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 观 撰

毛诗注疏第十三【十三之一】

存旧毛诗卷第十三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毛诗小雅郑氏笺

谷风

考异古本注道絶弃恩忘旧也谨按序有此七字注和调之貌下有也 兴者风而有雨风上有谕字 谓同其忧务下一本有之事二字 穷达相弃下有也今女以志达而安乐以作已 薄之甚下有也相须而成下同 草木无有不死叶萎枝者有不作不有释文嗟七何反【三叶】元文何作河

补遗古本注虽以恩相养养上有长字

蓼莪

考异古本注不得见也也上有之字 长大貌下有也视之以为非莪视上有我字 兴者喻下有巳字

精识其事下有也 报其生长已之苦报上有以字苦下有也字 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富上有以字恤作防下笺同寡下有之也入无所至下放此 鞠养下有也 昊天乎我心无极一本作昊天乎知我心无已极矣 疾貌下有也 寒且疾也也上有之字下笺重自哀伤也放此 寒苦之害下有也

补遗古本注出门则思之而忧无而字二本同 育覆育也也上有之字二本同 腹懐抱也也上有之字发疾貌下有然字 得养其父母下有者字 重自哀伤也也上有之字二本同

大东

考异古本注捄长貌下载鼎实下共有也澘涕下貌下同 过而去矣过上一本有今字 今不如古下有之字一本作也 谓赋敛之多少也谓下有其字 维麻丝尔作维有麻丝耳 独行貌下有也乃夏之葛屦下同 犹不得止下有之也 既尽下有也 虚竭餫送作空竭运送 契忧苦而寤叹契下复有契字 粲粲鲜盛貌下有也 言王政偏甚也偏下有而字一本无如是而已下有矣字 舟楫之人下有也世臣之子

孙下同 穴氏之职下有之也 此言周衰羣小得志周下有道字志下有也下传或不得浆下同一本作者也 鞙鞙玉貌玉上有佩字一本作佩玉貌也 刺其素飱下一本有之也 督察之实下一本有也 隅貌下有也 从旦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作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也 报成文章下有也晥明星貌下同 何鼓谓之牵牛何作河宋板同 牝服之箱下有之也 而无实光也作而实无光也 翕如也如作合释文寝子鸩反【十三叶】元文寝作寖 惮徐又音但【同上】但作旦疏杂记法亦言【十叶左四行】宋板法作注宰史众臣【十一叶右一行】史作使则所赋敛者【十二叶左二行】则作前 快其不赋税【十五叶左一行】快作决 从日至暮【十七叶左三行】日作旦

补遗古本经亦可息也息上有休字注尤苦征役之事也事下有徧东二字 于天下厚下有也矣二字 共之无怨下有之也二字 以为家用为下有供字 是试用于百官用下有事字 捄毕貌下有也字 谓上星相近下有之也字释文斗都口反沉作主【十九叶】作作音疏如砥比贡赋【十一叶右九行】宋板如作知 杕杜以动妇【十五叶左一行】妇作归

四月

考异古本注四月立夏矣四月下有而字 乃始盛暑作乃始暑盛 兴人为恶作兴者喻人为恶 何为曾使我当此难世乎无为字难作乱 凄凄凉风也上有兴也二字一本无 兴贪残之政行作兴者谕云云万民困病下有也离忧下瘼病下竝同 必自之归为乱下有者之也三字 民莫不得养其父母者莫作无令不得蕃茂无得字 与受困穷下一本有不得其

所之也六字 言在位者贪残者下有皆字 言大于恶大作一本恶下有之也下笺曾无一善下同 构成下有也大水貌下同 使不壅滞壅作雝宋板同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作长理旁侧之小国使各得其所之也 乃反不如作反不如之也 逃处渊处下有于字 翰高下有也 戾至下一本有也 鳣鲤也下有鲔鮎也三字 性自然也性下有能字 非雕鸢能高飞非鲤鲔能处渊作非雕鸢而高飞非鳣鲔而亦处渊 辟害辟作避 畏乱政故下有也 草木尚各得其所尚作生释文构古候反【二十一叶】元文候作豆谨按此释文当在序下 又一本作废【二十三叶】无又字疏已阙二时之祭【二十叶左二行】宋板二作一 许秋日之寒【二十一叶右八行】许作计 曰恶如此【二十二叶右二行】曰作四正嘉同谨按曰恐王误 何曾施恩于我【二行】谨按左传疏恩作忍见于文公十三年传 谓之兵甲之事【二十五叶左四行】上之作以谨按为是

