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文】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指当时鲁国三大权门之一的季孙氏,②八佾,古代乐舞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越。③忍:忍心,指季氏。另一种理解为”容忍”,指孔子。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八列歌舞队在庭院里举行舞会,这种事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心做出来
【读解】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句在“文化大革命”中听得最多的含血喷天的“造反派”语言却原来出自于温良恭俭让的孔圣人之口,只不过是作的另一种通俗理解罢了,即“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样的事不能容忍呢?”那就非要血战到底不可了罢!
回到圣人的话上来,不管对“忍”字作那种理解,他对季氏的深恶病绝之情都是溢于言表的:季氏真是不像话,居然在家庭舞会上玩起了天子的排场,那他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得出来呢?换句话说,季氏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造反夺权,取代国君的地位了。
孔子一生为维护周朝礼制而努力,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怎不令他痛心疾首,发出沉重的感叹呢?
猜你喜欢 卷第十六·董仲舒 闕文第三十九·苏舆 尚书古文疏证卷二·阎若璩 二程子抄释卷九·吕柟 卷五·黄道周 三鱼堂剩言卷六·陆陇其 提要·汪克宽 礼记析疑卷三十三·方苞 卷三十六·黄伦 离娄下·孟子 卷四·乾隆 卷六·道世 十一、州勘庵主·慧开 卷十一·佚名 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