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

牧鑑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楊昱撰昱字子晦別號東谿汀州人是書以經史百家之言有關政治者裒輯成帙爲類凡四曰治本治體應事接人類各有目凡三十有五目又各分上中下上述經傳中紀古人政蹟下摭儒先議論每類首綴小序一篇其餘别無論斷嘉靖乙卯汀州府同知李仲僎序而刋之所徵引甚畧大抵隨意摭拾無闗體要意其爲書帕本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存目)

猜你喜欢
  卷十三 十三之二·孔颖达
  量知篇第三十五·王充
  孟子集注考证卷四·金履祥
  快乐有益还是有害?·孔子
  二十国年表·胡广
  卷十·吕祖谦
  卷九·吕祖谦
  艺术与科学·钱穆
  修行观界第十三·佚名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佚名
  述佛品法句经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佚名
  卷第十五·道原
  刘东青居士汉慧常字说·太虚
  论世界史纲·太虚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出 草檄·孔尚任

    ◎乙酉三月(净扮苏昆生上)万历年间一小童,崇祯朝代半衰翁;曾逢天启乾恩荫,又见弘光嗣厂公。我苏昆生,睁着五旬老眼,看了四代时人,故此做这几句口号。你说那两位嗣厂公,有天没日,要把正人君子,捕灭尽绝。可怜俺侯公子,做了个法头例

  • 第十一出 激乱·陆采

    【夜行船引】〔净上〕乍解兵权嗟失势。似蛟龙困居浅水。运有来时。升腾云雨。扰乱乾坤都碎。〔西江月〕腹内包藏韬略。军中累建奇功。威名千里鎭羌戎。雄据一方谯共。失计来朝阙下。飞禽自陷笼中。他年若得逞心雄。

  • 卷二·杨慎

    真丹王半山和俞秀老禅思词曰:“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此词意劝秀老纯归 于禅,住山不出游也。真丹,即震旦也。军持,取水瓶

  • 二集卷四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九十九首【癸酉五】题静明园十六景廓然大公聼政之所虚明洞彻境与心会取程予语顔之沼宫时燕豫召对有明庭即境爱空濶因心悟逝停监呈自妍丑汲取任罍缾敷政真堪式宁惟悦性灵芙蓉晴照

  • 第十二回 仇牧之合家团圆 土条蛇满门诛戮·蒲松龄

    却说那仇福到了口外,仇牧之看见大喜,把缎子送给了将军,才讲赎身;讲了好几天,事体方妥。朋友们来饯行。又待了好几日,爷俩才起了身。及到至家,已是残冬将尽。到了庄外,看见红旗飘摇。仇福说:"俺兄弟中了!" [耍孩儿]指一指那旗杆

  • 提要·顾瑛

    【臣】等谨案玉山璞稿一巻元顾瑛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徳辉字仲瑛昆山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防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江左风

  • 卷八十三·毕沅

      ◎宋纪八十三 ∷起昭阳作噩八月,尽阏逢阉茂七月,凡一年。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元祐八年辽大安九年   八月,辛酉,太皇太后不豫,帝不视事。   壬戌,遣使按视京东、西、河南、北、淮

  • 已畦琐语跋·叶燮

    昔崔子玉作座右铭曰无道人之短无说已之长云云无一语不是至言星期先生所著己畦琐语大半为居官者而发或直捷以规之或婉转以讽之亦无一语不深切明着而于吴下气习复言之洞悉如此人人当书一通以置座右甲辰中夏吴江沈楙惪识

  • ·解犯议·丁曰健

    前蒙谕将应办公事,宜设法通变,悉心筹议等因。伏思为政以清理庶狱为先,而不留狱以起解人犯为要。通台积压应解新、旧案人犯,竟至二百余名之多;不即勒限解配分别清厘,淹禁瘐毙,陈陈相因,伊于胡底?当即吊核档案向办

  • 天学再征·智旭

    金阊逸史钟始声振之甫著新安梦士程智用用九甫评钟子作天学初征。客阅而笑曰。甚矣。子之卤莽也。乍闻天说。曾未深究。遽谓不通而征之。子且再阅西来意。三山论学记。及圣教约言。则不通者。乃在子而不在彼矣。钟子取

  •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下·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第一八法。行者为增本行未得慧法八因缘。何等八。一为若行者依受教诫行。亦依慧者同学者。是本行。未得慧便得慧。是为一法因缘。已依佛亦余慧者同学者。得时时闻微法经。是增本行。不得本慧便

  • 金刚般若论卷上·佚名

        无著菩萨造    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闻已转为我等说  归命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四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二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有定俱生。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无为无生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会中有无尽意菩萨。从座而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虽已见闻。未曾有此大粉坛作观修行秘密之法。我等只依此法门而修行之。复依何法

  • 三刘家集·刘元高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 (今江西高安等地) 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子,并刚

  • 林灵素传·赵与时

    林灵素。北宋道士,温州(今属浙江)人。字通叟,本名灵噩。少依佛门为僧,因常受其师笞骂,后改从道教。善妖幻祷雨之术,往来淮、泗间(今安徽治北)政和(1115)末,由左道录徐知常推荐于朝廷,林称宋徽宗为神霄玉清王下降,又称

  • 沂阳日记·佚名

    明代人撰写的随笔。作者不详。

  • 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儒家经典之一。又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撰。开始只是口耳相传,汉初成书,据称由汉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写成文字。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