补遗古本经尽瘁以仕仕作士注同注今政乱国政下有教字 言劳病而愬之愬作诉二本同释文养其徐亮反【二十三叶】徐作余宋板同

北山

考异古本序已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于作于一本养上有终字经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一本居息上事国上共有以字注登山而采杞山上有此字一本作北 不得其事下有也不得休止下同 思已而忧下有之也 溥大下率循下共有也 何使而不行下有乎字 不得息下有也一本息上有休字 王谓此事众之气力方盛乎事作士 经劳四方下有也叫呼下同 鞅犹何也作鞅犹负荷也 掌谓捧之也一本捧下有持字 负何捧持何作荷释文叫本又作器【二十九叶】元文器作嚣 惨字又作操【同上】又作亦操作懆何又音何【同上】下何作河疏或勤者无事不为者【二十九叶左三行】宋板上者作若

补遗古本注王之土地广矣广下有大字 不得已不上有终字已下有也

无将大车

考异古本经维尘雍兮雍作壅注同注故悔之下有也字

小明

考异古本经曷云其还还作旋注同岁聿云莫莫作暮下同日月方奥奥作燠自诒伊戚诒作贻注以至于乱下有之也 举以刺之下有也 使述其方之事方上有西字 悔仕下有之也 不敢归尔下有也 燠暖也暖作暖宋板燠作奥 我冐乱世而仕冐作遭 悔仕之辞下有也谨按古本本无仕字后补入 忧不能宿于内也宿作息 正罪见罪下有也 鸟则择木下有是也二字 共具下式用下共有也 是使听天乎命乎作任宋板同 求仕之辞下有也贤人则是下同遭是明君是作此 道施行也也上有之字一本道

