无失信如四时坚如金石则民知所畏而不敢犯矣或立法之初不能参酌事情轻重不伦遽施于下既而见其有不可行者复遂废格则后有良法人将视为不信之具矣令何自而行禁何自而止乎

【臣】按法者政之规矩其定之也宜审其播之也宜详其守之也宜固其施之也宜平其期之也宜豫吾之所防范禁制者如事父兄则不可不孝友处族党则不可不睦婣接朋友则不可不任防皆天理之所固然而非人情之所不欲者故法立而人自不敢玩非有督责也故曰不严而治

高攀龙曰为政者拔才贤除民贼约中人天下惟中人为多约之于法皆不失为贤者使人人守法如农之有畔而无越思则天下治矣

【臣】按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父母生之皆望其为圣贤于其卒也贤不肖如天壤之悬殊则司政教者之过也汉荀悦有言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必使人人守法则闾比之立孝友之书乃政之先务矣

以上政之教所由生

御定孝经衍义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 丧服第十一·郑玄
  薄葬篇第六十七·王充
  卷五·读史〔凡四十九篇〕·李贽
  近思録集注卷九·江永
  卷九二·邱濬
  卷二十三·真德秀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管仲
  卷十五·吕本中
  虽有嘉肴①·戴圣
  (十)·钱穆
  筏喻初学·虚舟普度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下·佚名
  十住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今天不方便·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247_1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独孤及   崖口雨足收,清光洗高天。虹蜺敛残霭,山水含碧鲜。   远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五陵如荠渭如带,   目极千里关山春。朝来爽气未易说,画取花峰赠远人

  • 郑少微·唐圭璋

      少微字明举,成都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以文知名,仕不偶。崇宁初,入元符上书邪下籍。政和中,曾知德阳。晚号木雁居士。   鹧鸪天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酒,不问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

  • 卷十·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十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六首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应刘去後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千桑万海无人见横

  • 卷五·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五晋 常璩 撰公孙述刘二牧志先王命史立典远则经纪人伦三材炳焕品物章矣然而有志之士犹敢议论於乡校之下刍荛之人加之谣诵於林野之中管闚瞽言君子有采所以综核羣善休风惟照也公孙述刘牧二主之

  • 卷十六·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六 【起癸酉汉後主延熙十六年尽已亥晋武帝咸宁五年】考异【据凡例分注後主二字当作帝禅】凡二十七年 【癸酉】十六年【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闽纪后叙·杨捷

    昭武将军奉调征闽,不三年而扫平逆寇。行间风雨违和,皇上轸念劳臣,闽土与病体殊宜,俾旋旧履调治,甚异数也!珍摄之余,因裒集师中章奏咨移檄示凡十三卷付梓。瑄受而读之,不禁有感于圣主任人与英主异,纯臣报称与才臣异。其间时势难

  • 杨序·丁宗洛

    方予备员泲上,时粤东丁瑶泉以名孝廉官司马。其貌似迂,其行实介;其口似讷,其心实慧:予心仪之。初未识其力学好古、追踪往哲,固将以数卷书寄一瓣香也。既而予以养痾请于上宪,蹉跎旧治,与瑶泉订文字交,先后获见其所手辑者数种。有

  • 第十八卷元至元·缪荃孙

    世祖至元十三年四月庚辰,先是,宋丞相文天祥至镇江,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安抚使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日:“两淮兵足以兴复,特二阃少隙,不能合从耳。”时犹未知夏贵纳款,故再成以二阃为言。天祥问,“计将安出?”再成曰:“今先

  • 一七五 吏部尚书官保等题为议得因《永乐大典》案黄寿龄等应分别降级罚俸本·佚名

    一七五 吏部尚书官保等题为议得因《永乐大典》案黄寿龄等应分别降级罚俸本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二日吏部等衙门经筵讲官 议政大臣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 正红旗满洲都统 步军统领衙门刑名事务臣官保等谨奏,为奏明事。该

  • 卷十二·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十二 钱塘 姚炳 撰 草部 茅 茅【豳风七月篇】说文以茅为菅郑渔仲别茅叶为菅皆非古者菅茅异用菅同麻并沤为布而茅则以盖屋其种佳者用包裹礼物及充祭祀缩酒如禹贡包匦菁茅春秋传包茅不入及易

  • 聚集品第二十九·佚名

    大菩萨修四禅定,如所爱乐而无祝或复不住於四禅,当得最上之菩提。得最般若住禅定,四无色等三摩地。为得最上大禅定,而复不学诸漏荆此功德藏未曾有,行三摩地而无相。住彼不破於我见,有心所思生欲界。譬如南阎浮提人,未生诸天生

  • 与过圣严居士书(三通)·太虚

    一圣严居士:去年屡邀赴锡,曾允今春可行。兹于半月间(农历二月廿外),如无临时要故,当可赴锡住十日,先此预告。福善法师已于前月卅日病故,十六送殡。顺问年祉!太虚手启。国历二月廿七。二圣严居士:震华法师昨又病故了!天气仍寒,赴锡

  • 卷五十二·佚名

    释会宗品第二十四【经】尔时,慧命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白佛言:&ldquo;世尊,佛使须菩提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今乃说摩诃衍为?&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我说摩诃衍,将无离般若波罗蜜?&rdquo;佛言:&ldquo;不也!须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佛告净威力士。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净戒庄严。谓戒净无缺不舍学戒。愍于毁禁极敬持戒。净身三业净口四过净意三业。自成十善教他十善。不自称誉不起戒慢勤进修戒。头陀德中心不动转。住

  • 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胡兰成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三(本)·窥基

    基撰论。然种子义略有六种。述曰。十义广种子中。自下第八具义多小。种有六义遮余非种。于中有三。初总标六义。次随六别释。后总结简余非实种子。此即初也。瑜伽第五说有七种子。今此言六故云略也 法有五聚第一遮无

  • 中观论疏卷第二(本)·吉藏

    释吉藏撰因缘品第一不生亦不灭下第二重牒八不解释。前已略出三种方言。但八不既是众经大意此论宗旨。略释难明。广敷乃现。以去仁寿三年三月二日。江南学士智泰来至皇朝请述所闻。遂为其委释开为十门。一大意门。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