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③而不怨。”

【注释】

①几(ji):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

【译文】

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得冒犯。虽然心里忧愁,但也不能怨恨。”

【读解】

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自己也是不义。劝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劝阻不听而大吼大叫冒犯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顾,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逍。

当然,恰好是这一点最为困难,尤其是对我们今天号称“小皇帝”的独生子女来说,要做到就更是难乎其难了。

是不是要求过分了呢?

反过来想一想吧,当你年幼无知的时候,当你启蒙成长而错误不断的时候,父母是怎样不厌其烦地对待你的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今》)

又有什么过分和委屈呢Y

猜你喜欢
  东西均记·方以智
  中正篇第八·张载
  凡例·胡渭
  卷十二·陈天祥
  卷八·程公说
  第十七章 名节·佚名
  卷十七·王道焜
  卷十八·季本
  大般若經第五會序·欧阳竟无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二·宗喀巴
  毕业与休假·太虚
  发起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的提议·太虚
  卷第六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佚名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妙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许棠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人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授泾县尉又尝为江寜丞集一卷今编诗二卷过洞庭湖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一作飞】恒【一作应】畏坠【一作堕】帆远

  • 申忠愍诗集巻五·申佳胤

    (明)申佳允 撰 ○五言絶句 秋江晚唱(用解大绅韵) 江头欸乃声惊散寒云影渔竿挂夕阳月照芙蓉冷 访友不遇 廛市厌烦嚣偶来幽寂处水流半掩扉坐久却忘去 秋日有怀 秋水连天际鹜飞带晩霞景中人不见惆怅咏蒹葭 其二 室迩宁分水人

  •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脱脱

        张宏 赵昌言 陈恕刘昌言 张洎 李惟清   张宏,字臣卿,青州益都人。高祖茂昭,唐易、定节度使。曾祖元,易州刺史。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 卷三十九·志第十五·历九·张廷玉

        ◎历九   ▲回回历法三   土星黄道南北纬度立成   

  • 第六十八回 结丁零再兴燕祚 索邺城申表秦庭·蔡东藩

      却说谢石班师,还至建康,孝武帝按功加赏,进谢石为尚书令,谢玄为前将军,谢安为太保,他将亦各从优叙。惟玄固辞不受,有诏嘉奖,赐钱百万,彩锦千段。并封张天锡为散骑常侍,兼西平公,朱序为琅琊内史,行赦境内,中外解严。嗣由谢安上

  • 第二十八回 萧耨斤挟权弑主母 赵元昊僭号寇边疆·蔡东藩

      却说仁宗宠幸尚、杨二美人,每夕当御,累得仁宗形神疲乏,渐就尫羸,甚至累日不能进食,奄卧龙床,蛾眉原足伐性,仁宗亦太无用。中外忧惧得很,杨太后诇悉情由,命仁宗斥退二美,仁宗含糊答应,心中恰非常眷恋,怎肯把一对解语花,驱出宫

  • 卷第二百七十一·胡三省

    后梁纪六〔起屠维单阏(己卯)十月,尽玄黓敦牂(壬午),凡三年有奇。〕《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九一九)〕1冬,十月,出蒙为楚州团练使。〔承上卷徐温恶蒙事。〕2晋王如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日与梁入争,大小百余战,互有胜负。左射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监修官左柱国总督京营戎政太傅成国公臣朱纯臣总裁官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温体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张至发臣孔贞运臣贺逄圣臣黄士俊副总裁官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有虞世系表略姚姓其先国於虞始为虞氏系出虞幕虞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瞍瞽瞍生舜舜母握登氏见枢星如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龙顔日衡怀珠握褒目瞳重曜故曰舜

  • 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文·王士点

    皇帝圣旨里,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切惟古者外之郡邑,各有志乘,内之府寺,亦藏箴规,所以纪其事之本末,官之去留,以相期于不朽而垂无穷也。近年各衙门沿革有志□名有碑,亦犹此意。切照本监 【□□□】 【秘】 【[一] 秘,原空

  • 卷第四十二·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杂藏 此方撰述第二之一 慈悲道场忏法(十卷) (南茂北公) 梁志公宝唱等集 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示寂记·印光

    灵岩山寺护关侍者印光大师,今年八十,法体素健。夏历[1]十月廿七日,为寺中沐浴之期,是日清晨七时许,大师自关房策杖赴浴室,步履稍急,足忽踬(zhì被东西绊倒)。由随侍人扶回关房,即延(请)吴无生居士诊视,毫无损伤。  [1] 夏

  • 不可高推禅宗藐视教典·印光

    教多显谈,宗多密(隐密地)说。宗之显(显谈)者,如达磨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马祖云:“即心即佛。”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

  •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卷下·佚名

      青龙寺山林院一切经    大兴善寺沙门三藏善无畏奉 诏译  持诵本尊真言法品第四  复次此法不思议力如如意宝。如意宝虽无所言。随所愿处必不违愿。此如来法印亦复如是。虽无言无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

  • 萃善录·佚名

    《萃善录》,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及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当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宋元明三朝天师道之青词数篇,系道士举行斋醮时上于皇天神祇之祝词。其中最晚者为〈张国祥荐父终七

  • 仙卜奇缘·吴毓恕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初名《大刀得胜传》,全称《仙卜奇缘全传》。八卷四十回。题“吴毓恕撰”,吴毓恕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书局石印本,藏首都图书馆。1994年中央民

  • 潜书·唐甄

    清初唐甄著。为议论时势,褒贬世事,究理明性的论文集。分上下2篇,凡97目。初名《衡书》:“志在权衡天下”(王闻远:《西蜀唐亭先生行略》)。后困蹇不遇,政治抱负无法伸展,遂更名《潜书》。康熙18年,唐甄怀《衡书》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