下有德字释文莫音暮注下同【三十四叶】元文注下有及字谴弃战反怒乃路反【三十五叶】谨按当属上文补脱【三十七叶】

好是呼报反介尔音界疏昭二年左传曰【三十二叶左八行】宋板二作五谨按为是

补遗古本注尚不得归下有之也字二本同 谓其友未仕者也友上有朋字 人之居无常安之处人上有贤字

毛诗注疏第十三【十三之二】

鼔钟

考异古本经鼔钟将将将作锵注为之忧伤下有焉字失礼尤甚甚作大 淑善下有也 怀至也下有允

信也三字 至信不可忘下有也犹将将下同一本犹汤汤下亦有也 舞四夷之乐下有也释文汤音伤【一叶】元文此下有下注同三字

补遗古本注言使人乐进也人下有钦钦二字 南夷之乐曰任任作南二本宋板同 为和而不僭矣而下有御字

楚茨

考异古本经或剥或亨亨作烹注同尔殽既将殽作肴注不与福助也作不予以福助之也 茨棘貌下有也我将得黍稷得作树 蕃芜貌下有也下笺享献下

介助下同 使处神坐坐作座 助孝子受大福也子下有之字 或奉持而进之者或下有有字者下有也祊门内也门上有庙字 于是甚明下有也皇大下

同 享其祭祀作飨其祭祀也 疆竟界也竟作境肥硕美者下有也 事舅姑之称也上一本有妇字又自饮酌宾曰醻饮下有而字醻作酬 于旅也语下下笺式法下莫无下愆过下共有也 造主人使受嘏造作告 徃予主人下有也予作与 嘏辞之意下有也 齐减取也也上有之字 天子使宰夫受之以筐受上有又字宋板筐作匡 祝则释嘏辞释作择一本同今本 言多无数下有也下传以祭礼毕下尽其私恩下竝同 君妇笾豆而已妇下一本有彻字 归宾客豆俎客下有之字一本无 此其庆辞下有也而长行之下同释文【五叶】补脱楚茨徐咨反楚楚茨棘貌茨蒺藜也田莱音来田废生草曰莱谨按当在序下 【十叶】无疆居良反下篇同谨按当在竟音境上 嗜而志反【十六叶】而作市疏北至于尸酳【八叶左一行】宋板北作比 必先防干其肉【十五叶右九行】防作膊 尸执以命祝率命祝【十八叶右八行】谨按率恐卒误 眉寿百年勿替引之【十九叶右二行】百作万引作以谨按引作以恐非 释训云【二十二叶左五行】训作诂

补遗古本注饥馑下有者字二本同 十万曰亿十作万二本宋板同 言有容也容下有貌字 不知神之所在神下有明字 于旅也语也作而 徃位堂下位作于 告尸以利成下有之字 尸出而可彻作尸出而后可彻去 绥安也安然后受福禄也安下无也字福上有其字 惠顺也下有孔甚也三字释文祊说文作【十叶】作 苾蒲几反【十六叶】几作蔑宋板同疏于此不同者【十二叶右九行】宋板于作与 别从西堂下【二十叶右二行】别作则

信南山

考异古本经受天之祐祐作祜宋板同执其鸾刀鸾作銮注同注则又成王之所佃下有也 一成之中成作城下同 或南或东下有也下传必有积雪下同 彧彧茂盛貌貌作也一本作貌也 畀予也予作与 寿考万年下有也 农人作庐焉作下有田字 又入其税天子税下有于字 异物下有也获福下同 清谓酒也一本清下有酒字 酒郁鬯五齐三酒也鬯下有与字 祭之礼祭下有祀字 刀有鸾者下有也膋以升臭臭作臰 归暀是孝孙是作此释文畇音匀又音【二十五叶】元文下音作作 霡土革反【二十六叶】土作亡淹英鉏反【二十七叶】鉏作钳 渍子赐反【同上】下有淹也二

字谨按宋板以下诸本作淹反非也崇祯本空二字享普庚反【二十八叶】享作亨疏禹治水土比丘甸之【二十五叶左二行】宋板比作皆 以由阳祀故用骍【二十九叶右一行】以作似补遗古本注今王反不修王上有幽字 以为赋法下有矣之也三字 则饶洽下有之也字 报之以福下有禄之也字释文雨于传反【二十六叶】传作傅宋板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公冶长第五·朱熹
  词章·吕坤
  经济文衡续集卷一·佚名
  第四章 24·辜鸿铭
  卷一·冯复京
  毛诗指说·成伯玙
  卷七·鄂尔泰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1)·戴圣
  目录·黄镇成
  喻老·韩非
  《中庸章句》序·钱穆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四·唐慧琳
  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太虚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八·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劒南诗钞【五】连隂欲雪排闷先生经旬甑生尘藜羮不汚自氎巾鲁连敢谓天下士摩诘要是山中人【王维自称山中人】溪从滩瘦愈刻厉山自木落增嶙峋云重惟愁雪欲作梅花忽报

  • 卷八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七贯休循吏曲上王使君需宿需宿炳烂光合蒸蒸婺民锺此多福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伊飞伊走乳乳良牧和气无形春光自成大信不信贻厥无朕需女需女尔亦须语使君为理玄风震古需女需女尔亦须语我愿

  • 哀盐船文原文·汪中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其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郭。一夕并命,郁为枯腊,烈烈厄运,可不悲邪!于是,玄冥告成,万

  • 第八十三回 再发难王恭受戮 好惑人孙泰伏诛·蔡东藩

      却说魏主拓跋珪,自中山还军以后,复徙都平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正封畿,制郊甸,遣使循行郡国,考核守宰,明正黜陟。又命尚书吏部郎刘渊,立官制,协音律,仪曹郎董谧制礼仪,三公郎王德定律令,太史令晁崇考天象。进黄门侍郎崔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九·佚名

