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问者不相亏

【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②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太祖(开国之君)的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②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即《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的“陬”,是孔子的出生地。鄹人则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大夫,所以称为鄹人。

【译文】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说后说道:“这正是礼啊。”

【读解】

俗话说,问者不相亏。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既是礼的精神,也是做人的学问。

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这大概也是圣人风范的体现吧。

猜你喜欢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梁启超
  第七章 9·辜鸿铭
  尚书稗疏卷三·王夫之
  春秋公羊传谳卷三·叶梦得
  卷七·史浩
  卷四十五·山井鼎
  卷六十六·胡广
  卷七·惠士奇
  卷八·朱熹
  卷三十七(玄奘译)·佚名
  禅要经全文·佚名
  刍品第三十二·佚名
  因明正理門論本·欧阳竟无
  佛说文殊悔过经·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四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强至·唐圭璋

      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乾兴元年(1022)生。庆历六年(1046)进士。刻苦攻诗,韩琦甚器重之。官祠部员外郎。熙宁九年(1076)卒,年五十五。有集。   渔家傲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

  • 后集卷八·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後集卷八 宋 罗椅 撰 七言四句 仙鱼铺得仲高书 病酒今朝载卧舆秋云漠漠雨踈踈阆州城北鲜鱼铺忽得山隂万里书 追忆征西幙中事 忆昨王师戌陇回遗民日夜望行台不论夹道壶浆满洛笋河鲂次第来 梦

  • 卷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四 宋 陆游 撰 谒凌云大像 出郭幽寻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泉镜正涵螺髻緑浪花不犯宝趺尘【一泉泓然正在髻下每岁涨水不能及佛足】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

  •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開成三年(戊午、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塗有盜射之,微傷,左右奔散,石馬驚,馳歸第。又有盜邀擊於坊門,斷其馬尾,僅而得免。上聞之大驚,命神策六軍

  • 稽古録卷三·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有虞氏上帝舜有虞氏姚姓曰重华其先出于高阳氏祖曰桥牛父曰瞽瞍舜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濬深哲智也其徳信充塞上下】父母弟顽嚚不友日以杀舜为事舜耕于历山以失爱于父母日号泣于旻天不敢怨怼失子道负罪引慝

  • 四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谢赐书扇摺·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八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家人赍捧钦赐御书旧扇一柄到臣衙门,臣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受。窃念臣系家奴,无足比数,恭遇皇上巡幸口外,绥靖边疆,犹蒙恩及犬马,即粉身碎骨,亦难

  • 第三七八谕同治七年四月九日一二二○九--一九·佚名

    淡水分府严,对九芎林等五庄庄正给发谕戳署淡水总捕分府严为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本年二月二十八日,据竹北一保九芎林庄彭上岐、下山庄许本立、树杞林庄彭德贵、六张犁庄邱云开、五和庄罗廷英禀称:总

  • 卷四十八 博索国·李有棠

    〔承立附〕哀宗正大五年秋八月甲子,以参知政事博索为尚书右丞。博索,内族,世祖裔,原作白撒,一名承裔,末帝承麟兄也。幼为奉御。贞祐间,累官知临洮府兼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为左都监,行帅府于凤翔。是年,诏陕西行省侵宋,博索出巩

  •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吕思勉

    清季的革命运动,有同盟会所指导的;亦有同盟会员,非秉承会的计划而自行行动的;并有并非同盟会会员,怀抱政治革命,或种族革命的思想而行动的。三者比较起来,自以同盟会所策划的为最多,而其声势也较壮。一九〇三年一月,广东有洪福

  •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吕思勉

    当一九〇三年之时,日俄战争,业已迫于眉睫了。此时亦有主张我国应加入日本方面的。然(一)中国兵力,能帮助日本的地方很少。(二)而海陆万里,处处可以攻击,倘使加入,无论如何,是不会全胜的。那么,日本即获胜利,亦变为半胜了。而议和之

  • 哀公·哀公十九年·左丘明

    【传】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 译文 十九年春季,越国人侵袭楚国,是为了迷惑吴国。夏季,楚国的公子庆、公孙

  • 为支那堪布翻案·太虚

    ──三十一年夏在汉藏教理院讲──关于支那和尚在西藏的公案,在民国十四五年前,有藏人从青海写信来问我,对于相传中国有位禅宗和尚曾到西藏被破而回的意旨,当时不知详细,以或许去的和尚不见得于禅宗很高明;也许西藏当时,非禅

  •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四万人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大天王。提头赖吒天王毗楼勒[蘜-匊+奇]天王。毗楼博叉天王。毗沙门天王。将二十八部鬼师大将军。

  • 释摩诃衍论 第五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五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自此已下显示生灭之相差别本曰。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

  • 莲峰志·王夫之

    名胜志。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撰。五卷。夫之, 字而农, 号姜斋,一号船山,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著有《船山全集》。莲花峰南岳诸峰之一。旧有嘉靖志,毁于火灾。是志于崇祯十七年(1644)成书。约二万八千字。记事上

  • 指头画说·高秉

    画论。清代高秉。一卷。约1750年。论述指头画作法, 以笔记形式,详述高其佩指头画之运指、 用墨、蘸色、渲染等法,并记其用纸、钤印、题款诸特点,亦载高其佩生平轶事及梦中得指运法等传闻。认为绘画美的最高境界,是具有“静

  • 云宫法语·汪可孙

    云宫法语,元人汪可孙撰。书成于大德戊戌年(1298)。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七品,即〈先天品〉、〈后天品〉、〈养生品〉、〈明善品〉、〈持用品〉、〈道微品〉、〈神化品〉。各品分别辑录三教有关性命之语,略作解

  • 御制拣魔辨异录·雍正

    凡八卷。又作拣魔辨异录。清世宗撰,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明代临济宗僧汉月法藏撰有‘五宗原’一书,其门人潭吉弘忍亦撰‘五宗救’一书以批驳当时曹洞宗之主张,遂引起当世禅林间之论诤,及至清代,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