    嘉靖二年七月己巳朔享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命楚府通城温惠王荣渡嫡弟二孙英焀袭封通城王○庚午复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卫道为工科给事中○致仕大学士王鏊以存问谢恩回辞免恩荫上优诏答之不允辞○裁革○南卫辉府北关闸递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弘治元年十二月庚寅朔 上视大祀牲于南郊○兵部奏旧例不系应捕而能擒盗者冠带总旗一名以上升署一级余丁给赏盗木处决者给赏今锦衣等卫所副千户并冠带总旗舍人校尉余丁等不系应捕而所擒获盗有已处决者有瘐死及充军者方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正德八年春正月辛未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卢翊为本司副使整饬松潘兵备 荫

  • 卷上·韩泰华

    干清门侍卫差使谓之挑虾家有顺治十八年缙绅册上刻御前一等虾某二等虾某三等虾某则虾是清话官名自明以来缙绅齿录俱刻于京师西河沿洪家老铺余藏有嘉隆至康熙朝四十余册会试齿录犹是洪氏汇集所印高祖纯皇帝御极六十年亲

  • 七七四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查缴应禁各书并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七七四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查缴应禁各书并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二年,俾各及

  • 梁志仁传·张廷玉

    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梁铭之后代。万历末年乡试中举。崇祯六年(1633)授衡阳知县,后调罗田知县。农民起义军进入湖广,志仁日夜戒备。义军首领罗汝才对左右说:“罗田是个小城,容易攻克。然而梁君是个长者,我不忍与他刀枪相见。

  • 二 皮耳士——实验主义的发起人·胡适

    詹姆士说“实验主义”不过是思想的几个老法子换上了一个新名目。这话固然不错,因为古代的哲学家如中国的墨翟、韩非(看我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页一五三至一六五,又一九七,又三七九至三八四),如希腊的勃洛太哥拉(Pr

  • 卷四百二十七·佚名

    △第二分散花品第二十七之二复次憍尸迦。汝先所问诸菩萨摩诃萨。所学般若波罗蜜多当於何求者,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所学般若波罗蜜多。不应於色求。不应离色求。不应於受想行识求。不应离受想行识求。如是乃至不应於一

  •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十一篇)·太虚

    一西方近代学说思想,并国势以勃兴。科学、哲学,风起云涌,气盖全球,可谓盛矣!而哲学穷究宇宙之本体,示导人生之归趣,尤异于科学之但究枝叶,仅求实用。是故博大精深,特在哲学。哲学之派别繁多,而旗鼓对立,厥为唯心、唯物之两系。主

  • 任孤儿教育者应具性格之商榷·太虚

    所谓孤儿者,即丧其所抚养之父亲之赤子,而其母亲又穷困不能养育之,于是有孤儿院者代为收容,鞠教育诲而加之保护焉。但考查现代各国所被收容于孤儿院之孤,其死亡率比较常高,大都为不能使孤儿享受其所最不可缺离之母亲的爱抚,致

  • 卷之二·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二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辰 坐禅 每日粥了。堂司行者。先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禅牌。报众。令供头僧堂内装香。点琉璃。堂司覆首座鸣众寮前板一下。大众即归被位坐禅。堂司见被

  •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甘曜湘修。莎车,原称叶尔羌,清光绪八年(1882)置直隶州,二十八年改府。曜湘,光绪末署莎车府知府,奉饬采集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修是志。列五门13目,略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内容极为简略,仅2000余字。惟所载

  • 昼帘绪论·胡太初

    官箴。南宋胡太初撰。1卷。是书论次县令居官之道,分尽己、临民、事上、寮寀、御吏、听讼、治狱、催科、理财、差役、赈恤、行刑、期限、势利、远嫌等15篇。大旨以洁己清心、爱民勤政为急务,所论皆平近贴切,胪列事例多

  • 海门张仲村乐堂·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村乐堂》。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苏州王同知有妻张氏,妾王腊梅。张氏的父亲张仲致仕后在苏州南面的海门修建村乐堂以娱老。王腊梅与都管王六斤私通,欲毒死王同知,将毒药放在汤中,由张氏递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